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五字”教研中优化幼儿户外混龄游戏

2023-01-11江苏省句容市后白镇二圣中心幼儿园陈小娟张贤青

早期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学问研讨教研

江苏省句容市后白镇二圣中心幼儿园 陈小娟 张贤青

江苏省教育厅2017年出台的《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把教研作为由点及面整体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核心力量,不断提高幼儿园课程实施水平,全面提升学前教育办学质量”。近年来,在《意见》的指导下,我园积极拓展园本教研的内容与形式,重视用“研”的形式解决教师实际工作中的共性问题。“学问思辨行”是儒家提倡的一种认识和修养的方法,其强调认知在先、问题精准、积极思辨、提炼分享、实践检验。我们将这一方法运用到园本教研中,让整个教研活动成为一个认知、修养的过程,并通过不断实践,让这一过程内化为教师主动成长的过程。下面以“幼儿户外混龄游戏专题研讨”为例,总结我园“五字”教研法的具体实践与运用。

一、学——认知在先

“学”,从学习范围来看有针对常规普适知识的学和针对专题内容的学,从学习媒介来看有向书本、资料学,向网络、专家、同行、幼儿学……教研活动中的“学”主要是为了提升教师的认知,寻求价值认同。在“幼儿户外混龄游戏专题研讨”前,我们采用自主读、精读、共读等方式,围绕“混龄游戏组织与指导策略”进行专题阅读。在学习中教师们达成了共识:混龄游戏对于提升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水平有很大的价值;年龄较大的幼儿更能在户外游戏中带动年龄小的幼儿;我园户外占地面积大,环境布局合理,资源丰富,户外场地设施齐全,班级幼儿人数少,所以在我园开展户外混龄游戏是可行也是必行的。

二、问——问题精准

在整个教研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问题,从这些问题中找出有价值的真问题,是教研活动开展的基础。于是,我们首先广收问题,并进行分类汇总,接着根据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需求,结合幼儿混龄游戏的特点,筛选、甄别出当下的真问题。围绕户外混龄游戏,我们最初收集了来自教师的67 个问题,后归纳整理成10 个,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成为教研的导向性问题。中心教研组组织专题教研时也会根据游戏开展情况和教研主题抛出问题,引导大家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与研讨。

三、思——积极思辨

“思”伴随“学问辨行”的全过程,是“学问辨行”的深加工。教师们在教研中进行思维碰撞,既要思考到位(深思),又要思考准确(慎思)。在“幼儿户外混龄游戏专题研讨”的过程中,我们通过不同的教研形式让教师们“思”起来。

1.体验式教研。针对第一次幼儿户外混龄游戏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知道光“纸上谈兵”是不行的,只有亲身体验、实践操作,教师们才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于是,我们开展了体验式教研,教师们通过化身为幼儿,逐区体验游戏过程,对“游戏任务卡的设置与摆放”“区域活动内容与材料的调整”等有了新的感悟和想法。

2.研讨式教研。在幼儿户外混龄游戏开展的初期,每次游戏结束后,我们都会基于教师的观察,进行中心教研组的研讨,大家或分享指导经验,或提出困惑、求助答疑。活动中,我们多数是采用自问自答或一问多答的方式进行,这样研讨结束,问题也就会有一个或多个解决方案。同时,我们会根据教研的需求灵活决定教研地点和范围,或室内或室外,或小组或全体。

3.现场分析式教研。如我们围绕“安吉梯区域还可以怎么玩”“如何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实现异龄高效互动”等主题,来到游戏现场开展现场分析式教研。大家在观摩、分析、研讨中解决户外混龄区域的个别问题,并及时分享经验。

4.专家诊断式教研。在园本教研的推动下,幼儿户外混龄游戏不断向高水平发展。但当局者迷,于是中心教研组借助园际交流和专家的力量帮我们把脉,在现场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诊断,找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辨——提炼分享

观点不同就要“辨”,只有在展示、分享、辩论、引导、相互提问补充的过程中,才能激发出教师更多深层的思考。在幼儿户外混龄游戏中,我们多是借助观察、分享进行经验提炼。观察幼儿是活动优化的基础,我们主要通过两种观察方式实现幼儿全体与个体的平衡。一种是纸质的扫描式观察,用于大致了解户外混龄区域来了哪些幼儿,他们使用了哪些材料,干了什么;另一种是观察视频分享,教师围绕活动目标,或分析该区域个别幼儿的游戏行为,或分析大带小的实际情况,或展示区域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通过观察采集的信息、发现的问题,成为教师调整、改进幼儿户外混龄游戏的依据。通过梳理,我们还总结出优化户外混龄游戏的三个策略:找准问题做好研讨,基于观察做好调整,发展优势做好创新。

五、行——实践检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问思辨”就是为了“行”,“行”也是检验“学问思辨”所总结出来的策略是否有效的最佳途径,只有如此才能做到知行合一。但“行”不是教研活动的终点,在“行”的过程中可能还会产生新的问题,这样新一轮的“学问思辨行”又会开始。我们在幼儿户外混龄游戏研讨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幼儿平时很喜欢在小树林中进行游戏,并拓展了玩法,但随着天气渐冷,他们怕冷又不愿意去玩了。研讨后,我们根据树林阳光照射的方位变化,改变了游戏区域,并引导幼儿搭灶台、捡树枝、烤红薯、尝美食,树林里的游戏又红火开展了起来。

幼儿户外混龄游戏在“五字”教研的推动下不断优化,我们也在这一过程中总结出以下经验:

1.游戏的计划。教师要根据环境、材料、幼儿经验,引导幼儿制订游戏计划。参与游戏的幼儿有了明确的计划后,能以自己的思考和能力投入活动中。

2.教师的介入。当游戏遇到困难时,教师可适时介入,鼓励年龄较小、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游戏中难度较低的部分,引导年龄大、能力强的幼儿完成游戏中难度更高的部分,从而发挥混龄游戏的独特优势,达到幼儿共同游戏的教育目标。

3.集中的讨论。在游戏前,教师要引导幼儿针对游戏内容、要求、新材料投放、新技能学习等进行集中讨论,便于游戏的深入开展。活动结束后,教师还要引导幼儿集中欣赏游戏成果,引导异龄幼儿间进行相互评价,营造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氛围。

猜你喜欢

学问研讨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比多少的学问
朗智无界 盛享未来——与朗盛聚合物添加剂业务部的深入研讨
“一”的学问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水运发展与专业研讨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鸡叫的学问
“贴秋膘”不等于吃肉,秋冬进补有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