APP下载

“两个结合”对“古今中外法”的守正创新

2023-01-15曹应旺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两个结合中华总书记

曹应旺

1942年3月30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央学习组谈如何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时阐述了“古今中外法”。他指出:“如何研究党史呢?根本的方法马、恩、列、斯已经讲过了,就是全面的历史的方法。我们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当然也要遵照这个方法。我今天提出的只是这个方法的一个方面,通俗地讲,我想把它叫作‘古今中外法,就是弄清楚所研究的问题发生的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把问题当作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所谓‘古今就是历史的发展,所谓‘中外就是中国和外国,就是己方和彼方。”

“古今中外法”分为“古今法”“中外法”两面和古、今、中、外四方,而这两面四方又是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的。“古今法”就是要通古今,增强今人的本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讲话时指出:“古人讲过:‘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就是说:人不知道古今,等于牛马穿了衣裳一样”“延安的人要通古今,全国的人要通古今,全世界的人也要通古今,尤其是我们共产党员,要知道更多的古今。”“中外法”就是要认清中国和外国各自的长处和短处,知彼知己,取长补短,提高中国人的本领。毛泽东同志指出,外国“有我们必须接受的、进步的好东西,而另一方面,也有我们必须摒弃的腐败的东西,如法西斯主义”。古今法不是要食古不化、泥古复古,更不是要抛开历史基础搞历史虚无主义,而是要古为今用、做好今天的事情。中外法不是要东施效颦、全盘西化,而是要择其善者而从之,更要择其不善者而弃之,洋为中用,做好中国自己的事情。毛泽东同志指出:“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向外国人学习是为了今天的中国人。”

毛泽东同志的“古今中外法”从古今中外吸取智慧,是毛泽东同志成为伟人,成为伟大的战略家和理论家的渊源之一。中国共产党人掌握和运用“古今中外法”,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和工作的本领,是夺得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两个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重申“两个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两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两个结合”,是对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毛泽东思想灵魂的继承发展,也是对毛泽东同志有关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古今中外法”等方法的守正创新。“两个结合”对“古今中外法”的守正创新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两个结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强调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实现了“古今中外法”通向马克思主义的新高度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开放的理论,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论,也是紧贴时代、与时俱进的理论。活生生的而不是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的人民实践中存在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引领时代才能走向世界。要立足时代特点,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更好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历史的脉络和走向”“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是这样做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的中国具体实际和世界形势结合起来,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时代化,是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的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两个结合”,创新性地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古今中外法”“通古今”的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他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他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糟粕和精华之分,优秀传统文化是其中的精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在哪里?首先,优秀在汉字、民族精神、一些重要文化观念等从远古一直传承到现在,从未中断,这为世界历史所少见。习近平总书记讲了一段精彩而深刻的话:“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而且中华文明从远古一直延续发展到今天。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同甲骨文没有根本区别,老子、孔子、孟子、莊子等先哲归纳的一些观念也一直延续到现在。这种几千年连贯发展至今的文明,在世界各民族中是不多见的。”其次,中华民族近代以前在世界发展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6世纪以前世界上最重要的300项发明和发现中,我国占173项,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近代以来,我国逐渐由领先变为落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错失了多次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指导思想上重视并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相通的,所以能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人民所掌握,并发挥巨大的威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文化基因上看,是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殊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两个结合”,包含着吸取外来经验、理论的一切长处,向世界展示中国风格和中国主张,形成了“古今中外法”融通中外的新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处理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仅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贯通,而且重视国际和国内相关联。对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科学,他提出“我们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3方面资源”,即: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要有分析、有鉴别,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他指出:“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应该秉持兼容并蓄的态度,虚心学习他人的好东西,在独立自主的立场上把他人的好东西加以消化吸收,化成我们自己的好东西,但决不能囫囵吞枣、决不能邯郸学步。”

融通中外各种资源,不仅要学习外国的长处、避免外国的短处,促进中国的发展,而且要发挥中国的长处,在发展中国的同时,为解决世界问题作贡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解决当前世界问题有重要启示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两个结合”,创新性地处理理论、实际、文化的关系以及中国与外国、传统与时代的关系,创造了“古今中外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一系列新成果

无论是处理古今关系还是中外关系,习近平总书记都强调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对于古今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實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对于中外关系,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持“洋为中用”,为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服务。他指出:“我们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欢迎一切有益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但我们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总结道,“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计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与指导思想上坚持“两个结合”密不可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同新时代具体实际相结合、同“民惟邦本”“以百姓心为心”等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辉煌成就,阻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指导思想上的原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同新时代具体实际相结合、同“天人合一”“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取得卓越成就的指导思想上的原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同新时代具体实际相结合、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己欲立而立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一带一路”建设上取得重大成就的指导思想上的原因。

深入研究毛泽东同志的“古今中外法”,对加深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两个结合”具有重要意义。深入研究“两个结合”对“古今中外法”的继承发展和守正创新,对加深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

猜你喜欢

两个结合中华总书记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新时期重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结合”
基于“两个结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关于做好两个结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