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新媒体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初探

2023-01-11廖向东

关键词:民族团结共同体少数民族

廖向东

(浙江师范大学 国家治理研究院,浙江 金华 321004)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相互碰撞、相互交流,融合而成一个整体——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具有“多元一体”的格局,①她包括生活在中国境内的56个民族,但并不是56个民族的简单相加,而是由56个民族结合而成的政治上团结统一、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上兼收并蓄、情感上亲密无间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引领下,各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益成为各民族的共识,成为团结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理论支撑。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和谐安定和人民安居乐业,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有力保障。进入新时代以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是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

一、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及挑战

(一)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少数民族大学生既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又因血缘、地缘、语言习俗等因素与民族地区广大群众有着天然的联系,是各民族文化交流、沟通的信使,是民族地区未来的社会中坚力量。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以点带面地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对维护国家政治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一项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的大工程。

1.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人的成长

少数民族大学生自幼受到家庭、环境、习俗、宗教等多重因素影响,个体心理上深深地烙上了独特的民族意识。他们进入大学阶段后,原本由同一民族人员构成的相对封闭的圈子被打破,开始面对一个陌生的由不同民族学生构成的多元环境,一旦出现习俗不同、语言不同、文化差异、信仰冲突、生活水平差异等情况,往往容易产生自卑等心理感受。这种不良的个体心理会使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因感觉被歧视被排挤而不愿意与周围同学交流,只愿意和本民族同学交往,进一步缩小了社交空间,使其显得更加不合群、孤僻。这既不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又不利于他们的学业发展。教育心理学认为:在大学里,来自不同背景、不同阶层、不同民族的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极易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所产生的对学生的正面影响很大。少数民族大学生如果将自己局限在本民族的狭小圈子里,不与广大兄弟民族的同学沟通交流,必然会阻断个人学业的上升空间。更有甚者,如果心理失衡长期得不到化解,极个别少数民族大学生会产生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这时如果受到境外分裂势力、极端宗教思想的蛊惑,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自毁大好前程。如公安部门于2014年侦破的伊力哈木·土赫提分裂国家案,其团伙成员均为少数民族大学生。[3]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他们的国家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大学阶段是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如能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内心深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会使他们受益终身,不但有助于他们大学阶段的身心健康和学业进步,更有益于他们毕业后的职业生涯。

2.有利于国家政治稳定

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我国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团结互助的政策。好制度、好政策还需要大量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去贯彻、落实,发挥其作为国家政策与少数民族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新时代对民族地区的“领头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保证数量,更要严把质量关。少数民族大学生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是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后备人才。少数民族大学生如在大学阶段就树立起牢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他们毕业后走上干部岗位,就会在日常工作中自觉地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否则就会陷入狭隘民族主义怪圈,在工作中把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相割裂,把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相割裂。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否树立起牢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决定着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着民族地区尤其是边疆地区的民族团结、政治稳定。

3.有利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我国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一大举措是脱贫攻坚,大力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缩小地区间差距,走向共同富裕。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少数民族群体的精英,应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和聪明才智,承担起少数民族地区致富带头人的重任。少数民族大学生如早早树立起牢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会以更宽广的胸怀面对世界,拥抱新知识、新观念,学得更多的真本领为家乡人民效力。如来自西藏林芝的藏族大学生乔象渊,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创业,利用大学期间学到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创办了“巴扎瓦藏香猪”项目,采取“企业育种、农户养殖”的新模式,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增加了农户的收入,带领家乡人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4]

(二)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面临的挑战

1.对中华民族“多元”与“一体”的关系认识不足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区域分布广泛而分散,且大多在边远地区,长期以来相对封闭的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少数民族群众对外部世界的整体认知。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于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也会带上民族、宗教、习俗、地域色彩,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整体理解,导致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多元”和“一体”的辩证统一关系认识不足。如果他们只看到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生机盎然的“多元”一面,忽视“一体”的主导性、方向性作用,显然不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

2.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负面影响

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受地理位置、人才资源、传统观念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依然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不要说东南沿海地区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之间,就连同一省市自治区不同民族聚居区之间,也有着不小的经济差距。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聚集了88.15%维吾尔族人口的南疆地区,[5]其经济状况、现代化水平就明显落后于北疆地区。虽然近些年来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不同地区间的经济差距依然客观存在。当来自边远落后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现代化都市,和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同学共同生活、学习,便会真切地感受到这种差距,小到吃穿用度,大到城市融入,种种差距都会令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程度不同的心理落差。此时如被境外分裂势力利用,甚至可能会发展成对国家、对兄弟民族的怨恨情绪。这种情绪不但不利于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极少数人甚至会因此走上歧路。

3.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的入侵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一方面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让我们面临西方文化入侵的挑战。西方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先进的科技、发达的文化产业等优势,持续不断地对我国进行文化入侵和价值观渗透。如好莱坞大片通过塑造一个个神乎其神的个人英雄,推销美国的价值观,其他如日本动漫、韩剧英剧,概莫能外。青少年好奇心强,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但又缺乏明辨是非能力,容易沉迷于西方文化。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如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等,却对中国传统节日不感兴趣。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入侵在某种程度上消解着中华文化,侵蚀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

4.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和破坏

我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政治稳定,经济、科技、军事各领域高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日益引发境外反华势力的不安,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呈愈演愈烈之势。敌对意识形态经过精心包装后,打着“普世价值”“自由民主”“多元文化”“人权”等旗号在舆论宣传阵地攻城略地。他们或是宣传历史虚无主义,否定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合法性,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或是抓住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宗教信仰差异、经济发展差异大做文章,煽动少数民族群众的不满情绪,制造民族冲突和矛盾;甚至传播宗教极端思想、策划恐怖活动等。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定型,对境外敌对势力蓄意传播的错误思潮缺乏明辨力,长期受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会削弱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容易走上歧路,从而与党和国家离心离德。

综上所述,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同时也面临着多方挑战。因此,这项工作既有其艰巨性、紧迫性,也有其长期性。我们应与时俱进,调动一切社会资源,为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设有利条件。

二、利用新媒体创新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式

当前社会已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成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获取资讯的最主要来源,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这个背景下,我党顺势而为,提出改进民族团结的宣传方式,把新媒体打造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平台。[6]党的这一精神,为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新的方式和途径。

(一)利用新媒体直观生动的优势,讲好民族团结的故事

我国幅员辽阔,再加上各民族“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状况,影响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新媒体以其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传播迅速、立体多元、互动性强、信息量大等优势,为各族群众突破地理、语言等障碍,实现零距离沟通、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的宣传工作者、思政工作者要抓住这一契机,借助新媒体生动活泼的形式,讲好民族团结的故事。少讲抽象的大道理,少用晦涩深奥的术语,多讲日常生活中的生动故事,用“美”拉近与各族群众的距离;用“真”叩开各族群众的心扉;用“善”凝聚各族群众的人心。

“甜野男孩”丁真的走红正是利用新媒体讲好民族团结故事的典范。丁真本是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一个默默无闻的藏族小伙子。抖音上一个不到10秒钟的短视频让他迅速爆红,从抖音、快手到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纷纷被丁真霸屏,该短视频在全国的播放量很快就超过百亿次。四川省有关部门抓住这一契机,以丁真为代言人,制作了宣传川西高原藏区自然风光、地域风情、民族文化的短视频,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不仅推动了甘孜藏族自治州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将民族关系贯穿于社会热点、公共话题的追踪和引领中,并与国家“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联系起来,为加强民族团结贡献了鲜活的资源。

新媒体给包括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内的有创意、有才华的年轻人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满足了他们渴望被关注、被欣赏的心理需求,深受他们的青睐和热捧。高校思政工作者要顺势而为,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网络直播、短视频、抖音等的创作与传播中去,充当本民族文化的代言人,引导他们在为本民族文化自豪、积极宣传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也要善于欣赏、理解兄弟民族的优秀文化,认识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异彩纷呈、兼收并蓄、多元一体的特性,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还可以采取思想政治教育课与网络直播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增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族认同、国家认同。比如,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可以将民族团结、爱国主义教育设置为直播主题,通过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直播的方式讲述民族团结的故事,表达爱国主义情感。在教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可结合少数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特点,设计“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舌尖上的少数民族”等直播主题;在教授“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时,可结合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后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设计“家乡的巨变”“改革的春风”等直播主题。将思想政治教育课与网络直播有机结合,不仅增强了民族团结、爱国主义教育的亲和性和有效性,而且大大拓展了民族团结、爱国主义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当然,网络直播、抖音、短视频等新媒体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整体上看呈现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态势,部分新媒体平台还有娱乐至上甚至低俗的倾向,对包括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内的年轻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将新媒体应用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团结、爱国主义教育,在带来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和真切体验的同时,也会带来某些风险和挑战。对此,有关部门要大力培育弘扬民族团结、爱国主义正能量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红,以抵消新媒体的负面影响。

(二)利用社交媒体,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包括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内的新一代年轻人的社会交际趋向于从面对面交际转向虚拟交际,越来越依赖于微信、QQ等社交媒体。微信以其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于一体的富媒体传播形式和一对一、一对多的多元交流模式,非常便于用户分享其见闻和感想,已成为人们须臾不可分离的生活好帮手。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善于利用微信的这些强大功能,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利用微信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采取谈心、家访等方式,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家庭状况和资助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帮扶方案;鼓励学习成绩较好的汉族大学生与学习有困难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互加微信好友结成一对一的学习帮扶对子,或是建微信群形成一对多、多对多的学习帮扶小组,利用微信的便捷性活跃他们之间的互动,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感受到民族大家庭的温暖,从而增强他们对国家、中华民族的认同。

人们的普遍心理特点是,对于同一件事,更倾向于相信熟人的看法。微信不同于其他社交平台的一大特点是其所建立起来的人际网络的熟人网络特质。微信朋友圈,利用熟人间较强的信任度,建立人际关系网式传播、链式传播,大大提高了传播的到达率和有效性。如新疆“发声亮剑”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企事业单位员工、高校师生纷纷在各自微信朋友圈大量转发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宗教极端主义的文章,取得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打赢了一场舆论宣传的人民战争,狠狠打击了“三股势力”(即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的嚣张气焰。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善于利用微信朋友圈这一独特而有效的传播方式,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其微信朋友圈中多多转发宣传爱国爱党、民族团结的正能量文章,构筑起一张张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熟人网络。

三、运用新媒体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对策措施

(一)坚持党对新媒体阵地的全面领导,正向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新媒体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的开放性、互动性、快捷性、多元性等特色,为创新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式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新媒体可视化、移动化、社交化的趋势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一步放大了公共舆论空间,传播和发酵速度更快,尤其是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因其视频特征,相较于以文字为主的媒介,审核把关存在一定难度,更易于境外敌对势力、错误思潮的利用和渗透。

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拓展了新媒体的传播渠道,逐渐形成“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传播新格局,使新媒体呈现出“去中心化”和“多元主体”的特质。随着新媒体进入门槛的大大降低,人人都可成为信息、内容的发布者和传播者。这一方面弱化了政府的话语权和对信息的控制力,另一方面使得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内容鱼龙混杂、参差不齐。不少自媒体片面追求点击率,为了吸引眼球,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热衷于传播民族关系中的负面案例,渲染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的一面,凸显、夸大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和冲突。这些都会造成不同民族之间的误解甚至对立,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起到负面影响。以上种种,都不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

“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7]面对新媒体平台的种种乱象,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强化党在新媒体空间的政治引领力,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以党的民族政策为依据,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向引导新媒体平台涉民族舆论,使之朝着有利于民族团结进步的方向前进,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各族群众和睦相处的新媒体空间,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真切地认识到中华民族不仅是利益共同体,还是文化共同体,更是政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从而在新媒体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各高校,尤其是民族院校的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抖音账号等新媒体平台要积极主动地向少数民族大学生多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向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走向民族团结进步,使新媒体平台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战场。

1.用共同的文化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各高校新媒体平台既要积极宣传各民族优秀文化,以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彼此了解、相互欣赏,更要大力弘扬融各民族优秀文化于一体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兼收并蓄。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各民族文化始终在相互碰撞和对话中交汇、交流、交融,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不断增强,最终形成了博大精深、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共同体。在这一过程中,各民族对兄弟民族先进文化的吸收、借鉴从未中断过,如契丹人借鉴唐宋典章制度建立辽朝,极盛时期影响力涵盖中亚、西亚乃至东欧地区;鲜卑人建立的北魏王朝,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汉化改革,改易汉俗,变革官制和律令,尊崇儒教,学习汉语、汉文化,学习中原地区先进的农耕文明,大大提升了社会生产力,开启了百年盛世;纳兰性德身为满族人却痴迷汉文化,他的词情真意切、清秀婉约、格调高远,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而汉族也大量吸收、借鉴少数民族的先进文化,如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极大提升了军队战斗力;汉唐时期“胡乐”的引入,大大丰富和完善了中国民族音乐体系,现在常用的乐器胡琴、琵琶等原本都是西域少数民族的乐器;黄道婆向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织技术,并加以改进、推广,促进了江南地区棉纺织业的蓬勃发展。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造就了她的博大精深、异彩纷呈。将中华文化等同于汉族文化,这是犯了“大汉族主义”错误;只认同本民族文化,不认同中华文化,这是犯了“狭隘民族主义”错误。高校新媒体平台如出现这两种错误倾向,我们的思想工作者、宣传工作者一定要引起警觉,并及时予以纠正。

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延绵不绝,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牢固基石。高校新媒体平台应发挥图文并茂、直观生动的优势,加强中华文化的宣传,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真切地认识到“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8]的道理,在对共同文化——中华文化的认同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用共同的利益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各民族要真正团结起来,必须有共同的利益。没有共同的利益作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就犹如空中楼阁,是不可能永远牢固的。而各民族共同利益的终极诉求,就是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对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丰富的物质条件予以护航,仅仅通过哲学思辨是难以实现的,必须通过各族人民共建共享来推动共富。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运用对口支援、脱贫攻坚、多元治理、兴边富民等举措,缩小民族差异,让各民族共享全方位、高质量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各族人民的获得感、荣誉感、归属感不断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血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反过来也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强大保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政治属性和民族属性的有机统一,是一个包含各民族共同诉求的共生框架,是维护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为各民族走向共同富裕创造了稳定的国内环境,进而达成各民族实现共同富裕的政治共识。

高校新媒体平台应少讲抽象、晦涩的理论,多用具体的事例,谆谆善诱,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真切地意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有利于政治稳定,更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从而用共同的利益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用共同的红色血脉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建党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抗击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各民族在团结奋斗的过程中,锤炼出崇高的革命精神和信仰,锻造出鲜明的政治品格,铸就了共同的血脉——红色血脉。

红色血脉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定力、精神内核和思想引擎,它引领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前进方向,标注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自信,是各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我们必须加强对下一代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传承红色血脉,发挥其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定海神针”的作用。我们的思政工作者、宣传工作者要旗帜鲜明地同新媒体平台上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作斗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正向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用共同的血脉——红色血脉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加强对新媒体平台的监管,营造有利于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媒体环境

面对新媒体平台的种种乱象,我们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新媒体平台的多方监管,营造一个风清气正,有利于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媒体环境。

1.加强技术监管

针对新媒体兼具开放性和隐蔽性的特点,有关部门要设立以涉民族宗教舆论为重点的新媒体监测中心,运用多语种舆情监测系统,对涉民族宗教话题的阅读、转发、评论等情况进行追踪分析,利用高新技术提高舆情监测的精确度和效率,为涉民族宗教舆情的搜集、研判、预警、应对、疏导等工作赢得先机。对利用新媒体平台从事渗透分裂的活动,要精准防范、严厉打击。

2.加强法律监管

党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国”也包括对新媒体平台的依法治理,新媒体平台不能成为发表煽动民族分裂、颠覆政权言论的法外之地。从1994年开始,我国已将新媒体纳入法治管理,至今已出台五十多部相关法律法规,对加强新媒体的监管、打击新型犯罪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新媒体应用的日益广泛和技术的迅猛发展,不少法律法规已明显滞后于形势的发展,缺乏可操作性。有关部门在新媒体立法上要与时俱进,拓展法律监管范围,进一步完善有关新媒体平台涉民族宗教言论的法律法规。这样,在防范新媒体平台上各种错误思潮的渗透时,才能做到有法可依。

3.加强舆情监管

要高度重视对民族地区的新媒体舆情监测,一旦出现涉民族、宗教负面舆论的苗头,就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不要等事态严重了再作处理,那样就会很被动。境外敌对势力往往利用宗教煽动民族分裂、策划暴力恐怖活动,因此,宗教管理部门和技术部门要加强对宗教网站、公众号等的监测,过滤有害信息,清理违规宗教网站、公众号。

做好监管工作,关键在于打造一支又红又专、既精通新媒体技术又政治过硬的监管队伍。有关部门要对他们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还可酌情吸纳部分少数民族人才进入监管队伍。少数民族人才熟悉民族地区的情况,对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字、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更为了解,在对涉民族、宗教舆情进行监测时,能做到有的放矢。此外,还应打造一支网评员队伍,针对新媒体平台上涉民族、宗教热点问题,主动发声,及时化解,以避免发生负面舆情事件乃至群体事件。

注释:

①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共同体少数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民族团结之歌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