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凝土浇筑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

2023-01-15

四川水泥 2022年6期
关键词:施工人员分层工程项目

杨 桃

(广东省城市技师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0 引言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因自身具有的多样化优势和重要性,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发展,不仅能够使混凝土的质量满足标准施工要求,而且还能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最大程度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概率,因此,相关单位应该采取多样化有效措施,正确使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始终保持在相关标准之上。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外界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各项措施在落实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不仅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价值、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而且还会使建筑工程项目存在众多安全隐患,威胁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因此,加强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有效应用途径的深入研究,势在必行。

1 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1.1 全面分层浇筑施工技术

全面分层浇筑施工技术主要是指在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以设计结果为依据,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环节进行分层,并以此为基础开展逐层浇筑。全面分层浇筑施工技术对整体结构较小、施工技术要求较低、浇筑强度较小的小型建筑混凝土结构平面施工较为适用。通常情况下,全面分层浇筑施工技术的关键在两层之间浇筑时间的把握,即要求第二层浇筑要在第一层浇筑初凝之前完成。在具体浇筑过程中,应该以混凝土结构的短边位置为入手点,沿长边方向进行浇筑;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也可以选择从四边向中间浇筑、从中间向四边浇筑的方法,具体浇筑方式的选择必须以建筑工程项目现场实际情况为准。

1.2 分段分层浇筑施工技术

分段分层浇筑施工技术主要是指按照某种原则,对整个混凝土结构进行划分,使其呈现出若干个分段,然后针对每一个分段开展分层浇筑。分段分层浇筑施工技术对整体结构较大、施工技术要求较高、浇筑强度较大的大型建筑混凝土结构平面施工较为适用。由于分段分层浇筑施工技术在单位时间内所需要的混凝土量较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常会先对底部进行浇筑,浇筑厚度保持在2~3m,并且全部凝固之后,才能开展下一段的浇筑施工。浇筑方向依然是逐层浇筑,分段分层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面积与建筑厚度适中的混凝土结构浇筑施工中较为常用[1]。

1.3 斜面分层浇筑施工技术

斜面分层浇筑施工技术通常会使用在坡度在30°以内的建筑工程项目中,是全面分层浇筑施工技术的一种升级措施。特别是当建筑物的整体长度为宽度的3倍以上时,使用斜面分层浇筑施工技术,能够使浇注施工整体效果有效提升。在开展斜面分层浇筑施工技术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首先要对最下层的混凝土浇筑层面进行振捣,然后结合混凝土具体结构,由下到上逐步进行振捣,在确保混凝土振捣工作有效落实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浇筑施工质量[2]。

2 混凝土浇筑技术在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2.1 基础浇筑

建筑工程项目具有明显的多元化特征,不同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设备、施工用料、建造条件等实际情况都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建筑施工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在正式作业之前,要结合建筑结构的特点,对混凝土浇筑技术进行详细分类。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的不同,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大致可以分为阶梯式、大面积、条形三种形式。对于阶梯式混凝土浇筑施工方式而言,通常会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台阶分布情况为依据,一次性完成相关浇筑作业,确保在浇筑过程中不会存在任何缝隙。比如,在开展杯口状的柱基础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时,施工人员要在混凝土浇筑作业正式开始之前,对杯口底部混凝土具有的紧实度进行有效处理,在确保全部处理工作结束之后,要预留一定的时间,确保杯口底部混凝土全部凝固,然后再开展下一步的浇筑工作。如果在杯口底部混凝土没有完全凝固的状态下,就开展下一步浇筑工作,必然会导致混凝土的重量不断增加,使芯模指标快速上升,对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质量和安全性产生巨大威胁。对于大面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式而言,主要以分层分段浇筑技术为主,在具体浇筑过程中要对施工作业的连续性给予高度关注,避免在浇注过程中产生离析现象;对于条形混凝土浇筑施工方式而言,不能存在任何施工缝隙,各段施工之间必须保持良好的衔接,每一段建筑长度应始终保持在2~3m之间,在前一层混凝土完全凝固之后,开展下一层浇筑[3]。

2.2 梁板浇筑

在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当建筑梁板的要求不同时,设计的混凝土浇筑方案也存在一定差异。为了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整体效果能够达到标准要求,在开展建筑梁板浇筑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结合具体情况,对梁板材料进行合理选择,然后以梁板为基础,对混凝土浇筑方案进行科学设计。比如,在对肋型楼板进行浇筑的过程中,需要以阶梯式分布情况为依据,利用赶浆法进行分层浇筑,在浇筑材料接近楼板位置时,再对楼板开展下一层浇筑;重视梁板厚度,确保其始终小于实际铺设的高度值,从而为压实方向和浇筑方向高度一致提供保障;在实际开展振捣施工作业的过程中,要设法确保混凝土板的实际厚度始终保持在一个具有较高合理性和科学性的范围内,使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开展压实操作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对振捣强度和频率的有效控制,对压实作业进行合理调整,确保压实效果能够达到施工要求;当压实操作结束之后,施工人员还应该利用尺刮方式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平滑处理,确保浇筑之后的混凝土表面具有较高平整性,使混凝土浇筑作业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水平得到有效提高[4]。

2.3 剪力墙浇筑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开展剪力墙浇筑施工作业时通常会以长条形流水线方式为主,即在开展浇筑施工作业之前,施工人员首先应该搭建一个具有较高稳定性的混凝土模板,确保混凝土模板的浇筑厚度不得低于5cm,然后才能开展剪力墙浇筑施工作业。在实际浇筑过程中,要对浇筑施工具有的连续性给予高度重视,尽量减少浇筑过程中的中断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前预留对应的施工缝隙,并且要对施工缝隙的具体位置进行精准确定。在对剪力墙的接口位置进行梳理时,施工人员应该优先使用振动压实处理方式,结合建筑工程项目具体情况,对振动强度进行严格监控,确保浇筑质量能够达到标准要求,使接口位置得到有效连接。在对剪力墙的空洞部分进行处理时,要确保墙面墙外的处理效果高度一致,因此,施工人员应该对洞口两侧开展同步压实作业,并且确保压实位置与振动锤之间保持30cm的缝隙,这样能够有效避免由于振动频率过高、幅度过大而导致浇筑洞口位置发生变形而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质量和安全性的情况发生[5]。

2.4 位置浇筑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中,要对钢筋的实际位置进行时刻留意与有效控制,确保钢筋位置具有较高准确性。当钢筋位置出现偏移时,施工人员要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对应措施进行及时修复和纠正,确保钢筋位置具有较高精准性,最大程度降低建筑工程项目存在的安全隐患。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在建筑工程项目的主梁部分中,通常会存在大量钢筋,此部分钢筋位置具有较高密集性,对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在对建筑工程项目主梁部分开展浇筑施工作业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不仅要保持精神高度集中,而且还要格外谨慎小心,对每一根钢筋的位置进行全面考虑,在明确钢筋具体位置之后,才能开展浇筑作业,确保浇筑作业不会对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质量和安全性造成破坏[6]。

在完成浇筑作业之后,还要利用透视设备对钢筋位置是否发生偏移进行再次检测,如果存在偏移现象,则需要返工重新浇筑,这样才能为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和安全提供保障。通常情况下,在对建筑工程项目主梁部分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浇筑材料必须以细石与水泥的混合物为主,再结合人工振捣浇筑模式,使混凝土浇筑施工效果和效率有效提高的同时,对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质量和安全性起到有效的维护作用[7]。

3 提高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的有效途径

3.1 加强对混凝土的有效养护

为了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具有的作用和价值能够充分发挥到建筑工程项目中,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质量和安全性,相关工作人员不仅要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合理选择、有效运输、科学制备,而且还要对养护工作在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和效果层面具有的重要性给予正确认知和高度重视,采取多元化有效措施,对混凝土进行定期养护[8]。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人员要按照15日一次的频率,对已经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的结构进行定期洒水养护处理,确保混凝土表面保护工作措施得到有效落实,从根源上杜绝混凝土表面在气温急速下降、温差较大环境下发生裂缝。当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情况较为特殊时,相关工作人员还可以对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时间进行合理延长;在对混凝土结构养护技术、养护手段进行选择与应用的过程中,养护人员还要对季节因素、成本因素具有的影响给予充分考量,对多元化的养护手段进行综合、全面地运用,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整体质量能够满足建筑工程施工标准要求,为建筑工程项目综合性能有效提高以及使用寿命进一步延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9]。

3.2 加强对混凝土浇筑质量的不断提升

在开展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中,施工人员要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这一影响因素给予高度重视,在确保混凝土坍落度满足浇筑施工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目标,对混凝土搅拌过程中的实际用水量进行严格控制与管理,确保混凝土的配置比例具有较高合理性和科学性,为后续有效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提供良好的材料支持[10]。

当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结束之后,施工人员还要采取滚压和抹压的方式对浇筑好的混凝土进行修整,当浇筑好的混凝土表面无法继续抹动,并且表面已经硬结时,再继续开展第二次振捣,确保混凝土具有的粘结力以及抗拉强度得到进一步提高,使混凝土内部存在的气孔数量和裂缝数量有效减少,优化混凝土表面的抗裂性能。在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反复搓压和抹压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对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进行准确判断和记录。在建筑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过程中,验收人员必须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对不同批次和分项目的检验工作进行严格落实,使建筑工程项目整体施工安全性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不断提升的辅助下,得到有效保障[11]。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合理、有效运用能够为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质量提供保障,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安全性和稳定性的使用环境。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深入研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采取多元化有效措施,将相关问题妥善解决。在此基础上,对各个环节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必然能够为建筑工程项目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有效提升提供积极帮助。

猜你喜欢

施工人员分层工程项目
建筑现场施工人员的工匠精神培育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有趣的分层
基于GPS技术的施工人员区域调车机管理系统的研究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成套集团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工程项目与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