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I-PDFF降低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预测研究

2023-01-11黄江水文建荣宋国军蒋小龙唐艳芬通信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23期
关键词:变性纤维化数值

黄江水,文建荣,宋国军,蒋小龙,李 伟,王 敏,唐艳芬(通信作者)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放射科 湖南 衡阳 421002)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FALD)的患病率呈逐年升高态势,我国的NFALD发病率占40%左右。NFALD患者通常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若不及时给予干预,则可能进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等,由此对于脂肪肝进行动态监测则显得十分必要[1]。现阶段肝脏脂肪含量的检测金标准为肝组织穿刺活检,但活检作为有创性检查,患者需承受一定程度的疼痛,甚至产生出血表现,由此不便进行多次复查以判断患者病情。如何寻找精确评估NAFLD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方式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MRI作为无创性、分辨率高且多序列的一类诊断方式,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proton density fat fraction,MRI-PDFF)则是针对检测肝脏脂肪含量的一类新技术,即明确游离状态下水与脂肪中的质子密度比值[2]。但对于MRI-PDFF测量NFALD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精确度及价值,则鲜有报道。本次研究旨在探索MRI-PDFF降低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预测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2021年7月—2022年8 月收治的95例NFALD患者,并以同期95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身高、清蛋白及血小板计数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NFALD患者、健康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表示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协议书。本研究经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审批号:2022BN13124)。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观察组纳入标准:①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年更新版)》[3]为诊断标准,均可确诊为NFALD;②FibroScan肝纤维化分期F1~F4期;③患者年龄≥18岁。观察组排除标准:①已知其他原因引起的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肝脏疾病,或具有过量饮酒史(男性乙醇摄入量≥30 g/d,女性乙醇摄入量≥200 g/d);②服用他莫昔芬、乙酰碘呋酮、丙戊酸钠、氨甲蝶呤、糖皮质激素等可诱导肝脏脂肪变性的药物;③服用降脂药或降尿酸药;肝肾功能损伤。

1.2 方法

MRI-PDFF检测:由检验科1名经肝脏核磁成像标准化培训的技师对患者进行MRI-PDFF检测,即应用型号为GE pioneer 3.0的磁共振扫描仪对患者进行扫描。设置IDRAL序列如下:FOV为40 cm×40 cm,层厚为10.0 mm,TR为7.6 ms,TE最小值为1.2 ms,TE最小值为5.9 ms,矩阵为234×160,NEX为0.5,扫描带宽为111.1 kHz,激发角度为4°,扫描时间持续25 s。

肝脏PDFF测量:由MRI影像中选取任一面积为100 mm2、感兴趣的圆形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将ROI置于FF图上第一肝门水平肝右叶实质,并避开主要的血管及胆管,同时确保ROI始终在肝脏组织范围内,后对PDFF值予以记录。

病理组织活检[4]:由年资高、工作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在B超支持下对MRI选中的测量区域进行快速穿刺,并获取1~2 cm的肝脏组织,后以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并采用石蜡包埋的方式切片,以HE及Masson进行染色,后由检验科主任及副主任同时阅片,评估切片的脂肪变含量及分级情况,直至意见一致。肝脂肪变程度评估如下:S0期:5%以内的肝脂肪出现变性;S1期:5%~32%的肝脂肪出现变性;S2期:33%~65%的肝脂肪出现变性;S3期:超过66%的肝脂肪出现变性。肝纤维化程度评估如下:F0期记为无纤维化;F1期为门静脉区纤维化增大,未形成纤维隔;F2期为门静脉区纤维增大,形成少量纤维隔;F3期为形成大部分纤维隔,但无硬化结节;F4期为早期肝硬化。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研究样本的Ⅲ型胶原、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等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

记录两组研究样本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身高、清蛋白、空腹血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血小板计数。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研究样本的脂肪百分比与MRI-PDFF数值情况。记录观察组患者不同肝纤维化分期的百分比及MRI-PDFF数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t检验,采用Spearman法进行相关分析,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析MRI-PDFF对NFALD患者肝纤维诊断效能,计算特异度、灵敏度和阈值,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脂肪百分比、MRI-PDFF数值情况

观察组的脂肪百分比、MRI-PDFF数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脂肪百分比、MRI-PDFF数值情况对比(x- ± s)

2.2 观察组不同组织学分级及分期的MRI-PDFF数值情况

观察组中S3级脂肪变患者MRI-PDFF数值高于其他层级脂肪变患者;F3期肝纤维化患者MRI-PDFF数值高于其他纤维化分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不同组织学分级及分期的MRI-PDFF数值情况

2.3 MRI-PDFF对NFALD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

经ROC曲线分析MRI-PDFF预测F2、F3、F4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7、0.665、0.792。见表4。

表4 MRI-PDFF对NFALD肝纤维化的ROC曲线分析

3 讨论

肝脏纤维化后,患者肝细胞将逐渐坏死,而其代谢物则聚集于肝脏处,由此影响了患者的机体代谢水平。B超作为脂肪肝病的常用检测手段,虽能够对相关患者进行有效筛查,但其同样存在一定的缺陷,即无法定量检查,且检查受到患者的主观影响,由此B超检查无法作为临床治疗前后定量对比的相关指标。在NFALD的治疗过程中,腹型肥胖、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代谢综合征、体质量指数增加依旧是其重要的危险因素。在肥胖的作用下,我国成年人中患NFALD的比率在不断上升。给予NFALD患者早期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肝脏的症状,恢复情况良好时甚至能够逆转其肝纤维化表现[5]。但NFALD的诊断通常依赖于肝组织穿刺活检这一入侵性检查方式,在此过程中患者常出现疼痛、出血等相关并发症。且肝组织穿刺活检的取样样本相对有限,由一定概率引起组织学差异[6]。肝脏脂肪定量评估则由此成为近年来肝脏疾病诊断的热点之一。肝脏脂肪定量评估的方式众多,除肝组织穿刺活检外,还有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MRI等。其中CT诊断存在一定的电离辐射,其适用人群较狭窄;MRI则能够对肝脏脂肪变性进行准确且高敏感度测量。相关研究表明[7],MRI-PDFF能够检测到5%的肝脏脂肪,进而准确评估肝脏脂肪含量,且与肝脏组织学情况相一致。结合以往的相关研究、MRI-PDFF检查结果及肝组织穿刺活检结果,对本次研究的NFALD肝纤维化情况进行判断。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组织学分级的NAFLD患者间MRI-PDFF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不同肝纤维化的NAFLD患者间MRI-PDFF结果同样存在显著差异。经ROC曲线分析MRI-PDFF预测F2、F3、F4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7、0.665、0.792,且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9.025、61.431、72.857,由此提示MRIPDFF预测NAFLD患者的肝纤维化分期存在一定的诊断价值。相关研究表明[8],MRI-PDFF具有扫描时间短、扫描成功率高、处理简单等优势。本次研究结果则验证了MRI-PDFF能够作为脂肪肝病的优先检测指标。另有研究表明[5],MRI-PDFF诊断不仅能够有效区分成人NAFLD患者的脂肪变性程度,还能够用于低龄患者人群。现阶段已有其他团队在研究MRI-PDFF脂肪变性时的截断点,以观察MRI-PDFF的诊断特异度及灵敏度情况。MRI-PDFF的优势则相对明显,即能够对患者的全肝进行脂肪含量检测,避免了患者接受肝组织穿刺活检的痛苦;且MRI-PDFF作为无创性的肝脂肪测定技术,其更适用于脂肪肝病的动态监测。

综上所述,MRI-PDFF在诊断NFALD患者肝纤维化时表现出更高的诊断效能,其所具有的无创性、可定量测定患者肝脏脂肪含量,可适用于肝脏质量含量的动态评估及监测。本次研究同样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即纳入的病例数较少、纤维化F3、F4期患者样本较少,致使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偏倚,且未对F3、F4期患者进行单独分析,在后续研究过程中仍需加大相关样本量以进行进一步观察。

猜你喜欢

变性纤维化数值
晋州市大成变性淀粉有限公司
晋州市大成变性淀粉有限公司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氧化槐定碱体内体外通过AKT/mTOR通路调控自噬抑制HBV诱发肝纤维化
体积占比不同的组合式石蜡相变传热数值模拟
数值大小比较“招招鲜”
铝合金加筋板焊接温度场和残余应力数值模拟
芪红水煎液抗大鼠免疫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征兵“惊艳”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