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群星闪耀时

2023-01-10□文│张

中国出版 2022年13期
关键词:艺术史欧洲艺术

□文│张 涛

一部艺术通史的写作对著作者要求极高,往往需要丰厚的学养、渊博的知识、丰富的人生经验以及生动流畅的笔触,才能细腻勾勒出人类艺术绵延数千年的大体样貌。由邵大箴与奚静之合著的《欧洲绘画史》(湖南美术出版社2022年1月出版),正是艺术通史写作中的翘楚与范本。作者为我们展现了艺术精神何处、艺术人生何在、艺术探究何为。

《欧洲绘画史》全书16个章节,以全景式的开阔视角为读者呈现了欧洲绵延数千年的艺术图景与发展历程。在某种程度上,《欧洲绘画史》可谓是为“人类艺术群星闪耀时”所作的传记读本。从艺术萌芽期的原始洞窟壁画起始,到奠基欧洲文明的古希腊罗马艺术的生动解读,随后跨越深刻烙印欧洲宗教文明的中世纪艺术,来到群星璀璨的文艺复兴时代。从承载巴洛克、洛可可、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印象主义等艺术史标签的法国、英国、德国等地域艺术,直至20世纪以来异彩纷呈的现代派艺术,该书均条分缕析地展开论述,最后定格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现代美术思潮”。古典到现代,上下一千年。在对欧洲艺术的故事娓娓道来之中,让读者体味到古希腊陶瓶上所承载的人性与神性之间的互动张力,中世纪的宗教壁画中所图绘的人类心怀敬畏的虔诚与皈依,文艺复兴中米开朗基罗“我就是大艺术家”、达·芬奇“我什么都会干,偶尔也会画点画”的张扬恣肆的个性。从鲁本斯的富丽堂皇到伦勃朗的悲悯苦涩,从格列柯的怪异躁动到安格尔的古典唯美,从莫奈的斑斓世界到梵高的精神图谱,从毕加索的返璞归真到达利的梦幻写真,在《欧洲绘画史》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流芳百世的艺术佳作,也看到了风格不一的传奇艺术家。

众所周知欧洲艺术的核心在西欧诸国,《欧洲绘画史》可贵之处在于面面俱到且主次兼顾,在聚焦西欧的同时也将北欧、东欧艺术一一陈述。不同于一般艺术通识著作大多以时代风格来贯穿千年艺术史叙述,该书在叙事路径上以纵横两条线索交叉贯穿,横线叙事上以国家、民族和地域作为主轴,纵线以不同时代艺术家与艺术风格发展重心的游移灵活定位,如此,在艺术时空纵横交错的复杂发展逻辑中寻觅到了一条合适的书写道路,既兼顾了其作为学习资料甚至工具书的阅读属性,又能为大众读者提供一条快速入门的阅读捷径。该书的写作风格同样值得称赞,文字平铺直叙,修辞生动活泼,将风尘弥漫、面目模糊的千年艺术史,一边轻轻擦拭,一边娓娓道来,笔端自带知性情感与理性判断,不偏颇、不极端。这是属于邵大箴与奚静之一代学者的学术风骨与文字质感。

《欧洲绘画史》最早成书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百废待兴、重启开放的热血年代,年轻学子对于知识的渴求无异于久旱的幼苗。此书是国内较早全面、系统、完整叙述欧洲艺术史的经典之作,是许多艺术史学者书架之上的常备工具书,是广大艺术爱好者了解西方艺术的入门级读物。此次湖南美术出版社重新修订出版此书,查缺补遗,全书文字量达到30多万字,图片几百幅。

《欧洲绘画史》的作者邵大箴与奚静之是新中国最早一批公派留学系统学习艺术史的青年学子。邵大箴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奚静之执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即今天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二人躬身杏坛数十年,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与教学经验,成就此书。二位先生于1960年结为伉俪,携手一甲子。不老的爱情与常青的文字,浇灌在这本厚重的《欧洲绘画史》之中。

猜你喜欢

艺术史欧洲艺术
欧洲“芦笋季”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纸的艺术史
毛扎扎艺术史
狮子与西方艺术史 下
狮子与西方艺术史 上
纸的艺术
在欧洲邂逅温州人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