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年放空指南

2023-01-11丽贝卡·西尔

海外文摘 2023年1期
关键词:提示音冥想正念

丽贝卡·西尔

好好的新年为什么非要给自己打鸡血呢?试试放过自己,你或许会发现,原来幸福就在不远处,往日乏味的生活也可以充满创造力。

| 学会偷懒 |

播客主播坎德拉·阿达奇对效率颇有研究,但她并不会给听众打鸡血,让他们拼命提高效率。相反,她更想帮助听众找出自己真正在意的人和物,至于别的,都可以糊弄,做饭和洗衣服就是两个例子。

阿达奇认为,我们说到底应该过自己的人生,做自己真正在乎的事,而非舍本逐末,费力地去做父母、同事、朋友或邻居觉得重要的事。

| 负面情绪也有存在的价值 |

假如你的猫去世了,有人云淡风轻地跟你来了句“没事,你可以再买一只”,你会作何感受?此人的回应就体现了有毒的积极性。“这种积极性有两个弊端,”心理学家罗伯特·迪纳说,“一是朋友来找你诉说心事,他们想要的和你给的往往不匹配。”我们一厢情愿地给朋友鼓劲,但他们实际上更希望你认真倾听。迪纳说:“有毒的积极性是起不到作用的。”我们都有过类似感受,我们的父母或伴侣一门心思地提供解决方案,根本不给我们详细描述自己感受的机会。

他们之所以急于解决问题,是因为无法忍受负面情绪。这也正是有毒的积极性的第二个弊端:它会掩盖许多负面情绪。迪纳说:“所有情绪都有存在的价值,负面情绪也不例外,恐惧、嫉妒、愤怒、内疚和悲伤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我们生活中需要这些情绪,现在的问题就是,人们不愿意花时间消化自己的负面情绪,他们会看网剧、刷视频,或者开一瓶酒痛饮,以此逃避负面情绪,他们不仅自己这么做,还会教孩子这么做。”

我们只有学会接纳负面情绪,才不至于真遇到挫折,就变得手足无措。一个人如果从未正视过自己的悲伤、愤怒和恐惧,恐怕永远也无法变得坚强。真遇到困难了,就算不被困难打倒,也会被情绪淹没。

迪纳称,研究改变了他的育儿方式。孩子遇到挫折,他不会着急救场或安慰孩子,而是会引导孩子正视自己的愤怒和失望,这样孩子就能慢慢学会应对负面情绪。我们也可以试着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给自己时间和空间去消化负面情绪,而不是用工作、酒精或电子产品赶走这些情绪。

| 乱点挺好 |

大卫·弗里德曼和埃里克·亚伯拉罕森在合著的《完美的混乱》一书中称,“井井有条和一尘不染的生活会让我们付出高昂的代价。”太乱肯定不行,但乱一些其实可以赋予我们活力,让生活变得更加灵活。相反,我们如果什么都想弄得规规整整,反而会浪费不少时间和金钱。他们表示,“相比那些什么都安排得井井有条的人,那些能接受适度混乱的人反而活得更高效、更坚韧和更有创造力。”

弗里德曼和亚伯拉罕森说,爱因斯坦等大人物的桌子总是乱得要命,下一次,要是有人敢让你收拾桌子,你大可以说,这些伟大的科学家都一直生活在“狗窝”里,我为什么不可以呢?

| 别拿正念当万能药 |

剑桥大学的神经科学家丽叶·加兰特专门研究冥想和正念,她表示,“过去,我们遇到危机,并不会想着靠冥想去寻找平静。”没错,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有建议说,服用药物治疗抑郁症前,可先尝试正念。但是,研究表明,1/4的人在冥想后反而会出现焦虑、恐慌、睡眠不佳、情绪解离或身体解离的症状,讽刺的是,我们恰恰相信正念有助于改善这些症状。加兰特说,冥想和吃药有点像,大多数人吃药,病情会好转,但我们都知道药有副作用,冥想也一样。盲目点开冥想软件,不找专业人士辅导,直接冥想,绝不是好主意。

冥想会让我们感受到周遭的一切,比如每一种颜色和气味,但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只是单纯需要放空。正如迪纳所说:“你有时候开车,就是想简单地哼几首歌,而不是觉察到每种颜色或气味。我们冲澡的時候能有白日梦、幻想和灵感,就是因为我们处在放空的状态。”

| 少工作才是王道 |

《休息》一书的作者亚历克斯·方呼吁大家一周工作四天即可。他说:“工作时间过长,我们的效率和情绪都会受影响,患慢性病的概率也会上升。此外,这对公司也没好处,不论你在哪里上班,工作时间越长,你就越有可能偷工减料,忽略一些关键细节,这些问题会像滚雪球一样,变成大问题。”

他指出,只有两种行业不需要缩短工作时长,“要么是试图拯救世界的非营利组织,要么是试图毁灭世界的对冲基金。”

| 囤积癖没什么不好 |

“我是个很喜欢收集东西的人。”设计师贝坦·伍德坦言,“朋友到我家做客,看到这么多东西,头都大了,但你把我扔到一个东西太少的空间,我反而不自在,所以这件事全看个人喜好。”伍德认为,我们可以做减法,但前提是我们真的想做减法。她说:“你要是把所有的东西拿出来整理,打扫一番,发现一件都舍不得扔,也犯不着责备自己。”

心理学有一个分支专门研究个体和事物的联系。“我们拥有的东西远不是物件那么简单。”心理学家克里斯蒂安·贾勒特说,“我们会赋予它们意义,让它们成为自我的延伸。你对这样的物件是有感情的,怎么可能说扔就扔。”日本“收纳女王”近藤麻理惠提倡的整理法固然好,但你实在没必要做到她那样。请朋友到家中做客,给他们展示一下多年来收集的宝物,讲一讲自己跟它们的相遇,这不也是乐事一件吗?

| 并不是每件事都要有意义 |

“追寻意义本质上并不是坏事。”《积极虚无主义者》的作者温迪·赛弗雷特说,“你如果想虔诚地在修道院待一辈子或用一生去追寻真理,我为你点赞。但是,现在的问题在于,高度商业化的社会亵渎了意义,你的工作得有意义,你的恋情必须惊天动地,甚至连每一件商品都被吹捧到了神乎其神的地步。我那天看到一个卫生棉条广告,称‘这款产品的进步是革命性的’。这些烂大街的所谓‘意义’明显是生编硬造出来的。每一件事都有意义,不就相当于所有事都没意义吗?我们如果非要给周遭的一切套上意义,那只会让我们掉入无休止的压力漩涡。”

赛弗雷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坦然乐观地接受自己的渺小。她信奉积极虚无主义,这种虚无主义与绝望或自私无关,而是强调我们可以摆脱压力,更自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她还指出,有的老板嘴里是意义,但满脑子想的都是生意,跟员工说努力工作才能实现人生价值,但实际上只是想用最少的薪水榨取最多的劳动力。

| 享受单身 |

“每天都有女士跟我抱怨:你看上去好极了,你说我到底该不该离婚啊?”《告别不幸婚姻,拥抱幸福》一书的作者海伦·索恩说,“我每次都会说,我无法替你作决定,但离婚确实是我做过的最正确的一件事。我现在的每一刻都十分美好。我当然不会盼着你老公有外遇,但我想让你知道,即使真发生了那样的事,天也不会塌下来。”

索恩既不反对婚姻,也不反对爱情。她成为单亲妈妈以后,对很多事都看得更透彻了。她发现很多人其实是迫于压力才找个人搭伙过日子,有的人结婚后勉强维持婚姻关系也只是为了照顾孩子的感受。“爱有很多种形式。我过去最怕单身,觉得婚姻能带给我幸福、完整感和意义,但我反而在现在的单身生活中找到了这些。”

| 愤怒也可以是积极的 |

“一年365天,我们总免不了要生几次气。”专门研究负面情绪的戴维·莱贝尔说,“问题在于,你要如何应对自己的愤怒。有时候,愤怒是有用的。你可以立马发作,也可以沉淀一段时间再换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这两种方式差异很大。要是有人说了让你不高兴的话,你是要当场炸锅呢,还是说,你会想‘這家伙这一段纯属瞎讲,我肯定要指出这个问题,但不是现在’。你没法让愤怒消失,这种情绪有很强的能量,会让你不自在,你平静下来是需要时间的。”

愤怒可以发挥积极作用。莱贝尔说:“你之所以生气,是因为你的节奏被打乱了。这个时候,你首先要做的是在心里写个标签:这件事让我不高兴。如果你连自己为什么生气都不知道,那是不可能让愤怒发挥积极作用的。下一步,我的建议是不要当场发作,你要等待时机,换个方式输出愤怒。我们想要的并非大干一架,而是建设性的成果。”

| 好好休息 |

心理学讲师克劳迪娅·哈蒙德是《休息的艺术》一书的作者,她说:“休息有助于身心健康,这道理谁都懂。但是,很多人觉得干坐在沙发上什么不做其实挺难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放松方式,并不是非得点个香薰蜡烛去泡澡,或者周末专程去疗养中心泡温泉。有人觉得散步很放松,还有人觉得跑步很放松。”她的建议是做一些需要动手但不用动脑的活动,比如拼图、种花种草、听音乐。

我们为什么一休息就会有负疚感?哈蒙德说:“这里面有文化的原因,我们上学的时候,课上不能涂鸦或者盯着窗外发呆,工作以后呢,社会大环境又让我们觉得忙碌的人好像更为成功。”

| 不必24小时在线 |

大多数人都知道自己应该少看手机,但一条消息提示音就足以将我们打回原形。《断连》一书的作者爱玛·甘农说:“许多人不敢关闭提示音,生怕漏掉什么重要信息。他们嘴上抱怨提示音,却舍不得关掉,这是因为提示音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很忙碌、很重要。”而且,我们回复得越及时,我们收到的回复往往就越多。甘农建议大家克制自己立马回信息和邮件的冲动,如此一来,别人也渐渐地不会期待我们立马回复。她说:“信息永远回复不完,这是一项永远无法完成的工作,我们要学会给自己放假。”

| 远离新年决心 |

杰弗里·马什是一位视频博主,同时也是畅销书《如何做自己》的作者。“我们要学会善待自己。你如果觉得自己太胖,讨厌这样的自己,下定决心要减20斤,最后能否真的减掉呢?可能会,也可能不会。但不论如何,你都一直在和自己较劲。”他说。

马什继续说道:“大多数人立下新年决心,背后的驱动力都是自我厌恶。我们经常听到‘我要减20斤’,但很少听到‘不论如何,我都要好好爱自己’。善待自己或许才是人生中最难的一门课程。”

[编译自英国《卫报周刊》]

编辑:要媛

猜你喜欢

提示音冥想正念
花朵的冥想
正念饮食,料尽其香
蓝的冥想
正念+药膳 还您好睡眠
电动汽车低速提示音系统的法规适应性研究
《冥想》
亲子正念练习从哪里开始?
冥想
噪音还是提示音?
学生书写姿势提醒电路的设计及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