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业布置呈现情境化,有助于建构学生合理的课后生活

2023-01-11

中学语文 2022年22期
关键词:课余学科知识考试题

中考在以试题为中介引导课堂教学的同时,其“指挥棒”功能必然由课内延伸至课外,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作业布置与中考试题的高度趋同。因此,中考命题以情境为载体考查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知识、能力与品格,相应地,作业布置也逐渐融入了“情境”元素,带有了“做事”的意味。而且,相比中考试题,情境化作业的可支配时间更长,自由度更高,形式更丰富多元。其具体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使做作业成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情境化作业往往意味着作业内容的生活化、普及化和学生所面临任务的综合化,学生需要将课堂所学迁移到生活中,灵活运用课内知识解决形形色色的课外问题。这个迁移的过程就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其二,使作业具有个性化色彩。个性化作业的本质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与呵护,这样的作业能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或深或浅,或多或少,人人均可思有所得,学有所获。

其三,使跨学科作业得以构建。跨学科作业主要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中的观点和思维方式整合起来,突出学科知识与真实问题的关联,以此为基础设计相关学习任务。跨学科作业理应以真实任务情境为基础,因为真实的世界是一个浑然的整体,真实问题的解决通常不可能只依靠一门学科知识的应用,客观上要求人们综合运用在学科课程中分类存在的知识。

其四,使学生课余生活的安排趋于合理。情境化作业使学生课余生活的合理建构得以发生。这是因为情境化的作业往往更有弹性,更灵活多样,更便于和各种活动相结合。

猜你喜欢

课余学科知识考试题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丰富的课余生活
酯缩合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
酯缩合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
品读
一道集训队选拔考试题的推广
例谈几道2018年高考试题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基于本体的学科知识门户语义服务机制研究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