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D-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疾病的价值研析

2023-01-11王金柱

健康之友 2023年1期
关键词:注射器脑血管造影

王金柱

(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 山东 济宁 272100)

颅内动脉瘤在脑血管疾病中较为多见,不仅致残率高,而且致死风险大。有关统计显示,就首次发病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而言,致死率约为30%[1]。同时,若患者发病后没有得到及时救治,则其5年内病死率可达到70%左右。为改善患者预后,需要对进行尽早作出诊断,并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3D-DSA以旋转血管造影为基础,在颅内动脉瘤诊断、治疗中的价值获得诸多研究肯定[2]。本研究评析3D-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疾病的意义,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入颅内动脉瘤疾病患者,时间为2022.01至2022.10,总计43例,颅内动脉瘤共47个。患者性别:男:15/43,女:28/43。年纪:38至82岁,均值:61.88岁。动脉瘤直径:最大、最小依次为18.00mm×19.0mm×28.0mm、1.10mm×1.90mm×2.10mm。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2D-DSA诊断、3D-DSA诊断,数字血管机产自GE公司,型号为INNOVA 3100。三维处理采取5sDSA程序,并结合影像工作站相关,开展影像数据采集工作。采集数据过程中使用Mallinchrodt公司的Illumena型高足注射器系统。

2D-DSA诊断方法:以seldinger技术开展股动脉穿刺插管。穿刺完成后,预先将6F动脉鞘置入。再以,然后以动脉鞘中为通道,将5F造影导管置入。对比剂为碘佛醇。将其推入所要检查的血管。同时,将高压注射器系统连接完成,值得注意的是,开展颈总动脉检查期间,对比剂注射容积、速度依次为7毫升、每秒5毫升。行椎动脉造影检查时,注射速率、容量:3毫升/秒、5毫升。电影采集帧率:7.5f/s。需要注意的是,各血管进行造影采集,均应涉及正位、侧位。若怀疑,或已确诊存在动脉瘤血管,重点检查。检查期间,选用双侧45度斜位模式。

3D-DSA诊断方法:针对怀疑,或已确诊存在动脉瘤血管,当完成2D-DSA检查后,采取旋转脑血管造影诊断。同时,开展三维图像重建。具体操作期间,应对C臂系统进行调整,使之保持为头位。另外,于数字血管机主机系统中,选取合适程序,即5sDSA程序。利用透视视野,对患者头部所在位置进行确定,确保其处于正侧位,并在影像中点。当旋转测试结束后,对高压注射器进行设置。举例说明,开展颈内动脉检查期间,高压注射器注射速率、容量、注射最大压力值:3毫升/秒,总量15毫升,压力300psi(或4毫升/秒,总量20毫升,压力300psi)。此外,还应对延迟曝光进行设定,一般为1.5至2.0秒。高压注射器准备完成后,将其启动。在采集期间,需要连续进行,并保持血管造影机与高压注射器联动,从而获得相关数据。具体采集期间,有关参数显示:旋转DSA覆盖角度、旋转速度、旋转采集时长:200度(-100度至100度)、每秒40度、5秒。单次采集图像147幅。该图像能够会自动传送至三维工作站。由工作站对三维图像进行处理。具体处理期间,以患者病变情况、需要等为根据,开展不同的重建图像。三维重建图像的类型如下:①最大密度投影(MIP)。②容积再现显示(VRD)。③表面阴影显示(SSD)。④仿真内窥镜(VE)。再分析重建后的云维图像。针对已经确诊动脉瘤的血管,开展三维图像分析期间,应选取最优异的动脉瘤展示角度。分析期间,在确保动脉瘤的瘤颈展示角度最佳情况下,还应确保观察动脉瘤、周围相邻血管空间关系方面清晰。针对适宜采取介入栓塞治疗的动脉瘤,以3D-DSA所提供的最优显示角度为基础,再开展动脉瘤视野放大的2D-DSA扫描。基于路图技术引导,采取合适的栓塞材料,再开展介入手术。

1.3观察指标

观察不同诊断方式检出率。

1.4统计学方法

SPSS26.0软件统计所得数据。经由X2检验、t检验。P<0.05,价值存在。

2 结果

表1显示,本研究43例患者中,颅内动脉瘤总计47个,2D-DSA诊断检出41个,检出率为87.23%。3D-DSA诊断检出47个,检出率为100.00%。两种不同诊断方式检出率存在差异,P<0.05。

表1 不同诊断方式检出率[n(%)]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在脑血管疾病中常见,存在诱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可能,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严重。采取何种方案对疾病进行治疗,临床需要以脑血管造影结果为根据。这提示,脑血管造影对疾病诊断、治疗具有关键性意义。现阶段,虽然诸多无创性血管成像技术在临床不断涌现,但是该病诊断的金标准仍为DSA脑血管造影[3]。2D-DSA于脑血管疾病诊断中优势显著,并且沿用至今,可见该种诊断方式在可行性方面值得可能。但是该种诊断模式也存在一定达的局限性。2D-DSA属于二维图像,这就导致脑血管成像受限。就脑血管走行而言,多具有重叠情况。而采取2D-DSA情况下,极易造成投照、成角选择不当,进而导致漏诊、误诊率提升,致使诊治难度增加。

近些年,在旋转DSA应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背景下,3D-DSA在临床得到应用。该基础以球管旋转技术、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三维重建技术等为基础。现阶段,3D-DSA于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得到诸多研究证实,并且对其作用的认可程度愈加提高[4]。就3D-DSA诊断而言,可实施旋转DSA,从而获得有关图像,当图像传送至工作站后,借助于容积处理模式,能够达到再次重建的目的。在此情况下,可于在投影上获取最大密度。同时,该种扫描形式还能够取得多面重建。在后处理方面,可获得多角度病变部位信息。有关研究发现,3D-DSA可扩大图像信息量,改善血管结构所致的图像质量不高等现象[5]。相较于2D-DSA而言,3D-DSA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究其原因,3D-DSA可对动脉瘤空间关系、三维形态等进行明确。基于此,诊断人员能够从多角度观察动脉瘤形态。在此情况下,血管重叠、成角等对诊断的影响降低,有助于促进诊断准确率提高。有关研究指出,以3D-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结果发现,检出率搞到95.48%[6]。由此可见,该种检查方式应用于动脉瘤判断中,意义显著。(2)动脉瘤成像质量有明显优势。针对2D-DSA来讲,扫描动脉瘤期间,难以从多方位进行观察。这就导致动脉瘤全方位观察得不到保证。与之不同的是,3D-DSA诊断能够规避此弊端。在诊断期间,除提供动脉瘤的形状、大小信息外,还可明确动脉瘤所在位置。不仅如此,该种诊断形式还可显示动脉瘤出血部位、邻近血管之间的关系。有关研究显示,应用于3D-DSA大动脉瘤检查期间,可显示是否存在血栓情况[7]。(3)指导临床治疗。对于颅内动脉瘤而言,临床常见干预形式为手术夹闭或弹簧圈填塞。近些年,在导管、栓塞技术水平提升背景下。该病的治疗手段也愈加广泛,并且使得传统治疗方式被逐渐取代。但是不管何种干预方式,均需要以诊断资料为前提。而3D-DSA诊断的应用,可准确测量动脉瘤容积,并且还可提供其内部结构相关影像信息。将此作为根据,临床医师在开展栓塞治疗期间,能够选择适宜的数量、型号等。同时,在知晓动脉瘤瘤颈、瘤体体积、空间关系情况下,治疗期间还能对其进行精准定位。通过该种方式,临床治疗效果提升,并且还可预防并发症发生。

颅内动脉瘤诊断、治疗期间,应用频率较高的3D-DSA重建图像即为MIp、VRD、SSD。就MIP而言,借助于投影成像原理,能够从任意角度投影三维数据。在投影过程中,相关三维信息能够被转变为二维图像。而MIp的应用,可显示出三维信息中,较高密度的结构[8]。基于MIP重建技术,能够知晓病变部位的三维解剖结构。同时,该技术可将某一轴位作为基点,不仅能够任意旋转、重建,而且可从诸多角度对有关结构进行连续观察。通过该种方式,可明确深层组织在前后重叠方面的结构关系。根据MIP图像所提供的信息可发现与密度有关。在图像密度信息被有效保留情况下,可根据密度高低,对扫描位置是否存在病变进行判断。另外,在血管、动脉瘤直径测量方面,MIP也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主要用于血管直径和动脉瘤直径的测量。然而在具体应用期间,MIP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MIP图像中,前后血管分支影像存在重叠的可能。同时,该图像在空间层次方面丰富性较差[9]。就MIP成像而言,以最大值进行成像,因此在成像过程中,存在数据丢失的情况,这就使得低密度影像丧失。SSD是指针对三维数据中存在物体表面,施以明暗阴影,从而达到图像显示的目的。该种成像方式借助于计算机技术,让被投射物体表面高于某个确定阈值,并连接相关像素。SSD属于表面数学成像模式的一种。在具体操作期间,需要预先对最低数值进行设定,再开展计算机数据处理工作。针对高出此阈值的像素,能够获得保留。同时,该类像素会接受密度处理,使之变为白色。若像素较此阈值低,则会被放弃,并呈现出黑色。按照黑白图像模式,然后以光照模型确定算法为依据,能够获得三维表面轮廓影像。就SSD图像而言,在立体感、真实感方面更具优势。VR则利用体绘制光照模型,对光线经由体数据场期间与体素相互关系等进行分析。对于VR图像来讲,可同时提供血管结构空间、密度信息。本研究结果发现,总计47个颅内动脉瘤,2D-DSA诊断检出41个,检出率为87.23%。3D-DSA诊断检出47个,检出率为100.00%。两种不同诊断方式检出率存在差异,P<0.05。

综上所述,颅内动脉瘤诊断中,采取3D-DSA技术,可有效提高动脉瘤检出率,并且还可为后续治疗提供有效指导。

猜你喜欢

注射器脑血管造影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行动吧, 液压挖掘机!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从“手枪注射器”说起
远离打针恐惧的儿童玩具注射器
超声造影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