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浅探
2023-01-11郑玉婷
■ 郑玉婷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读写结合逐渐成为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将阅读与写作两者相互融会贯通,能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教师要强化读写结合,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阅读中积累知识,在写作中锻炼能力,增强读写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一、拓展阅读体裁,依托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程的特点,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创新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在读写中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表达。首先,教师要注重素材积累,指导学生分析文本材料,以某一篇章为中心开展阅读,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教师可以选择类似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以正确的方式阅读文章,提升阅读能力。
如《安塞腰鼓》的教学。这是一篇恢弘的散文诗,作者用精彩的语言描绘了雄浑奇伟的画面,语言气势磅礴。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进行词汇和语法的讲解,而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欣赏文章的语言,揣摩句子的含义,在阅读中积累素材。教师要启发学生的思维,提出问题:文章中为什么会反复出现“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思考这句话的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有效拓宽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与文章进行思想交流,体会有地方特色的风俗,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家乡的风俗进行读写结合训练,在写作中体现阅读经验。教师要与学生进行互动,根据文章内容进一步提问:文章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可以用什么字进行概括?这两部分描写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体现在哪里?利用问题带领学生具体分析语言,赏析文章脉络。将读写结合起来,根据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思维,创新教学形式,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阅读,在阅读中积累知识,并通过读写训练将知识灵活地加以运用,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此外,同一个题材的内容往往可以用不同的体裁来进行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文主题拓展到不同的体裁中,以拓宽学生的认知,让学生了解不同体裁的表现方式和写作手法,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技巧。如在《春》的教学中,对春天意象的描写在不同的体裁中都有所体现,教师可以将其拓展到杂文、诗歌等不同类型的文章中,通过对语言和意象的解读理解不同体裁文章的内容,将知识融会贯通,拓宽学生的阅读积累。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依托,教材中的文章涉及社会、文化、历史、自然等多方面的内容,蕴含着大量的知识,依托阅读教学,能够让学生积累大量的素材,在阅读中品味文章的语言,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赏析,深化认知。教师要深入探究教材内容,从语言运用、谋篇布局、精神文化等方面进行阅读教学,学习语言表达的技巧,在阅读中储备知识,加深对文本内容的感悟,并不断进行内化。
二、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师要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丰富教学手段,以多样化的形式将读写结合起来,突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和形象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例如,在《端午的鸭蛋》的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多媒体将文本素材具象化,将文字与图像相结合,以趣味化的形式展现文本的意象,指导学生阅读探究,掌握文本知识,加深对文章的印象,从整体的角度对文本层层梳理,并将读写结合,进行评论性写作训练,让学生以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从多角度评论文章,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如用多媒体播放端午节的场景,并设置问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端午节习俗,利用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绪,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介绍端午节的习俗,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利用多媒体将文字与视频相结合,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以课本剧的形式将读写结合起来,让学生体验角色内涵,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内容。课本剧表演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指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展现文章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在阅读的基础上设计剧本,再模拟对话进行剧本排练,感悟作者的写作技巧,体会人物的思想。教师将多媒体与角色扮演方式相结合,将音乐、视频等融入到角色扮演中,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在写作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改编,对比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设计剧本,在这个过程中与文本、人物进行互动,走进文本所描述的世界中,掌握人物的刻画技巧,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在情境中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自身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并将情感带入到作文中解读文本中自然平淡又富有韵味的语言,感受作者在文章中赋予的情感,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素材,组织语言,在课堂中介绍家长的端午节习俗,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通过创设情境,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发现诗意,提高读写结合意识。
三、发挥想象,注重写作输出训练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教师的教学方式直接影响着课堂效果,在以往的语文课堂中,读写结合教学以模仿性写作和积累性写作练习为主,忽视创造性写作,读写结合的训练方式单一,教师过于强调积累和模仿的重要性,强调要以模仿促写作,忽视文章的整体性,学生对文章的认知较为浅显,难以领悟文章的思想情感,练习效率较低,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方式,注重读写创新,指导学生在训练中发挥想象,写出优秀的作文。
例如,在《济南的冬天》的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挖掘学生的潜力,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写作训练,指导学生将积累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如作者在课文中用“暖和安适地睡着”描述冬天的济南,学生可以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分析语言结构,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比喻城市,强化阅读深度,进行相关主题的创作,在读写训练中提升感悟。此外,教师要培养作者意识,强调作者的写作手法,让学生掌握其中的精髓,更好地理解文章,并将其运用到写作中。将阅读与写作相联系,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思想感悟,与写作相互结合,将阅读中的表达与写作技巧运用到写作中,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使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优秀的作家往往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教师要指导学生精读经典文章,分析朱自清、沈从文、鲁迅等优秀作家的写作风格,学习他们的优点,如朱自清的作品阅读中强调意境的捕捉,在沈从文的作品阅读中强调人物心理的揣摩,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模仿,先模仿再创作,加强理解与运用。教师还可以将相似主题的文章进行联动,如将《春》与《济南的冬天》《天净沙·秋思》等文章相互联系,让学生进行阅读分析,了解不同季节意象的变化,理解不同情境下意象的含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写作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个性化写作输出训练,将读写结合,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在阅读中获得不同的人生经历和体验,积累素材,再发挥想象,进行个性化写作,在积累语言文化知识的同时进行写作输出,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总而言之,读写结合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能够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效率低的问题,为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强化读写结合教学,以多样化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创新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加强认知,增强阅读和写作能力,使教学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