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的分类及绩效:以半导体产业为例
2023-01-15贺正楚吴艳潘红玉
贺正楚 吴艳 潘红玉
文章编号:1008-7133(2022)06-0001-11
摘要:为了探索商业模式在提高产业链企业绩效中的作用,基于产业链理论和商业模式理论,对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的分类机制进行分析。通过提出2个要素“价值创造环节”“价值主张”,这2个要素同时融合了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特征,基于2个要素对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进行分类。以中国186家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均为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K-W检验分析法,验证采用2个要素对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分类是有效的。考虑多个经济因素的影响,构建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类型影响企业绩效的多元回归模型。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分类是合理的,且不同商业模式类型表现出差异化绩效竞争力。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改善半导体产业链商业模式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链企业;半导体产业;商业模式分类;企业绩效
DOI:10.16315/j.stm.2022.06.002
中图分类号: F270.3
文献标志码: A
Classific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business models of
industrial chain enterprises: Taking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 an example
HE Zheng-chu1,WU Yan1,PAN Hong-yu2
(1.Business School,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411105, China;
2.Hu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angsha 410205,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ole of business model in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industrial chain enterprises, the design mechanism of business model of industrial chain enterprises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industrial chain theory and business model theory. Two elements of “value creation link” and “value proposition”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wo elements”) are proposed. The two elements 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and the business model at the same time,and the business model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enterprises is classified and designed based on the two elements.Taking 186 China's semiconductor industry chain companies (all listed compani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K-W test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verify that the use of two elements is effective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semiconductor industry chain companies' business models.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multiple economic factors, the research constructs a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 of the impact of business model types of semiconductor industry chain companies on corporate performance.Regression analysis again shows that the business model classification design of semiconductor industry chain enterprises is reasonable. Different types of business models show differentiated performance competitiveness. Based on the empirical result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chain business model are proposed.
Keywords:industrial chain enterprises; semiconductor industry; business model classification; business performance
產业链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是保障“双循环”畅通的实体组织。产业链由产业部门中具有技术经济联系的企业构成,目前,产业链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保障产业安全的重要抓手。芯片是现代工业的粮食,芯片(又称集成电路、微电路)、材料(设备)、以及电子元器件等具有技术经济联系的企业构成半导体产业链,芯片企业是半导体产业链的核心和主要构成。半导体产业链是现代工业经济、互联网经济,甚至国防发展的基础,是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体现国家科技和制造业发展实力。近些年,国外政府和企业通过限制与中国企业进行半导体芯片技术、中间产品、投资的交易,试图扼制中国科技和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半导体产业链之所以遭遇技术、产品和投资交易“卡脖子”,关键在于半导体产业链存在“弱链”环节。通过发展产业链企业,让产业链各环节企业都拥有技术、模式或产品的优势,使得全产业链自主可控,可降低“弱链”带来“掉链”“断链”的风险,改善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从产业链企业角度,探究我国半导体企业发展路径。
正因为半导体产业链战略性地位,欧美、日韩等国企业通过集成制造(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IDM)、芯片设计(fabless)、晶圆代工(foundry)等商业模式垄断半导体核心技术和市场。显然,发达国家处于半导体产业链技术和市场的顶端,离不开商业模式带来的竞争优势。半导体具有技术更新快、资金门槛高、生产周期长的特征,加上国外商业模式运作对技术和供应链的封锁,中国半导体企业发展举步维艰。但中国以人口红利、巨大市场需求优势嵌入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国内也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企业通过垂直分工模式参与全球竞争。中国半导体企业除了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实力,巩固产业链,还需要企业经营在商业模式方面进行完善,通过成熟、创新的商业模式,为技术、市场提供发展平台,企业才能获得长效发展,应对国际竞争压力。中国半导体芯片企业目前已经初步形成IDM、Fabless和Foundry等商业模式类型,但其模式类型仅限于芯片领域,并不能涵盖整个半导体产业链,且分类标准比较粗略,缺乏管理学和经济学原理的支撑。结合科学原理,对企业商业模式进行分类,既有助于企业充分了解自身商业模式运作核心,也有助于政府从宏观层面理解企业模式运作的机理,协助半导体企业提升竞争力。因此,有必要对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分类进行研究,厘清中国半导体产业链企业所形成的商业模式类型,探究这些商业模式所带来的绩效差异,为提升半导体产业链企业绩效给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本文贡献在于:一是以管理学和经济学为基础,结合商业模式理论、产业链理论,提出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分类标准,剖析商业模式分类的机理,为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分类提供理论基础;二是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结合绩效指标,实证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分类的有效性,为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分类提供研究思路;三是采用面板回归实证方法,分析半导体产业链企业不同商业模式类型带来的绩效差异,有助于观测不同产业链环节企业商业模式的竞争力,进一步验证商业模式分类有效性,从产业链、商业模式角度,提出“强链”“补链”的对策建议。
1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产业链已经形成了以产业组织、产业结构和产业关联理论为基础,融合了供应链理论和价值链理论的理论体系。以产业组织、产业结构和产业关联理论为基础,产业链形成了“生产环节论”:产业链是企业围绕主要产品生产环节而链接成的企业群,生产环节是核心,这些处于生产环节的企业衔接成产业链[1-2]。在前述理论基础上,结合供应链和价值链理论,形成了“系统论”:认为产业链是包含企业链、供需链、价值链、产品链等多链的整体系统,产业链更注重产业组织整体运行,以及企业间的竞合关系[3-4]。研究表明,产业链组织和结构存在演化路径,产业链上游企业、下游企业以及政府可形成协同创新模式[5-6],
还有学者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法对集成电路、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产业链合作网络进行了研究[7-8]。产业链战略地位日益重要,新冠疫情对全球和中国产业链产生冲击[9],产业链是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最优选择[10],应该从内需、国家创新战略和改革开放角度重塑产业链[11]。数量经济研究方面,以战略性产业链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面板模型对产业链企业的绩效竞争力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12];以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为基础,计算中国制造业国内、国际生产阶段数,分析了制造业细分行业产业链国内关联和国际关联情况[13]。综上所述,产业链企业的有关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定性分析较多,定量分析较少;此外,已有研究偏重从中观产业角度进行分析,还很少深入到微观企业层面,构筑产业链组织结构,进行规范和实证分析。
商业模式研究,目前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商业模式是企业基于自身资源能力,在价值链特定环节创造价值,通过价值传递网络,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价值主张(产品或服务)的逻辑[14-15]。商业模式由价值资源、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和价值获取4大类要素构成[16]。这4类要素又可细分为其它要素。价值资源,是企业拥有的内外部优势资源,包括无形和有形资产,这是企业创造价值的基础。价值创造,包括价值创造环节和价值主张,即企业通过所处价值链位置,创造出产品、服务或方案,是商业模式的核心。通过利益相关者构成的价值传递网络,以及盈利模式和收支方式获取价值,最终实现企业价值,获取竞争力。商业模式的分类是商业理论研究的难点和重点,有助于企业和外界直观的感受企业价值创造模式。经验研究表明,商业模式分类通常采用单一维度和多维度分类标准。以价值创造环节或价值资源为单一维度进行商业模式分类,分类原理简单,但很难综合表达出企业模式类型[17-18];遴选价值创造、价值主张、价值资源等商业模式多个要素,采用多维要素标准对商业模式进行分类,能更全面、核心的表达出企业模式类型,但存在分类维度越多,模式越复杂的问题[19-20]。有学者采用案例分析法、数理统计分析法,对典型案例企业或大样本上市企业商业模式分类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取得较好效果[21-22]。
总体而言,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的已有研究,都已经形成专业的理论体系。然而,商业模式分类的文献较多,但还缺乏从产业链角度进行分类的文献。至于半导体企业的商业模式,甚少有学者采用管理学和经济学原理进行系统论证,主流的商业模式分类是以芯片企业而非整条的产业链企业为研究对象,因而目前对芯片企业经营模式进行的主观划分包括IDM、Fabless和Foundry等商业模式类型[23-24]。显然,目前关于半导体企业商业模式分类,存在分类标准缺乏原理支撑,以及分类对象狭隘的问题。因此,有必要采用规范的科学原理,对半导体产业鏈企业商业模式进行分类,并进行有效性验证,分析不同模式的半导体产业链企业绩效竞争力,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2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分类机理
企业创造价值过程中,根据战略定位和运营特征,可抽象出不同的商业模式要素,由这些要素推理出可视化的商业模式类型,有助于企业和外界科学认知企业商业模式分类机理,适时调整模式要素,提升企业竞争力。本文根据产业链企业概念,分析半导体产业链微观构成,将产业链理论融入商业模式理论,遴选出最适宜概括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的分类要素,为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分类提供指导。
2.1半导体产业链企业构成
根据文献[1-5]的分析,产业链企业内涵可概括为围绕核心产品或服务,形成多个生产环节,每个生产环节聚集多家企业,这些企业可能存在竞合关系,能够完成核心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创造出价值,而这些创造出价值的企业则构成以核心产品或服务为主的产业链。产业链企业具有如下特征:產业链企业提供核心、主导的产品或服务,比如半导体产业链,核心产品为集成电路;产业链由多个生产环节的企业群构成;不同生产环节的企业也可分属不同产业链。比如半导体材料生产环节的企业,也可归属为新材料产业链;产业链企业存在竞合关系,产业链内可能存在多条平行供需链,或交叉供需链;企业链是供需链、价值链、产品链的有形载体。
半导体产业链的核心产品为集成电路,围绕集成电路,形成材料和设备、电子元器件等多价值主张的企业群,这些企业群通过研发、设计、制造、测试等价值生产创造环节,衔接成产业链,成为拥有竞合组织形态、供需特征的产业链企业。显然,半导体产业链企业不等于集成电路企业,因为还包括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等相关上下游企业;半导体产业链企业也不等于半导体产业,因为它是多条平行供需链或交叉供需链构成的企业,不同生产环节企业可能分属于另一种产业链。
2.2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分类标准
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分类,应该秉持分类维度适宜、维度聚焦的准则。分类维度过多,推导出的商业模式类型过多,反而难以凝练出企业模式特征;维度过少,难以充分体现企业商业模式价值创造特征。一般选择2~4个要素作为分类标准[20]。维度的选择也不能泛泛而谈,不能过于抽象,根据本文研究对象,应该以管理学商业模式理论和经济学产业链理论为基础进行分类。
价值创造是商业模式的核心,价值创造环节体现企业所处产业链价值环节,价值主张体现企业价值创造环节产出的核心产品和服务内容。故而,遴选2个融合产业链特征的要素作为半导体企业商业模式分类标准。一是价值创造环节要素。价值创造大致可归类为研发、制造、营销和服务这几个环节。集成电路是半导体产业链的核心价值主张,其价值创造环节为设计、制造与封测,因此,将设计从研发中细化出来,封测从制造和服务中细化出来,那么,半导体产业链企业价值创造环节包括研发、设计、制造、封测、营销与服务。二是价值主张要素。价值主张是企业创造出的价值内容,表现为产品或服务,体现企业在产业链上的价值定位。独特、鲜明的价值主张是企业的主营业务,也是企业商业模式运营和管理的对象。半导体产业链企业价值主张的内容主要包括材料和设备、集成电路、其他器件(分立器件、传感器、印制电路板等)。
2.3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类型与含义
以半导体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可获取客观、稳定数据,便于实证分析。本文以“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光电子器件”等关键词在东方财富网、同花顺、wind数据库中进行初步筛选,得到215家相关企业。删掉金融、保险、地产类企业,删掉ST类企业,排除2年内对半导体企业采用控股、参股、投资建产形式与半导体相关的上市企业,排除主营业务并非半导体业务的企业,根据产业链企业定义,最终得到186家上市公司构成半导体产业链。根据企业年报、网站信息等文本资料进行文本挖掘,得到半导体产业链上企业商业模式分类统计,如表1所示。其中:IC设计型和IC研发设计型合并为BM1,因为这两个模式企业核心价值增值环节以设计为主;IC设计制造型和IC研发设计制造型合并为BM3,因为这2个模式企业核心价值增值环节为设计和制造。
3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分类检验
3.1检验方法与指标体系
本文对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的分类是否合理,为此,借鉴文献[19-20]的方法,采用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方法对商业模式分类进行检验。具体原理是:一是设计检验指标。通常采用绩效指标对商业模式分类进行检验,不同的商业模式企业,价值创造环节和价值主张不同,意味着企业可能具有不同绩效竞争力。二是参数检验法,若指标数据呈正态分布且方差相等,则考虑方差分析法。若检验结果显著,即不同商业模式的绩效呈现出显著差异,则分类是有效的。三是非参数检验法,若指标数据不满足正态分布和方差相等的条件时,可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的Kruskal-Wallis(简称K-W)检验。本文从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运营能力和偿债能力等4个大类的检验指标以及4个大类所属的12个绩效指标衡量企业商业模式分类带来的竞争力。通过检验商业模式分类是否产生了绩效差异,从而验证商业模式分类的有效性,如表2所示。
3.2商业模式分类检验及稳健性分析
本文以半导体产业链186家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研究时间范围为2015—2019年,选取这个时间段的理由:一是该时间段内各企业商业模式稳定,比如各企业价值主张基本无大变化;二是2019年以前世界经济环境总体波动较小,企业经营管理环境较为稳定。2020年以后受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影响,加之半导体原材料断供等贸易冲突影响,企业绩效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由于方差分析和K-W检验需要满足样本独立条件,适用截面数据,故本文对样本按年份进行检验。本文按年份对各指标数据进行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检验,各指标数据为偏态,非正态分布,且2015—2019年只有销售毛利率和资产负债比率这2个指标在5%水平上满足方差齐性,其他指标均不满足齐方差性。因此,本文采用K-W检验对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分类有效性进行验证。
1)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分类检验。采用K-W检验法对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分类进行检验的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2015年有8个绩效指标的p值显著小于0.05,即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类型的差异,会导致企业2015年的销售毛利率、营业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比率、产权比率存在显著差异。
2016年有7个绩效指标的p值显著小于0.05,即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类型的差异,会导致企业2016年的净资产收益率、销售毛利率、总资产报酬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比率存在显著差异。
2017年有7个绩效指标的p值显著小于0.05,即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类型的差异,会导致企业2017年的销售毛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比率、产权比率存在显著差异。
2018年有6个绩效指标p值显著小于0.05,即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类型的差异,会导致企业2018年的净资产收益率、销售毛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比率存在显著差异。
2019年10个绩效指标p值显著小于0.05,即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类型的差异,会导致企业2019年的净资产收益率、销售毛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比率、产权比率存在显著差异。
根据上述分析,2015—2019年,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类型的不同,是多数绩效指标存在显著差异的重要因素。故而,本文对半导体产业链企业按照价值创造环节和价值主张要素进行商业模式分类是合理的。
2)稳健性检验。为了保证表3结果稳健,进行如下稳健性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稳健性分析一:将2015—2019年所有截面数据放入方程统一检验,将各年样本数据视作单独个体。结果显示,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类型的不同是所有绩效指标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故商业模式分类是有效的。
稳健性分析二:考虑到企业经营的积累性,将各绩效指标数据平均,然后再进行K-W检验。结果显示除了营业收入增长率和存货周转率不显著,其他绩效指标均显著。即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类型的不同是绩效指标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商业模式分类是有效的。
4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类型与绩效的回归
K-W分析法验证半导体产业链商业模式类型的不同,会导致企业绩效存在显著差异。那么,在考虑多个经济因素情形下,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类型对企业绩效是否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可否用函数关系来表达?因此,本文对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类型和绩效的数量关系进行研究:一是能进一步证明本文商业模式分类的科学合理性;二是结合多个经济因素,有助于分析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类型所具备的竞争力,探究产业链企业模式上的优劣势。
4.1商业模式类型与绩效的回归模型
从价值主张角度看,半导体产业链企业经营范围存在差异,有的企业以集成电路产品为主,有的以材料(设备)为主,还有的以电子元器件为主,产品在技术含量、资本投入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从价值创造环节角度看,有的企业偏向制造,有的偏向设计,有的偏向营销,即使是同一价值主张企业价值创造环节也可能存在很大差异。故而,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类型存在较大差异,而这种差异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表现出不同绩效竞争力。企业绩效受多种经济因素影响,为了验证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类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如式(1)所示:
Pit=β0+∑11j≠kφjBMij+β1ln sizeit+β2ln ageit+
β3ln staffit+β4boardit+β5cashit+β6rdit+εit。(1)
其中:i为样本,t表示时间,β、φ为回归系数,ε为误差项。因变量Pit为企业绩效指标;核心解释变量BMij为商业模式类型,因为半导体产业链企业有11种商业模式类型,故此处有10个虚拟变量,BMk为参照变量。控制变量为可能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的因素,参考有关的文献[12][20][25]的方法,选出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的控制变量:企业规模(size),即企业总资产;企业年龄(age),即上市企业成立的年龄;从业人员(staff),即企业员工人数;董事会规模(board),即董事会人数;现金流量(cash),即企业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研发投入(rd),即企业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由于企业规模、企业年龄、从业人员量级较大,故进行取对数处理。
4.2企业绩效测算
反映企业竞争力的12个绩效指标,可归类为盈利能力、成長能力、运营能力和偿债能力4类维度绩效,以及涵盖这4类维度绩效的总绩效P。对12个绩效指标降维归类,企业竞争力层次更清晰。分析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类型与维度绩效、总绩效的关系,能更直观反映商业模式类型变化带来的企业竞争力。因此,本文对12个绩效指标先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采用熵值法计算12个绩效指标权重,再计算出维度绩效和综合绩效指标值。
第一步,数据标准化处理。正向指标标准化为zij=xij-min(xij)max(xij)-min(xij),负向指标标准化为zij=max(xij)-xijmax(xij)-min(xij)。第二步,熵值法确定权重。m为样本数,n为指标数。为了消除数据标准化后0值不能取对数的情况,进行数据平移处理,z′ij=0.1+zij;确定指标特征比重yij=z′ij/∑mi=1z′ij;计算第j个指标的熵值
ej=-1ln m∑mi=1yijln yij;第
j个指标的信息熵冗余度gj=1-ej;第j个指标的权重ωj=gj/∑nj=1gj。第三步,计算综合值。Pj=∑mi=1ωj×zij。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各绩效指标权重,如表5所示。
4.3商业模式类型影响企业绩效的回归结果及分析
商业模式类型为虚拟变量,不适宜固定效应或随机效应模型,本文选择稳健的OLS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由于虚拟变量过多,需要选择一个变量作为参照变量,本文选择其他器件研发制造型(BM11)作为参照变量。这是因为BM11样本数量较多,符合参照变量样本足够的原则,而且该商业模式类型的企业在半导体产业链中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具有参照性。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类型影响企业综合绩效和维度绩效的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各模型通过了F检验和共线性检验,R2比较高,部分控制变量显著,模型拟合较好。
模型(1)结果显示,相较参照模型BM11:IC设计型(BM1)企业对综合绩效P具有显著促进作用(φ=0.017,p<0.01);IC研发制造型(BM2)企业对综合绩效P具有显著抑制效果(φ=-0.0169,p<0.01);材料(设备)研发制造型(BM8)企业对综合绩效P具有显著促进作用(φ=0.007 6,p<0.01);其他器件研发营销型(BM10)企业对综合绩效P具有显著促进作用(φ=0.055 9,p<0.01)。显然,相较其他器件研发制造型(BM11)企业,既有价值主张为集成电路和材料(设备)商业模式企业,也有价值创造环节为设计、制造和营销商业模式企业,表现出较好综合绩效,但IC研发制造型企业抑制了综合绩效。可能是因为:IC研发制造型企业不同于一般的制造企业,由于IC制造,尤其是晶圆制造,属于高技术、高资本投入的行业,比半导体产业链其他领域企业更难快速获得总绩效提升。显然,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类型的不同,企业综合绩效也产生显著差异。
模型(2)结果显示,相较参照模型BM11:IC设计型(BM1)企业对盈利能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φ=0.024 5,p<0.05);IC设计制造型(BM3)企业对盈利能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φ=0.068,p<0.01);IC研发封测型(BM4)企业对盈利能力具有显著抑制效果(φ=-0.014 9,p<0.05);材料(设备)制造型(BM7)企业对盈利能力具有显著抑制效果(φ=-0.042 5,p<0.01);材料(设备)研发制造型(BM8)企业对盈利能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φ=0.026 2,p<0.01)。显然,相较其他器件研发制造型(BM11)企业,IC设计型企业、IC设计制造型企业和材料(设备)研发制造型企业盈利能力占优,也侧面反映我国垂直分工下的半导体企业商业模式在IC设计方面获取创收之道。然而,IC研发封测型、材料(设备)制造型的相关模式企业,盈利能力较其他器件研发制造型企业处于弱势地位。材料(设备)领域企业,研发型企业比非研发型企业盈利能力更强。
模型(3)结果显示,相较参照模型BM11:IC研发制造型(BM2)企业对成长能力具有显著抑制效果(φ=-0.008 1,p<0.01);材料(设备)制造型(BM7)企业对成长能力具有显著抑制效果(φ=-0.006 6,p<0.1);材料(设备)研发制造型(BM8)企业对成长能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φ=0.003 9,p<0.1);其他器件研发营销型(BM10)企业对成长能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φ=0.015 3,p<0.05)。相较其他器件研发制造型(BM11)企业,只有其他器件研发营销型企业和材料(设备)研发制造型企业的成长能力具有优势,其他价值主张和价值创造模式的企业成长能力受限,有待提升。说明其他器件领域企业技术含量虽然相对较低,但企业成长速度较快,尤其是提供生产型服务——研发营销型企业成长能力比较突出,且从事研发制造的材料(设备)企业具有发展潜力。
模型(4)结果显示,相较参照模型BM11:半导体产业链企业的其他商业模式均显著抑制企业运营能力。说明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应该重视盘活资产、提升资产周转率,调整企业运营能力。
模型(5)结果显示,相较参照模型BM11:IC设计型(BM1)企业对偿债能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φ=0.017 4,p<0.05);IC研发封测型(BM4)企业对偿债能力具有显著抑制效果(φ=-0.006 9,p<0.1);材料(设备)制造型(BM7)企业对偿债能力具有显著抑制效果(φ=-0.031 8,p<0.01)。相较其他器件研发制造型(BM11)企业,只有IC设计型这种轻资产型企业的偿债能力是具备优势的,说明半导体产业链其他商业模式企业应该注重资产与负债的关系,除了进行资产置办、各类投资,还应注意控制负债规模,加强资金流动性,这也是我国多数半导体企业应该重视的问题。
综上所述,不管是将企业综合绩效作为因变量,还是对企业维度绩效进行分析,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类型的不同,导致企业各类绩效也产生显著差异,本文商业模式分类是有效的。
5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当前半导体产业的国际竞争异常激烈,我国半导体产业面临严峻挑战。半导体产业发展更与该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紧密相关。本文基于产业链理论和商业模式理论,对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进行分类。采用K-W检验,结合企业绩效指标,实证分析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分类的有效性。进一步地,结合多个经济因素,构建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分类影响企业绩效的多元回归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半导体产业链企业不同商业模式类型具有不同的绩效竞争力。
具体研究结论有2个方面:一是价值创造环节和价值主张,可作为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分类的标准。根据本文的研究,价值创造环节和价值主张既是商业模式构成要素,又体现企业产业链特征,采用这2个标准可对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进行分类。K-W检验也显示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分类是有效的。产业链是中国“双循环”经济的重要实体支撑,在技術遭遇“卡脖子”之际,商业模式是提升产业链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二是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类型的变化,产生差异化的绩效竞争力。相较参照组(BM11),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类型的变化,产生差异化的绩效竞争力。这与企业所处价值创造环节不同,具有相异的价值主张模式有关。价值主张为集成电路、材料(设备)的企业,有相应的商业模式(比如BM1、BM8)表现出具有竞争力的绩效;价值创造环节为设计、制造和营销的企业,有相应的商业模式(比如BM1)表现出具有竞争力的绩效。值得注意的是,IC设计型(BM1)、材料(设备)研发制造型(BM8)企业综合绩效和维度绩效竞争力比较突出,IC研发制造型(BM2)企业综合绩效和维度绩效竞争力较弱,且所有商业模式类型企业运营能力较弱。
为了提升现有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的竞争力和进一步创新商业模式,提出4点建议:一是强化商业模式存在优势的半导体产业链企业竞争力。加大研发投入,提升集成电路设计能力,提升IC设计全球价值链地位。促进材料(设备)企业自主研发制造能力,从原材料端提升半导体产业链整体竞争力。二是对于从事研发制造的半导体制造企业,比如晶圆制造,存在投资大、生产周期长、资金回报率慢的特点,政府应该加大对此类企业的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协同此类企业成长,补齐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在研发制造领域的短板。三是行业管理部门和政府针对不同类型的商业模式企业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对于行业管理部门而言,既能精准定位企业价值创造方式和价值内容,还能科学辨析企业模式分类,帮助企业科学认知竞争模式。对于政府而言,政府管理部门科学认知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根据商业模式竞争力表现实行宏观指导和调控,对半导体产业链企业的供给和需求两侧进行管理,更为创新幅度较大、不走寻常路的商业模式提供政策支持。四是政府和企业应该重视和引导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的运作,协助企业提升商业模式的竞争力。尤其是绩效表现有待提升的商业模式类型,企业可以考虑通过引进战略扶持,优化产品(服务)范围,提升价值主张竞争力,整合价值创造环节,提升这种模式下的产出效率,从而提升商业模式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郁义鸿.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J].中国工业经济,2005(11):35.
YU Y H.Industrial chain type and industrial chain efficiency benchmark[J].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2005(11):35.
[2]种项戎.直面贸易保护主义的我国产业链:论拓展市场与深化分工的必要性[J].开放导报,2020(1):17.
ZHONG X R.China's industrial chain facing trade protectionism directly:On the necessity of expanding market and deepening division of labor[J].China Opening Journal,2020(1):17.
[3]贺正楚,曹德,潘红玉,等.全产业链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统计与决策,2020,36(18):163.
HE Z C,CAO D,PAN H Y,WU Y.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industrial chain[J].Statistics & Decision,2020,36(18):163.
[4]游振华.产业链概念及其形成动力因素浅析[J].華东经济管理,2011,25(1):100.
YOU Z H.Analysis on the concept of industrial chain and its forming motivation factors[J].East China Economic Management,2011,25(1):100.
[5]马朝良.产业链现代化下的企业协同创新研究[J].技术经济,2019,38(12):42.
MA C L.Research on 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under the modernization of industrial chain[J].Technical Economy,2019,38(12):42.
[6]唐赟秋,韩明华.基于核心能力视角的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以沈阳机床为例[J].科技与管理,2020,22(4):17.
TANG Y Q,HAN M H.Research on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competence:Taking shenyang machine tool as an example[J].Science-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2020,22(4):17.
[7]吴敬静.新能源汽车企业商业模式分类[J].系统工程,2021,39(6):25.
WU J J.Business model classification of new energy vehicle enterprises[J].Systems Engineering,2021,39(6):25.
[8]吴菲菲,韩朝曦,黄鲁成.集成电路产业研发合作网络特征分析:基于产业链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8):77.
WU F F,HAN C X,HUANG L C.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D cooperation network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industry: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dustrial chain[J].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2020,37(8):77.
[9]刘志彪,陈柳.疫情冲击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重组与中国的应对策略[J].南京社会科学,2020(5):15.
LIU Z B,CHEN L.Impact of the epidemic on the global industrial chain,restructuring and China's response strategy[J].Nanjing Social Sciences,2020(5):15.
[10]张延平.产业链协同创新与人力资本的互动机理研究:以深圳信息技术产业为例[J].科学决策,2019(9):49.
ZHANG Y P.Research on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industrial chai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human capital:Taking Shenzhen'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as an example[J].Scientific Decision Making,2019(9):49.
[11]劉志彪,凌永辉.论新发展格局下重塑新的产业链[J].经济纵横,2021(5):40.
LIU Z B,LING Y H.On reshaping a new industrial chain under the new development pattern[J].Economic Horizon,2021(5):40.
[12]侯治平.全产业链企业国际化程度、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J].中国软科学,2020(11):124.
HOU Z P.Internationalization,R&D investment and enterprise value of enterprises in the whole industrial chain[J].China Soft Science,2020(11):124.
[13]陈爱贞,陈凤兰,何诚颖.产业链关联与企业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21(9):80.
CHEN A Z,CHEN F L,HE C Y.Industrial chain association and enterprise innovation[J].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2021(9):80.
[14]李鸿磊,柳谊生.商业模式理论发展及价值研究述评[J].经济管理,2016(9):186.
LI H L,LIU Y S.Review of business model theory development and value research[J].Economic Management,2016(9):186.
[15]KHODAEI H,ORTT R.Capturing dynamics in business model frameworks[J].Journal of Open Innovation:Technology,Market,and Complexity,2019,5(1):1.
[16]张力,刘颖琦,张雷.多层次视角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证[J].中国科技论坛,2021(2):27.
ZHANG L,LIU Y Q,ZHANG L.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path from a multi-level perspective-China's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demonstration[J].Forum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2021(2):27.
[17]TIMMERS P.Business models for electronic markets[J].Electronic markets,1998,8(2):3.
[18]SEPPNEN M.Empirical classification of resources in a business model concept[J].Intangible Capital,2019,5(2):102.
[19]罗倩,李东.基于价值维度的商业模式分类方法研究:以战略新兴产业样本数据为例[J].软科学,2013,27(7):18.
LUO Q,LI D.Research on the classification method of business models based on the value dimension:Taking the sample data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as an example[J].Soft Science,2013,27(7):18.
[20]吴敬静,贺正楚,吴艳.新能源汽车综合商业模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21,42(4):116.
WU J J,HE Z C,WU Y.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new energy vehicle comprehensive business model on enterprise performance[J].Financial Theory and Practice,2021,42(4):116.
[21]KOH S,GUNASEKARAN A,SAAD S M.A Business Model for Uncertainty Management[J].Benchmarkin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5,12(4):383.
[22]李鸿磊.基于价值创造视角的商业模式分类研究:以三个典型企业的分类应用为例[J].管理评论,2018,30(4):257.
LI H L.Research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business mode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alue creation:Taking the classification application of three typical enterprises as an example[J].Management Review,2018,30(4):257.
[23]HUNG H C,CHIU Y C,WU M C.Analysis of competition between IDM and fabless-foundry business models in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J].Transactions o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2017,30(3):254.
[24]TSAI B H,LI Y M.Cluster evolution of IC industry from Taiwan to China[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09,76:1092.
[25]WU X B,ZHAO Z Y,ZHOU B H.Legitimacy in adaptiv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An investigation of academic e-book platforms in China[J].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2019(55):719.
[編辑:刘素菊]
收稿日期: 2022-10-13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BJL121);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JJ40019)
作者简介: 贺正楚(1968—),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艳(1986—),女,副研究员,博士;
潘红玉(1989—),女,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