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费主义对青年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2023-01-10曾晓薇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消费导刊 2022年23期
关键词:消费主义消费行为消费

曾晓薇 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消费主义产生并兴起于1920年左右的美国,贯穿于民众日常生活实践的方方面面。消费主义不仅表现为一种消费至上的生活态度,而且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通过追求物质享受从而实现人生意义的价值观念。在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的今天,消费主义现象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并衍生出多种消费行为。

一、消费主义现象的具体表现

在我国当今社会中,消费主义具体表现为虚假消费、符号消费和炫耀性消费现象。

(一)虚假消费现象

所谓虚假消费,是一种与人的实际需求相背离,在其他外部因素的刺激下形成的盲目且冲动的消费行为。虚假消费与虚假联系在一起,人们在消费活动中,被商家的营销手段所欺骗,从而掉入商家的消费陷阱。

1.“饥饿营销”下的冲动消费

在“物以稀为贵”的心理作用下,消费者很难抵抗限定包装、限量发售的商品的诱惑,再加上商家完美的宣传和不断向消费者传递的“先来者有,后来者无”的心理暗示,刺激消费者对限定商品的疯狂抢购。商家通过“饥饿营销”营造出一种非买不可的紧张氛围,让消费者无法通过理性地思考就盲目购买,并借此提高自己品牌的知名度。

2.“网红效应”下的从众消费

自媒体行业的兴起和发展,催生出网红效应。不少商家抓住网红效应这个营销手段,将自己的产品打造成网红产品,吸引广大消费者的购买。在网红效应的宣传下,消费者逐渐相信“大家都买的一定是好的”,并仅以此作为购买商品的最“可靠”的衡量标准,“那么多人买,一定没错”的从众消费观念逐渐形成,从众消费行为也逐渐增多。

3.“优惠活动”下的盲目消费

近年来,电商行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足不出户便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任何商品,而且还是直接配送上门,这使得网购的消费群体逐渐增大。电商们更是抓住这一机遇期,举行年中大促和年货节,以及各种促销活动。制定令人眼花缭乱的优惠规则,不少消费者在各种形式的优惠活动的吸引下,为了满足商家制定的满减规则,购买、囤积自己并不需要的商品。等购买的商品送到,又忽然发现有太多是自己不需要的,继而再进行退货,不仅造成金钱、精力和时间上的浪费,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担,这都是盲目的消费行为带来的后果。

4.“用过就扔”下的夸张消费

消费主义宣扬无节制的消费。正如鲍德里亚在其《消费社会》一书中,指出的那样,“我们处在‘消费’控制着整个生活的这样一种境地。”[1]“消费主义倡导的是一种‘用过就扔’的一次性消费,商品的使用寿命不再决定于其物理的功能,而是决定于主观因素。”[2]消费者不断追求处于潮流前端的商品,不断迎合商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全然不考虑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这种“用过就扔”的夸张消费行为带来的后果是物品的浪费、资源的消耗以及生态环境的污染。

(二)符号消费现象

所谓符号消费,是指在消费活动中,吸引消费者的不再是物品本身所具有的功能,而是某种被商家刻意制造或营销出来的附着于物品的符号意义。并且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将自我价值的实现寄托于商品本身被赋予的符号意义。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凭借这句广告语,钻石成功在中国打开销售市场,并使中国消费者开始广泛地接受钻石文化。钻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因为其美丽、稀有的特征,被商家用以象征爱情的忠贞和永恒。成功带动了人们对爱情的向往,促使消费者为其背后象征的爱情含义买单。

隐藏在商品背后的符号意义,可以是所渴望的某种价值的实现,对某种理想的追求,也可以是财富、地位和身份的象征。[3]

(三)炫耀性消费现象

所谓炫耀性消费,原意指的是发达国家中的富人阶层为了彰显自己的社会地位、财富情况和个人能力而进行的生存必需品之外的浪费性、奢侈性消费。我国当今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主要表现为奢侈品消费和“精致穷”。

在消费主义的蔓延下,消费逐渐成为人们肯定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人们通过购买相应的商品来向他人展示自己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和生活风格。“消费主义使人始终处于一种欲购情结之中,消费也因此成为人自我表达与认同的主要形式。”[4]

奢侈品消费背后的炫耀性动机主要是渴望自己的财富和地位得到社会的认可。通过模仿西方富人阶层的生活方式,大量购买奢侈品,以奢侈品的价格、品牌来定义社会层级和人生价值。据统计,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全球经济下行的整体态势下,中国境内奢侈品消费不降反升,有望在2025年成为全球奢侈品最大销售市场。[5]

“精致穷”是指盲目追求高品质、昂贵、精致的生活而不考虑自己实际支付能力的一种生活方式。透支自己的实际消费水平购买奢侈品和昂贵服务包装自己,打造虚假精致人设,折射出人们对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方式的不理智追求。

“消费主义将人的幸福、社会地位和国家发展道路都奠定在高消费上。在人生观上,消费是人生最大的幸福”[6]这样的错误观念被消费主义者奉为人生信条,他们深陷在物质的旋涡里,逐渐忘却了生活本身的真正意义,也最终失去了人生的意义。

二、消费主义对青年的影响

消费主义作为一种不合理的消费方式,不可避免地会对当代青年的思想和行为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一)形成不合理的消费观

“青年处于人生中需求最旺盛的时期,其生活需要亦随实现程度的提高而逐步增长直至过度膨胀。”[7]面对日常生活中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天花乱坠的各类广告,青年的欲望无形之中被助长,主要表现为攀比消费、超前消费以及网络虚拟消费。

1.攀比消费。越来越多的青年购买商品时,注重的不再是商品对自己的实用性,而是优先考虑商品的品牌效应。“要面子不要里子”成为年轻一代消费时超越性价比的首要选择。在攀比中助长了享乐主义,消解了青年积极进取的拼搏奋斗精神。

2.超前消费。在这个经济支付手段高度发达的时代,越来越多的青年投入到超前消费的大潮中,打着“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旗号,深深地陷入消费主义的陷阱中。超前消费原是对经济收入长期稳定的人群推出的一种便捷的消费方式。然而青年群体逐渐成为这一支付方式的主要追随者。信用卡、贷款等消费方式,使还没有能力满足自己购买欲望的青年过早地满足了自己的购买需求,他们无节制地刷着信用卡,“拆东墙补西墙”是他们的常态,这种恶性循环不断透支着他们的未来,摧毁着他们的人生。

3.网络虚拟消费。“调查发现,大学生的网络虚拟商品消费比例增加,网络虚拟商品消费符号化过度现象不容忽视。”[8]近年来,随着大型网络游戏和视频平台的兴起,网络虚拟消费成为一种赶潮流的消费方式。在网络游戏中,为了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或是为了在网络虚拟游戏中体验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满足的自我肯定,不少玩家不惜频繁地往游戏中充值。对于有经济基础的玩家来说,这是调节生活的方式,但是对于不少尚未具有经济来源的青年学生来说,过度沉迷网络虚拟游戏,不考虑自身实际就充值的做法,对自身成长可谓是百害而无一利。视频平台带火了视频直播,不少青年沉迷于直播,大量赠送礼物,为了拔得头筹,成为榜首,不惜将自己的生活费全部用以打赏主播,严重影响自己正常的学习生活。

不管是攀比消费、超前消费还是网络虚拟消费,都表明当代青年受消费主义的影响,形成了不符合自身实际,不利于自身发展的错误的消费观。错误的消费观一旦形成将会对青年的成长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二)失去积极的自我价值观

拥有积极的自我价值观是人在社会中生存的必要条件,正确的且积极的价值观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要前提。“消费主义认为,消费是人们精神满足和自我满足的根本途径。消费的满足等于幸福的获得,然而这是极其虚幻的。”[9]陷入消费主义陷阱的青年,误把追求富足的物质生活作为人生的最大向往,将享受物质带来的快感与满足作为自己人生自我价值实现的标杆。在这样的人生价值观下成长起来的青年,极易发展为及时享乐主义者。由于只关注消费所带来的物质享受,青年会忽略自身精神世界的培养和发展,导致精神世界的极度匮乏,以及对社会关怀的减少,并最终导致自主意识和创造力的丧失。

(三)泯灭自我个性和批判精神

自我个性和批判精神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持自我本质的一个重要体现。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社会人们的生活具有极高的同质性。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大部分活动都具有极高的相似性。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尤其要注重消费主义对人们精神的侵蚀。

1.泯灭自我个性

一是审美领域的个性泯灭。审美原本就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越来越多的青年为了达到美的标准,刻意改变自己去迎合大众的审美。盲目追求潮流,忽视自己的独特性,终将逐渐丧失真正的自己,直至完全失去自我。

二是生活方式的个性泯灭。消费主义鼓励人们消费,大量购入非必需的物品。这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囤积式生活。受这种生活方式影响的青年,将自身的安全感寄托在自己囤积的物品上,享受这些积攒的物品所带来的安全感。但这种生活方式带来的只是大量物品的闲置、有限空间的占用、金钱的浪费以及内心世界的持续空虚。

2.丧失批判精神

青年是拥有强烈批判精神的主要群体。这是因为,青年的固有观念少,具有较强烈的批判精神。青年的批判精神能够帮助其思考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社会的完善和进一步发展。批判精神的存在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长足动力。

消费主义对青年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青年阶段作为人生中奋斗拼搏的黄金期,如果陷入消费主义的陷阱中而不能自拔,会对青年的人生发展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当代青年应理性对待消费主义,努力规避消费主义带来的负面效应。

三、应对消费主义的路径分析

消费主义的蔓延会滋生助长娱乐至上主义、及时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会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流的社会教育体系和社会评价体系造成一定的冲击。要从思想认识和现实践行两个层面入手,自觉抵制消费主义的不良影响,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一)思想认识层面

1.在消费行为中明确真正需要,突出人的主体性。

消费行为中人的主体性体现在以真正需求为主导而进行的消费行为。消费主义下人的真实需求被物欲取代,人与物的关系被颠倒,人逐渐被商品奴役,成为异化的人。消费主义引导人们将自己的精神追求通过消费活动进行满足,精神空间逐渐被消费欲望压榨,崇高理想的实现以商品的占有为标准,自身理想的向往和对生命意义的寻找皆被禁锢于商品背后的符号意义。

要积极倡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观,传递尊崇劳动的主流价值观念,引导人们通过日常的生产劳动明确自身的真正需求和创造真正的幸福,培养以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目的消费行为。

青年要通过日常生活实践明确促进自身发展的真正需求,明辨商品背后的符号意义,避免其他虚假欲望刺激下的消费行为。在适度、合理满足物质需求的基础上,追求满足崇高理想和寻找人生价值等精神需求。

2.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积极倡导绿色消费观。

消费主义的蔓延会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加强人们对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认同感。西方的奢侈品牌、价值观念等成为部分国人追捧的对象,并借助消费主义不断宣传巩固其品质优秀、文化先进的观念。使得部分消费者逐渐背离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形成的敬天惜物、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秀民族基因,落入消费主义陷阱,成为国际资本逐利游戏中的牺牲者。

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要推进主流意识形态的隐性渗透教育,实现主流意识形态与人们日常生活实践更好的交融汇通。同时引导大众传媒向全社会宣传绿色、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念,大力弘扬绿色发展理念,倡导可持续消费观,构建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美好社会。

当代青年生活在物质充裕、国家和平稳定的美好时代,加之消费主义的影响,使得青年一代对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秀民族精神缺乏深刻认识,要通过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青年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和时代赋予的使命感,自觉减少个人的铺张浪费行为,践行绿色、健康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

(二)现实践行层面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倡导精神消费。

防止消费主义对日常生活的渗透,克服消费主义的不良影响,要在保障人们进行合理、适度的物质消费的基础上,积极引导人们转变传统的以满足物欲为主的消费观念,有意识地推动物质满足性消费向精神发展性消费的转变。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促进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为最终导向,在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引导下,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彰显中华民族优秀民族基因、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

青年要逐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审美品位,选择优秀文化产品进行消费,有意识地转变自己的消费观念,促进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发展。

2.充分发挥家庭、学校教育对青年成长成才的引导作用。

家庭作为最基本的消费单位,对青年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使青年从小耳濡目染形成健康、理性的消费习惯,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家庭要特别注重对孩子消费观念的教育,中国传统消费文化,礼仪、节俭作为维护家庭的核心理念,应当在今天继续弘扬。

学校是培养青年成长成才的地方,也是为人生之路打基础的地方。在规避消费主义不良影响方面,学校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消费教育,经常举办消费教育讲座,宣传科学健康的消费习惯,积极引导学生明辨消费主义、娱乐主义和及时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科学健康的生活理念。

四、结语

青年要运用自己的智慧与判断,明辨不同的消费行为,选择适合自己,符合自己实际的消费方式。拒绝商品广告效应的诱惑,明确商品和人的关系,了解自己当前的消费能力,减少并克制不必要的物质需求,努力丰富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坚决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努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拒绝消费主义对自己精神世界的侵蚀,担当起历史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猜你喜欢

消费主义消费行为消费
Film review:WALL·E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40年消费流变
浅析花卉市场中的消费行为
消费主义视角下传统集市贸易的现代化解读
浅析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
新消费ABC
新媒体时代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
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团购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