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造价中各阶段成本控制探讨

2023-01-15张晓萍

四川水泥 2022年6期
关键词:施工单位工程造价阶段

张晓萍

(甘肃陇州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甘肃 兰州 730020)

0 引言

我国工程建设行业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对工程建设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众所周知,工程造价受前期决策、设计、施工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施工过程中成本会不断增加[1]。工程造价成本控制贯穿于工程全过程,各阶段加强成本控制,使造价结果贴合实际情况,达到预期目标,使工程各阶段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唯有这样,才算得上是科学的造价管理,才可以保证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本文对工程造价中各阶段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影响因素和解决措施进行研究。

1 工程造价中各阶段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大多工程项目施工前都会对成本提前进行估算,但在实际施工中,由于设备损坏、资源浪费等因素影响,会导致施工成本增加,使成本超出预估。施工单位要加强工程造价中各阶段成本控制管理,有效防范增加成本的风险,才能减轻经济压力,确保施工过程在计划内顺利完成,避免资源浪费,使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工程造价中各阶段成本控制可以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施工成本[2]。

工程项目具有施工周期长的特点,施工中需要用到大量的、种类繁多的材料,如果对材料缺乏成本控制,遇到材料价格波动,就会使购入材料超出预算,增加施工成本,或按正常预算购入材料,购入质量不合格的材料,进而影响到工程施工质量与进度,增加施工成本。可见,对工程造价中各阶段进行成本控制,是事关材料质量、施工质量、企业效益的大事。

2 工程造价中各阶段成本控制的影响因素

2.1 决策因素

从工程立项开始,施工单位要对工程整体成本进行评估,制定施工计划。决策阶段要对材料、施工技术、成本等资料进行全面的评估,估算工程造价费用。对施工技术、材料、设备、人员等资料如果缺乏系统的整合,就会使工程造价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失控,导致造价成本升高。决策过程中未充分计算工程费用、成本开支、预用费等,也会使工程成本增加[3]。

2.2 设计因素

设计时未选择优秀设计团队,设计文件质量不高,频繁因设计问题在施工时发生返工,导致成本失控。

2.3 招投标因素

招投标合同中未明确规定施工成本、投入资金,对工程造价管理带来隐患,设计成本高,而招投标时未约束工程造价、工程质量,在招投标合同中存在隐患,无法对工程施工各阶段成本进行有效控制,阻碍工程造价管理。

2.4 施工阶段成本失控因素

施工过程发生变更会导致成本失控。工程造价未记录工程变更资料、变更过程,设计和实际施工不一致,无法认定变更责任,施工各方发生纠纷。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造价进行严格管理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人员、设备和材料等资源的管理,避免成本失控,资源浪费[4]。

2.5 竣工因素

工程最后程序是竣工、验收。工程完成后要控制项目结算,收集所有结算数据,审查数量、价格,按协议、合同,对结算进行编制。施工最后阶段,各部门对各项结算费用进行确认、核对,对资料进行归档。只有建立完整的数据库,才能真实反映施工成本和实际情况,为以后工程施工提供参考。实际上,竣工验收阶段,结算审核工作不严谨细致,对工程量、材料消耗和费用等未进行科学的计算,审计工作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3 工程造价中各阶段成本控制措施

3.1 决策阶段的成本控制

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最初就是决策阶段,此阶段也是投资方规划的重要内容,对工程造价影响度达75%,所以加强决策阶段造价成本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前期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对施工方案合理规划,协调各部门关系和资源,针对施工规模科学编制决策方案。按工程用途、属性,优化施工工艺,以此起到节约施工成本的作用。针对工程技术要求配备施工团队、设备和工艺技术,保证工程造价实用性。决策估算包括工程费用、预备费和相关费用的估算,做好决策估算才能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3.2 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设计阶段对工程具有承上启下功能,对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设计科学、合理,才能避免施工时遇阻碍,也能避免材料浪费。在设计中要体现出施工技术的先进性、经济性,才能缩短工期,控制工程造价。所以,设计阶段成本控制,可以减少后期施工时产生问题,例如:资金固定投放时,最大程度上发挥功能,以设计图纸开展施工作业,施工时尽可能减少设计变更,控制成本在合理范围。设计体现着各种预想,好的设计稿对工程施工具有科学指导,加强设计招标管理,选择专业水平高的设计单位,加强人员管理,避免招标信息被泄露,减少人情效应,才能使设计招标真正发挥作用,符合预期的成本控制。

3.3 招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

招投标阶段是工程造价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对投入资金明确安排后,顺利完成招投标后,工程按招标合同开始施工。若招投标阶段发生问题,就会使工程造价受到影响,要再投标重新分配资金。招投标是市场经济下的竞争行为,要保证施工质量、减少工程造价,缩短工期,才能科学开展施工管理。一旦发生消息外泄,就会使工程造价管理受到影响,所以,要严密控制招投标管理,才能加强此阶段的成本控制[5]。

3.4 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施工阶段是把设计图纸通过施工技术逐步实践,建成工程项目的阶段。施工阶段要保证施工质量,缩短工期,才能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实际上,保证工程质量与缩短工期这两方面存在冲突,当时间短时就很难保证工程质量,如果施工材料差也很难保证工程质量。所以,要了解市场上施工材料的价格变化,根据施工规则和施工技术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地控制,才能有效控制成本。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可以分成以下6个方面:

(1)准备阶段。施工单位要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对工程造价控制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从签订施工合同后,为保证工程造价合理,要明确委托方与施工单位双方的利益,防止后期发生利益纠纷。施工单位要建立造价管理体系,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安排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明确岗位职责,防止施工过程发生意外,减少施工经济损失。例如:施工单位工作人员要了解合同条款,合理利用条款,解决施工时遇到的纠纷。针对工程实际情况,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对造价管理部门提交施工技术安排、材料采购清单,对工程量和费用进行预算,与施工时实际造价进行比较,分析差距,制定补救措施,有效降低施工单位的损失。

(2)材料、设备的采购。施工阶段对材料、设备的采购,其质量对施工质量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为有效实施工程造价控制,施工人员要加强施工材料、设备的采购管理,控制采购费用。施工前,对材料、设备的采购,要提前做好预算,才能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地控制。针对建筑市场上物价的变化进行分析,提前预估材料、设备在价格上可能会产生的浮动。施工单位要监督采购人员,对材料、设备等采购费用进行严格管控,对于超出预算的采购要严格审查,复核采购清单与实际支出。施工过程中为控制材料消耗,建立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按计划控制施工进度,控制材料供应,材料处于动态管理。当材料供应与消耗之间出现偏差时,就会发出预警,只有改进材料计划管理方案,才能实现工程造价的可行性管理。例如:工程项目施工中有电气施工、通风施工、管道施工等,充分利用系统数据库实现对材料的管理,协调有关部门共享信息,从而实现对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例如:根据市场材料价格波动变化,选择低价期购入存储,施工期使用储存购入的材料。机械设备成本在施工成本中占到20%左右,设备按约定送到现场,对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修理等操作加强管理。设备要定期维护、保养,防止发生事故。施工人员按工程规定确定人数,既能控制工资的成本,也能防止人力资源被浪费。对施工人员加强施工管理,对工作表现进行评估,按工作能力和岗位要求安排工作任务,控制施工人员工作时间、工作量,将这些内容和绩效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人员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生产潜能。施工现场要加强技术管理,由于施工技术改变会发生材料变更,返工会导致材料浪费,引起成本波动,增加成本。所以,要加强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引进新技术时,也要充分考虑技术的适用性和经济性,避免增加施工成本,有效加强工程造价中施工阶段的材料、人力及设备的成本控制管理。

(3)施工方案和进度。施工单位制定科学施工方案后,对施工成本进行核算,为后续工程造价管理提供参考。施工方案的实施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影响施工的所有因素,按施工目标确定施工方案,用于后期实际施工中的指导。工程进度对施工质量、施工成本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施工单位要制定施工进度方案,按计划有序施工,既能避免人员被闲置,也能高效利用所有设备。

(4)工程造价变更。工程施工过程中不确定性较大,使施工后工程出现不符合投标方案,后续引发工程变更。例如:设计不合理,要修改图纸;环境改变影响施工行为,增加工作量,超出成本预估。针对这些问题,施工单位都要对变更进行分析,对变更工程量进行科学地计算,才能科学地调整施工计划。

(5)动态成本控制。采用BIM技术,施工单位管理者可以确定工程成本数据,信息输入数据库,统计分析,对工程造价控制效果进行优化。BIM成本模块导入人力、材料、设备等价格信息。通过各种信息的输入分析,为成本控制实现动态的管理。了解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不足,可以使工程造价的管理有效落实,并实时对管理方案进行调整。

(6)竣工阶段。竣工阶段未重视成本控制,会增加不必要成本投入。竣工后要开展结算造价控制,传统工程建设不重视对竣工阶段造价控制,导致发生超预算,使施工单位承受损失。所以,施工单位一定要重视竣工后结算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加强签证审查,控制是否有签证伪造,分析签单内容,设计资料,和设计人员对设计和施工中有出入部位进行核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施工签署合同进行审核,要明确事故和责任人,规划各方需要承担的费用。

4 结束语

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是系统复杂工程,有效控制成本对企业经济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也会影响到工程建设水平。所以,实际工作中针对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等各阶段全面开展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管理,才能全方位对造价成本进行控制,侧重对施工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的管理,科学控制施工细节的成本管理。

综上所述,为有效实现工程造价各阶段成本控制,施工单位要对各阶段特征进行分析,针对不同情况,实施针对性成本控制措施,不断对造价工作进行优化调整,才能保证工作效益和工程质量,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施工单位工程造价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探讨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实践举措
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探讨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施工单位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探析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于工程索赔博弈分析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