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地理教学设计
——以“城镇化”一节为例

2023-01-11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136000张桐禹

中学教学参考 2022年7期
关键词:城镇化人口阶段

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136000)张桐禹

一、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在现代教育学理论中可谓一门“显学”,其独特的知识观、教学观、学习观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大要素在学习中的关键性作用,指出情境性、互动性、联通性是学习的基本特质。知识的获得是学生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而知识是特定情境下的解释或假设,具有相对真理性。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交流探索,并且引导学生从多个侧面去理解同一问题,进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育学生的学科能力。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的关键维度,它是通过知识结构的形成、新旧知识的整合、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等途径得以实现的,其本质在于知识的联系与整合。

建构主义主张学生的知识并非依靠“传递—接受”的方式积累的,而是在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学生在接触不同的信息后,会将其通过同化或顺应的方式加以处理,获得认知结构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让学生基于最近发展区整合新的理论知识。当然,地理概念、原理、规律也有着超越生活情境的一面,科学知识对生活常识的超越与重构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进行问题探究提供心理动力。在学生解决地理问题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言、评价、演示、创造,最终实现意义建构。

二、设计构思

地理课堂教学需要引入建构主义理论进行革新,但也应结合学科特色,以发挥其效用。地理教学往往基于人地协调观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念与思维结构层面的引领。教师应力求使人地观念落实到区域层面。城镇化的实质是城市与乡村这两类功能各异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之间的地理要素流动。通俗地说,城镇化的本质就是区际联系。因而,“城镇化”一节的教学应遵循区际联系教学的基本思路,即“描述区际联系特征→解释区际联系成因→阐述区际联系影响”[1]。

然而,部分教师在教学“城镇化”时会忽略城镇化的区际联系本质,不能把握“区际联系影响”所隐含的人地协调意蕴,例如会将“城镇化进程”与“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割裂开来,没有将二者进行整合。这种教学处理方式难以让学生了解人地关系的复杂性,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意义建构。

笔者的教学设计思路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紧扣人地协调观,阐述城镇化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地关系变化,解释城镇化的基本特征与环境影响,从而达到素养培养目标。也就是按照“要素流动特征→要素流动成因→要素流动影响”的教学逻辑推进“城镇化”教学,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判断、解释与评价区域的人地关系情况,切实发挥人地协调观的统摄作用。

三、教材分析

在人教版教材中,“城镇化”这一节承接上一章“人口”相关内容,引出后几章关于产业区位、交通运输布局、环境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其地位可以说是承上启下的。城镇化与人口迁移、区位、国家发展战略等课程内容有着内生的因果关系。教材编写者基于空间结构思维整体把握城镇、乡村之间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的区别与融合,使本章各节能够有机整合。城乡之间的差异来自空间结构复杂程度的差别,城市的空间结构更为复杂,这使其功能更为健全,并产生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景观。人地和谐是衡量空间结构特征优劣的“价值坐标”,因此培育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是本章教学的关键。

四、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通过分析城镇化不同阶段的过程,判断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流动情况,并说明人口流动对流出区与流入区的影响,提升区域认知素养;通过了解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感受人地关系的时空演变,提升人地协调观素养。

(二)重难点

重点:城镇化不同阶段的时空变化。

难点:城镇化不同阶段的环境影响。

五、教学过程

(一)客从何处来(新课导入)

教师在课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回家询问家里的长辈,了解他们从家乡的乡村地区迁移到城市并扎根下来的人生历程。在新课导入环节,学生向教师和同学讲述自家长辈的人生故事。

教师:看来很多同学的长辈都来自农村,原本是勤劳智慧的农民。中华文明的底色是农耕文明。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有安土重迁的文化传统,那为什么农民要离开自己世代居住的乡村呢?

[设计意图]教师从我国传统文化出发,让城镇化现象与安土重迁的观念形成对比,促使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二)客往何处去

教师要求学生扮演农村家庭出身的大学生,介绍自己为什么要来大城市上学,并列举城市的种种优势,预测自己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城市对于农村居民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而农村的经济社会环境则对农村居民具有一定的排斥力。教师根据城乡之间的推力与拉力,顺势引导学生归纳城镇化的概念,并讲解城镇化的标志和意义。

[设计意图]角色扮演法有助于学生理解农村居民做出迁移决策的动机,进而实现对推拉理论的意义建构。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让学生理解城镇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问题探究:假如乡村比城市更宜居,人们有可能会从城市搬到乡村生活吗?人口流动所受到的推力与拉力实质是什么?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判断人们有迁往乡村地域居住的可能性。学生经过讨论,认为人口流动通常是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教师则尝试引导学生将经济因素理解为民众的生计问题,让学生明白可持续生计是人地关系的重要维度,从而帮助学生从地理视角解构收入差距问题。

经过教师指导,学生意识到城镇化的本质是区域之间的人地关系差异导致的人口流动,所以判断当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较好时,同样能够吸引城市的居民长期定居。

[设计意图]教师强调人地关系水平的区域差异,能帮助学生直达城镇化动力的本质,即区域差异导致的区际联系,促使学生对城镇化进程的动态变化进行综合分析。

(三)城镇化进程的述与评

过渡:教师展示城镇化进程示意图并适度讲解,使学生了解城镇化进程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1.城镇化初期阶段的“厚积薄发”

问题探究:我国从新中国成立开始一直到走出城镇化初期阶段花了多长时间?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指出我国城镇化率在1996 年超过30%,前后总计花了47 年时间才走出城镇化初期阶段。

师生总结:我国1949年的城镇化率是10.67%[2],经过整整47 年才提高了20%左右,城镇化率在初期阶段提升较慢。我国在这段时间内建成了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有了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但市场经济才刚刚起步,产业的水平与规模影响了城镇化的速度。城镇化初期阶段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厚积薄发的阶段。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研判,可提高信息素养以及对地理信息的加工与评判能力。

2.城镇化中期阶段的“涅槃重生”

教师要求学生收集1996—2019 年我国城镇化率的数据。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说出我国的城镇化率从1996 年的30.48%上升到2019 年的60.6%,并得出“城镇化率在中期阶段的增速显著提升”的结论。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一时期我国的发展成就进行说明。学生阐述了我国在1996—2019 年间的发展成就,包括“国家经济总量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更加健全”“科技实力迅猛发展”“中国制造享誉全球”等。教师指出,城镇化中期阶段是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改变了人们千百年来的行为习惯,并重塑了社会结构,这对国家和社会来说显然是一个“涅槃重生”的过程。

师生总结:城镇化中期阶段,社会发展迅速,我国在短短二十几年内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但是,如果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不够协调,依旧会产生社会问题,例如大量的人口涌向城市,却没有足够的就业岗位来接纳众多的劳动力。因而,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必要保障。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辩证认识城镇化的优缺点,了解到城镇化中期阶段我国社会发展迅速,同时也能够对城镇化进程秉持客观理性的态度。

问题探究:城镇化中期阶段,人口流动的原因是什么?这种流动带来了什么影响?

学生:在这一阶段,城镇化的原因仍旧在于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人口向城市加速聚集,这会导致城市产生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污染严重等问题。

教师讲解人口由市区向郊区流动对郊区的影响,指出在全国范围内,人口是由乡村流向城市,而在一个城市范围内,人口则有可能是由市区流向郊区。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加深对于人地协调的认识,理解人地协调的基本需求会导致人口迁移运动情况在不同尺度上的差异。

教师:在城镇化中期阶段,城乡发展差距会逐步扩大,原因在于人口的流动对城市和乡村所产生的影响是迥然不同的。人口流动对城乡都有怎样的影响?

学生:城市由于人口流入,因此经济发达、劳动力充足、市场广阔、科技发展、充满活力。而乡村则由于人口流失,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导致其文化式微、活力减弱。

教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师生总结:尽力实现区域协调,使城市的资金、人才、产业、技术、劳动力、政策等能够对乡村进行反哺。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向学生渗透区际联系问题的分析思路,使学生能够从“流出区”“流入区”等角度对城乡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并通过判断区际联系对于不同区域的影响的差异,深化对于城镇化的认识,同时让学生能够关注乡村问题,重视城乡协调,提升地理实践力。

3.城镇化后期阶段的“守正创新”

材料一:在日本东京,很多人由于交不起昂贵的房租,就选择在网吧居住,这些人被称为“网吧难民”。网吧有独立的小包间,甚至有淋浴设施、洗衣机等,因此有人便长期在网吧居住。

材料二:江西共青城市吸引民办高校入驻,为当地经济社会注入了巨大活力。由于在大城市经营成本较高,为节约办学成本,部分高校选择搬迁到中小城市办学。

材料三:自然资本是指生态系统满足社会的生产与存续需要提供的自然资源和生态服务的总和。对农村和农民而言,山水田林湖草就是其最为倚重的自然资本,自然资本的数量与质量也是农民生计的根本保障。

材料四: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振兴乡村的生态环境,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等盘活乡村的自然资本,鼓励乡村发展集体经济,从而使村民共享自然资本的增殖红利。

教师:材料一中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在城镇化后期阶段,城镇化率超过70%,人口流动的原因和方向是什么?

学生解释说东京的生活成本较高,而生活成本高是人们难以长期在大城市生活的主要原因。学生根据“年轻人逃离北上广”的案例,判断大城市居民可能会迁移到中小城市或乡村地区谋生。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逆城市化的概念,教师则补充逆城市化的相关案例。

问题探究1:在城镇化后期阶段,人口流动对于流出地与流入地的影响是什么?如何规避这种影响的不利之处?

学生结合城镇化中期阶段的学习内容,进行图式构建和思维迁移,提出自己对于城镇化后期阶段的影响和区域治理方法的判断。学生认为,人口、产业的流失会导致大城市缺少劳动力,就业岗位减少,最终影响大城市的发展与稳定;而人口、产业流入中小城市和乡村,虽然能够增强当地的经济活力,但也有可能将“城市病”扩散到这些地方。因而,国家需要采取区域协调的政策,实现城乡的平衡发展,力求削弱人口流失对大城市的社会冲击,并提升中小城市和乡村地区的环境承载力。

问题探究2:在城镇化后期阶段,如何实现乡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乡村除了农业,还可以发展哪些产业?

经过综合分析,学生认为,可以通过乡村振兴来提升乡村承接城市的人口与产业的能力,并且我国可以通过发展非农产业来实现乡村的发展。学生举例说乡村可以发展旅游业、养老产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等,也可以尝试借助数字经济的东风,建成“电商村”。

教师:除了上述产业,乡村地区还可以通过集体产权,将乡村的自然资本做大做强。国家和社会通过自然资本投资重塑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这种方式使村民变成集体经济的“股东”,保障了乡村居民的经济收益。那么,中小城市又应该怎样承接流入的人口呢?

学生经过讨论,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方案。方案一:城市通过产业转型,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打破就业地域限制。方案二:将大城市的人口与产业迁移到周边的中小城市,降低居民的生活成本,减小城市的环境压力。

教师:总之,当我国城镇化率整体超过70%的时候,我们应该做到“守城市文明之正,创生态文明之新”,摆脱逆城市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建设生态文明,做到产业的生态化、科技化。也就是说,既要考虑世界各国城镇化进程的普遍规律,又要重视中国道路的特殊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拓展学生对于乡村振兴的认识,培育学生进行区域决策的实践能力,并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国情的特殊性。

(四)课堂小结

学生绘制城镇化进程示意图,并制作标明城镇化进程不同阶段的人口流动方向、成因、影响的表格,从而完善知识结构。

[设计意图]教师践行表现性评价的理念,引导学生完善知识结构,生成知识图表。学生通过绘制示意图与制作表格,实现意义建构,整合城镇化的不同阶段,最终构筑起知识网络。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人地关系作为教学的隐性主线,与国家发展的情境主线相得益彰、相互配合,这一方面保证了课堂教学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另一方面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现实性与思政性,使学生可以在情境中自由地建构科学知识。学生通过问题探究,思考城镇化的利与弊,建构了关于城镇化的比较系统的观点,并且逐渐把握了不同时空条件下的人地关系特征与人文地理要素流动的关系,发展了地理学科素养。

猜你喜欢

城镇化人口阶段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