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供应链视角下跨国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

2023-01-11朱天骄

中国储运 2022年1期
关键词:跨国企业核算供应链

文/朱天骄

1.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作用。

对于跨国企业而言,物流成本在企业整体成本中通常占到的比重较高,因此对企业的物流成本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削减企业整体的成本支出,对于提升公司的总体利润水平起到着重大作用。而将供应链管理有效应用于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无疑将会从各个方面节省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为企业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以下就是对将供应链管理应用于跨国企业物流管理的优势说明。

1.1 普通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随着全球化发展,货物流通需求的空前高涨,现代物流已不再只是简单的货物运输,而是对一整套复杂服务进行加工管理,如涉及最广的产业之一就是快递。通常情况下,整个物流的过程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业务阶段明确、合作伙伴关系明确、参与者明确、分工明确、执行明确。而相比之下,供应链管理在物流的基础上超越了简单的产品端到销售端的业务,包含了整个产品从采购到销售的整个流程,更进一步地确保了企业每个阶段的流通顺畅。同时,依赖于更全面的业务流程环节沟通,相较于普通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在保障同等顺向物资运输流通的情况下,还能在第一时间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逆向物流活动,帮助企业更好地完善处理整个业务活动。

1.2 优化企业合作关系,实现三方利益最大化。在供应链管理下,除了企业的内部间协调,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作、相互资源整合也非常重要,而这一点通常依靠不同企业间形成或长久或稳定的业务的合作关系来实现,最终在企业间的成功配合下使其中各个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得以被最充分利用,尽可能实现最终的物流成本最小化,同时确保了生产厂家、供货商、第三方物流的利益最大化。除此之外,普通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是以实现整体物流效益为目标导向,而供应链管理下的物流成本控制是以客户需求最大化为目标导向的。以网购物流服务为例,在生活中具体来看两种目标导向的结果,前者要求快递准时送达即可,而后者却要求对客户信息整合筛选最终于客户最方便时间段准时送达快递。显然,在供应链管理下,企业物流信息整合控制力更强,在实现同等企业效益的基础上更大程度地提升了客户满意度,能够帮助企业稳定开拓现有市场份额。

2.供应链视角下跨国企业物流成本控制存在问题。

尽管供应链管理对于企业的物流成本控制起到着重大作用,但事实上将供应链管理应用于企业的过程中仍存在着大量问题。

2.1 忽视供应链管理应用,沿用传统管理方式。物流成本作为跨国企业财务管理重要的业务之一,其受到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首先,大量企业对于物流管理的认知都较为片面忽视了供应链的实际价值,基本无法将供应链管理真正贯彻落实在公司物流成本管理上,由于沿用过去的物流成本管理模式,以分散式管控为主,通常无法实现资源最大化,因此常造成单项物流成本高低不一、仓储运输资源浪费的问题出现。

2.2 缺乏供应链管理相关专业知识。其次,即使部分跨国企业开始重视供应链管理对公司物流管理的巨大作用,对于公司的物流管理也没有形成系统化管理,供应链是一个动态系统,而多数企业却倾向于单向增加或削减某一环节的费用,导致物流各功能之间、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之间各自产生背反效应,如为了缩减运输成本而一位扩大仓储容量,或者为了缩减仓储成本而大量合并仓库延长物流时长,降低服务水平……如上行为都间接或直接导致了公司整体竞争力下降、利润水平下滑,不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

2.3 核算、绩效评定机制体系不完善。除此之外,目前我国未形成完整统一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和机制,并无标准的物流成本管理框架供国内企业参考,管理系统和管理工具也存在一定缺失,由此部分物流成本构成复杂实际核算成本操作难度较大的企业如制造类企业,受到的影响就格外显著。在日常企业核算过程中,物流成本这一项目也并未单独采纳进财务会计报表中,而是被分摊录入制造成本和其他费用的科目中,而被表示的物流核算通常是企业用于支付第三方物流或其他行业运输者的运输服务或是仓储本身的租借使用等基础物流费用,相关的人工费用、设备折旧、税费并未纳入其中而是被统一纳入其他经营费用归集核算,这对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了解业务物流成本构成都十分不利,由此企业也很难对存在的物流活动费用做出全面、确切的计算分析,造成物流成本信息失真,账务记录不精准、不合理。在此基础上,企业与企业之间供应链体系化管理程度的层次不齐、对于物流绩效不同评定标准同样也增加了跨国企业间物流活动的难度,不利于跨国企业实施整体物流成本控制。

2.4 信息整合价值未被充分利用。供应链管理最显著的优势之一就是其出色的信息整合共享,而由于企业未形成整齐划一的绩效评价体系、成本核算系统,导致其并不能享受到供应链管理带来的这一福利。在日常物流作业中,由于信息缺失导致的企业内部上下级以及内部人员与外部人员的沟通协调存在问题的现象不在少数,这些都在无形中降低了物流作业效率使得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3.供应链视角下跨国企业物流成本可采取的管控措施。

除了部分小中企业仍需提高供应链管理意识外,已将供应链管理纳入日常活动中的企业也应当进一步采取更加有效的管控措施,尽可能使供应链管理的成效达到最高水平。

3.1 清晰供应链管理目标,提升专业知识水平。构建优化企业核算体系前首先应以提高客户满意程度控制效果为目标导向,在清晰每一模块分工的基础上提高采购、生产、仓库、运输、销售不同环节的关联度,如选择仓库的地理位置时,企业应当充分考虑距离与整体客户服务效益水平提升的关系,可以选择在客户密集度高的地区建立大规模的仓库,在客户密集度低的地区缩减仓库数量,由此既能减少运输费用,还能提高仓储使用效率变相降低仓储成本。其次,企业应加强企业自身与外部企业的联系,在采购物料方面除了确定固定合作供应商外,还应确保有熟悉的供应商能以备不时之需,从而节约时间成本提高物流效率。除此之外,直接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快速实现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专业化程度,对于企业而言也是切实可行的方法。总而言之,企业应当提升物流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尽可能避免人力、财力、物力等各种资源的浪费,最终实现客户满意程度与物流成本控制两者间的平衡。特别的对于跨国企业而言,许多大型国外集成商对于发货准确率和送达率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国内企业除了在外贸代理业集中攻克物流成本难题以外,还应当加强与业务当地集成商之间的物流协调,可以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有针对性地定制包裹的面单系统,通过加强供应链管理水平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实力。

3.2 构建统一的企业核算机制,提高信息资源整合能力。对于物流成本核算机制,企业首先应当审视企业现行物流核算节点存在的问题,如单项物流成本高底不一、隐性物流成本核算存在遗漏等,对以上问题涉及的物流环节采取更为精细准确的统计,使整个物流核算体系更为完整。其次,企业还可以视企业自身情况对物流核算系统有针对性地划分管理重点,将一些特色物流活动与日常物流活动分类核算,使企业的物流成本管控变得更加规范有效。结合优化后的核算机制与人员协调,企业应当对包括客户反馈在内的各式信息进行统计,对每一供应链环节都做好数据整理工作,建立统一对称的数据库,以真正实现数据信息共享“有求必应”,在完善的数据信息库基础上,还可进一步向“提高客户满意度”的目标方向改善内部绩效机制以及外部合作商考评机制,从最大程度上调动企业内部员工与外部合作商的积极性,最终提高整个成本管控的工作效率,为整个公司的运营和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供应链管理对于跨国企业的长久发展起到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人员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制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就应严抓每一管理环节,看清其中的利弊,结合自身优势与劣势,充分利用供应链管理形成高效统一的物流核算系统与信息体系,如此才能真正迎来企业高经济效益发展的又一新时代。

猜你喜欢

跨国企业核算供应链
大型跨国企业每年逃税885亿美元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在华跨国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对员工关系的影响分析
跨国企业理论研究新范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