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策略
2023-01-11河南驻马店市实验中学463000冯盼盼
河南驻马店市实验中学(463000)冯盼盼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今云计算、5G 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教育,使教育越来越信息化。教育部于2018 年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为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指明了方向。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以它独特的魅力和优势成为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传播信息的有力桥梁,恰当、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有助于提升历史教学效率。历史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作为历史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面向人类世界、面向未来世界的家国情怀,要教育学生钟爱自己的民族,珍爱自己的祖国;要教育学生对自己国家的历史心存温情和敬畏……本文结合当前教育信息化的趋势就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进行探究。
一、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都非常注重教育。传统的价值观念一直认为,“立德”和“树人”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立德”属于教育的方式,而“树人”指的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在新时代,要想有效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就必须加大对“立德树人”的重视程度。初中历史教材中存在较多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知识与内容,初中历史教师要做好相关的研究与挖掘工作,找准教育的切入点。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先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鸦片,鸦片对人体有什么危害。然后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林则徐进行虎门销烟的出发点是爱国”,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有助于提升公民意识
为了促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有必要使他们充分体会到中华民族的魅力,有必要帮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分子,有必要通过丰富的历史课程内容来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入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全面提升学生的公民意识。
(三)有助于实现历史教育的目标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要认识到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基于教材内容引领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有利于学生客观地审视历史知识,增进对人与自然、社会的认识。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当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出发,并保证学生可以形成完整的史学构架,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以更好地实现历史教育目标。
二、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策略
(一)更新传统教育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信息技术手段从2000 年开始被逐渐运用到中学历史教学中,20 多年来,中学历史教学界都在不断探索将信息技术融入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方式。教育信息化人文价值体系具有导向功能,能够引导教育信息化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朝着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2020 年初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全国教育教学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传统的面对面的授课模式变为“线上授课”。尽管网课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挑战,但也给大家带来了很多启发,让广大教育者意识到在互联网时代,疫情的出现对信息化教育会起到促进作用。广大教育者特别是一线教师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应更关注信息技术,不断运用新兴的技术产物来拓宽教学途径、丰富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因此,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要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可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信息技术手段,以提高教学效率,实现课堂升华。
初中历史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接受新事物,快速学习并掌握各种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师叙述,学生笔记”的教学模式。要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全方位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使学生在丰富的感性信息的刺激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在将信息技术融入初中历史课堂的过程中,要改变传统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理念与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充分挖掘网络资源中的历史故事,突出历史人物与事件中的家国情怀因子。还可以利用影像资料,制作多媒体动画课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为了使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得到提高,教师应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对教材中的历史知识进行扩充。初中历史教材中包含了很多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文化传承的内容,这使得历史学科具有育人功能。历史教学中应该融入德育内容,同时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在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在写板书的过程中会浪费一部分的课堂时间。教师可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这部分时间节约下来,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
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下,传统以讲授法为主的初中历史课堂变得日益乏味,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当然学生也不能很好地体会历史人物的家国情怀。多媒体技术具有多元化和直观性等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便于创设内容丰富的历史情境。用涉及家国情怀的视频、歌曲导入新课,有利于学生直观地体会到历史人物的家国情怀,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在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8 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笔者引用了民族英雄杨靖宇的故事。笔者在讲课过程中播放了北京卫视《档案》的一期节目《英雄的部队 东北抗日联军》,通过视频再现了东北抗日联军领袖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学生看完视频后,笔者进行提问:你从杨靖宇将军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通过多媒体创设的历史情境,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达到了用历史英雄人物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目的,也使学生对祖国的英雄肃然起敬,更热爱祖国。在教学快结束的时候,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了音乐《松花江上》,用音乐烘托当时东北人民悲愤的心情,让学生牢记那段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课后,笔者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利用周末时间和家人或同学一起去参观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并写下自己的观后感。从而使学生的爱国情怀自由生发。
(三)鼓励学生运用多媒体开展探究式学习,感受日常生活中的家国变迁
由于历史事件都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与现在的学生有着一定的距离,导致学生难以理解相关的历史事件和概念。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将抽象的历史知识变得具体、直观。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课堂中自主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初中历史教材中有许多探究式学习的问题与材料。许多课堂活动如辩论赛、研讨会、演讲会、历史剧表演等都给学生提供了开展探究式学习的机会。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会更为便捷,互联网可以给他们提供丰富的资源。
怎样让学生走进历史,感受历史的魅力呢?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9 课“社会生活的变迁”时,笔者采取了社会调查的方法。课前将全班学生分为衣、食、住、行、通讯五个组,组员分工合作,利用周末时间对身边的父母、长辈及邻居进行调查,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如视频、音频、图片、手抄报、PPT 等来呈现调查结果。出乎意料的是,大家的积极性都非常高,每个组都圆满完成了任务。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段对一位老奶奶进行访问的视频,她满是皱纹的脸上含带笑意,淡淡地诉说着改革开放后自己生活的变化,历史在那一刻仿佛是可以触摸的。在分组展示的课件中,学生把农村老家的房屋、爷爷奶奶辈的老物件拍成照片,并与现在的房屋、家居进行对比。课堂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学生都在诉说着自己感受到的历史,并深刻体会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
同时,笔者邀请学生家长做了一个关于改革开放以来驻马店社会生活变迁的电子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从城市建设、衣着、饮食、交通工具、就业条件、卫生条件、教育、房价、政府的公信力等方面对四十多年来驻马店市发生的变化进行了了解。课堂上,笔者向学生展示了调查结果:①城市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公共设施进一步完善(70.1%);②衣着追求简单舒适、时尚潮流(79.0%);③饮食方面主张荤素搭配(83.1%);④交通工具以电动车、私家车、公交车为主(81.5%);⑤居住方面变化较大,人均居住面积大大提高,居住质量及环境大幅改善(65.1%);⑥就业观念主要是“坚持完成学业,走出一片天地”(78.2%);⑦医疗卫生水平提高了很多,看病方便了许多(66.1%)。这样的调查结果与课本中的叙述高度吻合,既激发了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见证者。对于最后一问“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你认为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有83.46%的人选择上升了,这充分肯定了我党的执政能力。问卷调查虽然只是了解社会发展的一种手段,不具备权威性,但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社会现实。上述问卷调查的开展,可以让学生感受身边的历史,激发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增强学生对家乡的情感。
综上,初中历史教师要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积极学习信息技术,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巧妙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历史人物的家国情怀。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如果教师能充分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世界,培养他们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担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