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息护理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的价值及对HAMD评分的影响
2023-01-10张云霞
张云霞
(临沂市中医医院 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山东 临沂 276000)
宫颈癌属临床常见妇科疾病之一,发展至晚期时,多难以治愈,临床行治疗及护理时多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舒适度、情绪状态为主要护理目的。而以往常规护理服务多围绕疾病症状展开,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患者的心理需求以及人文关怀需求,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人文性,护理效果有限,且已逐渐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相比之下,姑息护理属新型护理模式,致力于给予患者支持护理、关怀护理,以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情绪[1-3]。在宫颈癌晚期患者中展开姑息护理干预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效果以及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舒适度成为临床护理新的思考方向。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晚期宫颈癌患者96例进行研究、分析,比较常规护理、姑息护理应用于晚期宫颈癌患者中对其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状态、舒适度、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姑息护理对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择取本院收治的晚期宫颈癌患者96例进行研究、分析,纳入患者时间为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纳入标准:①符合晚期宫颈癌疾病诊断标准。②知晓本次研究内容,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存在其他严重脏器病变。②合并严重恶性肿瘤疾病。③认知障碍或功能障碍。
96例晚期宫颈癌患者遵循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参照组48例患者的年龄在30~65岁,平均年龄为(46.82±3.57)岁,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23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25例;研究组48例患者的年龄在31~67岁,平均年龄为(46.37±3.52)岁,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22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26例。比较两组晚期宫颈癌患者基线资料经对比、分析可知,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参照组:对本组晚期宫颈癌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干预,即做好病情监护、疾病知识宣教、情绪疏导及用药指导等。
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对本组晚期宫颈癌患者施行姑息护理干预,具体为:①疼痛干预。癌痛为晚期宫颈癌患者常见症状,且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状态。为此,需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分析疼痛原因,并制订针对性镇痛方案行镇痛干预。主要镇痛措施为镇痛药物治疗,同时通过放松疗法、转移注意力法、冷热疗法、音乐疗法等方式缓解患者的疼痛感。②并发症干预。晚期宫颈癌难以治愈,且后期极易出现呼吸急促、便秘、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舒适度及生活质量。为确保患者于最后时光的舒适度,需施行护理干预以有效避免或缓解相关并发症。如为患者提供舒适、干净的诊治环境,定期辅助患者翻身,积极,耐心与患者沟通,指导患者亲友多陪伴等。③对症干预。针对晚期宫颈癌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情况,需指导患者坚持每日以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进行阴道冲洗处理,阴道出血或月经期患者除外。针对阴道出血症状患者,需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压迫止血、输血处理。针对出现恶心呕吐的患者,需指导患者取体位为侧卧位,呕吐后需及时处理,对于呕吐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需强化饮食调控。针对出现持续发热的患者,可采取物理降温干预,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适当药物治疗。针对出现便秘患者,需指导患者适当运动,并适当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必要时给予缓泻剂。④精神干预。指导患者倾诉不满及情绪,同时辅助患者树立正确生命观,进而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⑤丧亲干预。积极与患者沟通,为避免患者家属过度伤心,需帮助患者尽早稳定情绪,树立重新生活的信念。
1.3 评价指标
1.3.1 以HAMA(焦虑自评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评估两组晚期宫颈癌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得分越低即焦虑、抑郁严重程度越轻;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的舒适度,舒适度问卷得分越高即舒适度越佳。
1.3.2 以健康测量量表(MOS SF-36)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评估指标包括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总健康状况、活力、情绪角色、社会功能、心理卫生等,各维度指标评分转换为百分制,各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佳。
1.3.3 以护理效果评估量表评估两组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护理效果,主要指标为精神面貌、心态、死亡恐惧感、求生信念,各指标得分越高即护理效果越佳。
1.3.4 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问卷总分值为10分,满意等级分为不满意(<6分)、一般(6分~8分)、满意(>8分),总满意例数=满意例数+一般例数。
1.4 数据处理 采取SPSS22.0处理数据,计数结果采用n(%)表示,对比行χ2检验;计量结果采用()表示,以t检验对比。P<0.05,组间比较结果则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AMA、HAMD、舒适度评分 研究组患者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晚期宫颈癌患者的HAMA、HAMD、舒适度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晚期宫颈癌患者的HAMA、HAMD、舒适度评分比较(分,)
2.2 生活质量评分 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总健康状况、活力、情绪角色、社会功能、心理卫生等)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3 护理效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效果各指标(精神面貌、心态、死亡恐惧感、求生信念)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分,)
表3 两组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分,)
2.4 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总满意率(91.67%)显著高于参照组(70.83%),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宫颈癌作为女性妇科常见疾病之一,该疾病发病率较高,且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病死率较高。且随着疾病发展,宫颈癌疾病发展至晚期,几乎难以治愈,给患者的心理带来沉重的打击。加之癌症所致疼痛、临床治疗所致损伤,均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临床继续采取治疗及护理措施应以改善患者舒适度、心理健康状态、生活质量为主。而在展开临床护理干预过程中,需侧重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舒适度为主,期望患者最后的生命时光能更为舒适的度过[4-5]。
随着现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临床医疗技术的要求、服务要求亦有所提高。临床常规护理模式多侧重对患者施行疾病护理,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患者心理需求、认知需求,且缺乏一定的个体针对性,进而护理效果受限,已无法满足患者需求、临床需求。相比之下,姑息治疗作为新型护理模式,即针对根治性治疗下无反应患者施行积极、整体的关怀护理干预,主要核心为支持护理[6-7]。对晚期宫颈癌患者施行姑息护理干预,在掌握患者各项指征的基础上,通过施行疼痛干预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在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疼痛原因分析后,制订针对性方案展开镇痛干预,如用药镇痛、放松疗法、注意力转移等[8-10]。同时强化对患者的精神干预,通过引导患者诉说、强化沟通,以期有效缓解患者的身心压力。同时引导患者维持乐观、积极心态,帮助患者稳定情绪,树立重新生活的信念[11-12]。于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可知,研究组患者HAMA评分(37.36±4.12)分、HAMD评分(36.71±3.55)分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便秘、胸腔积液等并发症情况,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并为患者提供舒适诊疗环境、指导患者亲友多陪伴等,以提升患者整体舒适度[13-15]。于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可知,研究组患者舒适度评分(71.57±3.82)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另一方面,对于患者的疾病症状施行对症干预,如针对阴道分泌物增多患者行阴道冲洗,针对阴道出血患者行压迫止血,针对呕吐恶心患者调整期体位并做好饮食调控等。通过对症干预以缓解疾病症状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进而改善患者整体生活质量、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16-1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精神面貌、心态、死亡恐惧感、求生信念等护理效果指标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且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总健康状况、活力、情绪角色、社会功能、心理卫生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高于参照组,护理总满意率(91.67%)显著高于参照组。陶凤云[18]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开展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施行姑息护理的试验组晚期宫颈癌患者家属满意率(93.33%)高于对照组(60.00%),且精神面貌、死亡恐惧感、心态、临终要求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结论与本文相似,有可参考性。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施行姑息护理能有效缓解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整体护理效果,使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有所提高,临床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