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时代 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挑战与对策

2023-01-13李寅熊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党群群众时代

李寅熊

习近平强调,群众工作的本质是密切党群关系,核心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①中国是拥有最大互联网用户数量和最广泛互联网连接区域的网络大国,互联网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也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不断增长、日益多元。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展工作、联系群众的重要阵地,只有掌握了互联网,才能握住时代主动权。因此,如何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加强党中央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通过互联网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利益诉求,使其在信息化发展进程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而构建和谐党群关系,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必须面对并解答的时代之问。

一、信息化时代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重大意义

(一)信息化时代构建和谐党群关系是贴近人民群众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的重要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了社会主要矛盾。一方面,社会主要矛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人民群众,要想找到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的根本途径,就必须真正贴近人民群众。习近平曾指出,“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的问题,解疑释惑。②身处高度信息化和自媒体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需要通过网络新媒体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聚焦人民群众最真实的诉求,用最广泛、最普及、最符合时代的方式充分构建起人民群众与中国共产党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桥梁,起到有效有力、具体聚焦的宣传教育作用,只有这样中国共产党才能更加贴近人民群众,正确处理解决当前各类社会问题和矛盾。另一方面,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矛盾最终需要通过发展来解决。互联网技术作为时代发展的新型产物对于正确处理当前各类社会矛盾具有极大推动作用。信息化时代,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将会以更为集中、更为尖锐的方式呈现出来,并在极短时间内迅速发酵,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整合好、利用好现有各类互联网资源,通过网络新媒体技术创新党群工作机制、畅通党群互动渠道、规范党员干部作风,才能有充分的准备和把握去应对和处理不断涌现的各类社会矛盾。

(二)信息化时代构建和谐党群关系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始终具有先锋性质与核心作用。网络新媒体是时下最贴近大众生活的信息工具,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中国共产党必须通过网络新媒体引导人民群众充分掌握党的理论路线和政策决策,通过“互联网+”的思维模式推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以此形成万众一心、牢不可破的巨大合力,共同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因此,在网络条件下构建和谐党群关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只有不断加强党在网络环境中的政治引领、思想引领,进一步提升党在网络空间的组织号召力,才能使党在信息时代依然具有蓬勃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选择,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更应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信息化时代构建和谐党群关系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只有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党群联系,充分利用网络公开透明、平等互动的重要属性,才能破除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存在的时空壁垒,创新民主政治参与方式,不断推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管理,进一步实现人民群众对各级党委政府的有效监督,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民主权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使互联网成为中国共产党与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

(三)信息化时代构建和谐党群关系是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要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进程必然也是全方位实现网络化、信息化的进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和新发展阶段,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将国家建设成为网络强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要实现的信息化是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更是通过网络将党的建设和群众工作充分紧密结合,切实形成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信任、相互促进的紧密联结,形成和谐有序、良性互动、密切信任的新时代党群关系。国家、政党和个人是充分融合的命运共同体,为了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旗帜鲜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亿万网民,利用信息化平台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更好凝聚社会共识、构建和谐党群关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基础。

二、信息化时代构建和谐党群关系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信息化对党的舆情工作带来挑战与冲击

网络环境对党的舆情引导工作形成冲击,也为党媒占领舆论中心,切实发挥“喉舌”作用造成一定影响。网络信息化时代,人们已经不再局限于通过党报党刊、电视播报等传统的单一渠道和媒介接收信息,面对新型商业自媒体的“百花齐放”和人民群众接收信息的高度自由性和可选择性,人民群众的需要诉求以及意见建议也因为网络信息化平台的虚拟化、开放性和即时性呈现出更为集中、更为尖锐的趋势,民智民意民情的收集整理工作也因为信息化和网络平台的特殊环境变得更加分散、更加繁琐复杂。如何在广阔的网络空间强化党媒宣传教育功能、坚守舆情宣传工作的主阵地,如何将各级党组织的各项决议和会议精神通过网络传播、要闻推送的形式直接传达给人民群众,拓展广大网民接收党情国情的渠道,成为了网络条件下构建党群关系的基本问题。在自媒体时代人人可发声,信息传播速度快、扩散快的情况下,各级党政机关如何以互联网平台为主要载体,通过官方渠道成功有效地引领舆论走向,确保信息公开透明、真实有效,实时辟除谣言、发布真相,也就成为了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党媒必须着手应对和解决的重大难题。

(二)信息化对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主体提出了更高要求

和谐党群关系的构建是党员干部与广大人民群众双向主体之间的多维互动,人民群众具备网络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是信息化条件下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基础,党政干部能熟练掌握互联网新媒体技术是信息化条件下密切党群关系的坚实保障,因此,信息化对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主体双方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人民群众互联网思维的提高与信息化的急速推进并不完全同步,信息时代使得智能手机和电脑的使用操作成为了重要技能,掌握信息技术和操作技巧则是使用网络参政的必要前提,但相较于信息化时代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原住民”,那些文化程度较低、不熟悉电子产品的社会弱势群体及中老年群体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充分地适应并融入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和互联网生活,对于通过互联网平台传播的虚假信息缺乏防范意识和警惕思维;另一方面,高度信息化的网络运作工作平台和办公平台对广大党员干部自身的互联网工作能力水平和互联网运营传导思维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缺乏对网络新媒体相关知识的了解,无法有效把握信息媒介传播扩散的重要规律,认识网络新媒体的时代特性和重要价值,进而通过网络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应用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这也成为了部分党员特别是年龄较大或文化程度较低的党员所面临的困境。

(三)互联网党群联系平台及其互动机制亟待优化创新

不满足于传统的网络社区论坛和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平台为官方与个体发表言论、获取信息提供了更为便捷自由的空间。信息输入与输出的对等性、互动性与个性化,信息资源获取的便捷性、有效性和及时性成为了新媒体时代下的重要标签,也成为了受大数据环境影响的人们所追求的重要权利。与上述时下最为普及流行的互联网新媒体应用程序相比,互联网党群联系平台及其应用程序在平台搭建、创新互动、服务管理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和不足。从现实情况来看,虽然近年来涌现出了一批如“学习强国”手机客户端等在网民群体中反响极大的新型互联网党群互动平台,但不可否认当前的党群联系平台及其所提供的互动机制、服务机制仍然难以充分满足和适应网民群体多维度、多层次的需要,难以适应新时代和谐党群关系构建的新要求和新变化。部分网络党建工作平台、党群联系社区和信息化资源站也存在适配性不高、功能不全面、宣传不到位、操作繁琐、缺少专员管理维护等问题,一些已经搭建起来的党群互动信息化平台,还因未能及时补充嵌入网上群众信息,未能完善群众意见收集、群众监督举报等功能,无法形成行之有效的互动监督、评价反馈机制而被停用或弃用。

三、信息化时代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实践路径

(一)创办人民满意的新型党媒,利用新媒体引导舆论走向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获得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只有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新型党媒,才能充分发挥党和政府主办媒体的喉舌作用,在网络阵地上旗帜鲜明地引领舆论走向。新型党媒是权威性与“接地气”两者的有机统一。党媒作为掌握官方话语权的特殊机构必须具有权威性,确保不缺位、不失声,不含糊其辞、不模棱两可,用专业严谨的遣词造句和清晰明了的行文公告及时还原事件始末、实事求是地发布事件真相,在人民群众中间树立起权威性和公信力。同时,党媒必须“接地气”,媒体宣传创作也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党媒在进行报道宣传工作时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注重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和精神文化需要,学习借鉴优秀自媒体的相关特色,在自媒体井喷的网络时代拓展宣传空间、提升自身竞争力,吸引大众目光。在网络新媒体时代,党媒要从广大人民的兴趣点出发,以更加朴实活泼的行文风格贴近大众生活、聚焦群众声音。可以通过微博社区、微信文章、短视频等途径创新宣传形式,通过丰富的版块扩充媒体资源容量,采用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创作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只有做到权威性与“接地气”两手都抓、两手都硬,才能真正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新型党媒,实现党媒作为密切党群关系重要环节的积极作用,为构建新时代党群关系做好舆情宣传引领工作。

(二)培养群众网络参政意识,建设党政新媒体人才队伍

信息化时代构建和谐党群关系必须充分关注这对关系中的两个主体,既要培养人民群众的网络思维及网络参政意识,也要全面加强党政新媒体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网络平台切实履职,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学校教育应该更加注重信息技术学科的相关教学,培养出能够熟练掌握智能设备操作、适应网络时代、具备互联网思维的时代新人。社区组织、老年大学等社会机构也应当在文化程度较低、不熟悉电子产品的社会人员及中老年群体中普及互联网知识,使其具备操作网络设备进行网上参政的能力。同时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加强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公民自主独立思考、明辨是非曲直的能力,避免网络世界“乱花渐欲迷人眼”。在掌握网络技能并具备一定思想觉悟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培育公民的参政意识、大局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引导公民关注时政、积极参与网络政治生活,营造民主氛围。党政新媒体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也应该得到充分重视。要牢固树立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断加强政治学习和理论体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并不断加强对于党员干部传媒意识和互联网思维的培养,提升党员干部运用网络软件和新媒体技术的能力。党员干部不仅要能够熟练掌握网上党政工作系统的操作方法,运用各类网络程序完成党群工作、通过新媒体平台为人民群众提供时事要闻,还要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善于通过网络新媒体发掘社情民意、收集民智民愿,并以此为依据改进工作作风和方式,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三)搭建党群互动信息化平台,完善评价反馈监督机制

搭建新型党群互动的信息化网络平台是网络条件下构建党群关系的先决条件,机制完善、运营成熟的党群互动平台有利于整合分散的网络党群点,形成联系紧密、协调运作的党群互动矩阵和“云平台”。原生网络环境是党群网络互动平台的生存空间和底色,要搭建党群互动信息化平台首先要营造清朗洁净的网络环境,推动互联网社区实名制和网络不实言论追责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其次,要维护好、巩固好已经建成的网络党群沟通平台,充分运用好现有的党员群众联系组、微信党群互动组、“学习强国”应用等资源,不要使其成为“落灰的摆设”。再者,要进一步建立符合时代特点、迎合当代网民审美兴趣、操作方式、上网习惯的新型党群互动平台,为人民群众建言献策、抒发情感提供端口服务,为党员干部发现了解问题、服务教育群众打造“透视镜”,为实现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双向联系、有效交流、实时互动提供基础平台,并通过相应平台及时沟通聚焦党群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不足,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深刻反思,改进工作作风、完善工作方式,继续发挥共产党人先锋模范作用,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和帮扶,不断加强党群联系,构建和谐党群关系。

[注释]

①习近平同中央党校第48 期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员座谈时的讲话.2011 年1 月5 日.

②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16:7.

猜你喜欢

党群群众时代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多让群众咧嘴笑
党群工作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党群宣传工作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党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