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管乐的呼吸法与气息控制分析
2023-01-10李子林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音乐研究中心
李子林(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音乐研究中心)
西洋管乐(以下简称管乐)包含的乐器种类繁多,例如单簧管、双簧管、长号、大号等,但不论何种管乐乐器在演奏时,都与气息的应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气息的控制与呼吸法的练习是管乐演奏的重中之重。
气息的控制决定了乐器演奏的音色是否平稳而饱满,呼吸法决定了吸气的量、换气的速度以及演奏的流畅程度。演奏者在练习乐器时可以考虑单独进行呼吸法或者气息控制的相关练习。如果说演奏乐器是盖一座楼房,那么呼吸法和气息控制的练习就是打地基,只有地基牢且稳固,我们的演奏水平才能稳步提升。
一、呼吸基础
生命最基本的活动是新陈代谢,维持新陈代谢的基础是氧气,而氧气是通过呼吸获得的。呼吸过程为我们提供了必要氧气的同时排出了身体里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气。
而产生呼吸的过程主要是由各种呼吸器官以及与呼吸相关的肌肉群共同作用,带动肺内气压变化形成气体交换的结果。但因为肺部不含肌肉,无法主动完成气体交换,因此只能借助其他肌肉群带动肺部形成连续不断的规律性扩张和收缩,从而产生呼吸动作。而带动肺内压变化的关键肌肉群是横膈肌(以下简称膈肌)和肋间外肌。
根据生理学基础一书中的论述 “胸式呼吸指以肋间外肌为主的呼吸运动,主要表现为胸廓的扩大和缩小。腹式呼吸指以膈肌舒缩为主的呼吸运动,主要表现为腹壁的起伏”。
当吸气时,主要参与的肋间外肌与膈肌收缩,扩大胸腔,增加了肺的体积,从而使肺内压小于体外,外部气体顺着压力将新鲜空气压入肺内,从而形成了吸气动作。参与吸气的肌肉我们称之为吸气肌。
当呼气时,主要参与的肋间外肌与膈肌舒张,缩小胸腔,减小了肺的体积,从而使肺内压大于体外,肺内气体顺着压力流入外部环境,从而形成了呼气动作。
我们在自然呼气时“呼气动作是吸气肌舒张时,肺自然回缩力牵拉胸廓和胸廓本身的自然弹性回缩力使胸廓缩小的运动,因此是被动过程”。所以在自然状态下我们的呼气动作是一个被动过程。
然而在实际演奏过程中,需要主动控制气息稳定且持续地流出,这就需要我们在呼气过程中,由被动过程转为有意识的主动过程。即主动有意识地控制肌肉群的舒张与收缩,从而达到气息呼出时稳定,音色平稳的目的。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呼吸的关键其实是肌肉群的收缩或扩张牵引了胸腔或者腹腔的体积发生变化,从而带动肺部的收缩或扩张。这是肌肉群运动所导致的结果,而这一结果外在的具体表现,则是胸腔和腹腔的扩大和缩小。
如若我们想获得稳定的气息,就需要着重练习对肌肉群的控制力,即是控制胸腔或腹腔平稳地进行体积变化的能力。
二、呼吸分类
根据上文的描述我们已经知道了呼吸运动分为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这二种呼吸是不同肌肉群运动产生的结果。
腹式呼吸主要是以腹腔运动为主,胸腔运动为辅;
胸式呼吸主要是以胸腔运动为主,腹腔运动为辅;
但同时还有混合性的胸腹式呼吸,胸腔运动与腹腔运动均会主动参与其中。
因此,我们在管乐演奏中会运用到的常见呼吸法便有三种。
(一)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即呼吸时有意识地控制小腹肌肉群的扩张与收缩,同时胸腔基本保持不动的呼吸法。
当我们吸气时,腹壁肌肉群收缩使得腹腔扩大,从而带动膈肌往下降,使肺内压减小,外界气体压入肺内从而完成吸气动作。
当我们呼气时,腹壁肌肉群舒张使得腹腔缩小,从而使得膈肌上升,使肺内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体外而完成呼气动作。
如若腹腔的缩小速度越快,肺内压的增加速度会越快,呼气的速度也会越快,反之亦然。(胸腔同理)
因此我们演奏乐器时,气息的流速就取决于腹腔或胸腔缩小的速度,即呼气的动作。
当胸腔或腹腔缩小速度快时,气息流速就快;
当胸腔或腹腔缩小速度慢时,气息流速就慢。
根据生理学一书中的概述,“由膈肌活动增加肺通气的量相当于肺总通气量的4/5”。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得出,在完成以膈肌运动为主的腹式呼吸后,即使保持胸腔基本不变(即胸式呼吸基本不参与)的状态,也已经完成大部分的气体交换,而胸式呼吸交换的气体在肺总通气量中所占比重较小。
同时腹腔内的结构基本为肠道存在弹性,且没有类似胸腔中肋骨的存在,因此腹腔可以进行较大程度地扩张与收缩,更加利于演奏者进行气息的精细控制。比如在演奏连音时,因为舌头不参与气息的“阻断”工作,音程变化依靠的是气息的量以及气息速度的变化,如果控制力不够,很容易出现“顿挫感”及音程不连贯。因此在演奏大段连音时可以考虑优先使用腹式呼吸。同时吹奏高音的时候腹部也要有“支撑”的作用。何为支撑?其实就是控制腹壁肌肉群缓慢舒张控制气息稳定而持续流出的能力。
腹式呼吸因为腹腔存在更大的运动范围,单就控制力以及音色的稳定和圆润来讲,是最为有利的。但也因为腹腔运动的扩张与收缩程度较大,呼吸的气体交换集中于肺的下半叶,气息需要经过的路程较远,因此呼吸的时间相对较长。
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得出,在音乐需要强支撑力的位置、强调音色的位置、需要演奏较长的长音、需要演奏大量连音,并且呼吸的速度要求并不是特别快等类似情况时,我们可以选择腹式呼吸进行气体交换。
如图1 所示,节奏型的换气点可以参考上图箭头所指的位置。其中存在了大量的连音,且音程之间跨度较大,因此可以选择腹式呼吸进行气体交换,从而优先保证气息的控制力,使连音能够顺利,平稳演奏。
图1 中国音乐学院校外音乐考级全国通用教材-回旋曲(图片来源:自绘)
(二)胸式呼吸
胸式呼吸即吸气时有意识地控制胸腔的扩张与收缩,同时腹腔基本保持不动。
当我们吸气时,以肋间外肌为主收缩,引起胸腔增大,使肺内压减小,外界气体压入肺内从而完成了吸气的动作。
当我们呼气时,以肋间外肌为主舒张,引起胸腔变小,使肺内压增加,肺内气体排出体外而完成呼气动作。
我们根据腹式呼吸的相关描述可以看出,胸式呼吸主要的问题是吸气量较小,且因为肋骨的存在胸腔的运动幅度有限,在进行精细的乐段演奏时往往较难准确控制气息的流出。但胸式呼吸的优点也因气息较浅,气体交换的位置偏向于肺部上半叶,气体经过人体内而完成气息交换的距离较短,胸腔的运动幅度相较腹腔运动的幅度较小,因此换气的速度是最快的。在进行复杂节奏型演奏,或需要以极短时间完成气体交换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胸式呼吸来进行换气。如图2 所示,马尔切罗所写曲目《F 大调奏鸣曲》第二乐章15 至18 小节,此段乐曲要求速度为“Allegro”,速度偏快,节奏急促,演奏者需要在中途迅速完成气体交换以保证乐曲的完成,可以参考的换气点为上图箭头所指的位置。在该乐段当中,如若使用腹式呼吸,较难保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气体交换,因此在此处建议使用胸式呼吸过渡,迅速“抢”一口气,以保证乐曲演奏的流畅性。在图2 的第四小节,八分休止符时再使用胸腹式呼吸进行充分的气体交换,为下一段音乐的演奏做好充分的准备。
图2 中国音乐学院校外音乐考级全国通用教材-F大调奏鸣曲(图片来源:自绘)
(三)胸腹式呼吸
胸腹式呼吸即吸气的时候腹腔与胸廓同时进行扩张或收缩。
当我们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同时腹壁肌收缩带动膈膜往下降,引起胸廓的增大,使肺内压减小,外界气体压入肺内从而完成了吸气的动作。
当我们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同时腹壁肌舒张带动了膈膜往上升,引起胸廓的缩小,使肺内压增大,外界气体排出体外而完成呼气动作。
我们根据上文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的相关描述可以了解到,胸腹式呼吸因为同时要控制两块肌肉群进行缩放,气体进行完全交换的速度最慢,同时气息的掌控力度不如只控制腹部肌肉群的腹式呼吸来的精准精确,速度也不如只控制肋间外肌的胸式呼吸来得快。但因为同时引起了胸腔与腹腔的变化,吸入的气息会比单纯的腹式呼吸要多出1/5 左右(数据根据腹式呼吸相关结论得出),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总量。
因此在不需要对气息特别精准的掌控,节奏不是特别急、快的一般状态下可以使用胸腹式呼吸,从而使呼吸交换的气体更加充分。
如图3 所示的旋律,可参考的呼吸位置为上图箭头所指位置。此段乐曲节奏难度不太大,对气息也没有特别严苛的要求,因此这里可以使用胸腹式呼吸进行换气,以确保气体的交换量最大。
图3 中国音乐学院校外音乐考级全国通用教材-练习曲(图片来源:自绘)
三、呼吸的综合应用
在实际的演奏过程和排练中,根据节奏型和难易度的不同,呼吸法的使用也是跟随其灵活变化的,我们需要根据乐曲的实际情况去进行选择,灵活变通,从而达到最佳的演出效果。
如图4 所示,为布拉若维奇所写 《音乐素描》中的第14 小节至18 小节,图中箭头处为建议的呼吸点,我们分别将其标上了1 至5 的编号。
图4 中国音乐学院校外音乐考级全国通用教材-音乐素描(图片来源:自绘)
本段内容的整体速度为行板的速度,节奏并不快。但需要注意的是其速度变化accel(渐快),a tempo(回原速)以及rit(渐慢)。
在1 号呼吸点是本段节奏的起点,前面有二分音符长音做铺垫,且存在rit,我们可以有充足的时间自由呼吸。因此我们可以在八分休止符附近使用胸腹式呼吸,进行充分的气体交换,为后面的演奏打下坚实的气息基础,避免出现气息不足的情况。
在2 号和3 号呼吸点,呼吸点前存在附点四分音符进行缓冲,有一定的时间可以进行气体的交换,并且演奏的节奏型大部分为连音的演奏,需要对气息有更加精准的掌控力,因此在这里可以使用对气息掌控力最强的腹式呼吸进行气体交换。
在4 号呼吸点,因为前面存在accel,速度渐渐加快,且呼吸点前是十六分音符,没有充裕的时间留给演奏者完成气体交换,因此在这里我们就需要考虑吸气量最少且耗时最短的“胸式呼吸”迅速完成气体交换,完成下面的演奏。
在5 号呼吸点,这一个段音乐已经完结,且因为前面的呼吸点使用了胸式呼吸现存的气息量并不是特别足,虽然和3,4 号呼吸点前的附点四分音符相同,但在此处有rit 的存在给予了一定的缓冲,时间充裕节奏不急,因此这里可以使用胸腹式呼吸充分交换气体,为下一段音乐的演奏做充分的气息准备。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不同的位置,不同的场景以及不同的处理上,我们使用的呼吸法均会有一定的区别,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而灵活选择最适合的呼吸法完成演奏。
四、总结
呼吸的本质实质上是呼吸肌的舒张与收缩产生的生理反应。因此在初期练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肌肉运动本身上,有意识对其控制,不断训练从而养成肌肉记忆,以稳定自己的气息。不同的呼吸法其实并没有优劣之分,各自有其适用的范围与情况,我们需要酌情进行选择,灵活运用。同时呼吸法与气息的稳定性练习也是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需要演奏者静下心来反复磨炼,不断精进才能真正掌握。呼吸法的选择与气息的控制对作品的演奏会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我们只有合理且灵活地运用呼吸法,才能提升自己整体的演奏技艺与技巧,不断精进,为进入更高水平的艺术殿堂打下最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