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膝关节软骨损伤诊断及分级中的应用评价

2023-01-11汤井芳许康祥通信作者郭海敏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23期
关键词:关节镜软骨一致性

汤井芳,许康祥(通信作者),郭海敏

(淮安八十二医院影像科 江苏 淮安 223001)

膝关节软骨即覆盖在关节表面的透明软骨。高强度劳作、创伤、疾病等因素均可致膝关节软骨损伤。该疾病一旦发生,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行动以及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针对膝关节软骨损伤,通过早期诊断与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1-2]。目前临床在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方面,主要采用症状评估、影像学检查、关节镜检查等方式进行。在影像学诊断中,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以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均属于常用的诊断技术[3]。X线检查因无法全面显示半月板、韧带、软骨等结构,分辨率较低,诊断准确性不理想,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误诊、漏诊风险较高[4]。CT检查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等优势,在膝关节软骨损伤中有较好的诊断效果。但近年来的研究指出,其对软骨损伤分级的诊断效果并不理想[5]。MRI检查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且能够多方位、多角度检查的优势,有助于指导临床选择合理的手术治疗方式[6-7]。基于此,此次研究选择淮安八十二医院2021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100 例膝关节损伤患者,旨在探讨MRI在膝关节软骨损伤分级诊断方面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淮安八十二医院2021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10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其中男37例,女63例;年龄16~73岁,平均(57.29±8.11)岁;患侧:左膝41例,右膝59例;职业:运动员31例,军人18例,体力劳动者35例,学生14例。

纳入标准:①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膝关节功能障碍等;②既往存在慢性疼痛史者;③在检查前未进行膝关节手术治疗者;④临床资料完整者;⑤经关节镜手术获得明确诊断者;⑥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障碍患者;②精神障碍患者;③全身急慢性感染者;④合并传染性疾病者;⑤不同意参与本研究者。

1.2 方法

所有受试者均先后进行CT、MRI检查,后经关节镜手术检查确诊病情。

CT检查:使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OMETIMES Definition Flash(stellar)双源64排CT机进行扫描。扫描参数设置:轴位,电压120 kV,电流100 mAs,螺距1,FOV 30 cm,层厚1 mm。设置完成后对膝关节进行全面扫描。

MRI检查: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机械能检查,嘱患者伸直双腿,足先进。参数设置:冠状位、矢状位PDWI(TE 10.5 ms,TR 460 ms),FSE T1WI(TE 10.5 ms,TR 460 ms);横轴位PDWI(TE 34.8 ms,TR 1 840 ms)。视野(22~24)cm×(22~24)cm,层间距1 mm,层厚4 mm,矩阵控制为120×360,扫描时间PDWI控制为38 s/min,FSE T1WI控制为16 s/min。在扫描结束后将图像传输至图像后处理工作站。所有影像学检查图像均由2名高年资影像科技师进行阅片后给出诊断结果,明确关节软骨损伤位置、严重程度等。

关节镜检查:在检查时,协助患者取平卧位,膝关节下置软垫,暴露关节,以束缚带固定,结合患者情况入路,观察关节内软组织、软骨等损伤程度,记录滑膜、半月板等变化。

1.3 观察指标

①以关节镜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评估MRI、CT检查的诊断效能,包括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准确率=(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总例数×100%。②比较MRI、CT检查对膝关节各关节面软骨损伤分级诊断效能。所有受试者均检测6个关节面,包括胫骨内侧平台、胫骨外侧平台、股骨内侧髁面、股骨外侧髁面、髌骨面、股骨髁间滑车关节面。关节软骨损伤分级标准:0级,正常;Ⅰ级,软骨软化水肿,表面有泡状结构;Ⅱ级,软骨变薄,存在轻度纤维化,表面缺损小于全层的50%;Ⅲ级,存在重度纤维化,伴蟹肉样改变,缺损在全层的50%~100%;Ⅳ级,软骨退变至骨皮质,全层缺损,骨质暴露。以关节镜手术结果为金标准,经Kappa检验分析CT检查与MRI检查与金标准的一致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经Kappa检验分析CT检查与MRI检查与金标准的一致性,Kappa值≥0.75提示一致性好,Kappa值为0.40~<0.75提示一致性一般,Kappa值<0.4提示一致性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RI检查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效能

经关节镜手术证实,膝关节软骨损伤共75例。MRI检查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准确率为90.00%(90/100)、灵敏度为92.00%(69/75)、特异度为84.00%(21/25),见表1。

表1 MRI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结果 单位:例

2.2 CT检查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效能

CT检查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准确率为86.00%(86/100)、灵敏度为86.67%(65/75)、特异度为84.00%(21/25),见表2。

表2 CT检查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结果 单位:例

2.3 不同检查方法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效能比较

MRI检查与CT检查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检查方法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效能比较[%(n/m)]

2.4 不同检查方法对膝关节各关节面软骨损伤的分级诊断结果比较

75例患者经关节镜手术证实有600处软骨损伤:0 级235个,Ⅰ级147个,Ⅱ级98个,Ⅲ级76个,Ⅳ级44个。CT检查显示:0级220个,Ⅰ级141个,Ⅱ级117个,Ⅲ级75个,Ⅳ级47个,诊断准确率为80.67%(484/600),与金标准的一致性一般(Kappa=0.74,P=0.027)。MRI检查显示:0级235个,Ⅰ级132个,Ⅱ级110个,Ⅲ 级79个,Ⅳ级44个,诊断准确率为89.17%(535/600),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5,P=0.255)。

3 讨论

膝关节为下肢重要运动关节,可起到减震、转向等作用。膝关节的组成包括股骨末端、髌骨、胫腓骨顶端,承受了人体约75%的重量。在日常运动中,与其他关节相比,膝关节活动量受到损失的概率较大,以急性创伤性滑膜炎、前后交叉韧带撕裂、骨质或半月板损伤为主要病症,可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骨质疏松症、重物坠落、重物挤压、交通事故所致的膝关节损伤发生率逐年上升。膝关节软骨损伤属于临床常见、多发疾病,好发于中老年或长期运动人群,若不及时干预可引发不同程度的疼痛,并伴随一定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8-9]。针对膝关节软骨损伤,通过早期诊断与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尤其是在发病早期确诊膝关节损伤类型,有利于帮助临床医师为患者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

关节镜作为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的金标准,能够实现对软骨损伤的镜下直观评价,并在检查过程中可对软骨进行修补。但该方案为有创检查,导致其临床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10]。近年来,CT、MRI在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中逐渐得到了推广[11]。CT检查操作简单,安全无创,可重复性好,能够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软组织分辨率高,能有效检出膝关节软骨损伤[12-13]。膝关节软骨损伤随着病情迁延会伴有不同的影像学表现,在临床诊疗时还需要根据分级诊断结果进行针对性治疗。经临床实践证实,常规CT检查在分级诊断方面的效果并不理想,故有必要探讨更为理想的分级诊断方法[14]。MRI利用磁共振原理对人体进行扫描,主要依据能量在不同结构、环境中的衰减情况绘制内部结构图像,可多角度、多方位、多参数扫描,获得不同组织量度差异的图像,对病灶解剖结构、周围组织变化等情况可较好的显示[15]。膝关节软骨由软骨细胞、胞外基质组成,分为表面、中间移行、放射与最深层,MRI检查能清晰显示关节软骨生物化学与组织结构特征,且扫查序列多,能获得更多的信息。T1WI空间分辨率高,能够清晰显示软骨形态,并可较好地评估软骨下骨水肿。在T2WI影像中关节软骨呈现中等稍高信号,能够和关节液的高信号产生明显对比。如果T2WI影像中软骨内存在局部低信号,则提示患者存在软骨损伤。质子脂肪抑制序列能有效评估膝关节软骨损伤程度。由此可见,MRI检查通过多序列检查,实现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可靠分级诊断。本次研究结果亦显示,75例患者经关节镜手术证实有600处软骨损伤:0级235个,Ⅰ级147个,Ⅱ级98个,Ⅲ级76个,Ⅳ级44个。CT检查显示:0级220个,Ⅰ 级141个,Ⅱ级117个,Ⅲ级75个,Ⅳ级47个,诊断准确率为80.67%(484/600),与金标准的一致性一般(Kappa=0.74,P=0.027)。MRI检查显示:0级235 个,Ⅰ级132个,Ⅱ级110个,Ⅲ级79个,Ⅳ级44个,诊断准确率为89.17%(535/600),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5,P=0.255)。由此提示,MRI检查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分级诊断价值理想。此外,MRI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00%、92.00%、84.00%,均高于CT检查的86.00%、86.67%、84.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提示,两种技术对关节软骨的诊断与检出价值相当,均能较好地检出膝关节软骨损伤。

综上所述,MRI检查与CT检查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效能均较高,但MRI检查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分级诊断效能较CT检查高,且与金标准一致性较好。

猜你喜欢

关节镜软骨一致性
SOX9在SD大鼠胚胎发育髁突软骨与胫骨生长板软骨中的时间表达研究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对历史课堂教、学、评一体化(一致性)的几点探讨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技术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临床观察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