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代表来了!”
2023-01-10张岳武长鹏
文/张岳 武长鹏
从普通车间工人到全国劳动模范,从默默无闻的农妇到远近闻名的党代表,她像一枚铆在岗位上的“螺丝钉”,真金不怕火炼。
7 月9 日上午,骄阳似火。一个步履匆匆、满脸汗珠的人朝地里走来。村里的小孩正在大杨树下嬉耍,一见这人,立刻蹦着喊道:“谭代表来了!”
安徽协和成药业饮片有限公司统计员谭艳芳是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代表,亳州市谯城区十八里镇的乡亲们都喜欢喊她“谭代表”。这不,谭艳芳来给农户送冰棒了。正在芍药种植基地除草、排涝的农户纷纷围过来,坐在树阴下吃着冰棒,你一言我一语聊起家常。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了,谁家的老人头疼脑热了……谭艳芳一边招呼大家吃冰棒,一边默默记在心里,盘算着抽空去看望。
“很真诚,她说话从来不糊弄人”
“很真诚,她说话从来不糊弄人,每家每户都信任她。”种植户刘俊清说。中药材种植是中医药产业的“第一车间”。2009年,协和成药业想通过土地流转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然而村民有诸多顾虑,担心公司无法兑现承诺,不愿把土地流转给公司。万事开头难,公司委派谭艳芳负责基地建设和日常管理,千斤担子压在谭艳芳柔弱的肩膀上。
谭艳芳(右)在车间里忙碌。
“那时土地流转刚实施不久,村民们有顾虑是正常的。”谭艳芳回忆说。面对千家万户的疑虑,她展开了“地毯式”宣讲,一个村一个村地跑,一家一户地聊。
“土地是我们农民的命根子,租给你们种了,那我们吃啥?”“你们企业要是倒了、跑了,我们找谁去?”……被怼、被呛、被拒绝,一句句疑问像一盆盆冷水泼向谭艳芳,但她始终面带微笑、苦口婆心,敞开心扉说亮堂话。
“只要有我谭艳芳一口饭,就绝对不让大家饿肚子。我是共产党员,说话绝对算数!”谭艳芳的话掷地有声。功夫不负有心人。村民们认可了谭艳芳,又将对她的认可转化成对土地流转的信任,纷纷签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书。土地流转过来后,谭艳芳又来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农户如何选种、育种、田间管理、科学采收、加工,免费提供种苗、化肥、防病虫害管理技术培训等。规范化种植中药材是门技术活,药材分根繁殖、病虫害防治、产业化生产等问题接踵而至。谭艳芳千方百计向专家讨教,与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教授联系,积极开展技术合作,解决关键性难题。
做给村民看,教会村民干,带着村民赚。如今,在谭艳芳的努力下,以“基地+企业+农户”方式引导中药材标准化、规模化种植的示范区,已经吸引了50多家企业入驻,带动了大批农户致富。
“日子越过越好,听谭主任的准错不了。”种植基地职工张学友说。一株本草富了乡亲,也美了乡村。仲夏时节,一丛丛、一簇簇芍药随风摇曳、长势喜人,在蓝天白云映衬下生机勃勃。
“很较真,她干工作不怕得罪人”
药厂里的统计工作容易得罪人,谭艳芳长期从事成本核算,每核减一次成本等于从供应商、代理商身上“割一次肉”。可谭艳芳始终坦然:“干工作要有责任心,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遇到麻烦就妥协。”
有一次,在核算某种中药材成本时,代理商建议使用平均成本定价法,但是谭艳芳认为该中药材品种多样,收发频繁,价格瞬息万变,应该采用个别成本定价法。“虽然个别成本定价法会使我的工作量增加几倍,但是这样价格更精准,更有利于产业的长远发展。”谭艳芳说。
谭艳芳坚持原则,无论谁打招呼“走后门”都不好使,从来都是一丝不苟、特别较真。
有一次,为了工作的事情,她在办公室跟董事长吵得面红耳赤。“她就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把药厂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身上有一股特别的韧劲,从不放弃原则。很较真,她干工作不怕得罪人。”安徽协和成药业项目部经理刘爱珍说。
不理解她的人都说她是“榆木疙瘩”,遇事直来直去,不懂得灵活变通。有时她也觉得很委屈,偷偷地抹过好多次眼泪。图啥呢?刘爱珍也问过谭艳芳。谭艳芳说:“从小父亲就教育我,做人不能只想着自己。2009年入党后,我更明白了共产党员的信念和责任,多想想身上沉甸甸的职责,就不怕任何风风雨雨。”
时间从不说话,却回答了所有问题。日子久了,大伙儿都明白谭艳芳对事不对人,一碗水端平,做人做事没有私心。公心能服众,公心能生威,哪怕是以前对她不理解的人、不服气的人,最终都被她的一言一行折服,发自肺腑地信任她、认可她。为了摸清一个消耗指标,为生产提供第一手可靠数据,谭艳芳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加班加点,直到取得数据为止。
多年如一日,谭艳芳定时核算生产入库量、发出量和库存量,及时通知、调整各个环节出现的差错。从刚建厂年生产量0.4 万多吨到现在的年生产量2.4 万多吨,出入库准确率在96%以上,达到国内行业领先水平。她还积极参与制定《车间现场管理考核细则》《车间安全网络机构》,直接起草并协同车间领导制定《装包、装车人员工作细则》,既减轻了车间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又使车间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很勤奋,她爱学习不输给年轻人”
在2005年之前,谭艳芳还是亳州市区汤陵街道刘营村的一名普通农民,除了耕种家里的几亩地外,她也到市区打零工补贴家用。
那一年安徽协和成药业正式投产,谭艳芳成了一名饮片生产车间员工。不懂就问,不会就学,领料、用料、切洗、干燥,每个环节她都认真学习,努力掌握技能,直到产品被打上合格标签入库。饮片车间里总有谭艳芳专注的身影。哪怕是在最难熬的三伏天,又闷又热的车间像个蒸笼,她都会聚精会神地练习好几个小时,衣服汗湿了好几遍都浑然不觉。
“我很珍惜工作岗位,家里需要这份工资,工作再苦再累,学习技能再难,我都觉得是种享受。”谭艳芳坦言。在不改变生产工艺的情况下,她发明了新的药材加工方法,使生产效率提高了3%,为企业创造利润300多万元。由于表现优秀,谭艳芳成为生产线上的统计员,负责记录每一个生产环节,确保产品达到质量标准。第二年,谭艳芳通过自学取得了统计员初级资格证,并获得助理统计员资格。同事们很钦佩她:“很勤奋,她爱学习不输给年轻人。”
“那大半年,我们基本天天吃方便面,因为等我们把手上的活干完,食堂早就没饭了。”安徽协和成药业财务副经理张侠回忆说。当时,公司要新建台账软件,所有的基础信息需要准确录入,数以万计的信息像一波接着一波的潮水卷来。谭艳芳和张侠每天天没亮就进厂,干到深夜还在加班,后来索性住进集体宿舍,没日没夜地连轴转,终于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当选劳动模范后,有一年工会组织劳模到云南开展疗养休养活动,从未出过远门的谭艳芳充满了期待。征得厂里的同意后,她买好机票,不料来了一笔紧急订单。如果她不在,订单就完成不了。谭艳芳二话没说就把机票退了,主动放弃了那次疗养休养活动。
人生总有遗憾,但她从不后悔。“只有厂子好了,大家才能好,大家的日子才会更好。”谭艳芳说。进厂17年来,谭艳芳每天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办公楼里最晚熄灭的那盏灯一定是她轻轻关上的。谭艳芳像一枚铆在岗位上的“螺丝钉”,不管经过多少风吹雨淋,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始终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