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至,飘香家乡的味道

2023-01-14汪志

工会博览 2022年35期
关键词:锅铲老夫妻家家户户

□汪志

2022 年12 月22 日是冬至,又是一年冬至到。此时此刻,家家户户都在这一天做好吃的食物,如汤圆、饺子、糯糕、擂圆、麻糍、冬至面、冬节丸、桂圆烧蛋等等。而在我的老家,冬至这一天三乡五镇都吃“南瓜粑粑”。

故乡在长江岸边,那里气候温和,雨水充足,是南瓜生长的好地方,当地家家户户都种植南瓜。记得小时候,我家每年种植南瓜时,妈妈总是比别人家种得多,这除了我们家十多人口,平时蒸、炒吃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多贮存些收获的南瓜,到冬至那天做很多“南瓜粑粑”让我们吃。

为什么冬至要吃“南瓜粑粑”?儿时听老人讲,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在当地有对姓相的老夫妻,平时都种很多南瓜,而且长得又大又好。每年秋天,老夫妻都要收获一屋子的南瓜,蒸、煮、炒,百吃不厌,可村里的人却把南瓜当杂粮,不当一回事。有一年冬天忽然闹灾荒,稻米不够吃,粮食不够吃的人们才想起了相老夫妻的南瓜,老夫妻毫不吝惜。人们将南瓜取回后,忽然发现缺粮后的南瓜非常好吃,于是为了节省稻米,很多人家就用稻米粉与熟南瓜混合,做成“南瓜粑粑”,由于这一天正好是冬至,这样冬至吃“南瓜粑粑”的风俗也就这么在当地沿袭下来了。

不管这个传说是真是假,但在故乡,自打我记事起,就知道冬至吃“南瓜粑粑”,而且方圆百里家家户户都吃。于是每年冬至的头一天晚上,母亲就开始做“南瓜粑粑”了。做“南瓜粑粑”的材料就是糯米粉、粳米粉和南瓜。母亲先是把准备好的南瓜切成块状,放到锅里煮烂,再把煮烂的南瓜捞起,放到一个盆子里冷却一下,然后用手把南瓜抓捏成糊状。做好了南瓜糊,母亲又把准备好的糯米粉、粳米粉按一定分量加入到南瓜糊里,再倒入一些白纱糖,然后不停地用手抓捏盘揉,直到把南瓜糊和米粉搅拌成不软也不硬还不粘手的南瓜面团。

做“南瓜粑粑”的时候,母亲会叫父亲当帮手,坐到锅堂里给锅烧火。有人给锅烧火了,母亲就站在锅台上做“南瓜粑粑”。母亲先在锅里倒上一些菜籽油,等油烧热了,她就用锅铲把烧热的油在锅四周泼散一下,并立即放下锅铲,从揉好的大面团上揪一个鸡蛋大的小面团,两手迅速地把它搓成圆形,并拍压成圆圆扁扁的生“南瓜粑粑”,再把它粘贴到锅里浇过油的地方。做好一个生“南瓜粑粑”,母亲又迅速地做第二个、第三个……直到锅里都贴满了“南瓜粑粑”。此时在锅堂下烧锅的父亲会遵照母亲的叮嘱,用小火炕“南瓜粑粑”,一旦火太大太猛就会把“南瓜粑粑”炕糊烧焦。

母亲很会掌握火候,大约锅烧了七、八分钟时间,母亲就用锅铲把所有的“南瓜粑粑”一个个翻过来炕,这样,“南瓜粑粑”的两面都能炕熟而且都能浸到油。也就一刻钟的时间,一锅香喷喷的“南瓜粑粑”就炕好了。母亲掀开锅盖铲“南瓜粑粑”的时候,我们早已就围在她的身旁,睁大眼睛看着锅里热气腾腾,让人流口水,十分金黄的“南瓜粑粑”,巴不得立即伸手抓起一块塞进嘴里。此时,母亲会叮嘱我们等会儿再吃,否则嘴会烫起泡的,并告诉我们,冬至要多吃“南瓜粑粑”,来年肚子就不疼了,也不易拉肚子。记得有一年,母亲贮存了十几个大南瓜,想不到冬至头天取出来时全部从里面腐烂了,怎么给我们做“南瓜粑粑”?当时母亲急得流眼泪了,而为了我们吃到冬至“南瓜粑粑”,母亲在村里挨家挨户地借了三四个,比往年要少很多。那年冬至,“南瓜粑粑”虽少,但吃在心里暖洋洋的。

“冬至大过年,人间小团圆。”记得在故乡,每年冬至前后,正值冬闲,农村的闲散劳动力都义务到离家六、七十公里外的江堤去兴修水利,挑堤坝,而到了冬至这天,这些外出的人都要回家团圆吃“南瓜粑粑”,一些因种种不能回家吃“南瓜粑粑”的,第二天走的人会将他们家里的“南瓜粑粑”带给他们吃。

我在故乡一共生活了十几年,随后便离开家乡到外面去求学,再后来到离家乡几千里的大西北工作和生活,因这儿气候及水土限制等因素,不适宜大面积种植南瓜,也就很少在冬至这天吃到“南瓜粑粑”了。近几年来,随着市场流通越来越便利,我工作的地方每到冬季,就有外地商贩将南瓜运来出售,菜市场及超市里比比皆是,网购也很方便。

如今,每到冬至这一天,我家要吃两顿冬至美食,先是我仿制母亲的做法做“南瓜粑粑”,将南瓜蒸熟后捣烂放入买回来的糯米粉,再放入几个鸡蛋,搓成一个个小圆饼,放在锅里用油一炸,色如黄金,外脆内软,绵甜馨香,比母亲的手艺不差相下。而妻子爱吃冬至饺子,于是一大早就和面搅肉馅包饺子,我打趣道:“这冬至又是包饺子又是做‘南瓜粑粑’,比除夕晚上只吃饺子还多一餐呢。”

妻子一笑:“冬至大于年嘛!”

猜你喜欢

锅铲老夫妻家家户户
外公的锅铲
锅铲
风与雨
妈妈的锅铲
风往哪吹
蝴蝶(7)
楼猫
爱情是什么
厨房里的争吵
占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