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2023-01-11中共中央宣传部
□文│中共中央宣传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有关部署,根据《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有关安排,围绕加快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构建数字时代新型出版传播体系,坚持系统推进与示范引领相结合的总体思路,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出版融合发展战略谋划
1.坚持正确发展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出版工作的全面领导,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确保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2.科学设定发展目标。锚定出版强国建设目标,对标《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到“十四五”时期末,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新型出版传播体系更加完善。推动主力军进入主战场,打造一批竞争力强、优势突出的出版融合发展示范企业,有效巩固数字时代出版发展主阵地,始终用主流价值引领网上出版舆论,进一步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
3.统筹规划发展布局。鼓励各地区和各级各类出版单位立足实际、改革创新、做出特色,优化调整出版融合发展的种类、布局、结构,解决好功能重复、内容同质、力量分散问题,推动出版融合集约化、差异化、高质量发展。加强示范引领,深化开展出版融合发展工程,实施好产品、平台、企业、人才等相关系列子计划,突出重点,扶优助强,打造标杆,培育出版融合发展第一方阵和示范矩阵。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加强对数字出版基地(园区)的规范管理、考核评估、动态调整,发挥好数字出版基地(园区)的孵化、服务和支撑作用。
二、强化出版融合发展内容建设
4.扩大优质内容供给。坚持内容为王,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挥出版单位内容资源和编辑把关优势,大力推进出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出版融合发展内容结构,加强网络原创优质内容建设,打造更多突出思想引领、彰显主流价值、富有文化内涵、产生广泛影响的出版融合发展项目,切实把出版内容优势转化为融合发展优势。探索通过版权合作、项目共建等方式,整合更多优质内容资源,形成品类齐全、内容丰富的出版融合发展资源池和项目库。
5.创新内容呈现传播方式。积极贴近读者,增强服务意识,适应网络传播分众化、差异化趋势,探索通过用户画像、大数据分析等方式,充分把握数字时代不同受众群体的新型阅读需求,推出更多广为读者接受、适合网络传播的数字出版产品和服务。坚持效果导向,适应数字时代舆论生态、文化业态、传播形态的深刻变化,更加注重利用新型传播手段,加强全媒体运营推广,提高优质数字出版内容的到达率、阅读率和影响力。
6.打造重点领域内容精品。大力实施精品战略,坚持精品引领、精品带动,构建主题突出、质量上乘的出版融合发展精品体系。围绕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打造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示新时代伟大成就、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彰显时代精神风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高水平学术研究、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等方面的精品项目。加强重要领域专业数据库建设,推动出版单位打造代表国家水平的党史文献、社科文献、科技文献、学术文献、古籍整理融合出版精品,推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数据库项目。
三、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
7.加强前沿技术探索应用。紧盯技术发展前沿,用好信息技术革命成果,强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创新驱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鼓励出版单位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等加强合作,搭建支撑出版融合发展的技术型高水平实验室,提升实验室建设效能,促进相关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为推动出版融合发展提供更大动能。
8.促进成熟技术应用推广。着眼适合管用,充分挖掘满足出版融合发展业务需要的各类适配技术,促进数字出版内容的多介质、多角度延伸,打造出版融合发展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建立科技工作与标准化工作联动机制,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融入相关标准,重点支持出版新型业态和融合技术等领域的标准研制,以高质量标准促进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
9.健全科技创新应用体系。强化出版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有效对接出版融合发展技术需求,促进各类创新要素整合集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衔接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出版业科技与标准创新项目为抓手,评选确定一批出版技术研发应用、标准研制推广等方面的优秀成果,推动科技创新有效赋能出版融合发展。
四、打造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工程项目
10.优化提升重大工程实施效果。深入推进“新时代 新经典——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数字图书专栏”、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等项目建设,丰富专栏和数据库内容形式,创新传播方式,持续推动形成网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浓厚氛围。加快推进国家古籍数字化工程,建设国家古籍数字化总平台、中国古籍总目网络版、古籍资源专题数据库,汇聚共享优质古籍数字化资源,更好地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标准建设《中国大百科全书》网络版、《辞海》网络版,创新编纂、出版、传播方式,更好满足读者对权威百科知识的新需求。
11.着力打造重点品牌项目。推动出版单位实施品牌提升计划,立足优势领域精耕细作,充分发挥内容资源、作者资源、品牌资源优势,积极布局重点产品、服务和平台,集中力量打造读者认可度高、行业竞争力强的出版融合发展重点项目。实施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数字出版优质平台遴选推荐计划,着眼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打造示范样本,遴选推荐一批质量上乘、影响广泛的精品项目和优质平台,构建重点项目带动、全面协调推进的出版融合发展格局。
12.做强做优头部示范企业。推动有条件、有实力的出版单位加大投入力度,大幅提升融合发展的资源聚合力、产品创新力、品牌运营力,打造技术领先、融合度高、精品聚集、示范性强的知名企业。实施出版融合发展示范单位遴选推荐计划,推出一批有影响的融合发展旗舰单位和特色单位,推动入选单位加强融合发展战略部署,加大资金、技术、资源、人才等方面投入,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带动出版融合发展向纵深推进。
13.加强重要成果展示交流。用好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中国数字阅读年会等重要展会平台,全面展示出版融合发展重要成果,进一步扩大重点项目和品牌企业的示范力引领力影响力。办好出版融合发展经验交流会,加强政策宣介、经验分享和案例交流,深入挖掘示范项目的典型意义和引领价值,进一步凝聚行业共识,坚定发展信心,推动深度融合。
五、建强出版融合发展人才队伍
14.夯实人才培养基础。发挥高校人才培养重要作用,在出版学科建设中加强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践人才培养,支持重点高校与出版单位、数字出版企业等合作培养急需紧缺人才。组织有关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分层分类办好出版融合发展培训班、研修班,重点围绕融合发展新趋势、新理念、新技能,精心选配师资,打造精品课程,着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出版融合发展人才。各级党委宣传部和各主管主办单位开展出版融合发展专题培训,对出版企业及其融合发展业务负责人、重点项目核心成员等加强培训,提升出版融合发展骨干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水平。
15.强化高层次人才培养激励。加大国家重大文化出版人才工程对出版融合发展人才的重视支持力度,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评选、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评选中,增加融合发展人才入选比例,造就更多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实施好出版融合发展优秀人才遴选培养计划,突出优秀人才发现、培养、使用,打造一批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创新创造能力突出、引领发展表现出色的出版融合发展人才。聚焦出版融合发展重大问题研究、重大技术攻关、重大工程建设,整合各方面优质资源和创新要素,在重大任务中打造融合发展高端人才和领跑团队。
16.发挥企业人才建设主体作用。出版企业根据出版融合发展事业需要,制定相关人才建设规划、制度、举措,坚持全员参加与专人负责相结合、内部挖潜与外部引进相结合,不断扩充融合发展人才队伍。对专门从事融合发展业务的人员实施专项培养计划,在产品策划、内容编辑、技术开发、传播运营等方面,培养一大批骨干人才、青年英才、业务新秀,对优秀人才在考核评价、工资待遇、职业发展等方面给予更大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出版企业,聚焦融合发展前沿,跨单位调集优秀人才组建攻坚团队,在人才梯队、科研条件、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配套支持。
六、健全出版融合发展保障体系
17.完善政策扶持机制。在出版单位年度核验、社会效益评价考核中强化出版融合发展情况考核,推动出版融合发展成效与有关评奖评优、出版资源配置联动挂钩,进一步激发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活力。创新资金投入方式,引导推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根据实际加大对出版融合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出版单位设立出版融合发展专项资金,推动国家出版基金对出版融合发展重大项目择优支持,强化出版融合发展资金保障。对出版融合发展精品项目、优质平台、示范单位、优秀人才等,在宣传推广展示、支持政策对接等方面适当倾斜。
18.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数字化环境下一体化内容生产传播机制,全面推进机构融合、业务融合、资源要素融合,提高出版融合发展海量资源集聚、优质IP运营能力。在出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出版与其他行业跨界融合等方面,加强改革创新,不断拓展融合发展新模式,形成数字时代出版融合发展新优势。鼓励出版企业大胆探索融合发展质量评估体系,建立以创新价值和综合贡献为导向的绩效评价机制,更好地促进出版深度融合发展。
19.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坚持安全为要,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技术,加快构建数字内容安全风控体系,筑牢出版融合发展安全底线。强化版权意识,充分体现优质内容资源的市场价值,大力整治重点领域侵权盗版行为,有力遏制侵权盗版行为对出版融合发展的不利影响。坚持融合共生,支持出版单位之间、出版单位与网络平台之间通过项目合作、联合研发、资源共享等方式有效对接、优势互补,释放产业链各要素活力,构建良性的融合发展新格局新生态。
20.逐级抓好贯彻落实。中央宣传部加强对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总体统筹、规划、布局,加大对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工程项目的协调推进力度。各地党委宣传部和各主管主办单位要把推进出版深度融合发展作为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既抓好谋划部署、统筹协调,又抓好政策支持、业务指导。出版单位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把出版融合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加强组织领导,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工作力度,把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各项任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