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无”看道家与禅宗
——以老子、慧能为例
2023-01-11胡忠舒
胡忠舒
(苏州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魏晋之际,随着佛典的大量翻译,佛教得到空前发展,般若学兴起,此时,道家玄学又较为兴盛。因而,许多深受玄学思想影响的中国佛教学者便从“有”和“无”的角度来阐释般若的性空之义,其理解不一,因此玄学化的般若学派“六家七宗”由此形成。“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般若学派实际上是魏晋玄学不同流派的变相。”[1]未能真正解释般若空义。如本无宗,就把万法空性当作“无”,以“无”来解“空”。这显然,是受到了老庄玄学贵无论“以无为本”思想的影响。后僧肇写《不真空论》,批评了本无、心无和即色三家。如僧肇批评本无家把无视为空性,执无为实有,实际上“有”与“无”皆空,因此本无宗并没有真正看到“非有非无”即是空,从而将空的有无变成相离的关系。“本无者,情尚于无多,触言以宾无……直以非有非真有,非无非真无耳。何必非有无此有,非无无彼无?”[2]僧肇认为,“不真空”就是“非有非无”,就是万物没有真实性,都以假有的形式存在。《不真空论》对空的阐发,推动了中国佛教理论的进步,对禅宗的壮大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慧能禅宗强调世人妙性本空,这种妙性本空也正是僧肇所说的“非有非无”的般若空性。关于“有”与“无”,僧肇言:“夫有由心生,心因有起,是非之域,妄想所存,故有无殊论,纷然交竞者也。”①(后秦)释僧肇.注维摩诘经(大正藏,第38册)[M].石家庄:河北佛协,2000.是说有和无皆由心生,并不是真实的。而慧能禅宗也言“万法尽在自心”,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自性(自心)派生,“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强调有和无都在自心即真如本性之中。并且,慧能在僧肇融合三教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自心顿现论,直指人心,成为中国佛教史上最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宗派之一。诚如方立天先生所言:“慧能的自心顿现论是深受中国固有的儒道两家思想影响的产物,同时它又反过来深刻而强烈地影响了宋明理学的思想轨迹。”[1]在道家思想中,《老子》短短五千言里就多次提及了“有”和“无”的思想,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因此,本文拟从“有无”的视野下对道家与禅宗的思想略作论述,以求从一个侧面来了解和把握道家与禅宗的思想。
一、从“有无”看道家的“道”与禅宗的“心性”
“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关于“道”,老子用“无”和“有”来表述。《老子》第十四章写道,“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2]这里“夷”是无形,“希”是无声,“微”是无形体。老子用这三个词语来描述“道”,旨在强调“道”的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无边无际,不可名状,无形无象,完全超出感觉的范围,不能为我们的感觉所直接把握。“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3]“道”无味、无形、无声,无穷无尽,因此,不能知道它的名字,也无法用语言文字来指称它,因为任何的名字均不足以尽其实。正如讲道不可道,不可名一样。“道”虽然没有固定的形体,但绝不意味着“道”是绝对的空无、虚无。老子认为“道”是真实存在的东西,“道”是一个实有的存在体,有其实存性。在《老子》第二十一章中讲“道之为物,惟恍惟惚。”[3]是说“道”所表现出来的样子,惟恍惟惚,摇摆不定,但它其中含有微不可见的最小原质“精”,这是生养万物的精气。“其精甚真”又说明其中有可以信验的东西。因此,在老子的思想深处,“道”是真实存在的。“道”要创生万物,就必须是实有的。老子在第一章里讲,无、有二者,同出于道而名称不同,都可谓玄妙幽深。王弼在注解老子的“道”时写“欲言无邪,而物由以成。欲言有邪,而不见其形。故曰‘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也。”[4]就很好地阐释了“道”的这种似有若无、实有而无形的特点。
东汉末年,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与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不断磨合与吸收,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借助道家思想的注解翻译,才使得佛教传播之广,并且逐渐中国化,最终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自南北朝以来,道教更是深受佛教的影响,广泛吸取佛教教义,使得两者的思想互为相融。至北宋,佛禅兴盛,当时更是出现“今人不学则已,如学焉,未有不归于禅也”的社会现象。因此,从北宋时期的注《老子》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援佛解老的时代趋势,在老学思想里往往渗透着佛禅的思想。[5]禅宗受道家影响,吸取并改造了道家“道”的观念,把它作为内在佛性,为心性论奠定了基础。[6]慧能强调自悟,注重体悟觉知本性,在《坛经》行由品第一,他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7]这里的自性,意指自身的本性,具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特征,显然,这与道家的“道”的内涵多有相似之处。在《大智度论》卷六十三里讲道:“毕竟空即是毕竟清净,以人畏空,故言清净。”①龙树菩萨.大智度论(卷第六十三)[M].鸠摩罗什,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4.因此,我们可以说自性是“空”的。空与净,只是名字不同,而内容是一样的。妙性本空,即是“非有非无”的般若空性。与道家“道”观念不同,道是似有似无,惟恍惟惚的状态,道化生万物,道肯定现实世界。而禅宗心性则是非有非无,本来清净的状态,其否定现实世界。再者,在圣人观上,道家言圣人是“要让真正的自我从功名利禄、是非善恶乃至从自己的形骸和观念的限制中解脱出来,达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以获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它的理想人格应该是通晓大道、自由自在、不受羁绊,即达到‘天人合一’状态的‘至 人’。因为‘至人无己’,与万物合一,同时也只有至人才做到了‘无已,无功,无名’。”[8]《坛经》亦言名为丈夫、天人师和佛,皆是识本心见自性之人,能含万法,却又不取不舍。可见,二者相似又不同。
二、从“无”到“有”看道禅的“化万物”与“建万法”
道家“道”的思想和慧能禅宗心性思想在本体论和宇宙生成论上有其相似性,也有其差异性,而理清和比较二者的异同,则更有利于我们从“有无”的角度来深入理解道家与禅宗的思想。老子的“道”既是本体论,为“天地根”,又是宇宙生成论,能化生天地万物。[9]在本体论上,《老子》第一章、第二十五章、第三十四章等章节中分别对道体进行了阐发,概括而言,老子所描绘本体“道”有不可言说,无形体;独立而普遍的存在;是“天地根”,是“万物之宗”;周行不殆,运动不止等几大特点。可见,老子的道并不是物质性的实体。在宇宙生成论上,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基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3]这里“一”是指天地未分的浑然一体的状态,即“道”。道化生冲气,冲气又分为阴阳二气体,阴阳二气和合,天地由此产生,万物就此孕育而出,这就是由“道”逐渐化生万物的总过程。老子认为,天地万物的生长自然而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3]道创生万物是无意识的,是“无为”的,而万物又是道派生的,因而又是“无不为”的。万物依道自然生灭。
而对于佛教禅宗而言,慧能认为“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7],一旦认识本心本性,就会顿然觉悟,当下解脱。为此,慧能特别强调在自心上下功夫,重视本性的作用,他说:“心量广大,遍周法界。”[7]心性广大,好若虚空,无边无际,含藏世间一切形色,山川河流,草木大地,日月星辰,都在自性之中。一切客观世界都是心的显现,都依心而存在。可见,慧能是把自心作为显现一切事物的本体和成佛的依据。同为本体,慧能的心性说和道家的本体道有着相似之处,二者都不是物质性实体,却都是万物的总根源。不同的是,道生万物是现实的、实在性的过程和结果,而自性建立万法是在自心中顿见万法的真如本体,并不是真实地能生成万物。
老子在论“道”的章节中多次描写了道与万物的关系,道是万物之母,道化生万物,亦或天下万物是如何产生的。如“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3]也就是说“有”是从“无”中生出来的。正如第一章所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3]这就是宇宙万物从“无”到“有”的生成过程。另外,我们从道生万物的关系上,也可以看出道的伟大,道的玄德。“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被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3]道由不主宰万物可以称为“小”,由万物都归依又可以称其为“大”,道的不占有不支配,最终成就了它的伟大。道化生、养育、区别、成就万物,是万物之母,虽然受到尊崇,却不发号施令,不占有,不自恃,不主宰,一切顺应自然,因而具有深妙的品德。
与道家的道生万物从“无”到“有”的宇宙生成论思想略有不同,慧能禅宗认为缘起性空,世间万物为心所生,并不真实存在,一切不过是假有。在敦煌版本的《坛经》里讲道:“如是一切法,尽在自性。自性常清净。日月常明,只为云盖覆,上明下暗,不能了见日月星辰。忽遇慧风吹散,卷尽云雾,万象参罗,一时皆现。世人性净,犹如清天,慧如日,智如月,智慧常明。于外著境,忘念浮云盖覆,自性不能明。故遇善知识开真法,吹却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见(现)。一切法自在性,名为清净法身。”[1]慧能认为,自性是清净的,故能派生万物,因而万物包含在自性之中,“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可见,自心显现,即真如本性显现,就能照见万物,因而明了万法皆空,世间一切不过是本心的显现、幻化,并不真实,眼前的事物也都是假有的存在。如著名的“风幡之辩”就很好地阐释了万法唯心,风、幡皆是妄念,若照见真心,无一不在真如本性中,无一真实存在。世人本性是空,含有一切万法,不减少一切法,正所谓自我本性是真空妙有,就是这个道理。常修此心此性,反照自我,而不流于口念,方能照见自身的般若智慧,看清世间万有真相。
三、从“有”到“无”看道禅的“反朴”与“解脱”
“道”既是万物化生的本原,亦是万物变化发展的规律。由道而化生的天地万物,最后还要回归生命的本源,由“有”复归于“道”(“无”),循环往复,永不停歇。老子用“反者,道之动。”[3]来描绘这种自然规律。至于万物与道的关系,正如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二章中的描述,“道”存在于天下,就像江海,成千上万条的川流溪涧都统统奔向无尽的大海一样,归顺它,使万物自然宾服。万物回归本根,即是复归回本来的模样,这是生命的本色,亦是符合道的自然规律,方能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没有穷尽。道生万物,万物再回归道,这就是道与天地万物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规律,循道则安全,不循道则凶险。同理,“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3]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从“有”到“无”的规律不仅体现在自然万物之中,老子讲,同样也存在于为人处事之中,道法自然,方能趋利避害。在现实的生活人事中,应该做到当满足了自身的基本需求之后,就应当尽量地去减少那种争名夺利的心智,弱化各种贪念。自然而然地顺其自然地过正常的生活,不攀比,不胡乱作为,不奸诈虚伪,不争夺抢占。可见,少私寡欲,坚持质朴,减少过多的私欲,懂得返璞归真,人才不会有忧患。
禅宗虽然与道家不同,但道家思想对其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慧能讲一切万法皆是虚妄,皆是空性假有。世上的万事万物,形形色色,都不过是真空妙有。如《心经》言“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7]。世间万物因缘而生,不可长存,终将回归虚无。在佛教中,顿见万物归一的方法便是识自本心。“禅宗倡导‘即心即佛’‘心即是佛’的思想,强调众生平等,人人皆有佛性,皆可成佛。众生能否成佛,关键在能否‘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即明了一切诸法,皆由心生,皆由心出,把一切都推及心源,直指本心。”[10]而这个顿见的过程就是从“假有”到清净本性(空)的过程。为此,慧能在《坛经》般若品第二里也提及过,在此不再叙述。“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7]这里所谓“无念”,是指没有是非黑白的分别心,没有事物对比与比较的差异,不执著于任何事物,不分别任何事物。即生起心念,而又不执著于心念。所谓的“无相”即是离相,不落于形色世界的种种外在行迹与具体形象。世人如果能够做到破相和离相,也就可以见自本心本性了,从而达到自性清净。所谓“无住”便是人的心体自性。在印度佛语里,“无往”是讲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流变之中,无法实存。慧能更是以“无住”为根本实质,向世人强调不要把一切空性假有的万法当作实有来看作,更不要执迷不悟,留念与执著于某一事物上。不然,无法顿现本心,无法解脱。
四、道禅的“有无相生”与“空有不二”
老子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3]“有”与“无”相互转化,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圆融无碍,“无”可以生成“有”,同时,“有”也可以生成“无”。不仅如此,有无共存,还能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如在《道德经》第十一章讲道:“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3]其意思是说,有了器物实体这个“有”可以带来便利,而器物中空这个“无”才是发挥作用的关键。因此,有了门窗的中空,才能具有房舍的作用。显然,老子更强调的是空虚不盈的作用,但“有”与“无”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既不能太多地执著于实有而忽视了“无”的作用,过度拥挤带来的将是失去伸展的空间;也不可过分执守空无,那样将无法继续发展。
另外,老子在描述道的时候讲:“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3]我们不难发现,说有又好像无,说无又好像存在,有为又好似无为,无为又好像有为,浑浑噩噩,混沌一体,不落两端。
在禅宗中同样具有“空有不二”的说法。如在《坛经》行由品第一这个章节里:“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7]这里“不二”有两种解释:一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万法在自性,而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一是没有分别,没有对立,佛性并不存在南北上的差异,因而没有根本差别。可见,不假外求,各自观心,自见本性,方能了知万法尽在自心,本无分别。在刺史问慧能人是否真的能往生到西方时,慧能说“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7]就再次表明了佛在心中,不在他处,我心即佛,东西方无二,没有分别。因此,慧能强调了成佛还需心行,在自己的本心本性上下功夫。同样,即便知晓了万物空性,也不能执着于空,“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7]因为空性也是一种妙有,空有不二。在担柴挑水、饮食起居中,但用此心,亦能成佛。
作为中国化佛教宗派之一,禅宗的发展离不开道家的影响。考诸禅宗思想的发展,道家的思想皆留下了清晰的痕迹。在本体论上,慧能禅宗的“心性”与道家的“道”有许多共通性。一是慧能讲的“直心”,即自然真心,亦即佛心,与道家“道”的自然无为性一样都体现了自然之旨。二是无论从老子以“一”称道,还是“道”化生万物时的无私,都体现了“道”的齐一性。这一特征就道禅关系来看,它很可能是禅宗心佛平等说、众生平等说的思想渊源之一。在修行方法上,慧能禅宗提倡随缘任运,纯任自然,这与老子提倡的“道法自然”,无为无不为的修行方法相一致。另外,慧能所说的顿悟之人,相当程度上,与道家圣人的理想人格尤其相似,二者相通,表现出佛教的中国化特征。慧能禅宗在吸收一些道家思想的同时也对道家的本体与禅宗的本体作出了不同的区分。道家的“道”置于宇宙万物之上,万事万物包括人都处在“道”的自然轨迹之下,老子提倡无为,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的能动性。不同的是,禅宗的“心性”“本来清净”,本来就具有般若智慧,众生人人都具备佛心佛性,因而在众生成佛问题上就具有了坚定的更为积极的信念。
慧能禅宗就是这样在与道家思想不断碰撞、影响和融合中发展变化,正如洪修平在《儒佛道思想家与中国思想文化》中所说:“应该说,道家思想和自然主义人生态度对中国禅学发展的影响深刻,这也是禅宗能够成为最具中国化特色的佛教宗派的重要原因之一。”[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