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延续的简史 民俗风情的全书
——以山西代县上门王村王氏宗谱续修的田野考察为例
2023-01-13王嘉璐
王嘉璐 马 媛 王 琛
(1,2.内蒙古艺术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3.上门王村 山西 代县 034299)
家族之有谱,如国之有史。缅怀先贤,敬崇祖先,昭穆有序,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和精神寄托。“族谱,也叫家谱、宗谱、家乘、世谱,是记载家族或宗族的家世渊源、传承世系、支派繁行,及宗族事迹、名贤俊杰的典章文献。简而言之,家谱(族谱)就是血脉的谱系,是某一个姓氏的家史或族史。它和姓氏、郡望、堂号、宗祠等姓氏文化的其他内容一样,既是构成宗法制度的基本要素,又是考辦姓氏源流、敬宗收族的重要凭借……”[1](114)家族之谱,它是一个家族生命兴衰的简史、发展史。它记录着这个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家族生息、繁衍、婚姻、家规、家约、家训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是每个先辈留给子孙后代的传家宝,也是地方文献的组成部分之一。原家谱创始人十五世孙---“王钺”为我们留下了一部非常珍贵的王氏家族史,使我们后人明辈分,知尊卑,感谢这位先祖整理编撰了王氏600年来的繁衍发展史。通过实地考察采访研究这本《王氏宗谱》,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一个普通平凡的族群的几百年来的发展历程。
一、山西代县上门王村与王氏宗族
(一)上门王村简况
地处山西省东北部代县辖境内磨坊乡东南的上门王村,位于恒山脚下,滹沱河北岸,距代县县城约10公里左右,是代县治下的磨坊乡所属的三大村落之一。全村的建筑格局,可分为四个街道,以村中古庙定祥寺为中心,东边是东街、后(北)街,西边是西街、南街,全村街道通畅,屋宇连绵,排列有序,村口牌楼,飞檐斗拱,古朴坚实(见图1,山西省代县磨坊乡上门王村牌楼。图片资料提供:王宏先生)。
图1. 上门王村牌楼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10年(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嬴政在会稽病亡,赵高与李斯因为担心秦始皇长子扶苏继位,蒙恬被扶苏重用,所以选择密不发丧。他们二人选择假传圣旨,立秦始皇第十八子胡亥为太子,捏造虚假的罪名强迫扶苏和蒙恬自尽,扶苏自杀于山西忻州代县杀子河,蒙恬死于山西忻州代县门王境内。因邑人感念蒙之功德,尊其为“雁门守护王”遂称“蒙王”由此得名。后演变“门王”。
上门王村因秦蒙恬将军罹难于此而得名,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全村一千二百人,村中有元代建筑定祥寺,当代建筑王氏宗祠、观音壁。村中有百年古槐,村南有蒙恬将军墓遗址。村落古老,民风淳朴。
据201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村总户数近464户,总人口近1200人,常住人口约900人,全村耕地面积约4500余亩。上门王村土地肥沃,片大畛长,非常适合种农业种植。历年来村民们以种植玉米、高粱、水稻、谷子为主,村里现有民用饮水深井两眼,浇灌农作物和部分经济作物的机井28眼,可以保证所有的土地,基本上都是水浇地。近年来,村民们除去大部分种植玉米外,也栽种一些辣椒等经济作物。2018年9月,还建成300千瓦光伏电站一座,并网发电。
(二)上门王村的王氏宗族情况
王姓以赏赐的爵位为姓氏,源头众多,族派纷繁。王姓也是中国第一大姓氏,据统计,也是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海南、陕西、甘肃、新疆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第一大姓,拥有人口近一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4%。
山西代县磨坊乡的上门王村,全村王姓人口占全村人口的十之八、九,连同村里的安姓和祝姓,还有其他姓氏,共有29种户姓(户主姓)。上门王村的王氏家族,历朝历代,都人才辈出。笔者从参与的这次王氏宗谱重修工作中了解到,从洪武二年(1369年)至今(2021年),据不完全统计,上门王村的王氏族人中便有附贡、监生、武生、秀才、儒学正堂等多人,到了近现代,村里王氏族人中出国留学的计有硕士研究生5名,国内的博士生7名,硕士生26名,本科生155名,大专生95名,中专生40名。还有担任教师的王氏族人56名,其他任职于政府部门和军队中的上门王村的王氏族人,也不在少数。
从1940年至今,村中历任的干部中,王氏族人共有18人任职,其他姓氏的村民共有7人任职。
二、本次王氏家谱的续修及王氏宗祠的重建
(一)此次族谱修订前的大致情况
笔者这次参与的修订族谱工作,了解到本次修订族谱之前的一些情况。
民国五年(1916)年,修职郎①山西平定州直隶州儒学正堂十五世孙王钱,率先整理出了《王氏宗谱》。
图2-1、图2-2,上门王村王氏族人民国三十一年所修《王氏宗谱》的版本照
图2-3、图2-4,上门王村王氏族人民国三十一年所修《王氏宗谱》的版本照
民国三十一年(1942)六月初三,族人又第二次续修了《王氏宗谱》(见上列组图,图2-1,图2-2,图2-3,图2-4,为山西省代县磨坊乡上门王村王氏族人于民国三十一年所修《王氏宗谱》的版本照片。图片资料来源:王宏先生提供),以十五世孙王昭家藏手抄本,传承至今。
然而,在之后的岁月里,由于种种原因,王氏宗祠再无修缮的记录,直至圮废倾頹。与此同时,式微淡忘的,还由《族谱》,时光荏苒,岁月穿梭,历史的脚步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王氏族谱》亦再无重续。直至1993年始,由曾任山西纺织印染厂厂长,上门王村王氏的第十七世孙王欄倡导,召集会同家乡及外地的王氏族人后裔,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开始了第三次订正续修《王氏族谱》的工作。历时数月,最终圆满完成(见图3-1,图3-2,1993年第三次续编山西省代县磨坊乡上门王村王氏《王氏族谱》的版本照片。图片资料来源:王宏先生)。
图3-1.上门王村王氏族人民国三十一年所修《王氏宗谱》的版本照
(二)本次修订族谱的田野考察工作
本次族谱修订,即是笔者有机会参与的第四次王氏宗谱的修续工作。
2018年开始的第四次重修族谱工作,是由王氏族人中负责重修族谱的王宏先生组织统筹的,他先后组织成立了重修族谱的领导组、联络组、宣传组和财务组,还组建了修建组(重修王氏宗祠)。从王宏先生处,笔者了解到,他与领导组募集出版宗谱费用的时候,都是他自己亲自去散居在各地的王氏族人的家中去进行募捐,往来全是自费,总共募集五万九千七百多元的捐款。并且,在最终宗谱成功出版后,他也是亲自带着新修的族谱,去各地王氏族人后裔的家中逐一致谢,往来,也全是自费。在家谱出版的过程中,王氏族人的后裔,王利民先生贡献巨大,他在与印刷厂的交涉中起到了很大的作品,促使《王氏宗谱》在2021年年底顺利出版。
这次王氏族谱修订,由王氏族人、本次重修族谱的负责人王宏先生统一安排,他鼓励并组织更多的王氏族人参与这项工作。笔者虽然是女孩子,按照一般的规矩来讲,女性是不能参加修家谱的,但有一种女性是例外的,那就是该女性对这个家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样的女性是可以参加修家谱的。因笔者是近年来村中出去的王氏族人后裔中,为数不多的考上硕士的数位年轻女孩(其他散居各地的王氏族人后裔中,考上硕士的姑娘们并未参与重修族谱的申请,仅笔者一人)之一,虽然没有什么“重大贡献”,但也不算是辱没先祖。为此,笔者提出的参与家谱修订的申请,也破例得到批准(见图 4,笔者与本次族谱修订工作负责人合影。图中左边站立者为笔者,右边站立者,为本次族谱修订的负责人王宏先生。摄影:王琛)。
图 4. 笔者(左一)与王宏先生(右一)合影
2019年完成,并由族人集资,印制出最新的《王氏宗谱》版本(见图4-1,图4-2,图4-3,2019年第四次续编修订山西省代县磨坊乡上门王村王氏《王氏宗谱》的版本照片。图片资料来源:王宏先生)。
图4-1.新版《王氏宗谱》
图4-2.扉页
图4-3.《王氏宗谱》目录
(三)王氏宗祠的重建
本次笔者参与续修家谱的工作,多次听家族里的老人们说:家族的族谱是王家姓氏的传家宝,记载着上门王村王氏家族这一支的往事今生,包括由来、迁徙及祖辈的荣光及家族文化。王为姓,族为本,祖宗的祠堂更是本的“根”(如组织族谱的重修等重大事宜均需在宗祠中进行)。居地门王,立祠溯源,王氏宗祠之根,让王氏家族后裔子孙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
上门王村王氏族人在村中立祠,最早的时间要追溯到清道光三十九年(公元1849年),有上门王村王氏十五世孙王钱,于民国五年(1916)年首先整理出了的第一版《王氏族谱》的记载为证,亦有村中王氏族人拍摄的早年间王氏家族的旧宗祠(1912年建)遗址之残垣断壁,可与文献之记载互相印证。为此,笔者采信了王氏宗祠过往的时间追溯。 旧祠历一个世纪的风雨,早已墙倒房塌(见图5,山西省代县磨坊乡上门王村王氏旧宗祠照,原建于1912年。图片资料来源:王宏先生),杂草丛生了。
图5.山西省代县磨坊乡上门王村王氏旧宗祠照
民国元年(1912年),上门王村王氏族人又集资,对于村里的王氏宗祠进行扩建,再加正殿廊坊三间,用以奉祀祖先。周边又建带帽圃墙,立砖碹申门一座,上悬“王氏宗祠”四字匾额,门外左右,有柳树两株,进得门来,石子引路。如此,一整套宗祠建筑的设计与建筑,业已完备(前门广场、大门、围墙、天井、享堂和辅助用房等)。在王氏宗祠的仪门上,挂着一块匾额,上书“德善可风”四个大字,笔力刚劲雄浑,气势贯穿,但张弛有致,乃是中原有“南吴北赵”之誉的“华北第一笔”赵铁山先生②所书,包括门楣、王定祥寺正殿的二楼牌匾,皆为其时的书法大家赵铁山所题。
原址由于上世纪70年代被当时的大队部盖了12间瓦房,占去一了部分。本次重修族谱时,重建王氏族人祠堂也是同时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众人集资向王氏族人玉福购得其园地南边的一块,将正殿往后移了8米,南面留6米宽的东西巷一条,作为出路。王氏宗祠共占地一亩一分较原来还是扩大了不少。
本次重修族谱的过程中,也重建了王氏祠堂。在2018年3月31日,王氏族人“重建宗祠”小组成立,总共募集到了40万元的捐款,在王永贵、王义成、王利民、王月元等王氏宗亲族人的赞助和努力下,“王氏祠堂”于4月3日正式破土动工,5月26日建成。
新建的王氏宗祠,建有正寝堂三间,大门一座,院周围为带帽青砖围墙,墙高4米,整体规划合理(见图6,重建的王氏祠堂效果示意图。图片资料来源:王宏先生)。
图6.重建的王氏祠堂效果示意图
大门为悬山顶结构,建于祠堂院正南,门前阶下有一对青石狮,祠堂大门两侧八字墙上各嵌青石浮雕门神一尊。门檐下高挂“王氏宗祠”匾额一块,两边门柱上挂有瓦板黑底镏金篆字蜂腰格嵌字联一副:“满门忠智传宇内,世代良规在人间”。
大门内檐下悬挂“积厚流光”匾额一块,一副“合顺祖德延绵增福祉,兴盛宗光长照添祯祥”的瓦板对联,挂在两边。院内青砖引道,直通正庭,两边砖墙上嵌有四块青石线雕二十四孝图、一块孝经、一块王氏先祖起源、一块王氏祖训,每块高2米,宽3米,共计7块。
图7.新建王氏宗祠正殿外景
正面的寝殿(见图7,重新修建的王氏宗祠正殿外景。图片资料来源:王宏先生),为硬山顶飞檐斗拱廊房,檐下及廊内的匾额,仍承袭原来祠堂匾额的内容,廊外高悬“祖德宗功”金字匾一块,廊前柱子上的瓦板藏头联为“祖德流芳思木本,宗功浩大想水源”。廊内匾额仍书“承先启后”,廊内柱子上的对联为“祖廟巍峨永绩忠祯孝,全族盛茂传承仕禄缘”。
进入正庭,迎面是王氏先祖的夫妇画像,先祖画像下方,设有族祖2至6世神位44尊,东西山墙上标有已故族祖名讳神位,殿内安置有硬木条几、座椅、香炉及跪垫,以供族人祭拜、朝奉。院内正庭阶下立有石碑四块,分别记载着重建“王氏宗祠”碑记及重建宗祠捐款的族人名录。
三、入族谱的王氏家族名人梳理
本次重修族谱,将历次王氏族人中录入族谱的名人,又重新梳理录入,笔者选取其中的三位展示如下:
王锡朋,1812年出生,1856年9月逝世,英年44岁,曾敕封修职郎。妻郎氏、李氏、郎氏,生一子王钺。据先辈口传,王锡朋的妻子郎氏会武功,骑马舞刀射箭,穿三寸带钩铜女鞋,踢瞎了土匪的眼睛。在上世纪60年代,这双带钩女铜鞋,还在王家后人中保存,当时,家里还有先祖的官服、官帽、官印和装官印、圣旨的木盒等,不清楚是先祖王锡朋还是王钺为官时的遗物。1966年,文革中丢失,现在只保存有官印木盒和圣旨木盒。那个时期家人不懂珍惜,没有注意收藏保存。
王烔,字戒之,生于光绪八年(1882年),卒于民国36年(1947年)上磨坊乡上门王村人(见图8,王戒之先生照片。图片资料来源:王宏先生)。王戒之先生幼年时期生活在清末商业鼎盛时期,其父王辅世,系当时代州城“福合当”(当铺,原址位于代县县城的西大街)的掌柜。王戒之先生自幼聪明过人,再加上父亲言传身教,从十几岁即开始学徒经商,二十几岁已显出超人的经商智慧。
王戒之先生在商界德高望重,信誉至上,办事公正廉洁,毫无私情,协调政府,通融民情,妥善处理了许多当地商行之间的重大纠纷,于是当地商家共同推举王戒之先生为代州商会会长。在任期间,他对公益修缮等事业鼎力相助,受到了当地官民的一致好评。1937年,日寇侵占代州城后,因时局动荡,百业萧条,日本人欲委任王戒之先生为代县维持会长,王戒之先生婉言拒绝后,毅然关闭店铺,回乡养老,并将自己的两个儿子送往学堂,寻求救国安邦之道。之后,又医贫救苦,每年从北京同仁堂购买许多中成药贮放在家中,免费救治了许多乡民。其孙王平(高文),由于从小受祖父言传身教的影响,成年后自学存存放家中的医书而成才,最后成为代县有名老中医。
回乡期间,王戒之以富国利民为旨,修桥铺路、扶危济困、捐资助农,受到乡里同族人的赞誉。
王治邦,字计安,毕业于代州五师(见图9,王计安先生照片。图片献资料来源:王宏先生)。青少年时期的王计安先生,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在代州五师学习期间,由于受其时任教该校的郝德青先生③的感召,坚定了这位热血青年为人类求解放的远大理想和信念。之后,他毅然辞去了同蒲铁路列车长的职务,毅然投奔延安,进入延安第三期抗日军政大学深造。毕业后,被分配到团中央工作,后随军抗战。但由于抗日旅途的劳累,身患顽疾,因当时就医条件差,于1942年病逝于延安。
图8.王戒之先生照片
图9.王计安先生照片
四、晋北民俗与王氏家风
中国的近代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人口迁徙事件,就是走西口。这一人口迁徙潮,自明中叶始,至民国年间止,延绵数百年。人口迁徙的走向,是以山西、河北、陕西等省份的流民,通过长城上的杀虎口(后称西口)等几个关隘,进入内蒙古草原地区。人们选择走西口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下面两种:一是因为明清朝代的改变,中原地区与关外地区交流频繁,大量商人涌入归绥、包头等内蒙地区,寻找新的商机;二是因为山西、陕西、河北等地的生存条件恶劣,迫使一部分难民向内蒙古草原地区移民,以谋求生路。走西口的出现,客观上缓解了中原地区的生存困境问题,同时,也为内蒙古草原地区,带去了如“晋文化”等特色的地域文化,“走西口”移民潮在文化层面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笔者也是通过这次参与家乡的族谱重修工作,了解到自己家这一支王氏族人后裔,是如何通过“走西口”的移民潮而来到内蒙古安家落户的。笔者的爷爷叫王建国,1955年,他从上门王村送自己的老母亲去内蒙古的乌海市拉僧庙,为的是照顾刚刚生产的姐姐。之后,笔者的爷爷王建国在拉僧庙被介绍了工作,就干脆在当地留下来。1958年,笔者的爷爷又回到山西省代县的上门王村,通过传统的相亲方式,与当地的一个姑娘孔庆华结婚,之后,又回到内蒙古定居生活。至此,笔者家这一支山西省代县上门王村王氏族人的后裔,就在内蒙古扎根落户了。
移民的迁徙,不仅仅是为了谋生,尤其是大致安家落户后,文化的种子自然要发芽。笔者家长辈定居内蒙古后,将中原腹地山西省的民风民俗也带来了内蒙古,尤其是晋北地区的民俗,也在笔者家人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比如家乡过年的习俗,是年三十晚上要吃糖包、喝糖水(见图10,年三十晚上要吃糖包喝糖水。摄影:王嘉璐),也被带到了内蒙古。家里长辈说,这是家乡的“老例儿”。通常是在大年三十晚上,过了零点之后,王氏族人后裔的家里,每个人都要吃一个三角糖包,还要喝糖水。这样做的寓意是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可以甜甜蜜蜜,顺遂无忧。
一些极富山西晋北民间饮食文化特色的食品,也被带到了内蒙古地区,比如山西晋北民众最爱吃的抿面。这个抿面,可谓是山西晋北地区民间特有的一种面食,主要的制作食材,是荞面和莜面。使用的制作工具,也不复杂,同内蒙古西部农家常用的压饸烙的工具差不多。工艺操作流程也十分简单,将饸烙床子架在开水锅的上方,将揉好的面团塞入饸烙床子的挤压孔洞(底部是许多小圆孔,被挤压的面团通过这些小孔,变成面条),用力挤压后,挤压出的面条落入开水锅中,煮熟后,捞入碗中,浇上早已提前准备好的臊子汤就行(见图11,加上臊子汤的抿面条。摄影:王嘉璐)。
图10.糖包糖水
图11.加上臊子汤的抿面条
还有炸糕,也是山西晋北民众家家户户常吃的一种美食。通常情况下,是在家族里有小孩子过生日,或者是过年、过节的时候,都要享用油炸糕这种美食的。油炸糕的主要食材,是使用黄米面(将粮食作物黍子,碾成黄米,再把黄米磨成面,即黄米面,就成为油炸糕的主要食材了),将黄米面,揉成团,发酵醒好,放到蒸锅蒸熟,再拿出蒸好的面团,搓成小面饼样(或包成饺子状),放到热油锅中炸,这样炸糕就做好了。黄米面的油炸糕,外皮酥脆,内里口感软糯,非常可口(见图12,黄米面油炸糕。摄影:王嘉璐)。
图12.黄米面油炸糕
山西省代县上门王村王氏族人后裔的家风,则体现在下面的上门王村“王氏祖训”中,为展示其全貌,笔者将“王氏祖训”全文收录如下:
三槐世第,及至于今,英才辈出,卓尔不群。孝悌为先,忠信为本,惟耕惟读,恩泽子孙。
不奢不侈,颗粒成廪,婚丧从俭,持家以勤。嫁女择媳,勿尚重聘,积德行善,不惟俗伦。
自强自立,处事以忍,广结贤良,不谋非分。当差有事,尊上宽仁,努力进取,友朋谨慎。
勿以诱善,祸及自身,勿以亲恶,招惹公忿。酗酒无度,伤其身心,聚众赌搏,财帛散尽。
贪婪飘荡,荒废青春,胡作非为,辱没先人。恋衙投宦,必爱人民,忌才害贤,毒族害群。
耸人告讼,不如兽禽,利令智乱,灾难必临。祖灵在天,察尔甚真,阴诛阳谴,追究必深。
祖灵阴佑,和顺永存,后裔繁昌,福寿盈门。一荣一辱,天地一新,世德世业,纠察昭昏。
一谦受益,一满招损,神灵有鉴,莫辱斯文。阴受其殃,阳恶是因,安贫乐道,其心也欣。
焚毁朝夕,何堪明晨,纨绔堕落,愧对乡邻。不肖为贤,浪子如金,振兴美族,直上青云。
秉公惩戒,繁荣后昆,恭愿后裔,永传家珍。百世不竭,积厚且纯,张德扬惠,守规遵训。
山西省代县上门王村王氏族人,不论今天依然住在本村中的,还是散居与全国各地的,以每家为单位,都有一套“王氏祖训”,若年轻人呢分家另过,分得的“精神产品”,也是这份“王氏祖训”。甚而,有王家女儿出嫁,也要带上一份祖训出嫁。“祖训”中要求的“婚丧从俭,持家以勤”、“自强自立,处事以忍”、“积德行善,不惟俗伦”等条款,是王氏族人后裔们每家每户具体家风的真实写照。恰如学者所言“……家训并非只行于一家一族,它往往会成为族规,训诫的对象从支系血亲扩大到宗族成员。一家一户的祖训在乡间扩展开了,就有了一族一乡的族规和乡约……”[2]“王氏祖训”的外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五、问题与讨论
在笔者参与的本次族谱续修工作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十分有趣儿的问题。
首先,是族谱中对于王氏族人的女性配偶以及他们的女性后代的入谱记录,形式与内容上还是感觉有些简单。此前的几次族谱修订,也仅仅是记录她们的姓氏。在本次新修订的第四版族谱中,有些部分加入了女性配偶以及女性后代的全名和详细信息“……只书男与嫡妻,不书生女……体现了浓厚的封建宗法观念。”[1](118)族人后裔中的女性,在宗谱中的地位从古至今从未被注重,在未来的宗谱修续中,能否将宗谱中女性族人的名字与生平简介,也完整地记录其中,看来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族谱文化传承,提出了挑战。
其次,在参与本次重修族谱的过程中,笔者也从家里老人那里了解到,上门王村中的王氏族人,对于这个古老的村落而言,也仅只是几百年前一支迁徙而来的外来氏族。对于上门王村这个古老村落的历史过往,并非十分清晰,尤其是王氏族人到来之前的情况,历史的面目略显模糊,因此,对于王氏族人因何故在此落脚,繁衍生息,在王氏族人来之前,该村落的历史发展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这些历史信息,有待于在今后的诸如修族谱之类的工作中,结合地方志及其余王姓族人的族谱、家谱等文献史料,继续发掘研究,以展现山西移民迁徙历史恢弘篇章的一个小小的段落,了解到更多的宝贵历史资料恰如著名学者葛剑雄所言“……对于一些自发的、小规模的、分散的移民,有关的家谱可能已是唯一的文字记载来源了……”[3]本次笔者参与的修谱工作,或许继续深入调查,分析研究,会对山西省忻州市代县上门王村的村史及中国北方地区农耕人口流动的“移民史”研究,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史料与线索,其意义就大于单纯修谱的意义了。
再次,在参与本次修谱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上一次王氏族人修谱的时间为1994年(以王氏族人集资印刷的《代县上门王村王氏族谱》出版的时间“一九九四年四月二十日”为第三次修谱的时间依据),定名为《王氏族谱》。本次修谱(第四次修谱)后,定名为《山西·代县·上门王村·王氏宗谱》,前者“族谱”,后者“宗谱”,一字之差,意义就发生了变化。笔者就此向王氏家族中的老人们请教,他们告诉笔者:整理出的不全的宗族谱系,才叫“族谱”,也就是说,只记录了这个宗族的部分后裔;而反映一位祖宗之下所有后裔的记录文献,才能称之为“宗谱”(如果缺少一支,就不能叫“宗谱”了)。也就是说,本次的修谱工作,较之1994年的那一次修谱,进步了许多,新修之谱,对于王氏族人后裔的各个分支,记录的更加完全、详细了。但亦有老人表示,这次的“全”,也是相对的,还有些迁徙外地定居的王氏族人后裔(包括出国的),尚有信息不全之嫌,待下次修谱再行解决。这实际上将本次修谱的遗留问题,放到下次修谱时期待一并解决。这恐怕给王氏族人后裔继续修谱工作,提出了挑战。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惯例,不论家谱、族谱或宗谱,都是30年修订一次。那30年后,祖籍为山西代县上门王村王氏族人后裔各支的情况更为复杂多元,广泛调查、逐一落实的工作量也不小,偶有遗漏,也在所难免。期待借助新的网络科技手段续修新谱,恐怕是继承这项传统文化项目的不二选择。
结 语
本文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上门王村王氏族人后裔第四次修订《王氏族谱》的流程实录入手,通过梳理上门王村的历史过往、几次修订《王氏族谱》的过程简述、本次修订族谱及王氏祠堂重建的田野调查实录,展示了王氏族人中的入谱名人及晋北民俗和王氏家风,完成了这篇关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上门王村《王氏宗谱》第四次修订情况的田野调查报告。通过参与这次《王氏宗谱》的修订工作,笔者发现,一个家族的历史,可以通过“族谱”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项目,将数百年的历史时空串联起来,也为一姓、一族的后人,提供了可追本溯源的文字线索。包括笔者参与的上门王村王氏族人重建王氏祠堂之事,亦带有历史的纵深感,为研究中国姓氏家族的历史,贡献了一个研究实例和参照系。
在本次田野调查中,笔者看到山西省忻州市代县上门王村王氏族人后裔本次修订增补的《王氏族谱》,是在以往三次族谱修订的基础上,收集汇总后的最新成果,在本次族谱修订中,添加了一些新的板块,使内容更加充实完善。在本次族谱的修订编撰过程中,许多此前失联的王氏族人后裔,因本次《王氏族谱》的重新修订而再次彼此联系起来,使本次修谱工作更增添了团结互助的价值和意义。
总之,笔者通过参与这次修谱工作,收获颇多。用田野调查报告的形式,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点记录下来。族谱看似一族一姓之家事,但其自肇始至产生、发展,延续至今,均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之中,为此,也承担了记述和传承中国文化的特殊使命。笔者以为,这样有意义的事情,若能为中国姓氏文化的发展研究添加哪怕是一小块路基石,也是令笔者感到欣慰的事情。
注释:
①修职郎为中国古代文阶官员,宋始设,为官秩为文官第三十六阶的寄禄官(有官名,有待遇,无实际职责事),明、清延之,明之修职郎的官秩为正八品,清之修职郎的官秩为从八品;
②赵铁山(1877~1945),山西太谷县人,书香门第,是我国著名的现代书法家。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被书法界誉为“南吴北赵”,南吴,是指江南的吴昌硕;北赵,就是指北方的赵铁山。赵铁山先生,道德文章并重,人品书法幷美。他还注重字外功夫,尤擅绘画,深通经史,博学多艺,获得书外观物,法外取意之裨益。赵铁山先生的书法作品,既有深刻的人生哲理,由富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不愧“华北第一名笔”的称号;
③郝德青(1906年~1993年),山西平遥人。1929年考入北平大学法学院政治系,后回到家乡曾任师范教师。抗战爆发后,曾任汾西县委书记等职,后赴延安,入中央党校学习,结业后任决死2纵队政治部主任兼晋西北军区第八军分区政治部主任,部队改编后调任《抗战日报》总编辑。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晋西北,任《晋绥日报》社社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川西北军政委员会秘书长,中共川西区委常委兼秘书长,成都市委第一书记,驻匈牙利、朝鲜、挪威、荷兰、伊朗等国大使,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中国人民外交协会会长。他是第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93年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