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梗阻的中医症候特点与多层螺旋CT影像学征象

2023-01-11张耀辉缪志伟通信作者王晓瑜张晓光冯敏晓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23期
关键词:气滞肠管肠梗阻

张耀辉,缪志伟(通信作者),王晓瑜,沈 青,沈 斌,张晓光,冯敏晓

(张家港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 江苏 苏州 215600)

肠梗阻属于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是因多种因素影响造成肠内物质无法正常运行,使肠功能发生异常改变,最终导致肠道解剖结构异常[1]。大部分肠梗阻患者均合并程度不一的便秘、腹痛、腹胀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会出现全身生理性紊乱。因此,及时明确疾病类型、发病病因等对临床治疗该疾病、改善预后等有指导性意义[2]。目前,临床诊断肠梗阻多采用多层螺旋CT影像进行检查,在明确发病病因和类型方面的作用显著。近年来,中医学在各类疾病的诊治地位日益凸显,不断有学者尝试分析不同症候分型的肠梗阻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特征。从中医证候方面来看,肠梗阻的病因不同,所造成机体阴阳气血改变也不同[3]。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分型的肠梗阻的中医证候特点与多层螺旋CT影像学征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2月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肠梗阻患者,其中男41例,女39例;病 程3~12 d,平 均(7.68±0.36)d;年 龄24~76 岁,平均(50.36±1.25)岁;体质量指数为19.35~26.98 kg/m2,平均(24.32±1.02)kg/m2;临床表现:腹胀者46例(57.50%),恶心呕吐者58例(72.50%),排便、排气异常者42例(52.50%)。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经病理检查结合症状体征确诊为肠梗阻者;②就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①合并消化道其他疾病者,如食管炎、胃炎等;②合并免疫功能异常、感染性疾病者;③既往有腹腔重大手术史者;④配合度差者,如精神异常、智力障碍等。

1.2 方法

所有肠梗阻患者均接受CT影像学检查,仪器采用64排西门子Definition AS+CT。在检查时,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先行平扫检查,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扫描参数设置:层间距5 m m,层厚5 m m,电压120 kV,管电流350 mA,CT薄层重建图像参数1.5 mm。在完成平扫后,经肘静脉注射对比剂10 m L,注射速率为3.5 mL/s,获得30 s时动脉成像、60 s时静脉成像、180 s时延迟成像。将检查数据输入仪器自带软件中进行分析。

1.3 评定标准

西医诊断根据《肠梗阻诊治进展》[4]中的相关标准进行判定。①评估有无肠梗阻:结肠内径扩张≥6.0 cm,管径正常部位远侧肠管间出现移行带。②评估梗阻部位:确定基点为远侧肠管,追踪(逆行)近侧肠管,若遇到扩张肠管,则确定梗阻位置,对比扩张肠管和正常肠管分布,评估梗阻平面高度。③绞窄性肠梗阻:主要特征为腹痛,存在血运障碍,持续腹痛为缓解,发病急骤,腹痛位置较为固定,反复呕吐,或合并血液呕吐,存在腹膜炎症状。④麻痹性肠梗阻: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且持续性胀痛,存在反胃性呕吐,直肠、结肠、小肠等部位均胀气。⑤机械性肠梗阻:阵发性腹痛、交通,且有气体窜行,扪及或可见肠行包块,肠鸣音高亢调,严重腹痛时存在呕吐症状;肠蠕动较为活跃,肠中液体流速较快,在靠近梗阻部位出现逆流。

中医诊断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的肠梗阻分型标准机械能判定。①气滞血瘀型:腹中转气,腹胀如鼓,腹痛时止时作,痛无定处,呕吐恶心,便闭,无矢气。脉弦紧,苔薄白,舌淡。②里热内结型:腹痛拒按,腹胀;口干口臭;身热;大便秘结;烦渴,小便短赤。舌红,舌苔燥或黄腻,脉滑数。③脏腑失调型:发病突然,腹痛拒按,痛位不移,痛无休止,腹胀如鼓,腹中转气停止,便闭,无矢气。舌苔黄,舌红存在瘀斑,脉弦涩。④气血不足型:腹部胀满,疼痛,忽缓忽急,喜按喜温,恶心呕吐,乏力,大便不通,面白无华,或盗汗潮热,舌淡或红,舌苔自脉细数或细弱。

CT检查由医院2名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医师负责,若存在分歧,则根据判定标准商讨后确定最终结果。

1.4 观察指标

根据相关标准判定不同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分析不同中医证候肠梗阻患者的CT影像征象。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 s)表示,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n)、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病因肠梗阻患者的中医症候分布

80例肠梗阻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比较为均衡,气滞血瘀型24例(30.00%)、里热内结型18例(22.50%)、气血不足型18例(22.50%)、脏腑失调型20例(25.00%)。经CT检查发现,机械性肠梗阻34例、麻痹性肠梗阻28例、绞窄性肠梗阻18例。其中机械性肠梗阻多见于气滞血瘀型(45.83%)、脏腑失调型(65.00%),麻痹性肠梗阻多见于里热内结型(66.67%)、气血不足型(55.56%),绞窄性肠梗阻多见于气滞血瘀型(41.67%)。不同病因肠梗阻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病因肠梗阻患者中医证候分布[n(%)]

2.2 不同中医证型肠梗阻的CT影像学表现

气滞血瘀型:乙状结肠部位存在直径4~6 c m的圆形阴影,阴影表现为不均匀密度的特征,大部分均为单一数量,部分病灶存在爪子形阴影,边缘存在钙化圈(不规则),有透光区域和斑块状态。气血不足型:肠管中存在充气状况,肠管扩张状况不典型,同时可见肠管中气液平面降低且面积小,腹部见较多充气类肠管,少量气液平面。脏腑失调型:CT检查可明确肠管中是否存在充盈性缺损,且可明确对肠黏膜有无破坏性,甚至可发现存在结肠扭转、肠套叠状况。里外热结型:在乙状结肠、盲肠、直肠病变区域均有类似圆形阴影,直径大约为4 cm,数量较多,密度表现不一,部分阴影表现为瓜子形,不规则钙化,有的表现为圈形状态。

3 讨论

肠梗阻起病急,病情变化速度非常快,在发病初期仅表现为程度不同的功能性障碍,如腹痛、腹胀等,但若未实施有效干预,随着病情的进展会诱发全身生理功能紊乱、肠道功能紊乱等症状,也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6]。因此,早期诊断肠梗阻对改善疾病预后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的意义。当前,临床多采用X线片、CT等影像学检查判定肠内是否有明显的病灶病变[7]。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提升,多层螺旋CT在临床被广泛应用,可清晰观察到肠梗阻疾病的不同类型病因,良好显示病灶细节[8-9]。此检查方式具备更高的成像质量,相较于常规X线检查的应用价值较高[10]。当前,中医学在治疗肠梗阻方面的优势逐渐凸显。但实施中医治疗的基础需明确的具体辨证分型[11]。中医古籍中未记载“肠梗阻”病名,但肠梗阻的主要临床特征为“便秘”“腹痛”等。《伤害杂病论》中记录“阳明病,谵语……胃中必有灶屎……若能食者,但硬尔”。《治燥结方》中显示“饮食停于肠中,结而不下作疼……故称肠结”。总结可发现,肠梗阻病灶在大肠,病变的发生与机体食积、热结寒凝、气滞血瘀以及脏腑气升降功能阻碍存在一定联系[12-14]。本研究结果显示,机械性肠梗阻多见于气滞血瘀型(45.83%)、脏腑失调型(65.00%)。分析其原因为机体脏腑功能紊乱,毒邪侵入后,气机紊乱,蕴结湿热,下注到大肠部位积聚滞留,凝结成积,此点与机械性肠梗阻存在凝结、粘连具有一定相似[15]。绞窄性肠梗阻多见于气滞血瘀型(41.67%),主要因肠梗阻部位存在扩张状况,多表现为积气、积液,且症状严重,往往会发生剧烈腹痛、持续性腹痛,此与气滞血瘀型易怒易躁、刺痛拒按等有一定相似性[16]。麻痹性肠梗阻多见于里热内结型(66.67%)、气血不足型(55.56%)。分析其原因为此类患者小便赤色、便秘、腹痛,多因内结热、气机壅滞、大便秘结、脏腑气不通而有关,进而诱发持续性不适或腹痛症状[17]。

气滞血瘀型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中乙状结肠部位存在直径4~6 cm的圆形,阴影表现为不均匀密度的特征,大部分均为单一数量,部分存在爪子形阴影,边缘存在钙化圈(不规则),有透光区域和斑块状态。此症候患者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肿胀,嗳气后可缓解症状,多层螺旋CT检查可明确肠梗阻位置,存在扩张、积气、积液等特征,且有连续扩张;此症候常见粘连类型,但需与单纯型肠梗阻进行诊断和鉴别,避免误诊。气血不足型:多层螺旋CT检查示肠管中存在充气状况,肠管扩张状况不典型,肠管中气液平面降低且面积小,腹部中较多充气类肠管,少量气液平面。寒凝固结类患者主要因脾虚大肠传导无力,往往会发生血虚津枯的状况,无法更好的滋润大肠,多层螺旋CT检查能明确肠管中有无充气,但扩张状况无典型性,同时肠管中气液平面也非常少,腹部充气肠管较多。脏腑失调型:多层螺旋CT检查可明确肠管中是否存在充盈性缺损,且可明确肠黏膜有无破坏,甚至可发现存在结肠扭转、肠套叠状况。此证候肠梗阻的发生原因为内生浊邪、脏腑失调,凝滞于机体中,同时,病变与肠道肿瘤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肠管中有充盈缺损症状,且会破坏肠道黏膜。里外热结型:多层螺旋CT检查可见乙状结肠、盲肠、直肠病灶均有类似圆形阴影,直径约为4 cm,数量较多,密度表现不一,部分患者的阴影表现为瓜子形,不规则钙化,表现为圈形状态。由此可知,合理使用多层螺旋CT影像学检查进行肠梗阻中医证候分型,有利于提升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效果[18]。

综上所述,不同中医症候的肠梗阻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征象不同,临床可根据其特点判定肠梗阻患者的病情状况。

猜你喜欢

气滞肠管肠梗阻
自拟脾胃安方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研究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基于塞丁格技术的套管法在更换鼻肠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各级肠管回声增强的临床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