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育人视阈下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探究
2023-01-11柳琼雯
柳琼雯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宁波 315012)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今年政府工作的重点在于保就业。 据教育部统计,2022年预计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076 万人, 比2021年增长167万人,规模和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毕业生就业形势进一步严峻,而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的就业弱势群体,就业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诸多问题。 因此,高校资助工作的重点从“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到强调进一步加强资助育人,把“助困”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这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是高职院校百万扩招和后疫情时代就业形势的必然要求。 当前,高校资助育人除了做好相关的就业经济帮扶以外,还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 帮助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能力,深入解决实际就业难题。
1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定义与构成
就业能力即个体获取和维持工作的能力,最早是由英国学者Beveridge 在1909年提出[1]。 其后许多国内外学者从不同方面构建起了就业能力模型,如Fugate,Kinicki,Ashforth(2004)的Psycho-social模型、马永霞和梁金辉(2016)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六因素评价模型[2]。 马永霞和梁金辉认为,就业力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知识技能的“硬”实力,及包括自我管理能力、胜任能力、领导能力、职业规划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内的“软”实力[3]。 高艳和乔志宏(2016)则把社会资本放到了和人力资本、心理资本、职业认同同等重要的位置[4],并指出,大学生求职的社会资本包括教师对大学生在就业信息、就业方向和就业形势等方面的分析和帮助。
相较于一次性的经济帮扶,贫困大学生更需要长久的就业能力的培养。 这种就业能力包括就业知识结构和实现平稳的职业生涯的个人弹性和适应性。 同时,多项研究都发现了心理健康因素与就业的正向显著相关性。 刘成荫、哈战荣(2018)认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经济状况、自我意识等多重因素叠加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形成社交退缩,自卑、害怕与人沟通,甚至回避就业[5]。所以相比普通学生,贫困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更是需要重点关注。
2 贫困大学生就业力不足的归因
在当前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比较研究中,文献表明两者的就业差距多存在于工资、签约时间和签约率、求职次数、心理素质等方面[6]。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能力的不足既有本身先天不足的原因,也有客观上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未与就业工作有效结合,没有充分发挥资助育人在学生就业上的应有作用的缘故。
2.1 贫困生自身实力不足
一是缺乏就业硬实力和就业软实力。 由于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的不足,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知识技能为代表的“硬实力”和沟通表达、团队协作和组织管理能力为代表的“软实力”上都有所欠缺,导致在成绩、评奖评优和党员推选等有利于就业能力提高的各个方面上都缺乏竞争力。 而受制于经济条件, 学生得到的资助又不足以覆盖全部的学费、生活费和其他学生活动开支,贫困生会由于经济原因而失去不少提升自己“软实力”的机会。
二是部分学生的就业观存在偏差。 多项调查显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加倾向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传统意义上的稳定工作,对体制内的岗位和高薪心怀期待, 倾向于选择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但由于前期缺乏立足的经济基础,又害怕承担失败的风险,他们较少会选择创业,容易被薪资待遇、福利好坏和稳定性等外在条件所迷惑,较少去深思自身的职业发展、 定位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等问题,这无疑不利于他们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就业期望值过高和择业上的不切实际是造成贫困生就业竞争力不足的主要因素。
三是部分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不健康的心理。 由于贫困生普遍背负着沉重的经济压力,往往急于投入就业市场,存在着急迫的就业心理。 但由于就业渠道狭窄,就业信息不对称,面对求职过程中的挫折和打击,贫困生更容易产生焦虑、沮丧、患得患失,甚至抑郁的情绪。 一方面希望通过就业来改变自身命运, 另一方面又害怕竞争所带来的失败,不能正面对待挫折。 同时,面对社会激烈的竞争,特别是高职的贫困生,既有提升学历的想法,又有现实的压力,在升学和求职之间摇摆不定,很想两全其美却常常错失机会。 还有极个别的学生,将学校和社会的资助福利视为理所应当,被动依赖心理严重,缺乏感恩和责任心,不愿意靠勤奋和拼搏来改善家庭经济条件,反而丧失了许多合适的就业机会。
2.2 高校资助育人机制不健全
一方面资助育人与就业工作的协调性不够。 一般学校的资助工作是由学工部门在负责,由辅导员负责具体的操作环节。 但是辅导员在就业指导方面的专业能力有限, 而就业指导能力强的专任课教师、专业主任、就业创业中心教师等相关人员参与贫困生就业指导的程度不深、覆盖面不广、持续时间不够。 由于资助育人和就业环节参与的部门和人员有限,资助对象的后续就业帮扶和反馈都难以为继。 而在贫困生就业工作中常存在重资助、轻育人的现象,往往注重经济侧的帮扶,忽视对贫困毕业生的整体就业观念引导、就业心理疏导和就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使贫困生就业工作成效不佳。
另一方面高校未实现对贫困生的精准帮扶。 现在学校对家庭经济条件较差但是未纳入贫困补助范围又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未有明确的帮扶政策。 学校虽然开设了就业信息网站,会通过各种平台推送招聘信息及就业招聘会等信息,但很少根据贫困毕业生的就业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推荐。 而在监管机制上,也缺乏对贫困生就业帮扶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导致帮扶动力不足。 学校各部门各司其职,未将反映就业能力的各项指标综合在个体身上,也无法考察帮扶实际成果。
3 资助育人视阈下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
提升贫困生的就业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全校协同。 学校可根据自身情况,从以下几方面来有效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3.1 完善资助育人与就业指导的协同发展机制
一是依据贫困学生的困难等级和类型,结合学校有关的资助和就业政策,各相关部门应建立一个职责明确、信息共享的贫困生就业帮扶平台,组建帮扶小组,出台帮扶计划,跟踪学生就业状况,搭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就业指导平台。 二是在就业指导的教学中融入资助育人的相关案例和政策,加强全过程的个性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 在一年级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在二年级注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 在临近毕业时重视面试技巧和就业心理调适。三是推行多类型、多层次的校内外实践项目。以资助为手段,以育人为目的,鼓励贫困生成为项目成员,从学业规划、科研指导、心理辅导、勤工俭学、志愿服务、就业创业等维度出发,着力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和心理素质。
3.2 提供就业服务精准帮扶
一是针对经济困难的问题,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要做好资助政策的宣传工作,与民政部门、省资助管理中心进行数据对接, 把已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低保户、孤儿、残疾人等特别困难的学生主动纳入到高校贫困生数据库内,做好部分不愿意申请贫困生的学生的思想工作,保障其在校学习与生活的正常开展,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设立就业专项基金,补贴贫困生在提升学历、技能培训、考证和创新创业方面的费用; 扩大求职补助范围,对于未纳入贫困补助范围,但在求职中确实存在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补助。
二是针对就业能力不足的问题,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能满足不同需求的培训活动。 针对升学、考公务员、就业、参军、创业等不同的方向,学校就业中心可以开展针对性强的培训和政策解读。 另外,加大校企合作,掌握一批较为固定的与专业相关度高、社会信誉良好、薪酬福利有保障的高质量就业岗位, 优先推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入企业共育。学生通过学徒制、 订单班等模式提前进入职场,熟悉就业环境,锻炼专业能力,同时得到一定报酬,解决经济困难,并能激发出学生的自立自强和感恩之心。
三是针对就业信息匮乏和就业渠道狭窄的问题,做好各项就业和资助政策的宣传和解读。 线下可以定期开设专题讲座和专场招聘会;同时创新信息化机制,开展线上就业服务,精准推送就业岗位,保障疫情期间就业服务不断线。 另外,高校要充分挖掘校友和企业资源, 搭建多样化就业交流平台,建立长期人才输送培养机制,为贫困生降低就业成本,拓展就业渠道。
四是针对就业观念不切实际的问题,开展多维度的理想信念教育。 找准时间结合点,针对不同的节日和特定事件开展丰富的育人活动,比如奖助学金评审和发放的时候,注重金融防范和诚信感恩教育;“七一”、 国庆等时间节点多开展爱国主义和爱党教育。 另外,注重打造平台并在新媒体上进行宣传,发挥媒体的导向作用,通过拍摄学生喜欢的短视频、推送网文等方式,营造积极的就业氛围,扭转就业期望过高的观念。 通过西部基层就业、就业创业补贴、 应征入伍学费补偿代偿等资助工作的开展,激发学生响应国家号召,投入到基层、军队、西部等各个层次的就业岗位,帮助拓展就业思路。
五是针对就业心理健康问题,建立心理问题预警机制,充分发挥班级心理委员、辅导员和学校心理咨询师的作用,鼓励学生加入心理社团,对于贫困生普遍存在的自卑、敏感心理,进行行之有效的心理辅导教育,让学生能客观地认识自我,找准切入社会的出发点。 同时,建立受助学生心理预警库,关注开学、 毕业或者疫情期间的贫困生心理状态,开通就业心理健康咨询专线,做好就业中心与心理健康中心的协调工作。
3.3 打造资助育人团队,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能力
一是推动落实全员育人,调动辅导员、班主任、就业指导教师、专业主任、心理健康教师的积极性,形成全方面服务贫困生就业的良好局面。 二是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等一线育人队伍的就业指导专业能力培训,组织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定期开展学习交流,资源共享、工作协调。 三是发挥优秀学生的朋辈帮扶作用,特别是贫困生身份的优秀学生党员和班干部, 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一对一的学业帮扶、心理帮扶和就业创业帮扶。
综上所述,根据当下就业工作的工作基调和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部署,高校要充分考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需求,以提高受助学生的软硬实力为目标, 将资助育人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协同发展,提升帮扶精准度,有效破解学生就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