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市荔湾区西湾路西汉早期石子墓发掘简报

2023-01-13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东南文化 2022年6期
关键词:器身底径上腹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内容提要:2018年5—6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荔湾区西湾路148号项目地块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出西汉至唐代遗迹23处,有墓葬、水井和灰坑等。其中有5座墓底铺石子的汉代竖穴土坑墓,随葬品均为陶器,有碗、罐、盒和壶等。根据墓葬整体形制和随葬品的特征,推断墓葬为西汉南越国时期岭南地区越人墓。该墓地的发掘为研究广州越人分布及葬俗提供了重要材料。

西湾路西汉早期石子墓群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西湾路148号金羊大厦西侧,西边距离石井河约530米,东南距西汉南越王宫署遗址约3600米,所在区域为广州古城西北部,地势较高(图一),属于广州市“西村—瑶台—三元里”地下文物埋藏区。2010—2011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今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西湾路旧广州铸管厂发掘南越国时期墓葬84座[1]。

图一// 广州市荔湾区西湾路西汉早期石子墓位置示意图

2018年5—6月,为配合西湾路148号广州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办公楼项目建设,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项目地块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项目编号为“2018GXS”),发掘面积约130平方米,清理出汉代至唐代遗迹23处,有墓葬、灰坑、水井等[2](图二)。其中有5座墓底铺石子的竖穴土坑墓,随葬品均为陶器,器形有碗、罐、盒、壶等,具有岭南地区越人葬俗风格,推断时代为西汉早期(南越国时期)。现将这5座墓葬的发掘材料报告如下。

图二// 西汉早期(南越国时期)墓葬分布图

一、M2

(一)墓葬形制

M2,位于发掘区南部,地表原系混凝土地面及垫土,清理后即发现该墓墓口。墓口距现地表深约1米。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方向6°。墓坑整体长约3.72、宽1.62~1.7、墓口至墓底深约0.94米。墓葬四周有生土二层台,近直壁;墓底平铺有一层碎石子,墓室北部石子下有方形腰坑(图三)。二层台距离墓口深0.26~0.44、北部宽约 0.3、南部宽0.18~0.22、西部宽0.3~0.36米。生土二层台东西两侧对称分布2组柱洞,直径约0.12米,比墓底略深0.1米;石子垫层厚约0.1、长约3.2、宽约1.04米。方形腰坑边长约为0.56米。墓内与腰坑内填土均为黑褐色砂质黏土,土质较疏松,无明显分层。石子层应该是用来渗水,二层台可能是为了铺设横向椁板,柱洞里的柱子可能是为了分散椁板受力。未发现棺椁痕迹。

图三// M2平面、剖视图

(二)随葬器物

出土随葬品均为陶器,共5件(套),器形有五联罐、罐、盒、碗等,分布在墓葬南部的石子层上。

五联罐 1件。M2:1,泥质灰陶,质硬。四个大罐及小罐均为敛口、圆唇、子口,扁圆腹,平底,四个大罐各附一长方形斜扁足;有盖,盖下沿垂直、沿面略内凹,盖面隆圆略平,顶部置半环形纽。各罐的器身和盖均为轮制,腹壁内有轮痕,底部有螺旋形切割痕,半环形纽及器足为手制贴附;陶坯成型后在器外壁刻划纹饰,将罐腹两两相接成四联罐,并在中间加一小罐,施釉烧制。器身外壁及盖面原施釉,多已脱落,釉层脱落后残存物呈酱褐色,应该是合盖后整体烧制后才进行施釉。罐腹上密排细凹弦纹,五个器盖各饰一组凹弦纹及一圈斜行篦纹。四个大罐口径4.3~4.8、小罐口径2.1厘米,五联罐整体长18.3、宽17.7、高 9、罐体壁厚 0.3~0.5厘米(图四:1;封二:2)。

罐 1件。M2:2,泥质灰陶,灰黄胎,质较硬。近直口,短平沿,沿面窄,尖圆唇,短直颈,溜肩,圆鼓腹,腹局部不平,器身最大径位于腹中部,底略平。轮制,可见轮痕;器身无釉。肩上部素面,肩以下施方格纹为地纹,在腹上部拍印圆形几何形纹(圆形内为小方格纹),下腹部饰三道近等距分布的凹弦纹。下部方格纹轮制过程中有被磨平现象。口径10.6、最大腹径16、底径9~9.5、高15.2、壁厚0.3~0.5厘米(图四:2)。

三足盒 1件。M2:3,泥质灰陶,质硬。敛口,短直沿,尖圆唇,子口,上腹斜直,下腹斜折收为小平底,三短扁足。轮制,腹壁内可见螺旋形泥条痕迹。器足为利用底部多余泥土顺手捏制贴附。陶坯成型后在器外壁刻划纹饰;无釉。上腹部饰二道凹弦纹,其间饰水波纹,下腹素面。口径8.4~8.6、腹径 7.3、通高3.8、壁厚0.3~0.5、足高1.4厘米(图四:3)。

碗 2件。M2:4,泥质黄白陶,质硬。体小,近直口,方唇,折腹,上腹较直,下腹斜收,近平底。折腹位置距离口沿高度大于距器底上,有凸棱,内壁底平。通体施釉,外壁残留褐色釉痕。口径9.1、底径4、高3.4、壁厚0.3~0.5厘米(图四:4)。M2:5,口沿上部残,泥质红黄陶,质软。体小,口沿残,折腹,上腹较直,下腹斜收,平底。轮制,有轮痕。通体施釉,残留褐色釉痕。腹部转折处有两圈凹弦纹。底径3.7、残高3.6、壁厚0.3~0.5厘米(图四:5)。

图四// M2、M8出土器物

二、M8

(一)墓葬形制

M8,位于发掘区西部,地表原系混凝土地面及垫土,清理表面后即发现该墓墓口。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壁近直。墓向180°。墓口距现地表深约1米,墓坑长4.26、宽1.6~1.64、深约0.4米。墓室西壁中间被现代坑打破。墓室底居中位置铺垫3块方形石子层堆积,石子层间隔4条横向枕沟。石子垫层形状大小基本一致,为方形,边长约0.9~1.1、厚0.06~0.08米。4条枕沟长度基本一致,约1.6~1.64米,宽度及距墓底深度从北至南依次为:宽约0.12、深约0.04米,宽约0.14、深约0.06米,宽约0.14、深约0.05米,宽约0.18、深约0.06米。墓内填土为黑褐色砂质黏土,土质较疏松,不分层。出土随葬品共6件(套)(图五;封二:1)。

图五// M8平、剖面图

(二)随葬器物

出土器物共6件(套),均为陶器,器形有罐、碗、瓿等,分布在墓葬北端石子层上。

罐 2件。M8:1,泥质红黄陶,质较硬。器身敛口,圆唇,垂鼓腹,器身最大径位于腹下部,平底。有盖,无沿,圆唇,盖面微隆,顶部置一平圆纽内凹。器身内壁底有抹平后形成的台面。轮制,可见轮痕。无釉。盖面饰细弦纹。盖径7.6、器身口径6.4、最大腹径8.6、底径3.5、高6.7、壁厚0.3~0.5厘米(图四:6;封二:3)。

碗 3件。M8:3,泥质红黄陶,质硬。微敛口,圆唇略内卷,折腹,上腹较直,下腹斜收,上腹部与下腹部交接处有一道凹槽,台足,足不周正。内壁底旋抹,有凸块。轮制,可见清晰轮痕,外底部可见明显螺旋形切割痕。通体施红色陶衣。器身内壁底为弧底、有抹平后形成的缓台。口径8.9、底径3.3、高4.6、壁厚0.4~0.5厘米(图四:7;封二:4)。M8:4,泥质灰陶,质硬。口微敞,圆唇,折腹不明显,上腹略斜弧,有浅凹痕,下腹斜收,近平底。

轮制,可见清晰轮痕,外底可见明显螺旋形切割痕。无釉。口径8、底径4、高3.7、壁厚0.3~0.5厘米(图四:8)。M8:5,泥质灰陶,质硬。微敞口,尖圆唇,折腹较明显,上腹有浅凹痕,下腹斜收,近平底。轮制,可见清晰轮痕,外底可见明显螺旋形切割痕。原外壁施釉,多已脱落,残留釉痕呈褐色。口径8.2、腹径7.6、底径5、高3.9、壁厚0.2~0.5厘米(图四:9)。

瓿 1件。M8:6,泥质灰陶,质硬。有盖。器身敛口,短直沿,方唇,广肩,扁鼓腹,上腹部饰一对双线半环耳(上下羊角形耳座),器身最大直径在腹上部,近平底。盖近直口,短直沿,沿面有凹痕,盖顶较平,顶部置一双线半环纽(上下羊角形纽座)。轮制,有清晰轮痕。外壁施釉,现釉层已脱落,残留釉痕呈褐色。上腹部饰四组凹弦纹,其间饰两圈斜行反向篦纹,一圈绹纹。盖面饰四组凹弦纹,其间饰斜行篦纹,1、2、4同向。口径9.4、最大腹径23、底径13.7、高17、壁厚 0.4~0.9、盖径13.2、盖高2.9厘米(图四:10;封二:5)。

三、M10

(一)墓葬形制

M10,位于发掘区东部,地表原系混凝土地面及垫土,清表后即发现该墓墓口。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向正北。墓口距现地表深约1米,墓坑长约3.4、宽1.5~1.56、深0.66~0.75米。墓室由棺外填土、墓底石子层、腰坑组成。距墓口深约0.46米处,局部可见棺痕轮廓,棺外填土北部宽0.12、南部宽0.14、西部宽0.2~0.26、东部宽0.2~0.28、高0.24米。底部石子垫层有2块,形状基本一致,为南北向长方形,长约1.52、宽1~1.08、厚0.08米,石子垫层间隔0.1米。墓室底部中间置有长方形方坑,长约0.92、宽约0.44、距墓底深约0.16米。墓内填土为褐灰色夹杂白点的砂质黏土,土质疏松,不分层;棺外填土为黑褐色砂质黏土,土质较疏松,不分层。出土器物共7件(套)(图六)。

图六// M10平、剖面图

(二)随葬器物

随葬器物共7件(套),均为陶器,器形有罐、碗、匏壶等,分布在墓葬北部石子层上。

罐 1件。M10:1,泥质红陶,质较软,圆鼓腹。轮制,保存较差,上腹以下残损严重,无法修复,残宽约13.5、残高约5.5厘米(图七:1)。

碗 5件。M10:2,泥质灰陶,质硬。近直口,内斜方唇,折腹有棱,上腹较直略内凹,下腹斜收,近平底。轮制,可见清晰轮痕,外底可见明显螺旋形切割痕。无釉。口径9、底径4.3、高3.2、壁厚0.4~0.6厘米(图七:2)。M10:3,泥质黄灰陶,质硬。近直口,方圆唇,折腹较明显,上腹较直有浅凹痕,下腹斜收,近平底。折腹处有棱凸,内壁弧底,有抹平形成的台面和中间凸块。通体施釉,只剩斑驳黑褐色釉痕。口径9.8、底径4.2、高4.5、壁厚0.4~0.6厘米(图七:3)。M10:4,泥质灰陶,灰白胎,质硬。整体扁平。近直口,方唇,折腹明显,有棱凸,上腹较直,下腹鼓凸后斜收,近平底,底部粗糙。轮制,可见清晰轮痕,底部可见明显螺旋形切割痕。折腹处有棱凸,内壁底近平。无釉。口径8.5、底径6.1、高2.9、壁厚0.3~0.4厘米(图七:4)。M10:6,泥质红黄陶,质硬。近直口,圆唇,折腹,上腹较直,下腹斜折,近平底。轮制,可见清晰轮痕,底部有螺旋形切割痕。腹部转折处不明显,内壁弧底,有抹平台面。通体施釉,外壁残留黑褐色釉痕。口径9.2、底径3.5、高3.6、壁厚0.4~0.6厘米(图七:6)。M10:7,泥质红黄陶,质硬。近直口,方唇,折腹,上腹较直,有凹痕,下腹斜收,近平底。轮制,可见清晰轮痕,底部有螺旋形切割痕。内壁饰二道凹弦纹。折腹转折处有棱凸,内底弧。通体施釉,外壁残留黑褐色釉痕。口径9.2、底径3.6、高3.9、壁厚0.4~0.6厘米(图七:7)。

匏壶 1件。M10:5,泥质红黄陶,质软残碎,经修复。口部残缺。形如匏,矮直沿,颈粗矮,上下节分节明显,上节圆凸,下节扁鼓腹,下腹斜直,底较大,平底。手制。残口径2.4、腹径17.8、底径12.8、通高14.3、壁厚0.4~0.6厘米(图七:5)。

图七// M10、M15出土陶器

四、M15

(一)墓葬形制

M15,位于发掘区中部,地表原系混凝土地面及垫土,清表后即发现该墓,墓口距现地表深约1米。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向184°。墓坑长约3.66、宽1.72~1.8、深约1.1~1.14米(图八)。距墓口深0.84米处局部可见棺痕,棺外填土为灰褐色沙土,北宽约0.38、南宽约0.2、西宽0.3、东宽约0.3米。底部石子层分为两块,形状基本一致,为长方形,南北长约0.96、东西宽约1.16、厚0.12、石子层间隔约0.3米。墓内填土为黑褐色砂质黏土,土质较疏松,填土无明显分层。出土器物共3件(套)。

图八// M15平、剖面图

(二)随葬器物

随葬器物共3件(套),均为陶器,器形有碗和盒等,分布在墓葬南部。

碗 2件。泥质灰陶,质地硬。轮制,可见清晰轮痕。通体施釉,外壁残留黑褐色釉痕斑点。M15:1,口微敞近直,方圆唇,折腹,上腹较直,下腹折收,平底略凹。内底近平。口径8.4、底径4.1、高4、壁厚0.4~0.6厘米(图七:8)。M15:2,口微敞近直,方唇,折腹,上腹较直有凹痕,下腹斜收,平底内凹。口径9.6、底径4、高4.1、壁厚0.4~0.6厘米(图七:9)。

盒 1件。M15:3,泥质灰陶,质硬。盒身子母合口微敛,短斜沿,尖圆唇,折腹转折明显有棱凸,上腹斜弧有凹槽(浅),下腹斜收,平底内凹。盒盖,短直沿,尖圆唇,盖面隆圆,盖纽为平圆纽内凹。器身及盖均为轮制,腹壁内有螺旋形泥条痕迹。盖纽为手制,后贴附。器身上部有三道凹弦纹,其间饰水波纹。器盖饰四组凹弦纹,其间饰三行斜行篦纹,一行“X”形篦纹。纽上有篦点纹。器外壁施釉,釉层多已脱落,残留褐色釉痕。器盖残留少量褐色釉层。盖径12、盖高3.9、盒身口径10.6、腹径 11.7、底径 5.4、通高 7.9、壁厚 0.5~0.7厘米(图七:10)。

五、M19

(一)墓葬形制

M19,位于发掘区南部,地表原系混凝土地面及垫土,清表后即发现该墓墓口,墓口距现地表深约1米。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向180°。墓坑长约3.8、宽约1.78、深约0.74米(图九)。墓室底部石子层,分为3块,形状基本一致,为长方形,石子层东西长约 0.92~0.94、南北宽约 0.72~0.74、厚0.08~0.1米,石子层之间间隔约0.3米。墓内填土为黑褐色砂质黏土,土质较疏松,填土无明显分层。出土器物共6件(套)。

图九// M19平、剖面图

(二)随葬器物

随葬器物共6件(套),均为陶器,器形有瓿和盒等,分布在墓葬南部石子层上和墓底。陶瓿1件,泥质黄陶,残碎严重,已无法修复。

三足盒 5件(套)。M19:1,为泥质红陶,质硬。无盖。敛口,子口,短斜沿,唇部内敛,尖圆唇,折弧腹,上腹近直,下腹斜收较大,平底,三短凸乳足。器内壁底有凸起。轮制,器足为手制贴附。上腹部饰一道凹弦纹及数道水波纹,水波纹不明显。口径7、腹径 8、通高2.8、足高 0.5、壁厚0.2~0.4厘米(图一○:1)。M19:2,器身为泥质红陶,质硬。器盖为泥质白陶,质硬。器身子口,短斜沿,唇部内敛,浅折弧腹,上腹略直有凹痕,下腹弧收,平底,三短扁足。盖口略侈,直沿,沿面有凹痕,圆唇,盖面隆圆,盖顶部有刻划痕迹。器身及盖为轮制,器足及盖纽为手制贴附。器身上部饰二组凹弦纹,其间饰水波纹。盖径7.7、盖高1.6、盒身口径6.2、底径3.2、通高4.4、足高0.6、壁厚0.2~0.3厘米(图一○:2)。M19:3,器身及器盖均泥质红陶,质硬。器身敛口,子口,唇部内敛,浅斜弧腹,上腹略直有凹痕,下腹斜收,平底,三扁足较短。有盖,直口、圆唇,盖面隆圆,盖顶为立纽。器身及盖均为轮制,腹壁内有螺旋形手抹痕迹。器足及盖纽为手制,后贴附。器身上部有二组凹弦纹,其间饰水波纹。盖面饰三组凹弦纹,凹弦纹间饰两圈斜行篦纹及一圈“X”形篦纹。器外壁施釉,釉层多已脱落,残留褐色釉痕。盖径7、盖高2.7、口径6.2、底径4、通高6、足高1.2、壁厚0.2~0.4厘米(图一○:3)。M19:5,器身及器盖均泥质灰陶,质硬。器身子口,微敛,短斜沿,尖圆唇,浅折弧腹有折棱,上腹斜直,下腹斜收,平底,三扁足较短。有盖,盖直口、圆唇,盖面隆圆,盖顶为一鸟形立纽。器身及盖均为轮制,腹壁内有螺旋形手抹痕迹。器足及盖纽均为手制,后贴附。器身上部有两道凹弦纹,其间饰水波纹。盖面有二组凹弦纹,凹弦纹间饰三圈斜行篦纹。器外壁施釉,釉层多已脱落,残留褐色釉痕。盖径6.6、盖高2.8、口径5.6、腹径6.5、底径3.3、通高6.1、足高1.4、壁厚0.2~0.3厘米(图一○:4)。M19:4,器身及器盖均泥质红陶,质硬。器身子口微敛,短斜沿,尖圆唇,浅折弧腹,上腹斜直,下腹斜收,平底,三扁足较短。有盖,直口、圆唇,盖面隆圆,盖顶为平圆纽。器身及盖均为轮制,腹壁内有螺旋形手抹痕迹。器足及盖纽为手制,后贴附。器身上部饰二组凹弦纹,其间饰水波纹。盖面饰三组凹弦纹,凹弦纹间饰四圈斜行篦纹。内壁施红色陶衣。盖径14.2、盖高3.3、口径12、腹径14、底径6、通高9.5、足高2.4、壁厚0.3~0.5厘米(图一○:5;封二:6)。

图一〇// M19出土陶盒

六、结语

(一)墓葬年代

从墓葬形制来看,5座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墓底均铺石子层。现尝试将5座墓葬及其出土物归入《广州汉墓》中所分的型式[3]。根据《广州汉墓》的分类来看,M2和M10石子层下有腰坑,与《广州汉墓》的墓1026相近,应属于Ⅱ型1式墓[4],只是这两座墓腰坑较浅,且无遗物出土。M8、M15、M19均铺石子层且有枕沟,与《广州汉墓》的墓1030相近,应属于Ⅱ型2式墓[5]。5座墓葬的长宽比例接近2:1,也符合广州地区西汉早期墓葬的尺寸比例[6]。陶五联罐M2:1与《广州汉墓》1095:2形态相近[7],属于Ⅰ型五联罐。陶罐M2:2与《广州汉墓》1173:24形态相近[8],属于B类Ⅲ型罐。陶罐M8:1与《广州汉墓》1077:13形态相近[9],属于Ⅰ型①式盒(应该是罐)。陶碗M8:4与《广州汉墓》1128:3形态相近,属于Ⅱ型①式碗[10]。陶瓿M8:6与《广州汉墓》1065:2形态相近,属于Ⅰ型②式瓿[11]。陶碗M10:3与《广州汉墓》1128:3形态相近,属于Ⅱ型①式碗[12]。陶碗M10:4与《广州汉墓》1007:8形态相近,属于Ⅰ型①式碗[13];与中山大学北校区医学科研楼M13:1形态相近[14]。陶匏壶 M10:5整体矮粗,上节粗短,与《广州汉墓》中西汉前期的匏壶特征一致[15]。陶碗M15:2与《广州汉墓》1128:3形态相近,属于Ⅱ型①式碗[16]。陶盒M15:3与《广州汉墓》1121:9形态相近[17],属于Ⅰ型②式盒。陶盒M19:4与《广州汉墓》1143:7形态相近,属于Ⅰ型三足盒[18]。陶盒M19:5与《广州汉墓》1116:20形态相近,属于Ⅲ型三足小盒[19]。综合墓葬形制、随葬器物特征和组合形式,此次发掘的5座石子墓时代应该为西汉早期(南越国时期)。

1.陶鼎(M12:3)

2.陶钵(M12:1)

3.陶井(M12:4)

4.陶灶(M12:2)

5.Ba型釉陶壶(M12:5)

6.Bb型釉陶壶(M12:6)

(二)关于葬俗和族属

五座墓葬墓底均铺设石子,符合先秦至西汉初期岭南地区越人的葬俗特征。石子墓的墓葬形式在广州地区较为多见,例如广州市萝岗区M1、中山大学北校区医学科研楼南越国墓葬[20]、增城浮扶岭M511[21]、广州动物园麻鹰岗[22]等。该类型墓葬与江浙一带底铺碎石的土墩墓有一定联系,比如江苏宜兴潢潼D1、D2土墩墓[23]、浙江衢州西山土墩墓[24]、浙江德清土墩墓[25],可能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的越人因战败四散迁徙有关:“楚威王兴兵而伐之,大败越,杀王无疆,尽取故吴地至浙江……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26]这五座石子墓规格较小且随葬品简单,应该是南越国时期越人平民墓葬。

1.M5发掘后航拍

2.陶灶(M5:3)

3.陶磨(M5:7)

4.A型釉陶壶(M5:4)

5.釉陶磨(M16:1)

6.四乳龙虎纹铜镜(M5:1)

(附记:本次发掘项目负责人邝桂荣;发掘人员史雪飞、李双全、罗世聪、罗来华;整理由史雪飞、郑立华、王帅完成;绘图史雪飞、蒋友双;照相郑立华)

猜你喜欢

器身底径上腹
寿州窑瓷器里的碗
油浸式电流互感器批次缺陷分析及对策
陶瓷制品口缘和器身中金属元素迁移的研究
江苏溧阳子午墩土墩墓D1发掘简报
知识产权目录
不可忽视的胆囊结石
江苏省无锡市城南遗址瓮棺墓葬发掘简报
临颍县固厢墓地M15发掘简报
经上腹右胸两切口施行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临床分析
胃病多久才算老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