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微光”到闪亮
——致敬首都职工中的战疫先锋

2023-01-14本刊编辑部

工会博览 2022年35期
关键词:微光方舱服务队

□本刊编辑部

由“坚盾保安青年突击队”成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队员们正在核对名单

2022 年初冬,疫情防控是一场大考,每个人都是参与者。透过这场大考,我们读懂了什么叫责任担当、无私奉献,什么叫心手相牵、守望相助,什么叫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正是无数平凡的“你我他”,化身战疫先锋,奋战战疫一线,用满满的责任担当和爱心奉献,凝聚起了疫情防控的强大合力,同心构筑起坚不可摧的疫情防线。

点滴微光,可成星海。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工作者们穿梭于居民楼里,守候在马路上,深入封控区、集中隔离点,检测消杀、运送物资、信息报送……他们用忙碌的身影守护着我们的家园,成为这片土地上最动人的风景,成为人民群众最坚强的依靠。“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大义担当,无惧无畏。他们将手拉在一起,将心聚在一处,用自己的小爱汇成一路暖程,照亮战疫前行路。

方舱医院就是我们的“战场”

11 月25 日早上6 点,张福山早早起了床。简单洗漱后,他来到楼下出发区,等待乘车前往工作区域。

刚刚过完29 岁生日的张福山,是城建园林所属北京园林院的团支部书记,曾作为常驻河北沧州园博会项目上的青年设计师,与甲方组成防疫先锋队,多次赢得甲方赞誉。“我是城建园林的团干部,我有战疫经验,这次任务让我上!”当得知此次前往应急保障项目参与志愿服务的任务后,他主动向党组织请缨战疫。

一来到新国展方舱医院工作区域,张福山便开始对物资进行分拣装车,这些物资将被送到舱内患者手中。这一天,他工作了整整10 个小时,完成了1000 个包裹的分拣,比昨天多了近300 个。他说:“为保障好患者生活,只想快点再快点。”

张福山是城建青年参与抗疫的一个缩影。面对当前北京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在城建集团党委的部署下,住总集团、园林绿化集团、京城佳业、一公司、五公司、六公司、亚泰公司、北苑大酒店等单位火速选派志愿者支援疫情防控重点应急项目,全集团80 余名志愿者逆向而行,奔赴抗疫一线。

住总集团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由18 名青年党员组成,被命名为李泷键青年突击队,由住总集团团委书记李泷键任临时党支部书记、青年突击队队长。其中10 名同志进入“红区”工作,承担了新国展方舱医院W1 舱的整体运维以及中控、物资保障等重要的一线指挥作战工作。

“我们这个团队就是‘方舱物业’,为舱内人员的衣食住行提供保障。”李泷键说,感染者进舱后,饮食、布草、卫生清洁等生活保障,以及舱内小型设施的维修维护,都由他们承担。“现在我们在舱内采用网格化管理,每个网格都会配备保洁人员,保持区域内整洁的环境。”

每天双位数的工作时间、3.3 万步的微信运动记录,刻画着李泷键和队员们的拼搏奋斗与争分夺秒。“舍生忘死、义无反顾!”李泷键和他的队员们斩钉截铁地说,无论环境有多险、任务有多重,他们都在所不辞,誓要将W1 舱打造成样板,为后续运维工作做好铺垫。目前,W1 舱管理流程井然有序、运转体系有条不紊,住总志愿者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突击队”“尖刀班”。

北苑大酒店的丁治林也是进入方舱工作的志愿者。11 月22 日上午,北苑大酒店志愿服务团队赴顺义新国展方舱医院项目报到,8 名志愿者经过防护服使用等培训后便立即进入工作状态。身为退伍兵的丁治林被分派进入方舱,负责运送医疗物资及一日三餐。“方舱里是无症状感染者的隔离观察点,对体力、精力和心理都是一个巨大考验。”军人特有的职业素养让丁治林坚强地扛住了压力,每一次到岗他都能很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在舱内的工作要争分夺秒,快一步就有可能超越和战胜病毒。”丁治林说,“在舱内支援的经历,让我更加敬佩一线的医护人员,也让我更加明白了只要众志成城、齐心协力,面对疫情我们就无所畏惧。”

解居民所急,让“微光”不凡

“我想代表家人,感谢这些天为我们提供服务的所有工作人员。这几天气温骤降,狂风暴雨下的你们住简易帐篷,搭地铺,一干就是一天一宿。我百感交集但却无能为力,只能在心里默默地感谢,感谢这么多天的风雨守候和无私奉献……”这是来自朝阳区金盏嘉园11 号楼的居民在北京昆泰集团职工志愿服务队撤离的前一晚,发给“大白”们的感谢信,里面一言一语都透露着居民们内心的温暖与感动。

自金盏地区疫情闭环任务启动以来,昆泰集团党委坚决落实朝阳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昆泰70 名职工志愿者第一时间投入到金盏嘉园闭环防控工作。从凌晨到深夜,从前沿到末梢,他们风雨无阻,勇毅作为,全力以赴保障闭环任务,在一个个与病魔较量的凌晨深夜中,镌刻下属于昆泰职工的独有印记,诠释了肩上的责任与担当,昆泰嘉华酒店财务部日审经理王芳就是其中的一员。

“我封控在外地近期回不了家,可是家里还有宠物,这可怎么办啊!请问你们可以帮帮我吗?我知道你们很辛苦,但是我也是没办法了,实在不好意思,给你们添麻烦。”家住金盏嘉园16 号楼的业主在群里焦急地求助。“没问题,您把饲养注意事项发给我吧,我抽空帮您去喂它。”王芳马上回复。

由于疫情形势严峻,时间紧、任务重,这让经常奋战在抗疫最前线的王芳超负荷工作。没有一顿饭可以正点吃,没有一天不是披星戴月,但就是这样,她仍旧对群里居民的要求有求必应,竭心尽力。得知有不少居民的宠物需要照料后,王芳第一时间进行统计,并征得指挥部及社区同意,在保证各项防疫要求严格落实到位的情况下,主动开展饲养宠物工作及遛狗服务……一次次圆满地完成了居民交给的“额外功课”,真正地做到了想居民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闭环期间,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对此王芳和团队总能沉着冷静应对,及时帮助居民解决困难。在做好自身工作任务的同时,他们还积极主动支援兄弟单位负责区域的各项临时性任务。对待这场突发疫情,时间就是生命,一分一秒也不容耽搁。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让居民早一天脱离风险,他们一次又一次压缩吃饭时间,有时感到身体不适,短暂休息片刻,转眼就又冲到了前线。王芳和团队运用积攒的经验,简化核酸采样程序,仅用4 小时便完成了1700 名居民的紧急核酸检测任务,真正做到了不漏一人、应检尽检。

“虽然我们没有看见你们的样子,但是你们的身影足以让我们刻骨铭心……”闭环期间,昆泰“大白”们的这份主动担当、尽职尽责的奉献精神,也获得了居民们温暖的回应。有的居民担心志愿者们太冷,主动在群里征集电插板,想要给大家送取暖设备;有的居民挂念志愿者们的饥饱,提出希望能够给大家送菜送饭;有的居民被志愿者们所作所为感动,为志愿者们演奏口琴以作鼓励……

疫情当头,“生活管家”显担当

10 月下旬以来,新冠疫情再次反复,北京面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最复杂最严峻的防控形势,处于最关键最吃紧的时刻。北京首开集团首华物业公司全面开启战疫模式,用坚守诠释了业主“生活管家”的责任与担当。

“书记,您放心,我马上安排物业人员赶去现场。”11 月17 日凌晨2 时,首华物业供暖一处信德园项目部经理张雷接到社区书记通知,社区有两栋单元楼都出现了10 混1 阳性,要进行临时封控。收到通知后,张雷立即安排24 小时值班人员在穿好防护服后赶往现场,积极配合社区防疫工作人员安排,对两个楼的风险单元进行临时管控,业主不进不出。早上7 时40 分,复筛两个单元的人均为阴性,社区人员撤离现场,随后物业人员对管控的单元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杀,并清理垃圾。“为消除居民的顾虑,让居民安心放心生活,稳定居民情绪,感受到首华物业的贴心服务,虽然复筛全阴性,也要对临时管控区域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杀。”张雷在解封后说。

11 月23 日晚10 点,程庄项目部经理唐福龙也接到五里店南路9 号院社区书记通知,小区出现10 混1阳性,涉及5 栋楼7 个单元门需要临时管控。接到通知后,唐福龙立即安排物业人员对7 个单元进行临时管控。“事发突然,所需管控单元多,一时间很难找到那么多人。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紧急召集居住在项目的职工,及时补位,拉起警戒线,为居民筑起安全防护网。”事后唐福龙回忆说。第二天,经复筛其中一户居民确诊阳性。一天一夜没有合眼的他立即启动紧急预案,安排物业工作人员迅速反应,立即对该单元进行环境消杀,搭好值守帐篷,接好临时照明等。与此同时,项目部与社区联防联控,形成工作合力,安排人员对该单元门进行24 小时防疫值守,居民不进不出。待疾控中心将确诊及密接人员转运后,唐福龙又带领物业人员穿戴防护装备,为封控居民发放社区为居民配备的生活物资,保证居民日常生活。

正在方舱中工作的李泷键青年突击队队员们

深夜,正在帮居民遛狗的王芳

“以前工作忙,跟物业的交流比较少。这几天管控在家,每天刷群消息,看大家在群里相互加油打气,看物业工作人员天天为小区消杀、配送快递,不仅感受到大家共同抗疫的决心,也感受到了物业工作者的不易!”五里店某社区的张阿姨在微信群里说道,“本次疫情对北京、对小区、对大家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虽然我们出不了门,但是却让彼此走得更近了。相信在政府和物业的帮助下,我们最终一定可以战胜疫情。”

疫情发生三年来,首华物业在管物业面积3000 余万平方米,像信德园、程庄这样的项目有127 个,每个项目职工都在做着和他们一样的工作,职工不仅要做到两点一线,佩戴N95 口罩上岗,做好自身防护,加强小区宣传引导,疏导居民情绪,严格落实小区出入口“四件套”检查工作,还要做好小区设施设备日常巡查维护,及时处理业主电话求助的供暖不热、下水管道疏通、水电突发故障等工作,全力保证疫情期间业主生活平稳正常。

“疫”不容辞,驰援封控第一线

2022 年初冬,面对新一轮疫情,昌平区北七家镇域内多个村、社区发现确诊病例,先后实施封控管理。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北京坚盾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号召全体保安人员在做好自身防护工作的同时,积极投身防疫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用不平凡的坚守,汇聚“微光”,照亮千家万家的平安之路。

自10 月中旬以来,由“坚盾保安青年突击队”成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先后派出近400 人次参与区域内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他们与社区工作人员、医护人员、志愿者们携手抗疫、并肩作战,全力做好封控管理以及服务保障工作。

“进入防控区域,面对密接人员,大家难免有恐惧心理,担心被感染、被隔离。这个时候必须加强思想建设,讲清防护和防控要点,帮助大家克服恐惧心理,安心投入防疫工作。”志愿服务队队长周志强直言,在进行上门核酸检测期间,一名志愿服务队员配合一名医护人员,在封控区域内的各楼、各单元逐户、逐人进行登记、采样,仅一个上午就需要采样200 余人次,即使入冬以来北京的气温一降再降,反复上下楼的采样工作也让身穿防护服的队员们大汗淋漓,但大家却诙谐地调侃防护服是他们的“保暖衣”,让他们在志愿服务中感受到了北京冬天的“温暖”。

11 月上旬,北七家镇蓬莱公寓社区发生疫情。接到通知的当晚,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第一时间集合到达现场,等待分配任务。入冬以后,夜里的气温已接近零度,午夜12 点,队员们连夜挨家挨户敲门、告知,按照防控要求开展工作。第二天的清晨六点多,整个小区的封控工作基本完成,队员们整整一晚都在小区内各楼、单元、楼层之间忙碌着,一遍遍重复着相同的话语,一遍遍安抚住户居民。面对开门时住户脸上疲惫、无奈、无措的表情,甚至是气愤和不满的情绪及言语时,队员的内心都五味杂陈,一方面同情大家被封控的遭遇,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严格执行封控规定、落实封控措施,也正是因此,大家在每一次敲门前,内心都是忐忑不安的。“好在绝大多数居民都能理解。他们的理解和配合,是对我们最大的鼓舞和慰藉。”志愿服务队副队长邹鹏彬说。

由于本次疫情暴发点位多,传染性强,北七家镇域内多个村和社区均发现确诊病例,防疫工作面临严峻挑战。这样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强度,不但考验着队员们的心理抗压能力,也挑战着队员们的身体素质。封控社区需要物资保障,志愿服务队的年轻小伙子们就担负起搬运物资的任务,卸货、搬运、分发蔬菜包……老旧小区的楼房没有电梯,只能爬楼梯入户,这也使得队员们仅一天的配送工作往往就能行走30 公里。

从八仙庄村、东二旗村到东三旗村、蓬莱公寓,再到曹碾村、燕城苑社区、燕丹村,一个个疫情高风险点位不断被暴出,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经常是今天刚完成一个村的核酸采样任务,半夜里又接到另一个社区的封控任务。大家戏称他们这支队伍就像“救火队”,哪里有疫情,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有他们的身影。

保安员是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重要辅助力量,但一旦穿上防护服,他们便肩负着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安全。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忠诚、尽职、担当、奉献”的首都保安精神,他们是平凡的保安员,是抗疫战线中的一缕缕“微光”,但正是这样的“微光”,汇聚成“闪亮”的平安之路,让人们看到希望,感到温暖。

猜你喜欢

微光方舱服务队
江苏省射阳县的“书法拥军志愿服务队”
蒋王社区:打造“侨之家”、同心桥服务队 以侨为“桥”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
方舱日记
情满方舱
情满方舱
追光
预见2019:隧道的微光
微光
流淌的微光(组诗)
春运路上的“花甲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