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拔罐肺俞穴对痰热壅肺型风温肺热病咳嗽的应用效果
2023-01-10靳杨姚静松李艳平耿秀苹
靳杨,姚静松,李艳平,耿秀苹
风温肺热病是一种急性外感热病,辩证分型中以痰热壅肺型最为常见,咳嗽是其主要症状之一,增加患者痛苦和心理负担,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拔罐作为中医护理技术之一,操作方法简便、费用低廉、适用人群广、副作用少,易被患者接受,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地位。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或抽气等方法形成罐内负压吸附于穴位或其他部位,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产生良性刺激,达到调整机体功能、防治和缓解疾病症状的外治法[2]。刺络疗法具有开窍泄热、活血和消肿等作用,刺络拔罐是在特定穴位或局部刺络放血与拔罐相互配合使用的一种综合治疗方法。本研究选取痰热壅肺型风温肺热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加予刺络拔罐干预,探讨其对该类患者咳嗽症状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北京市某三甲医院2019年7月—2021年5月收治的西医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诊断为“痰热壅肺型风温肺热病”患者76例,通过SPSS20.0统计软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干预过程中,剔除一例,脱落一例。2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方案经该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西医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2)符合中医痰热壅肺型风温肺热病诊断标准(由两名主治及以上职称的医生确诊);(3)年龄18~69岁;(4)能配合治疗;(5)自愿加入试验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肺结核、肺癌、呼吸衰竭者;(2)严重消瘦(BMI≤18.5 kg/m2)、拔罐部位皮肤有破溃、水肿等不适合实施技术者;(3)空腹血糖≥10 mmol/L;(4)凝血机制障碍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肝病性凝血障碍、先天性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等);(5)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3 方法 (1)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与护理,基础药物治疗选用注射用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联合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和痰热清注射液,并给予常规护理措施。①病情观察:观察咳嗽的声音及发作时间,痰液的色、质、量、味等,观察体温、呼吸及痰液性状的变化;②生活起居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温湿度适宜,避免尘埃和烟雾等刺激,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被,痰多者宜取侧卧位,定时更换体位;③饮食护理:一般给予普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蛋、奶、豆制品,忌肥甘厚腻、辛辣刺激、腥发动风之品,高热不退者,鼓励多饮水或进清凉饮料,如西瓜汁、梨汁、绿豆汤等,汗多时宜用鲜芦根煎水代茶饮;热退、胃气渐复后给牛奶、瘦肉等;④情志护理:观察患者情绪变化,让其了解不良情绪对健康的影响,掌握自我情志调摄的方法,保持心情愉悦;⑤用药护理:按照静脉输液标准操作流程予患者相关药物,观察用药后效果,嘱使用头孢类消炎药者不宜饮酒。(2)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刺络拔罐技术。操作方法:①患者取俯卧位暴露背部,选取双侧肺俞穴,注意保护隐私、保暖。②操作者消毒手部皮肤。③患者局部皮肤以75%酒精或安尔碘常规消毒,以三棱针快速多次点刺患处,深度为3~5 mm,每针间隔1.0 cm左右,每个罐口面积内点刺5~7次。④运用闪火法,将相同大小、酒精含量相同的95%的酒精棉球点燃,一手持罐,罐口朝下,另一手将火迅速深入罐内旋转1周退出,以≤1秒的速度迅速将罐吸拔于点刺的部位。⑤每次拔2罐,总出血量6~14 mL。⑥留罐5 min后起罐。起罐时,右手拇指或食指在罐口旁边轻轻按压,使空气进入罐内,顺势将罐取下,不可硬行上提或旋转提拔。⑦针刺部位皮肤用酒精棉球消毒,并保持清洁,以防感染。⑧所用玻璃罐一人一用一消毒。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研究周期为10天。
1.4 风险和预案 (1)皮肤过敏或烫伤:操作前询问有无酒精过敏史,评估患者皮肤有无过敏和破溃,拔罐时动作稳、准、快,操作过程中观察患者病情、询问患者感觉并检查火罐的吸附力。若皮肤过敏,则立即停止干预,配合医生进行抗过敏治疗,嘱患者勿搔抓皮肤,保持皮肤清洁;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无需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泡刺破放出水液,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2)操作中患者出现胸闷、胸痛、心慌等不适立即停止操作,卧床休息,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相应处理。(3)如操作过程中患者发生气胸,应立即停止操作,协助患者取相应卧位,及时告知医生,并协助医生采取积极治疗措施。(4)病情进展:试验过程中基础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恶化随之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者,终止试验。
1.5 观察指标 (1)疗效评定:采用尼莫地平法[5]计算症状积分改善率,症状积分改善率=[(治疗前症状积分-治疗后症状积分)÷治疗前症状积分]×100%。①治愈:咳嗽完全消除,症状积分改善率≥95%;②显效:咳嗽基本消除,症状积分改善率≥70%;③有效:咳嗽显著减轻,症状积分改善率≥30%;④无效:咳嗽未减轻或者加重,症状积分改善率<30%。(2)咳嗽症状积分[3-4]:0分为日间和夜间无咳嗽;1分为日间偶有短暂咳嗽,夜间短暂咳嗽或偶有咳嗽;2分为日间频繁咳嗽,轻度影响日常生活及夜间睡眠;3分为咳嗽频繁,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夜间睡眠。(3)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为患者主观咳嗽严重程度分级,数值越大,则表示咳嗽程度越重。见图1。
图1 视觉模拟评分
2 结果
2.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9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疗效比较
2.2 2组患者咳嗽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一个疗程后,2组患者日间咳嗽积分、夜间咳嗽积分、全天咳嗽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各维度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 2组患者不同时点咳嗽VAS评分比较 治疗一个疗程后,2组患者咳嗽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在治疗第2、4、6、8天和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组咳嗽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3 2组患者咳嗽症状积分比较分)
表4 2组患者不同时点咳嗽VAS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风温肺热病的范畴包括现代医学的急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周围炎等肺部急性感染性疾病,尤以社区获得性肺炎最为多见,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主要表现为咳嗽、咯痰、呼吸困难等症状[6-7]。现代医学主要应用抗生素、祛痰止咳药物来治疗该疾病,但由于抗生素滥用使机体产生耐药,导致患者咳嗽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增加临床治疗困难[8-9]。
祖国医学认为,无论是肺部本身气血阴亏,还是六淫之邪侵袭肺部,均可使肺失清肃,引起咳嗽,故治疗应以宣通肺气为主。拔罐法作为一种重要的中医外治法,在缓解肺部疾病相关症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10]。有研究[11]归纳了近年来拔罐疗法量化研究的相关进展,拔罐可使局部皮肤温度升高、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增强细胞的吞噬能力和局部组织的耐受性及抗病能力,并在整体上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新陈代谢,促进体内代谢物的排出,从而提高局部组织的抗损伤能力、消除炎症等。刺络放血疗法最早于《素问》《灵枢》中有详细记载,其改善微循环瘀滞、强化血管功能等生物学基础和作用机制在近代医学的发展中不断被证实[12]。本研究选用刺络拔罐法应用于风温肺热病咳嗽的患者,主要是因为刺络拔罐法集刺络放血、拔罐、穴位于一体,有温通经络、活血行气、祛湿逐寒、驱毒外出的功效。当前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刺络拔罐干预咳嗽症状的临床获益相对较高,这与高国胜等[13]研究结果相似。
对于拔罐治疗咳嗽的施拔穴位的选择,各文献不尽相同,但均以膀胱经、督脉、任脉选穴为主[14]。本研究选取肺俞穴,位于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属于足太阳膀胱经。“肺”,即肺脏,“俞”,输也,肺俞穴是肺气转输、输注之处,为一身之表[15],咳嗽病位主要在肺,肺俞穴所在位置正是肺脏在背部的投影区域,此穴可止咳喘、调肺气、补劳损、清虚热、实腠理和营血[16-17]。《景岳全书.阴阳篇》云:“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调和,精神乃治,“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是历代医家针刺治疗的一项重要原则。《经络全书》云:“风寒之邪外入在人之背,故阴病行阳”“阴病行阳,当从阳引阴,其治在俞”。《素问·咳论》亦指出:“治脏者治其俞”[18-19],由此可见肺俞穴对于治疗咳嗽、肺炎等肺脏疾病具有关键作用。本研究中治疗一个疗程后,2组日间、夜间、全天咳嗽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不同时点2组患者咳嗽VAS评分比较结果显示,在治疗第2、4、6、8天及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组VA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刺络拔罐作用于肺俞穴能够更早地缓解该类患者的咳嗽症状,有利于控制病情,但关于刺络拔罐法干预该类疾病是单独选穴还是配合其他穴位联合应用效果更优,以及是否有其最佳适应证,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痰热壅肺型风温肺热病患者采用刺络拔罐方式能够更好地缓解咳嗽症状,改善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