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苏词”中的典型意象
2023-01-11■彭湖
■ 彭 湖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从而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及高尚的审美情趣。在苏轼诗词的阅读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诗词中的重点意象,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苏轼诗词的内涵与情感,从而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文学科素养。
一、意象概述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蕴含的重要艺术素质,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者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意象作为情感的载体,承载着作者的主观情感。古诗词为什么能牵动人的情感,引发人的共鸣,就是因为意象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可以说诗词是因为意象的存在而存在的,也是因为意象的生发而升华到美的境界。
苏轼作为宋词的集大成者,对词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苏轼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丰富创作实践改变了婉约绮靡的词风。苏轼的词意境宏大、而气势磅礴,在他的词中,我们能感受到苏轼的生活态度和广阔的胸襟。苏轼的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这些都是我们窥探苏轼词作的内涵及内在情感的重要抓手。下面笔者以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录的苏词为范例进行分析探讨。
二、“苏词”意象的价值
1.表现词人的情感历程
王国维曾说过:“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诗人如果将诗词作为情感的载体,那么所见景色就会赋予个人的感情色彩。苏轼也是一样,因为有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先后遭遇了丧妻、被贬,坎坷的人生造就了苏词凄凉、悲愤的情感基调。因此,通过意象分析,能迅速抓住苏轼词作的情感特点,从而了解苏轼的创作初衷和寄托的情感。如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看似是在写月亮,但实际上却是在诉说情感的迁移轨迹,并最终引出“但愿人难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景。
2.丰富的文化意蕴
苏词能传承至今的重要原因是其词作中蕴含深厚的文化意蕴。而意象则是承载这些文化意蕴的重要载体。所以,在苏词的阅读中,我们要着重分析这些意象,从而挖掘诗词蕴涵的文化意蕴。这一点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板块就有说明:“解意象,品诗歌”,这就充分显示了意象在词作中的重要作用。如,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中有“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里的“白发”“流水”“黄鸡”,这些意象都是比喻时光流逝,这些意象的连缀表达出苏轼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并在其中反用典故“黄鸡催晓”来奉劝世人不要因为时间流逝而心灰意冷。
三、“苏词”中的“明月”意象分析
“明月”是古诗词中较为常用的意象,苏轼的词作中也大量出现,在具体的语境中,“明月”意象的涵意也十分丰富。
1.表达思念之情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就借“明月”寄托了对弟弟的思念之情。此时,苏轼出任密州太守,中秋之夜,作者举杯望明月,不禁想起了身处异地的弟弟,于是就有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篇。该词渲染了皓月当空、亲人千里的悲伤氛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展示了苏轼奔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更是把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又推进了一层,表现了苏轼创作极强的想象力,作者想象天宫中的岁月,以仙家事来说人间世,比喻巧夺天工,将自己执着于仕途但又犹豫徘徊的心理展现得淋漓尽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借“明月”来表达了对人生离合的惋惜与自我的超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表达了对亲人相互思念却不能相见的感慨与无奈。
2.表达人生感悟
同样,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明月”还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因为苏轼一生充满了曲折苦难,对政治和家庭充满憾恨悲愁,所以他问出“何事长向别时圆?”诗人想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内心充满忧伤,但这却是人无法改变的,这里,将“悲欢离合”与“阴晴圆缺”进行类比,通过明月来展开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探究。诗人因受老庄思想与佛家思想的复杂影响,形成了其超然脱俗的广阔胸怀,因此在词的结尾写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而这也是诗人对于弟弟的美好祝愿。
3.表达理想追求
苏轼常以“明月”作为意象,这和他跌宕起伏的人生有很大的关联。在苏轼作品中,有很多“不如归去”的感情,所以,作品中往往用“归月”来构想未来。因老庄及佛家思想的影响,苏轼逐渐形成了自己超然洒脱的人生哲学。在苏轼看来,人生并不圆满,于是从“阴晴圆缺”中体悟到人生的常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我欲乘风归去”,也同样表达了苏轼归隐山林的理想,只是一直在出世与归隐间徘徊不定。或者说,归隐只是他对于自己人生出路的终极构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隐居常常是与山水林月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苏轼借月来表达自己的追求。通过苏轼词作中的“明月”意象,我们看到了苏轼的人生观与政治理想之间的矛盾,“问月”体现了苏轼的人生理想和豁达的胸襟,但“怀月”又表现了其坎坷的人生,而“归月”则是对自己最终出路的反复思考和自问后的无奈。
四、“苏词”中的“孤鸿”意象分析
“孤鸿”在苏轼的诗词中也大量存在。如成语“飞鸿留爪”“雪泥飞鸿”都源于苏轼的诗词。可以说,除了“明月”意象,“孤鸿”意象在苏轼的诗词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苏轼出生在北宋,此时朝庭内忧外患,苏轼才学卓绝,但因得罪了奸佞小人,致使他不断受到排挤,从而遭受陷害,几次被贬。正是因为坎坷的人生经历,导致苏轼心中有着众多不为人知的孤独与怨恨,因此,在其被贬期间写作的众多词作,频繁出现“孤鸿”的意象,这个意象突出地体现了苏轼当时的心境。
1.以“孤鸿”表达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所》写道:“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首词是在苏轼被贬黄州时期所作,形象地描绘了苏轼当时的情境,“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鸿雁不愿在树上栖息,宁愿在江州芦苇里面栖息,这本来是鸿雁的天性所致的,但是苏轼却给鸿雁赋予了独特的意义,赋予了鸿雁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而这样写的目的也是为了突出自己被贬后宁愿孤芳自赏,也不愿向世俗屈服的高洁品格。
2.借“孤鸿”表现超然脱俗的精神境界
在苏轼的词作中,“孤鸿”意象,既有悲怆,也有豁达,就如《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所》中所写的“寂寞沙洲冷”的寒冷寂寞,也有如“快哉亭”的豁达和超然,这些都是苏轼内心最真实的写照。所以,他即使被奸佞小人陷害,仍然保持着自己高尚的品行。可以说,苏轼将自己与“孤鸿”融为一体,虽然政治不得志,但是却始终保留了自己的清醒状态,而“孤鸿”意象也在不同层面上印证了苏轼的情怀,宁愿自己孤独寂寞,也不愿意与小人同流合污,表达出诗人超脱于外界的精神境界。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要想深度解析古诗词的内涵,就必须从意象入手,挖掘古诗词蕴含的深刻内涵,进而感知意境,深入领会诗词作品的内容及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