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业当前的机遇与挑战
2023-01-14牛叶
牛 叶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景德镇市 333000
创新意识不足是当代陶瓷企业的通病。陶瓷企业的自我品牌定位模糊,生产的产品不具差异性、代表性,与市场上大多数同类商品风格相似,那么在市场上将缺少竞争力。随着国民精神需求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陶瓷的审美能力也在不断提高,陶瓷的传统制作方式也不再适用于当今时代的发展,因此陶瓷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首先在工艺上,不能固步自封,沉醉于传统技艺中不求进步,也不能一味地只追求创新,忽略传统技术的根基作用。如果还是沿用比较传统的制瓷方式,会导致产品的产量低,时间成本投入过大,在竞争上失去价格优势。其次在市场供给上,单一的产品类型不太能够吸引年轻消费群体的关注,要满足许多客户对个性化、新奇化的审美需求。
一、制瓷技术革新是陶瓷企业发展的“新鲜血液”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当代陶瓷艺术的传播在科学技术的加持下呈现出速度快、范围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纵观国内外整个陶瓷业,智能化、自动化是整体工业技术的发展趋势,一些制瓷企业已经采用了较现代化的工业技术,陶瓷生产专业化分工较强。智能化、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为陶瓷业提升了产量,改善了一些原有材料、技术中的天然缺陷,同样也为制瓷人实现了增收。现代技术应用于陶瓷企业,无疑是为这门古老的传统手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制瓷技术的升级有利于我们在创作陶瓷作品的过程中打破固有条件的限制,为产品创新发掘更多的可能,这是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被证实的。例如,在宋代出现于制瓷业中的“火房”与“火照”技术。宋代京城有东西窑务“掌窑土为砖瓦器,给营缮之用”[ 1](淸)徐松辑,刘琳点校:《宋会要辑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7262页.,“至若冬泥冻脆不可以烧,坯陶既就复不易操,则有火房”[2]白焰:《宋.蒋析<陶记>校注》,《景德镇陶瓷》,1981年S1期.。到了冬天,寒冷的温度会让坯体结冰变脆,易碎,在烧制过程中破损率上升。“火房”解决了古代北方制瓷过程中的季节性问题,利用火炉提高室内的温度,达到可以制作瓷器坯体的条件,克服了季节、温度等自然条件的制约,提高了瓷器的年生产率。“火事将毕,器不可度,探坯窑眼,以验生熟,则有火照”[3]白焰:《宋.蒋析<陶记>校注》,《景德镇陶瓷》,1981年S1期.,“火照”是在烧窑过程中,放入窑内匣钵中测试炉温的工具。“火照”大多是用碗、盏改造而成,上面设有一圆孔解决了瓷器在烧制过程中不便观察炉内温度的问题,大大减少了瓷器在烧制过程中的破损率,提高瓷器产量。那么在当今社会发展下,陶瓷工艺的发展也不能是止步不前的。景华特陶是2015年景德镇市四家陶瓷高科技企业之一,跻身浮梁县五家重点企业之列,在陶瓷金属化管壳领域全国占有率为百分之二十,其中最具科技含量的成就是该公司生产的耐高低温陶瓷元器件,曾应用于嫦娥号月球探测器。景华特陶的创新实现了陶瓷业与科技的双赢,抓住了科技进步带给陶瓷业的发展机会,用自己的成果向我们说明,科技是当今陶瓷企业发展的机遇。陶瓷企业要勇于探索新兴技术,还要在立足于陶瓷创作的传统工艺理论与技术之上,将新技术结合起来,只有这样陶瓷企业的发展才是现代化的,才是与时俱进的,才能做到真正的文化自信、产业自信。
二、网络传播对于陶瓷业的发展影响重大
我们如今所处的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让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接触海量的信息,信息传播的高速化不仅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同样也为陶瓷工艺的发展带来许多机会。“互联网+陶瓷”是陶瓷业发展的新模式,电商模式为陶瓷企业的销售提供新渠道,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动力。
网络化的“交流”打破了传统陶瓷业发展的桎梏。首先是创作者之间的交流。以景德镇为例,在古代景德镇陶瓷工艺发展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传承形式是“师徒传承制”。“师徒传承制”在陶瓷工艺的传播过程中有许多局限性,每个师傅精力以及能够带的徒弟的数量十分有限,每个徒弟能够学到的可能也仅仅是一位师傅的技艺。由于古代手工艺技术的特殊性,“师徒传承制”有严格的行业规定,不是任何人都有机会学习一门精良的制瓷技艺,也不是所有的制瓷技艺都是对外公开的,绝大多数都是具有保密性质的,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为制瓷技术的传承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当今社会里,如果想学习一门精良的制瓷技术,足不出户,打开电脑、电视等便可满足需求。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陶瓷创作者们也因为网络发展有了更多学习的机会,大家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相互了解、取长补短,实现跨时、跨地域的交流。其次是创作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网络拓宽了陶瓷的销售渠道,陶瓷作为商品通过网络进入了更多消费者的手里。电商平台无疑为现代陶瓷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电商平台对顾客的消费习惯、兴趣爱好做了详细的记录,借助这些信息可以进行大数据分析。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收入情况、地域分布都可以成为陶瓷企业营销的参考数据。许多网络购物平台的“商品评论”功能,也拉近了消费者与创作者之间的距离,消费者对于购买到的商品的感受可以直观地发表出来,创作者也能在这些消费者的评论中发现自己创作的问题,然后不断修正,以提供最佳的销售服务,从而增强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同时通过网络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可以为定制服务提供参考数据,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打造个性化、定制化的陶瓷作品。
传媒方式的变迁打破了陶瓷工艺的发展限制,是陶瓷发展信息化、现代化的过程,陶瓷业的不断壮大要依托于网络,网络会深刻地带动陶瓷产业的发展变革。
三、制瓷人要守住心中的“道”
技术变化与传媒方式变迁为陶瓷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有机遇就会有挑战。过度的工业化与智能化必定会对中国传统制瓷工艺造成冲击,在瞬息万变的社会形态下,陶瓷手工艺人的创新与守正该如何去平衡是陶瓷业未来走向中最需厘清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于陶瓷业的改造伴随着对它实施工业化、现代化改造。如今许多陶瓷企业都进行了技术升级,产品升级,这是有利于大幅度提升产量的,但是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首先,对于一些较为传统的陶瓷手工艺作坊我们要采取包容的态度,允许其以较为传统的形式进行生产,保留更多手工艺部分的元素作为现代工业化的补充。其次,在陶瓷生产中不能完全智能化。人工智能对于工业生产有着高效、便捷的特点,但是人工智能终究不能代替人的巧思。在陶瓷创作中,量化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个性化生产则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精神上的享受,鼓励手工艺陶瓷的创作,不仅满足了许多消费者需求,更是带来了许多就业机会。允许低效个性化的陶瓷生产是对传统陶瓷手工艺的保护。
新形势下,新信息的不断冲击、新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陶瓷创作者要道技并重。李正安先生在《陶瓷设计》中曾写道:“人类制陶的历史就是人类关爱自身大众及社会的历史,许多陶瓷器物所体现的双重属性,以及长期以来人们所追求的道器并重的内涵,把形而上的道与形而下的器合二为一,它们既可以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又可以作为情感寄托或承载物来加以体现。”道是支撑手工艺组织生产、流通的伦理,是中国手工艺人应该坚守的工匠精神。正所谓道通于一,道与技二者不可分割,在当今政府与媒体对“技”的双重保护下,陶瓷工匠要守住自己心中的道,有自己的道德立场、文化自觉、民族自信,不能为了追逐名和利,丢掉了自己的信仰。有技无道的作品是空洞的,是没有灵魂的,难以与广大人民群众形成审美上的交流,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只有守住心中的道,我们才不会在信息洪流中迷失了方向,才能在新技术的应用中不断修正自身,获得良性发展。
结 语
在时代飞速发展下,陶瓷手工艺的发展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这就要求陶瓷创作需要掌握正确的判断,我们不能脱离社会发展而发展,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速度,将适配的科技融入陶瓷创作,科技与艺术从来都是相互促进的。陶瓷企业还要借助新兴媒体的力量,在不断扩大的交往中查漏补缺完善自身,利用好大数据平台、电商平台、新兴网络交往平台等,拓展销售渠道,完善营销服务,既要打造高效率的生产模式,又要找准品牌价值,满足市场上个性化的需求,丰富产品的形式与内容。现代人对于陶瓷产品的需求,更多情况下是精神上的满足,根据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去完成精神上的体验。现代陶瓷创作要符合受众需求,关注“人”本身,遵循时代发展规律,饱含文化情感,体现和谐共生理念。作为陶瓷企业家或者陶瓷创作人来说,我们要守住心中的“道”,在现代陶瓷创作中,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增强作品辨识度,注重产品中“形”与“象”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造物理念。只有德艺双馨的陶瓷创作者才能创作出被市场、群众、社会所认可的作品,没有守住“道”的创作者终将会在实践的过程中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