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力量构成的战略性思考
2023-01-13姚选民
姚选民
在党的二十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在深读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后,我们更能贴切地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的深邃要义和丰富内涵。
在反复阅读《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过程中,我头脑里回想中国革命历史,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近代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各种力量的角力竟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所论述的,是如此地“吻合”。时年32岁的毛泽东在文中展现出深邃的洞察力和极强的战略思维能力,令人赞叹不已。
年纪轻轻就能分析出当时中国社会革命力量的构成格局,毛泽东的战略思维能力是从哪里来的?
熟悉毛澤东生平,特别是中央文献出版社六卷本《毛泽东传》及毛泽东的早期文稿,就不难发现个中原因。战略思维能力是一种把握全局的能力,是一种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能力,而这一切又基于对现实世界的深度观察和把握。由此观之,青年毛泽东的战略思维能力养成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原因,是对中国的理解比较深。首先是对中国的历史了解比较深。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毛泽东就通读了《二十四史》。其次是对中国社会了解比较深。作为农家子弟,毛泽东17岁才第一次离开韶山外出求学,对中国乡村社会很是了解;在长沙读书时,他较大部分时间在从事学生工作和社会活动,对知识青年群体比较了解;为筹备建党,组建长沙共产主义小组及后来的青年团组织,他进行过比较深入的社会调查,对社会革命形势有第一手的经验和体会。
另一方面原因,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所产生之思想力提升上的“化学反应”。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对阶级分析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容的熟练运用表明,此时的毛泽东不但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素养,而且这种素养还不是一般性的“本本主义”式的马克思主义知识素养,而是深得马克思主义精髓的马克思主义思维素养。
不过历史告诉我们,拥有战略思维能力并不意味着一切,战略性思考亦可能流为纸上谈兵,因为“想世界”是一回事,“做世界”是另一回事。毛泽东当时对中国革命力量构成的战略性思考,并不意味着历史就一定会“照办”或“照着走”。
那后来中国革命历史为什么会出现跟毛泽东战略性思考“惊人的吻合”呢?
人们常说,历史没有假如,但毛泽东的战略性思考告诉我们,历史不是没有“假如”,而是审视历史的人没有抓住牵引历史的底层逻辑或主要矛盾。
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毛泽东深刻洞察到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利益问题。革命局势让社会利益格局重整成为可能,或出现了重要契机。革命总是要革既有利益分配格局的命。在当时的中国,既有利益分配格局中占据有利位势的是地主阶级及买办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少数上层经由官僚资本主义亦能“分一杯羹”,不过要在不触犯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地主阶级及买办阶级(特别是大地主阶级和大买办阶级)为一己(阶级)私利,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自愿屈从于帝国主义的指使;由民族资产阶级少数上层所衍生出来的官僚资本主义亦是如此。
以封建王朝为政治代表的地主阶级及买办阶级,一开始就接受这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吗?回答是:“并不是。”客观原因是地主阶级及其政权无力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主观原因是他们腐朽的阶级属性和无视人民的阶级立场,因此在屡战屡败中“从了”帝国主义。民族资产阶级及其官僚资本主义在其阶级本性支配下亦是奉行类似应对策略。这些既得利益阶级鼠目寸光,为确保阶级私利不受损而不惜牺牲或抛弃国家民族利益,充当帝国主义帮凶、侵害人民根本利益。
中国近代革命形势与内忧外患这二者相伴而生,相互激发。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激发了我们的民族意识,反动阶级的自私和残暴催生了我们的民主意识。民族民主意识经由近代以来历次革命,逐渐深入中国人民内心,一旦深入深受“修齐治平”传统政治文化影响的近代中国革命知识分子心中,就会产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
在近代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内心,特别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内心,中国不是没有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封建反动势力及官僚资本主义反动势力的革命力量,而是这种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先进革命力量,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进步力量为代表,有一个生长、集聚的过程。《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对生成、集聚中国革命力量的战略进行了很好的分析。这种分析思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近代中国革命实际初期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种子”在中国大地上生长出来的革命理论果实,尽管当时还不那么成熟,甚至有点生涩,但随着历史时间的展开,这个果实总会“成熟”“可口”的,中国革命的胜利最终印证了这一点。
毛泽东以他的雄才伟略,在革命实践中,逐渐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波澜壮阔伟大实践的领导者。历史的发展,充分证明了毛泽东战略思维的正确,而他的战略性思考,成为近代中国革命展开的“路线图”,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的思考之所以会展开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现实,不是因为毛泽东后来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把手”、广大革命群众公认的领袖,而是他的“想法”,也就是对近代中国革命力量构成的战略性思考,高度反映了近代中国革命现实运动的规律和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具体的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而丝毫不存在什么神秘的东西。
【作者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