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莞市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分析

2023-01-11戴金星谢楚杏吕雅玲赵艳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1期
关键词:病原体支原体检出率

戴金星 谢楚杏 吕雅玲 赵艳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cut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ALRTI)是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引起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以病毒为主,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INF)、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PIV)、人鼻病毒(HRV)、博卡病毒(HBoV)等。肺炎支原体 (M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MP感染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致病病原体的明确对临床诊治工作尤其重要。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流行特点与地域的变化、季节的演变及社会环境的转变等因素均有很大关系。为更好了解东莞地区常见呼吸道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总结本院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为本地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治及预防控制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在东莞市儿童医院住院部呼吸科住院治疗的29天~14岁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儿童为研究对象,排除新生儿病例,排除患有肾病、血液病、心血管疾病等严重基础性疾病者,排除免疫缺陷、恶性肿瘤病例,排除近1周服用抗病毒药物,排除临床资料不全者,排除未同时对呼吸道病毒抗原与肺炎支原体进行检测的病例,排除既往有被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病史病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参照第8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1]。

二、研究方法

通过医院电子信息系统收集患儿的入院时间、年龄、性别和其他临床诊断资料。收集患儿鼻咽拭子呼吸道病毒抗原七项检测结果,检测方法为直接免疫荧光法。七项呼吸道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副流感病毒(包括PIV1,PIV2和PIV3)。收集患儿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MP抗体、和(或)咽拭子肺炎支原体PCR-DNA检测、和(或)肺泡灌洗液肺炎支原体PCR-DNA检测的结果,根据病史及MP感染相关实验室检查,临床判断是否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按年龄分组,分为婴儿组(29天~1岁)、幼儿组(1~3岁)、学龄前儿童组(3~6岁)、学龄期儿童组(6~14岁)。新冠肺炎疫情前后分组,考虑到新冠疫情爆发初始期间住院病人急剧下降和收集的临床数据有限,为减少误差,本研究以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的资料作为新冠肺炎疫情前组、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的资料作为疫情后组。取新冠疫情爆发后(2020年6月-2021年5月)一整年为观察期,按季节分组,分为春季组(3~5月)、夏季组(6~8月)、秋季组(9~11月)、冬季组(12~次年2月),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呼吸道病毒和MP感染情况。

三、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差异用 χ2检验比较,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P值修正的方法,即P<0.05被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研究对象一般临床资料

共纳入2662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疫情爆发初期(以2020年2月至2020年7月估算)平均每月纳入病例(40人/月)较疫情前组(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平均每月纳入病例(126人/月)降低,也明显低于疫情后组(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平均每月纳入病例(约187人/月)。

二、呼吸道病毒和MP检出情况分析

2662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检出呼吸道病毒807例,总检出率为30.31%。检出率最高的是RSV(20.51%),其次分别为PIV(8.04%)、ADV(1.05%)、INF (0.75%)。临床诊断肺炎支原体(MP)感染639例,阳性检出率为24%。

1 不同性别组患儿病原体检出情况

不同性别患儿呼吸道病毒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儿MP检出率低于女性患儿,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组呼吸道病毒和MP阳性具体例数(见表1)。

表1 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期间不同性别组呼吸道病毒和MP阳性例数[n(%)]

2 疫情后观察1整年期间不同季节组患儿病原体检出情况

2020年6月- 2021年5月期间研究对象病原体检出结果如下。病毒检出率最高的是RSV,其次是PIV,此1整年期间未检出INF,ADV检出率亦较低。PIV感染主要发生在秋冬季节,ADV感染主要发生在冬春季。多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季节RSV、MP检出率组间存在差异(P<0.05),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校正分析后的结果显示,夏、秋季节RSV检出率明显高于春、冬季节,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秋季MP检出率高于春、夏季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6、0.026,均>0.0125),冬季MP检出率明显高于春、夏季节,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秋季MP检出率低于冬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125)。混合感染夏季检出率最高,冬季最低。不同季节组呼吸道病毒和MP阳性具体例数(见表2)。

表2 2020年6月-2021年5月期间不同季节组呼吸道病毒和MP阳性例数[n(%)]

3 不同年龄组患儿的病原体检出情况

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儿童组、学龄期儿童组病毒总检出率分别为37.7%、33.2%、24%、7.8%。病毒检测阳性病例中,以RSV检出居多(占67.5%),婴儿组RSV检出率最高,PIV阳性病例主要集中在小于6岁低龄儿童,ADV感染主要集中在1~6岁儿童组,各年龄段INF检测阳性病例不多。多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各年龄组RSV、MP检出率组间存在差异(P<0.05)。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校正分析后的结果显示,婴儿组RSV检出率与幼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29,>0.0125),余组间RSV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25)。婴儿组 MP检出率最低,学龄期儿童组MP检出率最高,随着年龄的增加,MP检出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组间两两比较校正分析后的P值均<0.0125) 。不同年龄组患儿呼吸道病毒和MP阳性例数(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分组呼吸道病毒和MP阳性例数[n(%)]

4 全部研究对象混合感染情况

结果显示仅有1例RSV合并PIV感染病例,其余混合感染为MP感染合并病毒感染,共129例(4.84%),男63例,女66例。幼儿组71例,学龄前儿童组46例。其中MP合并RSV感染72例,MP合并PIV感染43例,MP合并ADV感染、INF感染各7例。

5 新冠肺炎疫情前后两组病原体对比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前组呼吸道病毒和MP总检出率为59.3%,由高到低,依次为MP、RSV、PIV、INF、ADV。同时节疫情后组呼吸道病毒和MP检出率为62.3%,由高到低依次为RSV、MP、PIV、ADV、INF。两组病原体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716,P>0.05)。疫情前组呼吸道病毒总检出率(24.6%)低于疫情后组(46.9%),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51.842,P<0.01)。疫情前后同时节各类别病原体检出率相比较,除 PIV以外,其余4种类别病原体的检出率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新冠肺炎疫情前后两组病原体检出情况(见表4)。

表4 新冠肺炎疫情前后两组病原体检出情况[n(%)]

讨 论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鼻咽拭子4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结果,结果显示一年四季均有呼吸道病毒感染,呼吸道病毒总检出率为30.31%,与湖州地区的31.94%[2]相当,略高于揭阳报道的25.3%[3],病毒是本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不同性别患儿呼吸道病毒抗原检出率无差别,表明病毒感染与性别无相关。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检出率最高(20.51%),检出率明显高于其它几种病毒,说明 RSV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之一。本研究发现婴幼儿病毒总检出率较高,占所有检测阳性率的71%左右,随着年龄增大,呼吸道病毒检出率逐渐降低。婴幼儿RSV病毒总检出率最高(48.8%),表明RSV仍然是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最主要病原体,与其他地区的报道一致[2-5]。婴幼儿免疫发育不成熟,病毒易感性高,随着年龄的增加,免疫发育逐渐成熟,RSV感染率逐渐下降。观察疫情后1整年的数据结果显示,不同于河南的报道[5],相比于春、冬季节,本地区夏、秋季节RSV检出率较高,与揭阳报道的一致[3],这和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的描述相符合:一般认为在我国南方流行高峰主要在夏秋季,在北方则分布在冬春季。综上所述,表明RSV 感染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和年龄特征性。但需要时注意的是,疫情防控期间因为严格的个人防护措施及到医院就诊人数减少,可能影响了RSV的流行。

本研究的副流感病毒(PIV)检出率为8.04%,和湖州的8.54%[2]接近,低于上海的11.95%[6];PIV感染主要集中在低龄儿童组,发病高峰季节为秋冬季节。在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谱中,仅次于最常见的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流行存在地域性、年龄、季节的差异性[6]。腺病毒 (ADV)是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严重者可引起重症肺炎,并遗留后遗症。本研究ADV的总检出率为1.05%,低于疫情之前广州[7]和湖州[2]的报道。东莞地处南方,通常南方地区呼吸道ADV感染的高发季节在春夏季较为常见[7],但本研究结果发现疫情后夏季未检出ADV,原因可能与人群外出聚集减少、疫情防控加强,致交叉感染减少、自然流行趋势、当时住院病人少、检测方法等有关。流感病毒(INF)可引起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感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容易爆发、流行。本研究INF的检出率为0.75%,INF感染主要发生在疫情爆发前冬季(17例/20例),表明流感感染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但疫情爆发后1年余未检出INF,流感的阳性检出率大幅下降,与最近广州[8]的报道结论相似,可能与疫情爆发后人群普遍佩戴口罩、减少外出聚集活动、加强手卫生与环境消毒等有关,疫情防控措施大大的减少儿童流感感染的发生,需注意的是本研究并未分析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流感病毒检出情况。

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患病率有上升趋势。为了更准确的报道肺炎支原体患病率,本研究采用了严格的临床诊断标准,诊断不仅仅是依赖单次MP-IgM 抗体的检测结果,又同时结合了病史、上下呼吸道分泌物肺炎支原体核酸PCR的检测结果。本研究显示肺炎支原体感染率为24%,低于广州[9]和遵义[10]报道的30%左右。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最新深圳报道的MP检出率较疫情前有大幅下降(仅0.88%)[11],与本研究结果显示MP感染有下降趋势结论一致,和之前疫情前报道的感染率上升趋势有差别,原因可能与纳入病人选择、儿童聚集减少、疫情期间个人防疫措施加强、判别标准差异、检测方法差异等有关。男性患病率低于女性患病率,这种差别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推测可能与基因易感性有关。随着年龄的增加,MP感染率逐渐升高,学龄期儿童组MP感染率最高,原因可能与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活动范围变大,平时接触的人群与社会生活环境愈加复杂,传染途径增加,导致较大儿童更易被感染和互相传播。本研究结果发现秋冬季节MP感染率高于春夏季节,冬季MP感染率高于秋季,推测气温是MP的流行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感染好发于秋冬季节,不同性别、年龄组患病率有差异性,这三点研究结论与之前广州[9]、遵义[10]的报道大致相同。

呼吸道感染存在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情况。本研究仅发现1例RSV合并PIV感染病例,表明同时感染两种呼吸道病毒情况较少。混合感染以MP感染合并RSV、PIV感染为主,这可能与MP感染可引起呼吸道上皮细胞损伤、坏死以及机体免疫功能紊乱[12]从而导致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易感性增加有关。临床医生要注意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有无混合感染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新冠疫情前后两组病原体总检出率比较无明显差异,但疫情后组呼吸道病毒总检出率高于疫情前组,而MP、ADV、INF检出率低于疫情前组,这与疫情后组RSV检出率明显增加有关,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疫情后RSV感染高峰出现在8~10月,较去年有推前。研究结果和最近深圳[11]报道的结论部分吻合,东莞地区新冠疫情前后呼吸道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特征有发生变化,原因可能与病原体自然流行趋势、气候变化、疫情影响个人防控措施加强等有关,疫情防控措施可减少部分病原体的传播与流行[8,11]。

本研究的局限性:①单中心研究,观察周期短;②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病毒抗原灵敏度较低,本研究亦未报道其他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如鼻病毒、博卡病毒等;③未纳入在门诊就诊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存在研究对象的选择偏倚。

结 论

本研究为东莞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较为有价值的病原学依据,结果表明RSV和MP是我院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不同病原体具有不同的年龄分布及季节流行特征,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东莞地区的病原体流行特征较疫情前发生了变化,疫情防控措施减少了部分病原体的传播。

猜你喜欢

病原体支原体检出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病原体与抗生素的发现
反复发烧、咳嗽,都是肺炎支原体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