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霍元甲的精武精神及在传承中华武术文化方面的贡献

2023-01-11刘斌

当代体育 2022年47期
关键词:霍元甲精武武术

刘斌

霍元甲是今年武术大师,其更是一位武术大侠,他曾只身面对俄国大力士、英国大力士以及日本浪人,为国人争光。但是霍元甲的伟大并不仅限于他的武术成就,更加取决于他的武术思想和武术精神。可以说,霍元甲将中华武术精神进行了更深一步的传承与弘扬。本文即是在阐述霍元甲精武精神形成背景的基础上,对于霍元甲所创造的“迷踪艺”武术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武术文化的精粹进行分析,并就霍元甲创办的“精武会”在传承和发扬中华武术文化方面深远影响进行论述,以供大家参考。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特别是在一代又一代武术大侠的推动下,将中华武术的精神逐渐传承至今。就在我国近代,涌现出了一位举世大英雄,他不仅武艺精湛,而且武术拳法别具一格,号称“迷踪拳”。其实“迷踪拳”只是我们对于这个拳法的俗称,其真正的名称为“迷踪艺”,由天津武术大师霍元甲所创。霍元甲的传奇故事已经早已传遍中华儿女的耳中,更被诸多影视翻拍,不断重复和宣传这霍元甲的伟大精神。特别是他威震俄国大力士,吓跑英国奥皮音,击败日本柔道队的故事,更是振奋了无数中华儿女的精神,并在中华大地上兴起一场场练武风潮。今天我们重新回顾霍元甲的英雄故事,总能够发现他的武侠精神,总能够被他的英雄壮举所感染和激愤。虽然霍元甲已经远去,武术精神也在逐渐淡化,但是霍元甲的精武精神永不过时,而且还要在今天以及未来散发熠熠光辉。

1 霍元甲精武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

霍元甲出生于1868年,祖籍为河北沧州东光县,后迁至天津西青区。霍元甲成长的家庭就是武术世界,其祖辈世代都是镖师。在明朝万历年间,霍元甲的祖上更是协同爱国将领戚继光抗击倭寇。因为在抗倭行动中表现英雄,更是被朝廷授封为“虎威将军”。霍元甲祖传一把苗刀,这就是当年霍元甲的祖辈抗击倭寇时所用,被霍家视为镇家之宝,辈辈相传。生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当中,霍元甲自然走上了习武的道路。尽管自幼习武,但是霍元甲从来不喜欢与人争强斗狠,而是以习武强身为目的,通过武术强健自己的体魄,从来没有凭借武艺欺人。当然,从生存的角度而言,作为镖师,其也必须要习得一身好本领,这样才能够在千难万险当中护镖成功。所以,霍元甲习武也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谋生。然而,霍元甲的纯真目的却被当时的乱世所污染。众所周知,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我国人民饱受外族势力的欺凌,人们不但不能够享受公平待遇,甚至整个国家和民族都笼罩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铁蹄之下。彼时的中国,先后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侵华等屈辱,一次又一次的战败,一次又一次的割地赔款,早已将这个贫弱无力的国家压的喘不上气来。生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更是激发了霍元甲习武强身,习武强国的梦想,他不想看到中国人再受外国人的欺负,更不想让我们中华民族再受到外国列强的欺负,抵御外辱的想法在霍元甲的心中渐渐生根、发芽。可以说,霍元甲后续的一系列行为都是围绕着强身、强民、强国的道路展开。

或许是因为霍元甲自幼习武,饱受狭义思想的教诲,亦或是霍元甲自身的钟意品性,使得他嫉恶如仇,侠肝义胆。怀着这样的思想,生活在内忧外患的环境当中,霍元甲的忧国忧民之心以及强国强民之志终于得到了成长。因为霍元甲的威名,诸多前来挑战霍元甲的各路高手络绎不绝,大师无一能够战胜霍元甲,这也使得霍元甲博得了“津门大侠”“进门第一”的称谓。面对这些虚名,霍元甲从来没有得意洋洋,反而更加谦恭礼让,更加精进武术学习,这才使得他的武艺不断进步。不仅如此,霍元甲还乐善好施,扶危济困,即使遇到各种不公平,即使自己身陷囹圄,其亦九死不悔。在霍元甲的一生当中,他遇到过的刁难、诽谤甚至加害,从来没有悲戚苦恼,也从来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始终勇敢面对,始终选择挺身而出。在霍元甲的身上,从来没有产生过屈服,也从来没有向恶势力以及命运低头,堂堂正正,大侠风范。当俄国大力士卡洛夫叫嚣着要与霍元甲一决高下时,霍元甲没有退缩,尽管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人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大力士,尽管身材威猛高大,霍元甲没有一丝退却,更是站在了最前面。在英国大力士奥皮音“匹夫之国”的辱骂中,霍元甲毅然决然地再次站起。面对这个中国“小个子”,两位大力士逃跑了,在他们肆意的辱骂和叫嚣当中落荒而逃。是的,他们没有勇气对战霍元甲,纷纷选择退却。而后,霍元甲遇到了日本浪人高手,他们更是打出“东亚病夫”的口号,挑战我国武术高手,并且在前面的挑战当中已经打败各路武林高手,可以说士气正盛。但是这并没有让津门大侠感到害怕,更没有令他退缩,而是勇敢的站出来与之一决高下。是的,霍元甲挫败了日本浪人,为国人争了光,他的威名更是因此蜚声海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力在不断提高,或许现代国防领域以及社会治安领域传统武术的应用空间会不断缩小,但无论如何霍元甲先生的精武精神始终是中华儿女应当继承并发扬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霍元甲先生的精武精神与爱国情怀早已融为一体,在其武术技能提升以及武学体系建立过程中,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先进的文化底蕴,也体现了中国人百折不挠,不惧外宿的伟大精神。在21世纪的今天,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霍元甲先生的这种精武精神,在工作以及生活中应当继承并发扬这种可贵的精神,通过这种精神,我们将能够正确面对工作以及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同时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通过对这种精武精神的继承以及发扬能够使年轻一代立下远大的志向,不断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在将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2 霍元甲所创造的“迷踪艺”武术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武术文化的精粹

中国武术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瑰宝,并不是因为武术的威猛和拳脚的凌厉,而是在于武术当中所包含的文化精神。翻开中华武术的历史可以看到,门派众多,招式多样,各有千秋,这是从武术本体文化的角度而言。从武术所释放出来的思想层面而言,武术具有两种性质,一种是实战性质,比如霍元甲与日本浪人之间的对决,这就是实战,还有一种是观赏性质,比如武术表演等。在我们社会大众的心中,武术就是用来打架斗狠的,这种认识其实是片面的,或者说是错误的。武术的价值并不在于此。首先需要确认武术是一种文化,其存在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在练习武术的社会群体当中,武术是一种锻炼,武术是一种团结,武术还是一种文化交流。首先,通过武术的练习能够强健我们中国人的体魄,这就是武术健身,这也是霍元甲创造“迷踪艺”的主要目的。其实通过霍元甲所起的武术名称也可以看出,这是一种艺术,并不是一种武术或者拳法,否则就不会冠以“艺”的名称。我们再从霍元甲所创设的门派名称也能够窥探出霍元甲的武术思想,其名為“精武体育会”,并没有冠以门派的称谓,而是与体育相结合,与锻炼相结合,这就大大弱化了武术在广大人民心中的煞气,并使得中华武术形成了强大的穿透力和感染力。通过武术可以将诸多的武术爱好者团结在一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以武会友”,包括在武侠电影里面也会发现,当两个高手之间展开较量时,特别是在他们旗鼓相当时,本来属于对手角色的两人之间会产生惺惺相惜的感觉,甚至还会成为知己。这就如同霍元甲与大刀王五一般,他们之间的年龄差距相对较大,但是因为武术将他们两人凝聚在一起。尽管霍元甲与大刀王五见面的机会并不多,但是通过武术却能够形成彼此之间的心灵交流,这也就大大提高了武术的价值,也升华了武术的文化属性。

霍元甲自幼练习霍家拳,在其成年之后又自创迷踪拳,这就是从武术角度的一种传承。武术自创立以来,学习者众多,研究者更繁,他们都在已有的武术基础上注入了自己的思想,在已有的武术文化当中进行创新和发展。以霍元甲的“霍家拳”为例,最初只是传艺于自己家族的血脉,而且只传男孩不传女孩,这也是我们在霍元甲的影视剧中所经常听到的“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但是随着时局的转变,随着思想的进化,这一切都被霍元甲打破,他不仅将“霍家拳”传给了外姓学武的人士,而且也将霍家拳传给了女子。这就是一种武术精神的传承与进步。可以说,武术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牢笼就是被霍元甲打破的,他也是吸收了诸多先进思想之后,才做出了这样的转变。从霍元甲的“迷踪艺”角度而言,也代表来了中华武术的传承与进步。霍元甲的“迷踪艺”就是一种变化多端武术门类,也正是因为招式变换多变,无踪无影,所以名为“迷踪艺”。这其实是在霍元甲吸收多家武术所长的基础上转化而来,他从霍家拳的秦南法、短打、霍家枪、霍家刀等诸多武术当中进行总结,并吸收外门派的武术精髓,比如太极拳、螳螂拳、形意拳、醉拳、少林功夫等,将这些多门多派的功夫融会贯通,吸其所长,补其缩短,从而形成变换无穷的“迷踪艺”。这套拳法看上去虽然平平无奇,但是想要练就成功却并不简单,不仅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同时更加需要长时间的钻研与思考,这样才能够将不同的武术招式融汇其中,从而才能够形成真正的“迷踪艺”。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霍元甲所创造的“迷踪艺”是建立在自身长时间练习的基础上,而不是简单的凭空想象。从这里也就体现出武术练习的勤勉,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够成就上层功夫,包括霍元甲在内,自幼习武,直至成年,直至成为津门大侠,乃至到霍元甲吓退俄国大力士,战败日本浪人的那一刻,霍元甲都没有停止武术练习,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成就的重要原因。而且随着霍元甲年龄的增长,他的武术愈加精湛,这主要就是得益于霍元甲的勤勉。霍元甲不仅穿成了中华武术,更加传承了武术的精神,潜心钻研,练习不辍,开创一代武术新风。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不仅要学习霍元甲先生的精武精神,同时还要学习霍元甲先生的创新精神以及钻研精神,霍元甲先生在研习武术的过程中,不仅注重自身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加注重在实践中取百家之长,并不断精进。霍元甲先生的这种创新精神以及钻研精神能够应用于现阶段生产与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于中华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以及现阶段各行各业的工作都能够起到积极的指导意义。

3 霍元甲创办的“精武会”在传承和发扬中华武术文化方面深远影响

霍元甲的武术精神并不仅仅体现于其自身,同时也体现在霍元甲对于武术的传播方面。从霍元甲自身而言,他通过不断的武术练习实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但是这并不是他的志向,他还要将这套自己锻炼出来的心得传播给万千国人,传播给万千中华儿女,并寄希望于他们能够身强体魄,强身强志。霍元甲在开设武馆的过程中,不仅传授徒弟武艺,而且还传授徒弟知识,帮助他们读书学字,让他们增加知识和文化,这就是一种武术精神的蔓延。霍元甲本属一介武夫,对于文化的认识却能够如此深刻,更是将武术学习和文化学习融为一体,这就是霍元甲的过人之处。自精武体育会创建一来,霍元甲就在不断声张自己的办学思想,即“爱国、修身、正义、助人”,并且明确规定不能够将拳头伸向自己的同胞。这些思想主张在霍元甲去世之后,依然流传。霍元甲的寿命并不长,享年42岁,但是在他之后,精武体育会还在继续传承着霍元甲的种种思想。虽然在霍元甲病逝不久,精武体育会一度出现危机,但是在其友农经孙、弟子刘振声等人的辅助下,终究度过难关,并重振旗鼓。霍元甲的练武强身思想从某种程度上,在他病逝之后逐渐得到更为广泛的流传和弘扬。精武体育会上一直挂着霍元甲的遗像,这就是一种向心力,一种精神的传承力。在精武体育会的会徽上,刻以古战场的画面,象征着一种坚不可摧的精神。

自中华民国创立之日起,民国大总统孙中山先生就非常支持精武体育会的发展,而且他还亲自为精武体育会撰写序本,并亲自题词“尚武精神”。从这里可以看出,孙中山对于霍元甲的精武精神是非常认同的,也可以说霍元甲的精武思想在孙中山的身上得到了传承和发扬。自此之后,精武体育会更是得到了广泛性的传播,不仅在上海设有精武体育会,在香港、澳门、佛山、汕头等诸多城市纷纷开设精武体育会,这就是将霍元甲的精武精神进行更大范围的传播。而且不仅国内,国外也开设有精武体育会。尽管在传播精武思想的过程中,道路并不平坦,甚至遭遇到了各种的磨难,但是精武精神没有断裂,而且还在这样的磨难过程中得到了更深一步的传承与弘扬。自此之后,国内外的诸多爱国人士都对霍元甲的精武精神有所了解。特别是在近些年来,关于霍元甲的电影和电视剧更是不断翻拍,这也是对于霍元甲精武精神的一种传承。此时的霍元甲已然成为一种媒介,传播中华武术精神的媒介,传播爱国主义思想的媒介,传播武术文化的媒介。在人们逐渐认识霍元甲以及了解霍元甲的精武精神之后,这种精神还会在当代的社会大眾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我们在赞叹霍元甲、膜拜霍元甲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学习霍元甲,学习这种尚武精神。霍元甲先生的事迹及精神,深深的鼓舞着中华儿女,现阶段霍元甲先生的精武精神也可以转化为一种体育精神,对于武术事业以及体育事业的发展都起到积极作用。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当牢记霍元甲先生的种种先进事迹以及宝贵精神,并将这些事迹以及精神作为我们学习生活的重要指导,以一种积极心举的心态面对人生。

(作者单位:新疆霍元甲迷踪拳研究会)

猜你喜欢

霍元甲精武武术
精武英雄
精武英雄
左右脚的比赛
中华武术
左右脚的比赛
左右脚的比赛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左右脚的比赛
精武精诚 惟扬惟武:传统武式太极拳传人钟振山访谈录
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