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社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研究*

2023-01-15隆娜娜

广州化工 2022年14期
关键词:化工类社团专业

隆娜娜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海尔学院,山东 青岛 266555)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从培养模式、课程设计、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不断的增强,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积极进展。实践中,化工类专业社团是以化工专业知识为背景的、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同学组成的学生群体,以研究、创新、创造和实践为突出特征,广泛开展专业技术研讨、科技竞赛、科技发明、社会实践等活动,在深化专业学习、扩展创新思维、促进创业认知、开展实践活动中具有优势,十分契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愈发成为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

1 创新创业教育在社团建设方面存在巨大潜力

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内被普遍提及和推开的时间较短,正处于初步摸索阶段,难免存在不完善之处。相关的国家文件中就指出了如下问题:“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1]。”结合日常社团的相关工作观察到如下现象:一是创新创业教育在学生社团这个层面投入的工作力度不足。有关研究的调研结果显示,学生认为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场域只是局限于课堂或孵化园(63.42%)”、“只局限于教学单位,忽略了学生社团这个具有创新能力培养巨大潜力的领域[2]。”二是社团中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够紧密。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相对滞后,认为很难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入专业教育。人们更倾向于把创新创业教育理解为创业实践,而是忽略了创新教育的这个更重要的内容。因而在专业教育中,相应的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行为的培育内容有所欠缺。三是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锻炼的需求得不到满足[3]。实际中开展的创新创业项目往往是开设少量课程、举办短期培训班来实施,很难涉及到更多的学生,更难以实现常态化。

2 化工类专业社团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积极效能

面对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可以充分利用专业社团自身的特点,发挥积极效能予以应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社团具有组织化程度高和覆盖面广的突出特色,可以成为组织创新创业教育的着力点

化工类学生社团是基于对化学的共同兴趣和爱好而聚集的学生组织,在教师指导和自发组织开展各型各类的活动。如果恰当结合社团自身特点,基于自发和兴趣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将会大大降低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抵触心理。同时,在大多数高职院校,社团活动是必修的学分,人人都要加入专业技能类社团。为了扩大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范围,甚至是实现对所有学生的全面覆盖,社团将是一个重要的平台。如果在社团活动中有机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将非常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意识的启蒙以及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2.2 化工类专业社团是化学专业教育的延伸,可以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点

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一定要牢牢立足于专业教育的基础之上,既要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也应该在社团这一平台中寻找支点。专业社团在某种意义上是“第一课堂”的延伸,例如,化工类社团可以围绕有机化学、无机化学、药物化学、高分子化学、材料化学等一系列细分领域开展实验、讲座和宣传活动,形式上不拘泥于授课,内容中不拘泥于教材和讲义,兼具趣味性和专业性,同时,社团活动通常由学生自主策划、组织和实施,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实践性强,作为“第一课堂”化学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教育的有益补充,社团让学生成为创新、创意的主体,适合成为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点。

2.3 化工类专业社团经常性开展的各类实践项目可以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突破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工类专业学生需要进行大量实训训练,以培养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严密的思维能力和细致的观察能力。正因如此,化工类专业社团主要以科研工作室或实训室为依托而成立,为社团成员提供活动场所,或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或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项目。以上实践项目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培养团结协作能力、培育工匠精神、锻炼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在研究和比赛的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教育目的。

3 化工类专业社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机制

3.1 组织化整合机制

高校团委履行对学生社团的主要管理职能,在组织动员、资源整合、载体搭建、氛围营造等方面具有优势,使其在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应该积极发挥作用。共青团组织应为专业社团发展架设平台、整合资源,如积极争取场地、设施,优化整合创新创业社团指导教师团队,实施创新创业专项培训,探索创新创业项目对接机制,在资金支持、技术指导、政策对接等环节给予专门扶持,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创新创业大学生提供“一站式、零距离”组织化整合机制。

3.2 课程化实施机制

课程化实施机制对保证社团活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把专业社团作为一门选修课,将课程因素融入社团活动,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内容融入社团课程,十分有利于将教学与兴趣相结合,将教学与社会服务相结合,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在社团的组建和发展中扩大影响,有效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水平。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专业社团课程化实施应把握“三定原则”。

一是定内容。社团课程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社团课的必选内容。根据社团发展情况安排课程,提前确定学期社团课程授课内容和授课形式。一般通识类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可以设置为网络课程,要求所有社团成员都要学习。社团特色教育内容由社团指导教师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写入课程标准、课程进度和考核方案等教学材料。授课形式可以灵活采取讲授、竞赛、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

二是定人员。社团课面向全体学生,主体为该社团成员,由各社团指导老师确定上课学生名单,形成授课班,凡经确定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不得随意缺席。为确保社团活动课程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经审批正式确定的社团活动课程管理的内容和方式必须严格执行,确定的实践环节、学分学时、授课时间、考核方式等不得随意改动。根据社团课程安排,固定社团课程时间,指导教师做好教学的相关考核工作。

三是定地点。团委和二级学院团组织负责协调各社团课程使用场地,可利用校内教室、功能室、操场等场地资源。如课程安排为校外社会实践,应报备具体的活动地点,做好安全预案。有条件的情况下,应依托工作室和实训室等场所,尽量为社团确定固定的活动场所,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

3.3 专业化融合机制

由于专业社团区别于其他性质社团的突出特点在于其专业性强,类似机器人社团、无人机社团等等,必须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来进行指导。这些教师愿意为社团付出时间和精力,往往在育人方面具有较高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加入该类社团往往是抱着对专业浓厚的兴趣,又看中了社团相对灵活的学习和探索方式,学习的意愿和动力更强,因此专业化发展是凝聚专业社团师生共同的纽带,所以专业化融合机制是保障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重要内容。

3.3.1 加强相关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着力提高专业社团指导教师在社团活动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把这方面工作纳入教研室年度工作计划和日常的业务研讨之中,组织针对专业社团指导教师的培训和交流学习。学校要在社团指导考核认定、职称评定、经费支持方面给予支持,以此不断提高这批教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水平。

3.3.2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专业社团是积极参加各级政府、行业协会组织的专业类技术技能大赛的生力军。学生加入该类社团往往也是抱着对专业浓厚的兴趣和对技能大赛的向往。既可以通过大赛活动充分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丰富创新创业知识,培育创新创业精神,也会产生一批丰富的实践成果。“以赛促学 以赛促练 以赛促用”逐渐成为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指导思想。学校应该总结专业社团培养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的经验办法,形成一套引导、规范、奖励竞赛的机制。

3.3.3 改进专业社团学生的考核方式

结合课程化的社团建设要求,专业社团的考核应该以专业成果作为导向,呈现具体实物或者解决方案,注重考查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设定目标,多运用启发式、参与式的指导手段,而非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注重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培养,避免千篇一律的评价方式。

3.4 阶梯化培养机制

社团成员的培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才的培养效果。不少社团在培养方式上存在“大锅饭”、“一刀切”和“断档”等弊端,因此探索科学合理的培养方式非常有价值。对于专业社团而言,以阶梯化培养方式进行精细管理和科学管理,将十分有利于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学习过程理论结合实际,重案例、重实操、重实践和创新创业文化体验,结合以往工作经验,提出“实测、实践、实战”的阶梯化化培养方式,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性。

3.4.1 实测

在社团纳新阶段,为了及时了解社团成员的素质结构,帮助学生进行科学认知,应当对所有成员进行测试。测试的内容包括专业水平、核心素养、心理素质等等方面。有研究认为,在掌握全体成员基本情况后可以成立若干个孵化小组,可以根据他们自身能力、角色扮演等推选出孵化小组组长,由组长按模拟公司的形式带领小组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创业大赛等[4]。这种形式可资借鉴,有利于下一步工作的组织和推进。

3.4.2 实践

实施阶段化的培养计划。第一阶段开设创新教育基础课程,通过线上线下课程、讲座等等方法,普及创新教育知识和技能。第二阶段进入理论强化阶段,开展系统化的创新创业知识培训,各孵化小组均以课题研究或项目研究的方式进行个性化创新创业实践。第三阶段是实践提升阶段。各孵化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开展项目的反思总结与提升,通过各种方式展示成果并根据结果进行修正。

3.4.3 实战

采取结果导向模式,各个孵化小组要以长期实施的项目成果参加比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培养方式,参照研究生模式,挑选社团中比赛成绩突出、创新能力较强的学生进入核心团队,为各类项目和比赛积极备赛。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和职业技能大赛等创新创业“实战”活动将作为考核孵化小组成员的重要评价指标,对学员的评价采用等级制评价方式,给予相应的社团成绩。

4 化工类专业社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案例

实践中,作者所在单位的“青之洁”社团立足于专业教育的基础之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一定实践经验。“青之洁”社团成立于2014年12月,是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与化工学院应用化工技术等专业学生组织成立的专业类社团。社团依托生物与化工学院绿色生产车间的洗衣液实训设备开展洗衣液、洗手液生产,致力于为学校师生提供安全、放心的洗化产品,并尝试走上市场化道路。社团的两名指导教师以社团载体作为组织基础,开设《青之洁洗化用品生产》专业选修课作为课程实施机制,开展融合专业学习过程的生产性实训活动。指导教师组织社团成员分工合作,从购买原料、车间生产、成品灌装、产品营销、设备维护等各个环节展开授课,在实际生产环节中经过实测、实践以及实战检验,最终形成学生本门课的成绩。凭借着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探索,社团成立的第二年便以“青之洁”洗衣液生产项目进入学校首届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最终获得了决赛二等奖的优异成绩。近年来,“青之洁”社团累计进行了20余批次生产,累计生产洗衣液3000余瓶。在2020年新冠疫情形势严峻时期,由指导教师与部分党员教师紧急生产洗手液200瓶,有力支援了学校防疫工作开展。目前,该社团骨干成员正筹划于大学生孵化基地注册青岛青之洁科技有限公司,将主导产品定位为洗衣液、消毒凝胶、玻璃水、消毒剂等,真实走向创业轨道。

5 结 语

化工类专业社团的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作为深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一个切入点进行积极探索,构建组织化整合、课程化建设、专业化融合、阶梯化培养的一整套机制,充分挖掘创新创业元素,不断完善实施办法,以期提高创新教育实效性,充分发挥专业社团锻炼学生专业技能和培育创新创业能力的作用。

猜你喜欢

化工类社团专业
缤纷社团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产教融合下高校化工类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培养方式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浅析化工类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优化化工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探索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