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瓷业景观变迁——以福建闽清陶瓷发展为例
2023-01-15张晓霞
张晓霞
(福州工商学院 福州 300222)
1 研究背景
“文化景观”概念提出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在第十六届会议上提出来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内容涵盖地域性、多样性、复杂性、符号学和民族性,意指一个自然地区景观人类活动后,所在地区呈现出人类活动的踪影。文化景观所关联的不仅只是地表上的形态变化,更需要重视的是背后的社会关系与文化脉络,研究的焦点注重在人类与自然空间的互动。肖绚把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区分为自然景观、生产景观、生活景观、制度景观、器物景观、信仰景观等进行论述[1]。许宁婧从地理环境、劳作制度、生产技艺、信仰礼俗等的综合角度,论述德化瓷业文化景观呈现出瓷农礼俗相互影响、古代现代叠加共生的鲜明特色[2]。闽清瓷业空间是人地互动的结果,山、林、矿、河、田等自然地理环境与碓、窑、坊等陶瓷建筑与人文景观,共同绘就了闽清瓷业乡村景观。
2 闽清古代陶瓷文化景观特征
闽清县隶属福建省,福建古代瓷业发达,是全国古窑遗址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中德化陶瓷是中国三大瓷都之一,生产的白瓷最具代表性,而建阳建盏则是为古代陶瓷黑瓷水平的代表。此外,福建还有广泛生产的青白瓷。从根据已有的考古成果可知,古代生产青白瓷的窑址数量众多。学术界目前对陶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考古文化价值比较大的窑址,对乡村瓷业关注比较少。因此本文主要从文化景观的角度重点研究具有800多年历史的闽清乡村陶瓷文化景观和价值。
2.1 山水相依的地理文化景观
闽清坐落于福建戴云山脉和闽北鹫峰山脉交接的地段,属于低海拔的山丘台地,瓷土优质,露天矿藏为他们开采瓷土带来了方便,山势地形为制瓷业提供了丰富的木材,以及古龙窑修建所需要的坡形地貌。境内一江五溪呈现出“江水浊而溪水清”的景观,千年来哺育了两岸的文明与进步。古代社会受生产力的束缚,水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河道两岸传统村落持续有机演进。在陶瓷生产中丰沛的水源同样重要,古代陆路交通不便,商品的生产与运输依赖水上交通,陶瓷货物重且易碎的产品水陆交通成为首选。闽清县古代陶瓷主要分布在东桥镇和池园镇,两镇距离50公里。起初主要在东桥镇,明朝正德年间逐渐转移到池园镇。东桥镇窑口离大安码头六七公里,交通方便快捷。池园位于闽清西南部,芝溪贯穿全境。池园陶瓷通过鼠船从丽山头码头顺着芝溪河流经梅溪到达县城。
文献关于闽清古代陶瓷的记载较少,在当地县志和其他相关文献上,仅有关于池园陶瓷记载的片段。根据闽清县最早的县志,即清代乾隆七年(1742年)由县令姚循义编撰的《闽清县志》卷八《杂记》“闽清不产瓷器,乾隆元年有德化窑户来闽经营窑业旋以工费不赀,卒无成就,欲舍其业。邑人刘士进出银千余两贷之,窑业乃成……窑设十一都、十二都”。十一都、十二都即现今的池园镇、上莲乡。此项记载间接说明了池园的陶瓷生产与德化人带来了技术有关。池园的古窑遗址分布在前垱厂、官园山和丽山头等地。
1958年考古队伍挖掘出东桥镇大规模的古窑遗址,其义窑、青窑、大安、安仁溪10公里左右的地带,20多座山头上就发现了约百处古窑遗址。此处古窑遗址群的发现改写了闽清陶瓷制作历史,陶瓷的生产往前推进了六七百年。成为是福建宋元青白瓷最重要的产地。生产的陶瓷与景德镇陶瓷类似,品质丰富,釉色多样,质量精美。因交通便利,性价比高,产品大量经福州港远销海外。从目前材料来看,东亚与东南亚应该是闽清义窑产品的主要市场[3]。
从时间线看东桥镇陶瓷生产时间,从12世纪下半叶持续到14世纪下半叶,南宋时瓷器生产就具相当规模,明初衰退,明正德年间池园陶瓷逐渐发展起来。义窑衰败池园兴起,目前未有相关的文献可以证明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闽清古代陶瓷从东桥镇转移到池园,是政治因素还是社会人文因素尚未得知。在《闽清池园陶瓷史》提到一种说法,即池园的陆路交通比义窑更加方便快捷,致使义窑的生产逐渐在池园兴盛发展。1991年东桥镇义窑遗址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义窑青白瓷传统手工艺技术列为第五批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池园陶瓷手工制作工艺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2 陶瓷技术景观
瓷业文化景观除了物质文化遗产之外,还有大量的陶瓷制作技艺、生活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譬如陶瓷拉坯、绘制技艺,陶瓷信仰等,它们是文化的载体,体现出人文与自然、物质与价值等多元的复合特点。
义窑技艺受到景德镇和耀州窑口的影响,主要生产素雅的青白瓷,也有少部分的彩瓷。窑口形式多数为长条形斜坡式龙窑,分火膛、窑室。生产品种丰富,特别是日用瓷器义窑生产以日常用品为主,主要包括了碗、碗、洗、热壶、碟、罐、盅、炉等。装饰的纹样有卷草篾划纹、莲瓣纹、葵花纹、菊花纹等植物图案,其中莲纹使用最为广泛。清义窑的装饰采用蓖划、压印、堆贴和捏塑等手法,纹饰是与“珠光青瓷”相似的,深浅不一、似有似无,既有青白釉的素雅,又有优美线条的纹饰图案可供养眼品赏。义窑的工艺手法特别的地方是——出筋,制坯时故意在某些地方做条状突起,使该处的釉比器身其他地方要薄,烧成后釉色显得浅淡。
池园陶瓷吸收景德镇和广东潮州、和德化三者的技术工艺,并且善于制作日用碗,当地人把大型的碗称为“大顶海”。相传天启年间,广东潮州有位善于制作瓷碗的师傅院思潮来到丽山头建窑带来技术。其制作工序复杂,需要经过瓷土重塑、拉坯、修坯、画花、过釉、烧成等近十道工序。这些工序当中手拉坯成形技术需要长年的经验积累。它首先需要土匙工具将泥料拍打均匀,目的是为了排出泥料中的空气,有利于泥料的氧化和水解反应;后将泥料放置在专门制作日用瓷器形状的辘轳盘上,双手继续将其拍打结实;旋转辘轳盘,双手的力量在转动的惯性下逐渐成型;最后用小竹片工具进行精修得以成型。
2.3 多元的陶瓷民俗景观
东桥镇陶瓷转移到池园镇,历经几百年发展,注入时代发展的潮流,成为池园镇的重要发展产业。池园的瓷业文化景观呈现出瓷农礼俗相互影响、古代现代叠加共生的鲜明特色。其中,位于池园的闽清第二瓷厂,及其周边区域是瓷业景观众多要素的汇集地,成为瓷业文化景观的集中体现。
因为瓷业发达,现在池园的一些方位还依然保留着与瓷有关的叫法。如闽清第二瓷厂原始是生产碗的地方,周围的居民仍然习惯叫“碗厂”,顶坑村一座山头在明朝时期建有碗厂,而得名“前垱厂”,一些村名因有丰富的优质瓷土而命名,如“宝山村”。池园依托芝溪水路形成了船帮、码头、水土碓等等独特的水路交通景观风貌。
福建地区民间信仰,往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形成泛神思想的信仰礼俗文化景观。在池园有一座王公宫,这是一座闽清县内独一无二的瓷业保护神。王公宫也就是现在的池园的梅瓷纪念馆。窑主或工人会在三月三这一天当王公宫进行祭拜,进行游神和搭戏台的活动,表达了保护神的虔诚之心,希望瓷业发展兴旺顺利。每次烧窑也会到王公宫来祭拜,祈祷烧窑顺利,成品率高。农历5月十六,窑主们共同出资邀请会戏班来搭台表演,请工人吃饭。自1992以来,村民在王公宫举办陶瓷节,保留传统的拜祀活动,请戏班庆祝,同时也成为非遗的传承基地。池园走向了现代产业化发展的道路,现在能够从事传统陶瓷制作的手艺人已经很少了。政府为了保护这几百年的手工艺,汇聚几十个制瓷熟练的老艺人在丽山村王公宫的梅瓷纪念馆,并布置了传统手工艺所需要用到的工具,作为当地小学的教学实践基地,以及青少年陶瓷手工艺校外培训基地。
3 闽清近现代陶瓷文化发展变迁
池园陶瓷产业发展在时代潮流中不断演变。民国时期,转而丽山头集中窑厂林立,碗窑15条,成为闽清县瓷业的中心,形成了制瓷业景观聚落。呈现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半农半工模式。生产的陶瓷除了一部分走水路,还有的是农民在农闲时间徒步至永泰、古田、闽侯等周边的县乡兜售瓷碗。建国之后池园开始半机械加工阶段,池园镇丽山、丽星、九斗、顶坑四个村联办“丽山联合瓷厂”。该厂于1956年以一千元资本起家。主要生产建筑用马赛克、低压电瓷、瓷板、瓷陪盘等产品,为神州大地的繁荣昌盛谱写了光辉的篇章。70年代几经重组的地方国营池园瓷厂改名为闽清第二瓷厂。闽清第二瓷厂除了生产日用细器,还生产抽屉拉手、毛主席胸章、梅竹花瓶等传统瓷雕塑瓷器。到了90年代,闽清第二瓷厂的停产转轨改制,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池园手工制作生产戛然而止。2000年以后,避免生态环境的破坏,取消了龙窑烧制,采用自动化生产,打造区域品牌是国内最大的内墙砖生产基地。现在闽清陶瓷生产目前主要集中在池园镇、白中镇。当代陶瓷企业家注重与村民保持良好关系,热心组织酬神与迎神赛会活动,积极出资赞助参与社会的教育事业,继续发挥陶瓷业在社会的影响力。
闽清县政府大力推进陶瓷产业的升级从工业用瓷、建筑用瓷延伸到陶瓷文化旅游,丰富陶瓷产业内涵。一是鼓励陶瓷企业家和陶瓷艺人研究义窑的“刻、划、压、印、堆、贴和捏塑”等传统工艺,产品跳开日用器物的系统,往艺术陶瓷方向发展,生产出精品薄胎瓷板画深受大家的喜爱。二是充分挖掘古窑遗址的价值,通过新的文化功能的植入,形成新的文化景观。义窑产区如今已不再生产瓷器,对于遗留下来的古窑建筑、生产器具、产品碎片,成为历史的见证。而这几百年间产生的文化景观,深深地刻入人民的血液中。
义窑遗址开发是一次文化景观的体验价值为人们提供探索历史,让市民重新感受传统空间的真实体验。政府和文旅公司在义窑村共同打造中国瓷天下旅游区,旅游项目围绕“海丝瓷路”展开,文化主题包括瓷趣、瓷山、瓷水、瓷艺、陶源五大板块。游客来到旅游区,可以感受到了解到义窑发展的历史,宋代古窑遗址的风采具备研究的价值和教育功能。当地所在村落也能售卖乡村特色农产品,开发生态种植基地,打造既有特色农产品又可以体验采摘的生态农业区。
义窑遗址的开发有多重意义。义窑遗址作为闽清陶瓷历史上浓重的一笔,在这片土地上继续延续文化,保护好利用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义窑村重要的文化景观的文化展示与吸纳作用,延续乡村的精气神。义窑遗址空间功能再生,重新赋予空间活力;周边环境再生促进乡村振兴,使乡村型遗址景观与乡村发展相一致,为乡村带来社会与经济效益。当前乡村普遍存在发展困难的问题,青壮年外出打工,小孩和老人留守乡村,与社会脱节。村落发展停滞不前,少了传统社会村落的粘贴性。
4 结语
闽清瓷业沟通了过去、现在与未来,既是曾经瓷业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瓷业未来发展的引航风帆。在每个时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现代闽清陶瓷随着池园镇逐渐形成工业化,经过了手工制作到自动化生产的转变,并烧窑方式、产品的种类,生产关系形成了新时代的文化景观。同时对东桥镇义窑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策划,从遗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等多个角度,探索出一条符合乡村地区发展的遗址保护与利用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