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迫症”是病吗

2023-01-10唐义诚樊春雷

发明与创新 2023年1期
关键词:辟谣强迫症患病率

◆唐义诚 樊春雷

流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经常检查家中的门锁,频繁洗手,桌上物品必须放在专属的位置,……这些都是“强迫症”的表现。

真相:强迫症是有严格定义的疾病,真正的强迫症患者可不会如此轻松,他们的强迫行为往往会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严重的障碍,让家人备感担忧。

什么是“强迫症”

强迫症又被称为强迫障碍,是一种焦虑障碍,简称OCD。其中“O”表示强迫思维,“C”表示强迫行为,合并称为强迫思维及行为,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强迫症。

正如简称英文符号的形状所表现的那样:OCD中的“O”是一个封闭的循环,如同强迫思维,停不下来;“C”则打开一半面向世界,如同强迫行为,在现实世界里不断反复。这也是强迫症最核心的特征——停不下来的思维和行为。

近年来,强迫症的患病率呈增长趋势,普通人群中强迫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2%。 强迫症患者通常伴有强烈的精神痛苦和焦虑情绪。比如,强迫症患者可能会用洗手液反复洗手很多次,每天花在洗手上的时间超过1个小时,甚至把手洗脱皮了仍然要洗,如果中途被打断还会重新再来。这些行为显然会给其日常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强迫性观念是患者自发产生的,就像内心有个声音一直在告诉自己需要这样做。而患者本人做出强迫的行为只是为了减轻自己的焦虑,并不会因此产生积极的感受,患者甚至还会因为自己的强迫行为感到痛苦。如果你仅仅是喜欢做一些别人看起来无意义的事情,自己却乐在其中,这就不算强迫症。比如,你受不了房间的不整洁,那你只是比较爱干净而已。

如何善待强迫症患者

虽然强迫症患者通常不会波及周围的人,但这种心理障碍会给身边的人带来困扰。对于强迫症患者的家人来说,首先应避免卷入其强迫的行为中,并鼓励患者及时接受治疗。

调查显示,17岁以下的强迫症患者中有四分之三的患者家人会被卷入其强迫行为中。在成年强迫症患者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家人会因此受到牵连。有的家属会反复向患者保证其担心的事情不会发生,或服从患者的意愿和反复保证,这会让强迫症状持续,是有害的。

正确的做法:

1.善意拒绝强迫症患者的要求,或提前向其表明立场后不予理睬,不指责也不包容。

2.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治疗。强迫症通常不会自愈,患病时间越长造成的破坏性越大,也更难治疗。目前,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对大部分患者都有效。

值得一提的是,切莫将强迫症认为是一种被用错了地方的“天赋”。有一种常见的误解认为,强迫症患者对一件事情思考深刻、过于执着,这种坚持的精神是一种优势,只不过用错了地方而已。事实上,这些都是把一般意义上的执念和临床意义上的强迫症混淆了,忽略了强迫症带来的严重后果。

辟谣专家:唐义诚(北京中科普心理健康促进中心常务副主任)

复核专家:樊春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出品方:科学辟谣平台(微信公众号:Science_Facts)

猜你喜欢

辟谣强迫症患病率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最强辟谣101条”引发质疑
澄清事实 明辨是非——温州新闻网辟谣举报平台建设之探索
对读者来信的答复
为什么我们乐于逼死强迫症?
为什么我们乐于逼死强迫症?
两种人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
辟谣联盟:一切谣言都是纸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