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教育报道的价值趋向

2023-01-11

中国地市报人 2022年1期
关键词:关怀教育

王 东

近年来,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实施,教育被各地政府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反映在新闻宣传上,各类教育题材的报道在媒体中所占的分量也越来越重。而那些荣获各类新闻奖项的教育报道尤其值得我们认真分析与研究,它们代表教育报道的成就与水平,反映教育报道的价值趋向。

一、带着问题意识,旧中出新

从新闻的类别上来说,教育报道是一种行业新闻,区别于其他社会新闻。由于教育工作规律性强、周期较长、变化波动不大、矛盾冲突往往不会呈现出激烈的态势,因此与社会新闻相比,“稳态新闻”或“隐性新闻”在教育报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什么是“稳态新闻”?也就是指那些已经发生但时效性不太强,还没有被报道过,广大受众尚不知道的新闻,它们具有新鲜元素少、态势波动小、看似习以为常、不太引人注意等特点。

获浙江教育新闻一等奖的新华社通讯《取消高考“点招” 浙江实践能走多远》,就是比较典型的稳态新闻。它所报道的新闻事实是:根据俗称“点招”的招生潜规则,高校的教职员工子女如果报考所在学校,只要上了批次线就能使用“机动指标”被录取。由于这条“门缝”的存在,校外人士也有了所谓的运作空间。而早在2007年,部属的浙江大学和浙江省属高校就已经悄悄地全部取消“点招”。换言之,这则新闻已经迟到了很多年,是一条不折不扣的旧闻。

很显然,要是没有问题意识,没有一颗好奇心和追问的姿态,就会对“点招”这一潜规则习焉不察。而站在教育公平的角度来审视这一题材,无论什么时候来做都不算太晚。按理说,取消“点招”绝对属于高考招生中正能量的举动,但主管部门只做不说的心态却给采访报道带来相当大的难度。而这件事本身就颇值得玩味,该报道也用相当的篇幅来对此进行报道。

当然,教育没有太多类似的突发事件,也不允许太多的突发事件在教育中存在。但这不等于一些教育行为、教育现象等没有新闻性,其新闻性就存在于看似平静却暗涌着针锋相对的价值争论之中。我们常说,新闻贵在一个“新”字,这个“新”字可以是新鲜的事实,也可以是引领风气之先的有价值的观点。

这方面,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的评论《当学生提不出问题时》可谓是代表作,作者针对“当今的学生知识越学越多,考试越考越难,负担越来越重,而很多学生已经提不出问题了”的现象,提出一个教育者应该极为关注的问题,即:学生的创新思维、求异思维受到压抑,创新人才可能“被教育”没了。文章大声疾呼:培养创新型人才,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和担负中华民族振兴的历史责任,应先从能让学生提出问题开始。

这个观点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虽然是一个很细微的教育现象,撬动的却是一个很大的教育命题——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及民族振兴。所以,这些作品能获奖就在于它们对很多日常的教育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观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产生了类似舆论监督的作用。这种监督虽不会产生直接罢官免职的作用,却能对整个参与教育的群体包括教育行政官员、校长、教师以及学生、家长等提出警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二、饱含人文关怀,小中见大

被称为“首屈一指的无冕之王”的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李普曼说:“新闻并不告诉你种子如何在地里发芽,但它告诉你第一棵芽是什么时候出土的。”要想成为第一个发现种子出土的人,编辑记者就要最先注意那第一场春雨。只有密切关注外界出现的新情况、新动态、新事件、新政策可能带来的新机遇、新动向、新变化,才能让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瞬间焕发出巨大的新闻能量。

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系列报道《一给一付间热热的烤地瓜“交易”着暖暖的爱》,讲述了东北师范大学的学生们与“地瓜爷爷”之间尊严式援助的故事。了解到“地瓜爷爷”的家境后,大学生们想给他捐款,却被老人婉拒。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每次多买一些他烤的地瓜,剩下的零钱也不要了。这组报道最动人的地方就是引导人们以人性关怀替换掉可怜施舍,以尊重为前提去帮助社会弱者。对于主旋律的精耕细作,对于落实“三贴近”的要求,由此可见一斑。

而获浙江教育新闻一等奖的消息《浙江农林大学食堂售爱心菜 5毛平价菜 20年价不涨》,更是多了一些人文思索与关怀,20年不涨价的平价菜让人觉得格外温暖。这篇报道其实预设了一个“对立面”,那就是近年来一些高校食堂随行就市,不断给菜肴提价,导致师生吐槽声连连。而浙江农林大学的做法恰好反其道而行之,能坚持推出平价菜,显得非常难能可贵。两厢一比较,报道的立意就高了。这不是一两道平价菜的问题,而是能不能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以学生为本、替贫困学生着想,为他们提供人性化服务的问题了。

文章配发的短评《这个“亏”吃得值!》也是铿锵有力。确实,高校为学生而“吃亏”,要舍得吃亏、敢于吃亏。教育新闻要带着人文关怀,表现出足够的理性、建设性与互动性,这既是教育工作的需要,更是新闻报道的要求。

尤其在处处讲收益、讲盈亏的当下,教育新闻在新闻素材选择、采访语言运用及新闻写作心态上都应突出以人为本的前提。在关注当代人生存状态时,特别是在弱势群体报道中,更应重视人文关怀的体现;在反映社会发展趋势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向师生传播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时,应增强人文色彩的笔墨,传播社会良知,引导公众情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体现对人的根本关怀、普遍关怀和长期关怀。

三、遵循传播规律,平中见奇

教育新闻由于涉及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体制、教育政策、教育运行、教育对象等内容,因此很多报道习惯于只要能描述清事实就可以了,缺乏文采,也因此缺乏可读性,吸引不了读者的关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教授James W.Carey给新闻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新闻学是一门经过严格训练的叙事艺术。”许多文学性元素的融入,会使得新闻这种“易碎品”所描述的事件、信息在人们的生活记忆中保留更长的时间,从而产生更多的价值。

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的通讯《宿管阿姨800字致辞 被掌声打断11次讲哭毕业生》,主人公是一名60岁的宿管阿姨。记者截取了她一些富有亲切感的口语、白话,甚至还有时髦的网络用语,来取代抽象概括的经验介绍。记者调动了视觉、嗅觉、味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真实又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与大学生打成一片的“潮老太”形象,也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如果没有这种在场的叙述,相信报道一定会逊色不少。

而获浙江教育新闻一等奖的通讯《三问“潘旭华现象”》,讲述了浙江师范大学一名草根科学家的成长经历。报道设置了多个冲突,如一个自嘲“连县城都没去过几次”的“乡下人”,为什么能领跑世界精密机床的核心研发?一个中专毕业生怎么能走上大学讲台等,以此牢牢地攥住了读者的注意力。另外,文中的小标题也都用设问的方式,以增加悬念,如:“大专院校挤破头都难拿到的国家863项目,为何给了一个‘三无人员’”“手下只有农民工和下岗工人的个体户,怎么会有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等。

当今时代是现场研究的时代,教育报道也应当充分调动记者的感官去捕捉现场的各种新闻点。所以,有现场的教育新闻要比没现场的教育新闻更可闻、可见、可触、可感,因此也更加形象化、立体化。教育题材往往平淡无奇,概念性的东西较多。正因为如此,教育报道才需要有更多一些让读者感同身受的东西,让报道视觉化甚至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把一些旧题材写出新意,写出趣味来,增加它们的新闻价值。在尊重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下,也重视遵循叙事艺术,这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十分必要。

而随着全媒体报道的深入推进,部分获奖的教育报道一反过去流行的“高举高打”做法,尝试跨媒介传播,为读者参与打开了通道,从而避免宏大叙事的“自说自话”。像系列报道《一给一付间热热的烤地瓜“交易”着暖暖的爱》,除纸媒传播外,还将报道刊出后所有的动人情节拍成微电影《温暖之城》,让温暖以更深远的方式传播。市民郭晓林因扮演“地瓜爷爷”而成为长春的“红人”,粉丝越来越多了。另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百万以上市民观看到这部谈不上专业却充满温情和真诚的短片。

事实上,这不仅仅是跨媒介融合那么简单;从更深层次来讲,它反映的是教育新闻传播者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素养等方面的转变。而只有这样的报道才是接地气的,才是与老百姓心贴心的。

四、结语

教育报道与一般的新闻报道有很大的不同,其报道内容对新闻信息的精准性要求高,具有一定的行业特殊性。除要求编辑记者具有雄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生活体验外,还要求他们能发现问题、看准问题,将专业术语还原为大众语言,不仅是教育新闻的记录者,还要成为促进教育发展的推动者。尤其是在传播手段不断推陈出新的当下,持续加大创新、创优能力是教育报道永远不变的价值趋向。

猜你喜欢

关怀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