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管理学》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建立的探索

2023-01-10孙荣霍芊竹王小林王永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管理学课程管理

孙荣 霍芊竹 王小林 王永红

自人类社会进入21 世纪以来,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家战略的提出,《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国家行动的深入实施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颁发,我国健康管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并面临严峻的压力[1-3]。健康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性交叉性医学学科,主要研究人的健康与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以及健康管理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医学科技创新体系之一。该门学科是以健康风险因素预防或“零级预防”和慢性病风险因素管理为重点,以维护和促进个体或群体健康为目的,构建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健康体检、疾病健康风险评估和干预、慢病管理、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等[4-5]。自2017 年健康管理(体检)科进入复旦大学医院研究所“中国医院专科声誉综合排行榜”,健康管理的地位与声誉得到极大地提升,有力推动了健康管理学科的建设。重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在国家政策指引下于2021 年开设该门课程,中文名称为健康管理学(health management)。授课对象为全日制健康管理学硕士学术学位研究生,授课语言为汉语,学分为2 学分,总共36 学时,考评体系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两结合”方式。健康管理学为研究生培养专业核心课程,现就本学院建立该门课程教学体系的实践经验介绍如下:

1 专业设置情况

重庆医科大学2020 年获国务院学位办批准,2021年健康管理学正式编入《重庆医科大学二〇二一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及专业目录》,成为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目录外健康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健康管理学历教育正式纳入临床医学教育体系,2021 年面向全国正式招生。根据学科发展内涵要求共设定5个研究方向:健康体检与评估管理、慢病风险评估与管理、肿瘤早期筛查、人工智能与健康体检大数据、健康管理教育与教学研究,旨在全面阐述健康管理学科范畴,树立大卫生观、大健康观。这与国内大多数高校不同,较多高等院校的健康管理以“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形式,属于“管理学”、“公共卫生”或“预防医学”范畴,培养的人才从事健康管理的医学服务明显受限。我院因健康管理学科进入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得到学校及医院的全面支持,树立“打造一流品牌、育健康管理精英”的教学思想,成为学院互联网+健康教育服务的主要实施平台。

2 师资力量

本门课程教师主要来源为我院健康管理学教研室具有5 年以上临床教学工作经验,对本门课程有系统性掌握、语言沟通能力良好、具备教学技巧、教学职称在讲师以上的临床医生。学校及学院每年通过试讲制度和中英文讲课比赛制度,将语言表达流利、教学效果好、讲课风趣、可塑性较强的青年教师筛选出来并加以培养,纳入教学师资队伍。同时,学院通过举办多期英语提高班,聘请大学外籍教师指导及出国研修等措施,提高授课教师的英语表达水平。

目前我院健康管理学教研室拥有14 名高校教师,均具有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及以上学位,均具备医疗教育双职称,均具有国家级健康管理师资格。师资队伍中博士以上学位8 名,高级以上职称7 名,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5 名。本专业加强团队教师思政建设,忠诚和热爱党的医学教育事业,政治立场坚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医学教育中。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完全能胜任健康管理学课程教学,从而保证良好课堂教学效果。

3 课程目标

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组(指导小组)负责制,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组指导下于入学后三周内制定出培养计划[6-7]。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最终使培养的研究生能够掌握临床医学及健康管理学基础知识与技术,能够评估个人或群体的健康疾病危险因素,进行个人或群体的健康咨询与指导;通过医学信息进行疾病管理,制定健康促进计划进行健康维护,进行健康管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通过基本操作技能掌握调查问卷的设计、健康档案的建立、健康状况测量常用操作技术、健康管理体检设计、主要慢性病的筛查、营养、运动与心理健康、慢病人群健康信息统计分析、健康与疾病危险性评价、个性化健康管理计划的制定;通过综合技能训练掌握常见疾病健康管理、特殊人群健康管理。通过上述目标,促进健康管理学系统、科学、合理的发展,建立健康管理学理论研究的平台,加强健康管理理论研究与科技创新,培养健康管理医学服务人才。本门课程重视教学内容的改革,紧扣国家大政方针“防大病、管慢病、促健康”,将教学内容改革与精品课程建设结合起来,首先在健康体检与评估领域开展研讨式教学,不断形成具有慢病管理特色的课程体系。

4 课程设置与学分

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学位课程为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课,专业课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外语课[8]。非学位课程包括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和补修课。学校统一开设的课程主要安排在第一学期进行,采用集中授课、网络教学、专题讲座与业余自学等方式进行。学位课程实行学分制,课程成绩以百分制评定,课程达到70 分及格[9-11]。健康管理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前至少应修满35 学分的总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低于22 学分,其他培养环节不低于13 学分(包含论文选题、文献阅读与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中期考核、科研记录、实践环节、学术讲座、论文发表等)。学习年限为3~6 年,最长不超过6年。学习本门课程的前修课程为内科学、外科学、实验诊断学。

5 课程内容

目前,我院健康管理学教研室将《健康服务与管理导论》郭清主编、《健康管理师》王陇德主编设为主教材,将课程内容设定为12 部分,包括健康管理概论(熟悉健康管理的起源、发展、步骤、策略)、健康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评估的基本步骤、概念、内容、分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包括基本概念、策略、步骤、效果评价)、临床医学基础知识(掌握人体基本结构与功能疾病的概念、特征、药物的作用)、预防医学基础知识(掌握分级预防的概念、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区别、卫生方针、疾病监测及意义)、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掌握流行病学及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统计指标和研究方法)、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了解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主要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诊断标准和防治策略)、医学信息学基础(掌握信息学任务、研究对象、健康档案的组成和基本要求)、疾病管理(掌握疾病管理的目的意义、技能技巧、评价体系)、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健康信息管理、健康风险评估及健康促进与干预的基本操作技能)、综合技能训练(掌握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特殊人群综合健康管理技能)等12 部分。将陈君石主编《健康管理师》、曾强主编《老年健康服务与管理》、武留信主编《中华健康管理学》、梅挺主编《健康信息管理》、孙宏伟,黄雪薇主编《健康心理学》、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等列为参考书目,使学生扩展学术领域与视野,健康管理相关研究与国际接轨[12-13]。

课程内容中基本操作技能、综合技能训练部分为教学实践环节,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作为实践基地,提供调查问卷的设计、健康档案的建立、健康状况测量常用操作技术、体检设计、慢性筛查、肿瘤筛查等健康管理技术的应用,充分保障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形成一个全程覆盖的完整健康管理服务体系。通过以上课程内容的设置,达到健康管理专业研究生具备健康监测、健康风险评估和分析、健康指导、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等专业能力。

6 考评体系

健康管理学课程的考评体系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两结合”的评价方法,避免期末考试形式单一的弊端[14-15]。形成性评价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注重评价与反馈机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反应反馈来调节教学策略和完善教学活动,从而引导教育过程正确而高效地进行,达到教学相长[16-18]。本门课程形成性评价的具体措施由课程组提出,教务部门审批,包含随堂测验、分组讨论、课堂点评、现场案例咨询等。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分和验证。该课程终结性评价形式新颖,内涵丰富。任课教师准备相应领域外文文献,学生随机分组进行翻译,翻译成文后撰写心得体会,再组织学生进行现场答辩,答辩内容为课堂讲授内容及国内外健康管理热点难点问题。两种评价分数进行综合,形成学生期末最终成绩。

7 建立网络支撑平台

本教学课程组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临床实践教学数字化平台,依托重庆医科大学教学管理系统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建立丰富的教学电子资源库,为学生搭建广阔的自学平台,包括学科发展史、健康管理动漫、教材配套电子教案、虚拟病人、课后思考题、线上答疑解惑、师生风采等。通过该网络教学平台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与课程教师对话、与学界风云人物对话、与世界接轨;提前公布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方案,促进师生互动交流,加大学生参与活动程度,促进学习积极性,激励和强化学生发展。同时注重融合创新构建健康管理学课堂新模式,跨越传统教学环境,突破物理边界,实现传统课堂与虚拟课堂融合,构建“教育+”生态体系,采用优质教师在线授课,随堂练习消化重点、难点、疑点,大课之后紧跟小组讨论环节,加深学生对大课知识的理解应用,形成教与学融汇贯通的全新教学方式。革新传统教学流程,实现技术、内容、方法的融合,推动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学过程,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法、工具、内容、评价等各环节的全面创新,使融合式教学常态化,构建新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总之,加强网络支撑平台利于整合优化教学资源,加速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探索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线上线下混合式等教学模式改革,推动高校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育理念,鼓励优秀教学资源数字化、视频化、互联网化,从而变革教育模式,塑造教育教学的新流程,探索学习革命的新路径[19-20]。

《健康管理学》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执行情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学生信息反馈等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务处全程监控,实时掌握教学动态,反馈教学效果,使教学效果完美呈现。

综上所述,重庆医科大学从课程专业设置、师资力量、课程目标、课程设置与学分、课程内容、考评体系、建立网络支撑平台等方面具体措施,保障《健康管理学》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建立,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努力培养具有从事健康管理工作能力的医学高级专业人才,符合国家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宗旨,利于推动高等教育质量革命,推动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从而助力慢病防控,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猜你喜欢

管理学课程管理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浅谈管理学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