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任务适切性影响因素探析
——以《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学习任务设计为例

2023-01-11王建稳

中学语文 2022年2期
关键词:焦裕禄榜样学习者

赵 霞 王建稳

“所谓的适切性主要是指某事物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协调统一程度,是否是针对、切合、适应某方面的需要。”[1]事物的适切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该事物与外部诸要素的相互协调,力求最优化;二是事物自身内部各要素间的合宜度。新课标倡导语文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设计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学习任务群的开展成效和教学目的的达成程度。因此,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教师应关注任务的适切性。设计学习任务时,既要考虑学习任务与教学内容、学习者特征等外部因素的契合度,也要建立核心任务与子任务、子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关注任务的贯通性和差异性,从而提升学习任务的适切性,构建有张力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一、依据教学内容,设计贴切适宜的学习任务

具有适切性的学习任务首先应体现学科特点,紧扣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包括文本内容、文体特色、所属单元及学习任务群、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学习任务的创设需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契合单元主题,这是影响学习任务适切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再现了时任兰考县县委书记的焦裕禄,带领干部群众抵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的艰苦过程,塑造了焦裕禄“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的典型形象。学习本文既要了解并学习焦裕禄的典型事迹,关注文本的自身特色,也要探讨时代楷模在当时和当下的价值意义,关注文本的时代价值。从文体特色看,本文是一篇曾产生过重大社会反响的人物通讯报道,在教学中应梳理新闻通讯的写法,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从学习任务群角度看,本文属于“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这一任务群旨在“深入体会革命志士以及广大群众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人格;学习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涌现的英雄模范事迹,感受其无私无畏的爱国精神,体认为社会主义建设无私奉献、辛勤劳动、不断创造的高尚品质”[2],单元人文主题为“革命建设豪情”。因此,概括焦裕禄的精神品质,理解其精神内涵是学习本文的重要目标。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了解焦裕禄其人其事,理解焦裕禄精神内涵以及梳理新闻通讯写法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也是设计学习任务时必须考虑的要素。

二、关注学习者特征,保障学习任务的可行性

学习任务是为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开展语文学习而设计的,应充分考虑学习者的特征。设计学习任务既要关注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对接,还要以学习者已有学科知识经验为基础。

这篇创作于1966 年的长篇通讯距离学生较为久远,学生对作品反映的时代缺少切身的体验和感受,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对于十六七岁的高二学生而言,对“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这类楷模人物比较陌生。这些因素提醒教师设计学习任务时要建立文本与当下的关系,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焦裕禄精神的内涵。从学习者知识储备看,学生在必修上第二单元学习过人物通讯的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新闻常识。从生活成长经验看,在学校活动中,很多学生都参与过宣传板设计。在社会生活中,他们也经常浏览社区、博物馆等公众场所的宣传栏。因此,教师设计学习任务时尽量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在新旧知识和经验间建立联系。

基于对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学习任务设定为“阅读原文,了解焦裕禄的先进事迹,理解其精神品质,为社区做一期‘时代楷模’壁报专栏并展开对焦裕禄精神价值的探讨。”社区宣传板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惩恶扬善,激浊扬清是设立宣传板的重要目的之一。这一学习任务情境与学生现实生活有一定关联,基于学生已有经验,具有一定真实性,有助于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焦裕禄精神的内涵,探讨其精神品质的当下价值。此外,宣传壁报专栏设计与新闻文体特征有一定关系,关注其文本特色,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关注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挖掘已有经验,发现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关联性。

同样是宣传,为何选择为社区设计宣传板而不是学生最熟悉的班级壁报栏呢?在现实生活中,虽然学生也会通过班级壁报栏或学校宣传栏学习先进人物事迹,但榜样楷模大多为当下人物,多集中于科技、体育、文学等领域。相较而言,学生学习或宣传党员干部事迹的几率比较小。与之相比,党员干部事迹在社区宣传板出现的频率较高,学生也经常利用寒暑假在社区参加宣传类社会实践活动。因此,综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为社区设计焦裕禄先进事迹宣传栏这一任务更为真实可信,也更具可行性。

三、建立任务间的内在逻辑,提升学习任务的适切度

核心任务确定后,还要建立不同学习任务的内在逻辑以提升学习任务的适切性。高中语文的教学和学习过程应是有层次,有梯度的,语文学习任务也应体现出层次性、梯度性。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应关注核心任务与子任务、子任务之间的统整性和差异性。核心任务体现了学习任务的整体策略,具有统领作用,各子任务都要指向核心任务的完成。同时,各子任务应分别侧重某个知识点或问题,在难易度上应由易到难,呈现阶梯式发展。任务之间具有内在逻辑关系才能构建有立体感和活力的课堂。“有立体感的任务驱动学习的课堂,可以是任务呈逻辑递进的,即前一个任务是后一个任务的基础,也可以是在主任务涵盖下用不同的子任务多角度地契合文本的教学价值。”[3]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学习任务分为三个子任务,三者都围绕为社区设计壁报专栏这一核心任务展开,具有一定贯通性。三个任务分别设计如下:

任务一:概括形象,评价人物

为宣传先进,弘扬榜样精神,社区宣传板要开设一期“学习焦裕禄专栏”。请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角度,设计一个主题专栏,选取一组与主题相对应的典型事例,来展示焦裕禄的先进事迹和精神品质。可以打破小标题的限定,重新组织材料。

要求:

1.为专栏命名,并写一段简要的专栏介绍说明。

2.从课文中挑选出能够表现专栏主题的3-5个典型事例。

3.用四字词语概括评价事例所表现的人物形象或精神品格。

这一任务旨在通过梳理文本内容,概括典型事件,感知文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写作手法;了解作者对人物的评价,感知人物精神风貌,并对人物做出自己的评价。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学生从文本中筛选相关信息,并进行分类整合,可以锻炼学生的文本内容归纳和概括能力。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感受到这篇人物通讯的创作特色。如全文以“榜样”为线穿起五个部分,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表达方式灵活,多选用散文常用的记叙、抒情、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文章时间跨度大、空间转换广、所叙事情多,但多而不杂,广而不乱,都是焦裕禄感人形象的一个侧面和表现。

任务二:比较阅读,探究价值

为丰富宣传栏内容,宣传栏共张贴了三篇报道焦裕禄的新闻(《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人民呼唤焦裕禄》《以焦裕禄精神为标杆》)。请为每篇新闻报道撰写简介,以帮助阅读者更好地感知焦裕禄精神的时代价值。

要求:

1.为三篇文章起个总标题,并说明理由。

2.新闻简介包括:新闻的创作背景、内容侧重点、创作目的。

新闻作品是时代精神的写照,无论是学习任务群要求还是新闻作品特色都提示我们在教学中应关注创作背景。学习任务二建立在任务一的基础之上,是对课文内容的拓展和延伸。这一任务侧重于通过比较阅读,感受焦裕禄精神跨越时代的价值,了解新闻作品蕴含的时代精神,更深刻地体会焦裕禄优秀品质在当下的意义。在学习资源的选择上,《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和《人民呼唤焦裕禄》均为人物通讯,都是穆青、冯健、周原合力创作的,分别发表于1966 年和1990 年。发表于2014 年的《以焦裕禄精神为标杆》是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属于新闻评论。三篇新闻均与焦裕禄相关,但创作于不同时代,新闻体裁也略有不同,有助于学生感受焦裕禄精神的价值和新闻作品蕴含的时代精神。通过分析、比较三篇与焦裕禄相关的新闻,会发现三篇文章在挖掘人物精神内涵方面的确存在一定不同。这种不同一方面与焦裕禄人物形象和精神品质的丰富性相关,也与时代价值、时代需求有密切关系。新闻作品是时代的写照,蕴含着不同时代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内涵。“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新闻随着时代的脉搏而跳动,针对社会现象而发声,这样的作品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任务三:勾连已学 创作交流

为进一步学习楷模事迹,弘扬模范精神,社区拟在宣传栏中推出“假如我与某某生活一天”的系列文章。

要求:重读高一时学习过的人物通讯,从袁隆平、张秉贵、钟扬、焦裕禄或其他时代楷模中任选一位,创作一篇不少于700 字的记叙文。展开想象,叙议结合,写出模范人物的精神风貌和你的情感。

“学习任务设计要重视任务间的相互关联性。这种联系性,不仅表现在一堂课中几个学习任务间的逻辑性,还应该表现在课堂任务与课前知识的关联,以及与课后探究的关联。”[4]学生在必修上中学习过“劳动光荣”单元,鉴赏过三篇人物通讯。三篇课文的写作对象都是劳动模范、时代楷模。这一任务通过改造2015 年北京高考作文《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旨在勾连高一所学,进一步理解不同时代楷模的共同初心与各自代表的时代精神,建立学生生活与时代榜样的联系,引导学生活学活用课本素材,实现对课内所学的输出和对楷模当下价值的思考。《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是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第一单元的课文,学习主体是刚刚迈入高二的学生,经过高一复杂记叙文训练,学生已初步具备创作复杂记叙文的能力。高二作文训练以议论文为主,本任务要求叙议结合,又可以开启议论文写作。这一学习任务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语文活动融合起来,实现了新旧知识、课堂任务与课后探究的结合。

从整体上看,任务一侧重于梳理概括文本,鉴赏评价人物形象;任务二借助群文阅读、比较阅读,探究文本背后的新闻时代精神;任务三重在激活学生原有阅读经验,建立新旧知识的关联性。三个任务从立足文本到拓展阅读,从文本研读到文学创作,在任务驱动下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三个语文活动综合起来,难度和灵活性逐渐增加,符合语文的学科逻辑,也契合学生的学习逻辑。

综上所述,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明晓教学内容,了解学习者特征是保障学习任务适切性的前提和基础,建立任务间的逻辑关系是关键。综合考虑影响学习任务适切性的内外诸多因素,才能真正实现学习任务与教学内容、学习者的契合,从而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焦裕禄榜样学习者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人大代表要学习、弘扬焦裕禄的“三股劲”
焦裕禄精神
焦裕禄墓前(外二首)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传承焦裕禄精神培育时代新人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