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语境下微纪录片叙事语言特征分析
2023-01-11陈晓军
陈晓军
(武城县融媒体中心,山东 德州 253300 )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数据,截至2021年6月,中国互联网视频(包括短视频)用户数量已达9亿4400万,比2020年12月增长1707万;占互联网用户总数的93.4%;其中,短视频用户数达到8.88亿,比2020年12月增加1440万,占网民总数的87.8%。[1]从数据可以看出,短视频在受众市场拥有极高的迎合度,微纪录片作为短视频范畴的一种形态,因其精短的节目时长,精致的视听语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备受创作者推崇。了解融媒体语境及微纪录片叙事语言特征,对微纪录片创作者来说可以说至关重要。
1.融媒体时代语境分析
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在其著作《第二媒体时代》一书中,提出了“第二媒体时代”的概念。他将大众媒体时代称为“第一媒体时代”,将以互联网为特征的新媒体时代称为“第二媒体时代”。根据马克·波斯特的划分方法,一些专家学者将融媒体时代称为“第三媒体时代”。[2]就传播特征而言,“第一媒体时代”呈现出一对多、自上而下辐射的封闭单向传播特征。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第二媒体时代”呈现出开放的双向传播特征,但仍然遵循简单明了的线性传播模式。“第三媒体时代”则是媒体融合发展时代,它的传播形态、传播方式与传播主体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于万物的互联互通互融,承载信息的媒介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特点,随着传播形态的变化,传播主体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任何人不仅可以成为信息的消费者,还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UGC)。因此,开放的非线性碎片化复杂的传播特征成为融媒体时代最显著的传播特性。融媒体特点具体可总结为如下几点:首先是受众紧密程度高,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质量高、效果好,信息伴随明显;其次是传播方式多样化、碎片化,阅读方式碎片化、轻量化、浅阅读;最后就是传播形态多样化,传播主体多元化(UGC、PGC、OGC)。[6]
2.微纪录片创作中叙事语言特性分析
2.1 微纪录片创作的叙事载体
所谓微纪录片叙事载体,即微纪录片的表现形式或媒介。在叙事语言特性范畴内,重点探讨微纪录片的表现形式,这里包括时长与内容。微纪录片是传统纪录片为适应碎片化、浅阅读融媒体语境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轻量化的非虚构影视艺术形式,在时间特性上表现出篇幅短小的特点,在内容特性上表现出单一精炼的特点。关于微纪录片的时长,学界、业界并没有做出严格意义上的规定,通常情况下在10分钟左右,最多不超过 25 分钟。例如,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制作的以国宝为主题的文化艺术类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每集时长为5分钟;由中央电视台和北京故宫博物院联合制作的以紫禁城为主题的文化艺术类纪录片《紫禁城100》,每集有6分钟的时长;原创短视频内容平台“二更”的微纪录片的时长为3~5分钟。关于内容单一精炼,主要是受时长、语境、媒介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因而不能进行多内容、多线性的宏大叙事。单一内容表现形式的转变,使得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或板块式叙事结构被单一性片段式散点的叙事结构所代替,也就是传统纪录片的“书面语”表达被微纪录片的“口语化”表达所代替。综合上述关于时长和内容的论述,可以看到,微纪录片的“微”是叙事载体的整体表现特性。其实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性,才使得微纪录片符合了融媒体时代的碎片化传播特征,也迎合了融媒体时代观众浅阅读的习惯。
2.2 微纪录片创作的主题选择
主题是微纪录片的思想与灵魂,是隐含其中的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在融媒体传播环境中,微纪录片的主题选择受到了包括语境、体量以及受众群体审美价值等因素的影响。基于上述因素,微纪录片的主题选择具有3个主要特点:一是主题单一;二是符合当下受众群体审美特性,三是“以小见大”。[3]
所谓主题单一,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清晰而明确的致力于一个主题内容的表达。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微纪录片的轻体量决定了多主题与多内容呈现的难度;其次就是多主题与多内容的表现形式,有违融媒体语境的碎片化、轻量化的传播特性以及受众浅阅读的消费习惯。[3]例如,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制作的《如果国宝会说话》每集5分钟从个性化角度讲述一件文物;大型微型纪录片系列《365个中国梦故事》每集3分钟讲述一个人物故事。所谓的主题选择要符合时代背景之下的群体审美特性,就是创作者要立足当下环境,立足时代背景,在对每个受众群体的审美特性、消费需求进行仔细研究和充分把握的基础之上,进行主题确立和作品创作,从而使受众群体在作品中达到“获得感”,创作者的主题选择与目标受众群体的审美特性或价值观精准配位。目前,微纪录片在选题上总体呈现出偏年轻化消费群体特性。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21 年 6 月,我国 20-29 岁、30-39 岁和40-49 岁网民占比分别为17.4% 、20.3%和18.7%。[1]数据显示,网民年龄结构呈现年轻化特性。因此,在微纪录片主题选择上,在照顾各群体受众的同时,更倾向年轻人这一信息消费群体。伴随着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的推进,老年群体也加快了融入网络社会的速度。总之,创作者创作之初,一定要考虑主题选择是否符合时代背景之下的群体审美特性。所谓的“以小见大”,就是微纪录片以平民化的选题方式,以故事化的叙事方式,以一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心灵的艺术表现形式,由点到面来体现更具时代意义的精神内涵,从而引发人们的思考达到创作的目的。
2.3 微纪录片创作的视角
传统纪录片一般时长长,体量大,情节铺垫较长,这样显然有违融媒体时代语境下碎片化、浅阅读传播规律。诞生于新媒体时代、成长于融媒体时代的微纪录片,在创作题材上遵循平民化视角,正在实现由“复杂”到“简单”、由“当时”向“共时”、由“宣教”向“隐喻”转变。创作者将视角回归以人为本的普世价值观,将关注点聚焦到个体、平民,从平民的视角切入,体现大众人文情怀,从百姓的日常做起,体现人间烟火。如此,微纪录片才符合融媒体时代的语境和当代受众的需求,从而具备了更强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比如,微纪录片《早餐中国》,将镜头对准市井街头的早餐店和食客,将视角聚焦到百姓简单平凡的一食一粥、一茶一饭,然后以美食为媒介,刻画出一幅幅升腾着希望的人间烟火与带着露珠的气象万千的美好画面,从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价值与广泛的传播效果。
2.4 微纪录片创作的镜头语言
镜头是影视作品进行叙事的一种基本的语言单位。在融媒体语境之下,微纪录片在“微”语态、“微”形态、“微”视端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在镜头语言的处理上,相较传统纪录片也更具趋“微”的特点,即在镜头上更加注重对细节的把握和小景别的运用。[5]例如,与2005年的传统历史文化纪录片《故宫》相比,微纪录片《故宫100》在镜头语言上的最大不同,就是小景别镜头大量采用;同样的镜头语言处理方式,也发生在微纪录片《丝路,我们的故事》与传统纪录片《一带一路》两部作品之上,小景别、细节化的镜头语言处理,成为微纪录片《丝路,我们的故事》与传统纪录片《一带一路》最大的不同之处。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变化,首先是短小精悍的微纪录片体量所致。微纪录片要想在“微”的时长内实现情感表达,就需要以小见大和对细节进行把握。全景出气氛,中景是体现人物交流与交际比较好的景别,近景对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有更好的诠释作用,特写则更出情绪。因此,中景、近景、特写这样的小景别镜头,能更好地满足微纪录片的情感表达需求。
微纪录片镜头语言向细小化发展的另一个原因,是伴随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而诞生的智能化移动“小屏”终端所致。在这种“微”传播信息接收环境之下,微纪录片为弥补“小屏对细节丢失”所带来弊端,更多采用小景别镜头,以此获得更好收视效果和传播效果。
2.5 微纪录片创作的声音系统
声音系统包括人声、声音、音效、音乐等,是微纪录片艺术表现形式的基本要素之一。声音对微纪录片而言,并非独立的叙事载体,而是通过与画面形成呼应关系来进行叙事,从而弥补画面单一叙事元素表达的不足,进而使得叙事内容更加生动丰满。
人声,通常讲就是解说或旁白。微纪录片的解说或旁白因为受到时长限制,所以不能像传统纪录片那样进行长篇大论,而是尽可能用简洁生动、易于理解的句式进行表述。为了增强叙事的亲切感、真实感和逻辑层次,目前,微纪录片中往往淡化了解说词,转而采用叙述的方式进行叙事,而且在叙述上采用最多的是第一人称,其次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相结合的,使用第三人称的采用最少。
音响、音效在微纪录片中可以起到有效还原现实、增强代入感和体验感的作用。通过悦耳的、恰当的音响、音效,受众更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获得很好的体验感和参与度。
音乐作为微纪录片叙事的重要元素,对深化主题以及使叙事保持完整、有序起到了重要作用。首先,音乐可以传递感情,抒发情感。音乐通过与画面配合,将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情绪以及事件发展的剧烈波动表现得淋漓尽致。受众则通过音乐、画面等叙事元素对听觉系统、视觉系统等感官系统的刺激,获得极度的参与感、体验度,从而与作品产生情感脉动。其次,音乐可以通过参与叙事来产生节奏。音乐与画面的密切配合,可以产生纪录片的叙事节奏,叙事节奏则作用于情节发展与心理变化,从而影响、帮助受众观影和理解主题。再次,音乐可以烘托气氛,渲染情绪。轻松的音乐可以营造出愉悦的情绪,凄凉的音乐可以营造出一种伤感的情绪。音乐的运用可以充分营造出微纪录片主题所需要的环境,可以充分酝酿出主题所需要的情感,从而获得主题所需要的情绪。最后,音乐可以起到转场过渡、组接画面的作用。就局部而言,音乐在情节变动和画面剪辑中,可以起到承上启下自然过渡的效果,从而避免因情节、画面的变动而产生的突变和跳跃性;从整体来看,一部作品为了满足叙事和表达的需要,通常会使用几段音乐,这些音乐从整体上看是没有连贯性的,但就局部段落而言,却可以将不连贯的画面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7]
2.6 微纪录片创作的字幕系统
在影视作品中,字幕是影视艺术表现形式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之一,也是一种叙事手段,可以起到强化主题、增强感染力的作用,也可以起到转场过渡、组接画面的作用。运用好字幕,不但可以对画面内容起到解释与起承的作用,还可以对角色的内心情感起到诠释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传递创作者的情感表达,从而引导受众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与强化主题。
在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字幕的设计。第一要选择符合主题内容和艺术定位的字体;第二是选取能够烘托主题的色彩基调;第三是字幕的艺术表现元素构成要符合主题定位与整体基调;第四是字幕的编排设计要与画面协调,不能破坏画面的整体艺术性和局部艺术性;第五是字幕在画面停留的时长要符合受众阅读习惯与心理要求。总之,恰如其分地设置字幕的字号、颜色、位置、编排、停留时间等,才能获得最佳的视觉效果。[8]
2.7 微纪录片创作的色彩语言
色彩语言也是微纪录片创作中艺术表达的一种叙事语言。首先,色彩语言影响整部微纪录片的视觉表达与美感呈现。[9]微纪录片作为一种影视艺术作品,在追求思想性塑造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其美学内涵的表达。即,只有当“内容美”与“形式美”完美融合的时候,才能成就一部出色的作品。色彩语言作为画面最直接的呈现元素,由此担当起微纪录片“形式美”的重要角色。其次,色彩语言参与了影片的叙事表达和人物塑造。色彩语言的表意和暗示功能在微纪录片的叙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将抽象的人物内心情感具象化的表达出来,从而使其参与微纪录片叙事和人物塑造成为可能。[9]最后,色彩语言影响微纪录片的情感基调和节奏。色彩作为主观情感表达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在情节构成与主题表现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镜头中的存在长度和存在的面积,决定了微纪录片的情感基调,情感基调则调动情感表达,情感表达感染环境氛围,环境氛围服务主题诉求,如此相得益彰;其在时间性与运动性方面的变化,则影响着微纪录片结构与节奏。总之,色彩语言作为微纪录片创作特性的重要方面,应该引起创作者的极大重视。
2.8 微纪录片创作的精细化剪辑
细小的情节,对推动微纪录片叙事、烘托气氛和刻画人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体现在镜头上,就是景别越大,细腻程度越小,聚焦程度越散。相反,景别越小,细腻程度越高,聚焦内容越小。因此,微纪录片在后期的剪辑阶段,可以通过有效细节把握来提升作品的感染力和叙事的细腻程度。这里所谓的细节,既包含刻画人物肢体动作的细节,又包含对场景特写的把握。例如,由山东广播电视台制作推出的系列微纪录栏目《至味山东》,就非常注重对细节的把握。每期节目都是大量选取小景别的镜头,既能展现主人公娴熟的调配烹饪技艺,又能起到诱人美食对人体感官刺激的作用,还能隐喻出主人公勤劳朴实的劳动品格和专心专注的聪明智慧。
结语
微纪录片的创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深深影响着作品的创作。与此同时,不断变化的创作语境、传播环境和受众需求,也加剧了创作各方面的不断更新。因此,微纪录片的创作只有立足于实践,以理论为源泉,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