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供性视角下新型主流媒体技术融合的生态发展路径转向*
2023-01-10俞逆思陈昌凤
□文│吕 婷 俞逆思 陈昌凤
可供性概念从生态心理学领域发展而来。詹姆斯·吉布森提出:“一个特定环境的可供性是它提供给动物的东西,无论它提供的是好是坏……代表着动物和环境之间的协调性(Complementarity)。”[1]“可供性既不是客观属性,也不是主观属性,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既是环境的事实,也是行为的事实;既是生理的,也是心理的;既指向环境,也指向观察者。”[2]可供性阐释的是生物体的能力与环境特征之间的关系。[3]可供性关注的是系统中环境和感知者之间的交互过程,其所内涵的关系属性、连接属性和生态属性,充分体现了生态学思维。
在可供性视角下,研究者不孤立分析环境及其中的动物,环境与感知者的耦合被赋予了更多关注。在特维看来,动物的特性必须作为可供性的补充,如果没有动物的互补性,环境的属性就构不成可供性。[4]哈奇比认为可供性既是功能性的也是关系性的:功能性指它支持(也限制)某些活动的参与,塑造了与行动相关的可能性条件;关系性在于它对于不同环境中的同一对象是不同的,或者对不同对象而言是不同的。[5]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可供性表达的是与人有关系的、可以被感知的环境特质,可供性不仅为个人行为而存在,也为社会互动而存在。
本文剖析了该概念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应用的微观取向,建议以更加系统性、生态性的视角运用可供性概念分析媒体技术融合。本文认为,在可供性视角下,新型主流媒体技术融合可以从提升物质可供性、感知可供性、关系可供性等层面发力,完成生态转型发展,打造可持续的新闻生态系统。
一、可供性概念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应用的微观取向
当前,可供性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解释技术应用实践,技术可供性可以被认为是“技术物和行动者之间多维度的关系结构(Multifaceted Relational Structure)”,或是“行动者与所处环境之间的连接关系”。[6][7]可供性被应用于研究新技术对行动者而言所具备的行动潜力及效果,在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建构主义的两极之间进行斡旋协商,对理解当前技术作为主要驱动因素的传播实践有丰富的理论潜力。巴里·维尔曼等将“社交可供性”引入传播学,认为互联网将几种媒体融合成一种媒体,当前和即将发生的变化为互联网如何影响日常生活创造了可能性,也就是社交可供性。[8]学者潘忠党等将可供性引入中文传播学研究,认为新媒体的可供性划分为“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和“移动可供性”,在三种可供性上水平越高的媒体,往往就是越“新”的媒体。[9]
由于该理论本身具有中微观的取向,研究者往往以某一具体的媒介平台在某一特定场景中的使用为基础展开研究。[10]对新技术驱动下的各类媒体具备的可供性进行划分和阐释等,用“列表”的形式逐一阐释某一技术的特征或效果。例如,有学者提出移动媒体的四种交际可供性:可携带性、可用性、可定位性和多媒体性。[11]还有学者总结了技术为社交媒体带来四种可供性:可见性、持久性、可编辑性和关联性。[12]
在传播学领域,学者们经常利用可供性视角来分析传播技术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更加重视技术特定的功能主义特征导向,这些具体阐释在体现务实性指导意义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个缺憾,即未能将技术充分置于同人类使用者的关系和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加以审视,这导致对数字技术的考察仍是工具性的而非生态性的,使研究重新陷入了对媒介技术功能和传播效果的追踪。[13]新的传播技术为个人的行动提供了新的可供性,然而,狭隘地识别或简单地列出与技术相关的所谓的功能支持提供的理论价值和贡献是有限的。如果以一种更系统化的方式来研究,可供性视角将更富有价值。[14]
可供性概念本身即为生态性的、系统性的、互动性的,因此以系统性的视角进行研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理论价值。可供性对于媒体技术实践而言,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基于其重点关注新闻传播中各主体的连接关系而构成的动态化、生态化体系,可以为媒体技术发展与创新等提供生态学的研究视角。因此,我们应适时地打破以工具性、功能性的角色分析媒体技术的思路,回归可供性概念所内涵的生态观本位。
二、可供性概念对媒体技术融合研究的启发意义
技术的发展一直是媒体形态演变的重要动力。媒体融合最初是从技术融合开始的,技术融合主要是打破印刷媒介、音频和视频媒介之间区隔而形成数字媒体样态,将文本、视频、音频、交互式图形等融合在一个平台上去呈现“叙事流”。[15]数字技术的发展驱动着媒体生态的进化,从媒体形态融合、媒体与社会生活互动再到媒体生态融合,融合的广度与深度不断强化。[16]在各类技术共生的环境下,如何通过技术融合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媒体生态,是当下媒体融合面临的重要课题。
从媒体融合的实践来看,媒体技术正在重塑技术和人之间的关系,根植生态学思维的可供性概念对研究媒体技术融合而言具有丰富的理论潜力和现实意义。在可供性视角下,技术的生态性价值更加凸显,一方面,技术与人的互动关系被上升至一个更为宏观的视角进行考量;另一方面,对媒介技术的分析超越了功能和效果的视角,回归至文化和社会的生态系统。
影响可供性的基本要素包括感知者和环境以及其互补关系。在强调感知者与环境互动的同时,可供性内在的、固有的物质性特征不能被忽略。诺曼认为,只要物体存在可供性,人们就会感知到行为潜力,并知道该如何使用某物。[17]可供性可能因感知者、情境而异,但可供性不会随着观察者的需求而改变,可供性是不变(Invariant)的,总是在那里等待被感知。[18]对于技术产品来说,其内在的物质可供性和感知者感知到的可供性以及技术与感知者之间的连接关系对可供性的最终显现起到决定性作用。技术产品的可供性并不是其自身强加于人类行为上的东西,但确实对使用、围绕或通过技术产品开展的行为产生约束作用;同样地,对于技术所呈现的行动和互动的可供性范围,也不仅存在一种回应方式,而是多种方式。[19]可供性的存在是由于物体的物理属性,可供性的产生是基于用户的能力和经验,可供性是在交互过程中被感知的。[20]
就媒体技术融合而言,在较为宏观的可供性视角下,可以将其尝试划分为3个层次,3个层次互相交叠、融合,最终实现生态性的技术融合。一是提升物质可供性,这是用户感知的前提,媒体技术融合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提升媒介技术自身的可供性,注重技术融合本身提供的可能性,单个技术、技术圈层的边界逐渐消融,打造一个成体系、可持续、可拓展的媒体技术生态;二是提升感知可供性,通过技术融合更好地让用户实现有效感知,以用户感知为核心动力来驱动媒体技术融合;三是提升关系可供性,通过技术融合建立更深层次的人与技术的连接关系,充分发挥用户的主体作用,增进新闻业的情感赋能。
三、媒体技术融合的生态发展路径转向
(一)打造可持续技术生态,提升物质可供性
构建产能丰厚、资源有效利用、智能驱动的可持续技术生态需要首先明确单项技术、技术集群的效能和角色,使其各居其位更好地发挥作用,提升物质层面的可供性,也即把握媒介技术的生态位至关重要。“生态位”的概念同样源于生态学,吉布森认为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生态位”(Niches)或能力集合。[21]肖特等学者将生态位概念延伸,提出“技术生态位”的概念:一个允许培育和试验技术,并与用户实践和监管结构的共同进化的保护空间。[22]斯图尔特和波多尔尼衡量了企业间技术生态位的重叠程度,并认为生态位重叠现象可通过差异化竞争来实现生态位的分离。[23]形成独特的技术生态位并取得差异化优势对媒体技术融合来说至关重要。
1.构建良性循环的媒体技术内部生态
媒介技术作为媒介融合的重要基础设施,其重要效用在于促进媒体内部生产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明确各项技术的定位,以更好地促使不同技术加速融合。当前,数字技术集群和智能技术集群普遍运用于各级媒体技术物质可供性的提升。
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融合用于流程再造,促进媒体在管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生产能力、信息传输能力上的进一步升级,在媒体管理一体化、数据处理智慧化、生产流程扁平化等方面推动传播全要素、全过程互联互通和动态优化,实现以数据为驱动的信息传播模式创新。例如浙江广电打造的“中国蓝云”通过VMware、OpenStack等虚拟化平台,提供了统一的计算、存储云资源的服务;通过异构管理平台,实现不同平台之间资源的互联互通,简化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陕西日报社通过打造历史资料、新闻稿件、新闻图片、人力资源、经营管理等“五大数据库”,提升“云端化”管理能力,为业务部署和高效运营、智能监管提供了新途径。[24]
人工智能、VR/AR、机器学习等智能技术的融合提高系统产能。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人工智能有望成为媒体编辑部的主要生产力之一,在新闻线索挖掘与事实核查、机器生产内容、智能化信息整合等方面实现大的提升,并在物理格局、组织架构和生产流程上不断优化。在新闻线索挖掘方面,信息追踪算法为筛选、识别和事实核验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径。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线“新闻数据采集流程自动化”,根据系列指标对海量社交媒体信息进行评分,作为人工调查和报道的辅助依据。在机器内容生产方面,机器学习、自然语言、语音处理、视觉信息等多项技术帮助计算将新数据与已有文本进行关联,检索、重排语义,智能生产新闻稿件。再如,“央视新闻”AI手语主播亮相北京冬奥会,为听障人士提供实时手语播发服务;江苏广播电视总台采用人工智能写作机器人为气象、财经栏目提供播报稿件等。
2.构建有序共生的媒体技术外部生态
提升媒介技术融合在物质层面的可供性,必须将媒介技术置于整体的生态环境中全面认识。媒介技术生态既存在于由技术基础设施所搭建起的拟态环境——信息空间中,又存在于具有地理性想象的地理空间中。以此为划分依据,对信息空间的横向生态圈和地理空间中的纵向生态圈的建构进行评析。
优化技术资源布局,打造地理空间的纵向生态圈。近年来,中央、省级、市级以及县级都建成了主流融媒体机构或融媒体中心,积累了各级各类的媒体融合改革经验。同时,四级媒体的技术融合发展也存在一定问题。目前,技术开发整体呈现出多点开花但全局无序的特点,造成一定程度的生态位重叠。技术标准难以统一,不同平台间的兼容性能力差,造成投入成本高与资源浪费。此外,四级融媒体在层级上存在较大的发展差异。中央级、省级广电媒体凭借体量及规模优势较早地完成了媒体融合转型,集中了较为优质的市场资源。县级融媒体中心依托政策支持逐渐落地,分区分块地吸收了地方市场。但市级广电媒体在规模与体量上无法与中央级、省级媒体相比,同时又缺乏地方政策支持,在市场竞争中逐步丧失优势。
一方面,四级媒体融合的技术开发需根据其自身特色、区位优势,找准各自的技术生态位,避免生态位重叠以及同质化、同类化竞争,构建差异有序的传播空间。另一方面,四级媒体融合还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各级政策保障体系,完善合作发展机制,实现技术开发一体化,让融媒体建设成效落实落地,从宏观层面促进各级媒体协同发展。例如,新华社和阿里巴巴集团合力打造“新华智云”,覆盖采、编、发全流程数据服务生态,为短视频智能生产等提供技术解决方案,为其他级媒体技术融合导航,累计服务各级媒体超900家。江苏广电开发的“荔枝云平台”成为江苏唯一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省级技术支撑平台,逐步实现全省范围内“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融合新闻生产,减少了省内各级新媒体平台的重复建设。
积极投入技术竞合,打造信息空间上的横向生态圈。信息空间指的是信息生产及流动时所处的特定位置。[25]在信息空间中通过技术融合与媒体外部资源达成良性竞争与合作,拓展媒体影响力,具体有以下可借鉴的发展路径。
积极构建与大型平台媒体的竞合关系。在互联网信息空间中,平台媒体以智能算法技术为运作逻辑,通过筛选、分发和推送公民信息、社交信息及专业媒体生产信息,已经成为网络实践圈层的主导。[26]但这并不意味传统媒体失去竞合的机会,如何重构自身优势生态位、厘清与平台媒体协作与竞争的关系,成为传统媒体在互联网信息空间中构建横向生态圈的关键。主流媒体通过传统优势的内容资源打造吸引用户和辐射带动的平台成为一种趋势,但绝大多数的省、市、县级广电媒体由于在发展中受到技术、资金等原因的制约,自建客户端常常出现“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因此将发展战略由构建新型平台向入驻平台媒体打造头部IP转型也成为传统媒体的一种常态化尝试,争取在各大头部级的互联网应用内树立口碑,生产高质量内容,减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投入,从而在外部触角形成价值发力点。例如,2019年8月,央视《新闻联播》入驻抖音平台,仅一天获得超千万粉丝,成功打造《主播说联播》等爆款栏目,并孵化不少“网红”主持人。2020年,报纸、广播和电视的网站、自建客户端等自有平台的开通率,以及在微博、微信、聚合新闻客户端、聚合音/视频客户端等第三方平台的入驻率都较高,超过67%。[27]
通过提升技术兼容性,向“多媒体形态、多信息服务、多网络传播、多终端展现”的全业务服务模式演进。与政务、商务、教育、医疗、旅游、金融、农业、环保等相关行业合作,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融合,通过移动化策略在智慧城市、智慧乡村、智慧社区、智慧家庭建设中进行布局,将传统媒体与生俱来的权威性与生活服务的功能紧密结合。例如,疫情期间,许多广电媒体与当地商户合作,在地市范围内通过大屏带货;部分媒体与当地中小学合作,为各学校的网络教学内容量身定制其在大屏上的功能应用,将网课接收终端由PC端和Pad端迁移到大屏,提供更舒适便捷的网络学习环境;《齐鲁晚报》联动“齐鲁壹点”客户端打造线上相亲大会,切实满足婚恋需求,成为城市交友品牌。
通过与外部技术资源的协同合作对媒介自身价值链进行升级再造。例如,江西广播电视台、山东广播电视台、江苏广播电视台相继与快手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浙江广电集团与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并揭牌成立产业孵化园等。与互联网技术头部公司在技术创新和内容共享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以与外部技术资源的合作协同为抓手,可以助力传统媒体转型。
(二)重视用户主体性,提升感知可供性
某种技术是否能为大众所接受,往往并不是由于技术本身的优越性,而是要看个人和集体是否能利用技术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并且符合他们的文化要求。[28]技术与感官的契合、技术对感官的延伸是推动媒体融合的重要维度,要形成人与技术的良性互动的连接生态,必须以用户感知为重要依据来设计技术要素的融合。因为“如果可供性对于用户来说是不可见的,那么它就没什么用”。[29]可以从优化用户感知、匹配多元感知场景、构建用户感知反馈闭环等入手提升技术融合的感知可供性。
1.“5G+”技术生态优化用户感知
移动技术的发展使得不同时空下的用户可以瞬时共存、共情。其中,5G技术成为媒体技术融合进程中提升感知可供性的利器。在5G网络下, 数据传输的时延仅为毫秒量级,将极大改善视听传播体验,超强链接能力有效支持海量物联网设备的接入。5G与其他技术融合形成的“5G+”技术生态可以有效促进用户感知体验的优化。
在视听传播领域,视频传输已经从标清、高清进入到4K标准,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为8K标准。目前,“5G+高清技术”模式已有较多应用。例如2021年两会报道中,新华社利用“5G+8K”技术,打造沉浸式“听会”体验。此外,5G技术将有效解决VR、AR等沉浸式视听应用对画质和时延的要求,为沉浸式视听的流畅展现、实时交互提供保障。“5G+VR”在体育赛事、演唱会直播中广泛应用,为用户提供独立的虚拟空间和互动体验,支持代入感更强的沉浸式、临场感的视听体验,例如北京冬奥会借助5G和VR技术进行全景式直播,遍布场内的多个机位呈现出360度立体效果,实现交互式、多维度观赛;新华社在珠峰峰顶完成“5G+4K+VR”直播,以全息影像全方位实时呈现珠峰攀登之路。而“5G+AR”在传媒、体育、旅游、文化产业、电子竞技等领域潜力巨大,将真实世界与虚拟元素相结合,为用户提供超现实的体验。例如敦煌莫高窟利用华为AR地图构建超感知影像,实现视觉与交互体验俱佳的“云游”敦煌。
2.大小屏融合联动适应多元感知场景
在媒体技术的驱动下,用户对媒体的多功能、移动性、交互性的需求明显增强,媒体技术融合适应小屏移动传播的需要成为参与竞争的基本门槛。例如,2022年央视首推“竖屏看春晚”,用户可以在新媒体平台实时观看、评论,实现了横屏、竖屏的跨屏灵活切换。曾经占据家庭传播场景核心地位的大屏电视一度在竞争中面临尴尬境地,但随着新技术的融合与催化,大屏传播的仪式属性逐步回归,其黏合家庭亲密关系的价值也将进一步凸显。例如,谷歌曾针对客厅推出一系列终端,计划通过视听新媒体集成发布平台占领客厅。[30]受疫情的影响,用户外出社交娱乐的时间缩减,相较于小屏终端对用户时间精力的碎片化填充,客厅大屏及其衍生的系列智慧服务成为家庭成员脱离小屏后的社交娱乐中心,并被赋予了某种家庭仪式化的意义。
随着新媒体技术深刻影响社会,时间资源的价值愈发有限,而空间资源的潜力却日益被激活。[31]从用户的使用场景看,电视大屏不再仅仅是家庭客厅场景下新闻资讯和影视娱乐的一个被动接收终端,而要成为满足个体多样化娱乐需求的交互性设备。媒体技术融合需要进一步消弭各类技术终端的边界,让电视大屏通过与其他终端的联动、与用户的联动,从而激活丰富的空间资源。当在线教育、互动游戏、影视影音、网络购物、生活缴费等一系列互动增值服务被进一步融合,便能更好匹配个人或家庭用户的多场景需要。例如,日本NHK研发的终端基于用户正在观看的美食节目,通过无线物联网技术与用户的智能冰箱进行食材比对,对于缺少的食材支持送货服务。[32]
3.以用户感知反馈为牵引改善传播效果
各级主流媒体长久以来固守的“以传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和策略仍需进一步修正。目前,主流媒体用户反馈主要有以下4种类型:一是自主建设的用户反馈平台,如江苏广电的“用户研究中心”,设有用户调查部,负责设计、发放、回收和分析问卷,以及数据调查科负责收视调查,通过收视率、用户回访短信传播影响力指数。江苏广电还开设了“受众测试实验室”,通过问卷填答与焦点座谈等量化与质化的方法为节目综合评价提供参考。二是结合第三方平台,比如传统的央视索福瑞广播电视受众研究机构。三是利用发布平台的后台数据分析,比如微信、微博、客户端等后台的用户画像数据。四是主动在相关平台设置用户交互入口、评论区域或社交广场等,捕捉用户反馈内容。未来,在尊重用户隐私、征得用户同意的前提下,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大数据等各类技术精准识别用户心理的、生理的、直观的、隐蔽的实时感知反馈也成为可能。
(三)构建媒体与用户的强连接,提升关系可供性
可供性内含的关系范畴提供了由本能性技术向智慧性技术跨越的生态依据,运用人与环境的协调性就是为主动地建立一种新的关系倾向打下基础。[33]在媒体融合演进中,传媒业的最重要发展逻辑是从“产品为王”向“关系为王”的转换。[34]在提升技术融合的物质可供性、感知可供性的同时,技术、内容与人的连接需要进一步深入。打造有力的新型关系连接,可以主要从用户要素、情感要素、共情要素等进行发力。
1.在内容生产过程中融入用户要素
媒体融合时代,重构生产者、内容、用户之间的新型互动关系,需要格外重视用户要素在内容生产过程中的融入,使用户共享资源、共创内容、同频共振,才能更好地促进媒体与人、技术与人关系的深入。从消极、被动的“受众”向积极、主动的“用户”的转变,其背后是传播话语权的再度分配和传播格局的重塑再造,提升主流媒体的技术融合效果,需要主流媒体在把握用户的核心需求基础上进行整体生产逻辑、运营逻辑、分发逻辑的颠覆和重构。
目前,用户享受到技术融合带来的个性化体验,并通过信息反馈过程间接参与到内容生产过程中,但作为内容生产主体直接参与媒体生态建设的自主性稍显不足,主流媒体对用户直接参与技术决策、数据使用、内容生产、信息分发等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有待提高。用户需要被更大程度地纳入技术开放、数据超载、无限迭代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和新型主流媒体建设。[35]这一过程中,技术融合起到驱动性作用。例如,区块链技术有助于平台去中心化并保障用户权益,“新华智云”发布的“媒体大脑3.0融媒中心智能化解决方案”中,区块链版权认证工具被嵌入“媒体大脑”中,以期从源头来解决盗版、洗稿等问题,优化内容交易的市场环境;[36]《人民日报》新媒体利用人脸识别、融合成像等技术,推出“我是冰雪高手”小程序,上传照片便可获得冰雪形象,调动用户的参与积极性,体验冰雪运动的乐趣;央视频通过打造多元创作工具为用户提供智能便捷的生产、创作、传播的平台,构建面向创作者的正向激励体系和健康内容生态;《厦门日报》联合抖音,发起话题挑战“战疫有我 战无不胜”活动,集纳用户创作视频,借助平台算法推荐等技术,单月曝光量超3亿。
2.以强有力的情感连接增进用户参与
新闻业的目标之一是在公众和新闻之间建立一种情感关系。[37]情感因素是媒体与用户之间构建强连接的深层次突破口。相较于以往追求客观、理性的传统,情感元素日前越来越受到业界和学界重视,已开始渗入到新闻生产和分发、受众感知和互动的各个层面。新闻文本本身提供的情感能量有时并不足以产生更大范围的情感连带效应,需要结合相关技术扩大情感共振的涟漪效应,媒体的技术融合可以为新闻传播中情感纽带的黏性增强、心灵深处的情感唤醒、情境感知的情绪激发等提供新的想象空间。情感化的新闻实践通过个性化的叙事方式,能够极大地影响受众的参与行动:当新闻内容与自身更为相关时,受众更容易被唤醒情感并参与行动。[38]受到情感唤醒、激发或感召的用户,会更积极主动地加入互动过程,从而产生“情感唤醒——互动增强——纽带重塑”的正向循环。同时,新型主流媒体在情感转向的融合新闻实践中,要把握情感的向度,以深层次唤醒代替浅层次激发,以柔和介入代替刚性话语,以内容与技术的高度融合协调代替单一文本或单纯“炫技”。
只有将用户的个人生活体验与传播内容的公共价值之间建立有效情感关联,才能激发用户内在的情感能量,并可以通过营造“在场”情境,让情感激发更加真实深入。日前,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各类技术被运用于传播内容的原始生产及二次加工,在促进用户的情绪激发、情感唤醒、纽带重塑等方面拥有较大潜力。例如,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运用裸眼3D技术和8K LED屏幕,呈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视觉震撼效果,有效激发观众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民族自豪感。新华社推出融媒体产品《2021,送你一张船票》,用户填写出生年份后,后台将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事件与用户年龄相关联,从而在用户的个人生活经验和爱国主义的集体情感之间建立关联。[39]央视虎年春晚舞台通过XR、全息扫描等技术,为舞蹈《只此青绿》打造完美视觉效果,使观众穿越时空体验《千里江山图》的文化脉络,获得文化浸润与情感共振。《苏州日报》自主设计开发“红色云博展厅”,搭建党史3D沉浸式展馆,以全息互动激发爱党爱国情怀。
3.以共情关系凝聚跨圈层共识
以兴趣为连接的社群圈层正逐渐取代传统地缘、血缘等社会连接。重视用户兴趣的传播在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持下更加突出用户偏好导向,用户接触的信息范围以自身偏好为主,易强化持有相同观点的用户群体的连接和集聚,不利于促进更大范围的社会共识的产生。[40]在“技术赋能”方面,主流媒体应更多思考如何在内容生产和分发的各环节,利用技术融合突出新闻传播的公共价值,让具有重大公共价值的内容打破传播的圈层界限,通过共同的临场化感知、情绪性引导、仪式型浸润等,形成更大范围的态度、情感、立场的同频共振,甚至通过共鸣与共情生发新的身份认同和新型社会连接;同时,在“技术托底”方面,应规避新型技术的隐蔽性传播偏向,让技术真正为我所用,利用智能技术精准识别并提升风险应对能力,形成高效有序、结构清晰的舆论引导体系,培育用户在算法时代的媒介素养,与用户一起共同驾驭、善用技术,助力对网络空间的“善治”。
当前,各级主流媒体在内容生产与分发等环节注重融入主流价值引领,充分发挥桥接政府与公众的纽带作用,利用技术融合实现媒体运营与社会治理双赢。例如《人民日报》搭建的“人民号”平台首创“党媒算法”,把主流价值取向落实为具体技术机制,在主流价值驾驭之下为用户推荐个性化优质内容。浙江省安吉县基于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创新运用,将融媒体中心与社会治理紧密结合在一起,整合全域各类数据资源,切实提升本地服务与治理水平。[41]未来,在技术赋能以黏合不同群体、增进“破圈”互动、培育用户媒介素养方面,主流媒体还需进一步探索有效路径。
四、结论与反思
可供性概念巧妙地打破主客观的二分法,深深根植于强调系统的、互动的、动态的生态学思维,重视分析环境、动物及其耦合关系,在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建构主义之间进行斡旋,对理解当前技术作为主要驱动因素的传播实践有丰富的理论潜力。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目前对可供性概念应用的微观取向限制了对媒体技术的生态性考察,以更为宏观和系统的层次理解和运用可供性概念,可以将其富含的生态学思维的理论潜力发挥到最大。以物质可供性、感知可供性、关系可供性3个互相融通的层面来系统地分析并指导媒体技术融合,可以使媒体技术融合的生态转型具备更加清晰的落脚点和发力点。
新型技术对媒体融合带来了颠覆式影响,我们对媒体内部、媒体机构之间、媒体与其他外部资源之间的技术融合机理理解得越深入,对未来发展方向把握得越清晰,对人与技术的关系思考得越全面,则越能够驾驭新型技术并让其“为我所用”。同时,技术驱动媒体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需要与人本主义有机结合起来,重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才能更好地服务人们对传播的深层次需求,防止被技术掌控并避免陷入技术所带来的传播困境。值得注意的是,技术只是媒体融合的驱动力而非决定性因素,技术本身无法为技术融合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寻找出路。从更大的媒体生态层面来说,注重技术与制度、经济、文化等其他要素的生态性互动与融合,也是可供性视角下媒体生态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生态思维应嵌入到媒体融合的各环节并付诸实践,才能最终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媒体融合生态。
注释:
[1][2][18][21]Gibson, J. J. 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M].Boston: Houghton Mifflin.1979 :127,129, 139,128
[3]Chemero, A. An Outline of a Theory of Affordances.Ecological Psychology[J].2003,15(2)
[4]Turvey, M. Affordances and prospective control: An outline of the ontology[J].Ecological Psychology, 1992(4)
[5]Hutchby,I. Communicative affordances and participation frameworks in mediated interaction[J].Journal of Pragmatics,2014(72)
[6]Faraj, S., Azad, B. The Materiality of Technology: An Affordance Perspective In Materiality and Organiz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2:254
[7]Gaver, W. W. Technology Affordances.Proceedings of the 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C].New York: ACM Press,1991
[8]Wellman, B., Quan‐Haase, A., Boase, J., Chen, W., Hampton, K., Díaz, I., & Miyata, K..The Social Affordances of the Internet for Networked Individualism[J].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003,8(3)
[9]潘忠党,刘于思.以何为“新”? “新媒体”话语中的权力陷阱与研究者的理论自省——潘忠党教授访谈录[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7(1)
[10]陈昌凤,仇筠茜.技术可供性视角下优质IP的媒介逻辑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
[11]Schrock, A. Communicative affordances of mobile media: Portability, availability, locatability, and multimedial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Online),2015
[12]Treem, J., Leonardi, P.Social Media Use in Organizations: Exploring the Affordances of Visibility, Editability,Persistence, and Association[J].Annal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2013,36(1)
[13]黄雅兰,罗雅琴.可供性与认识论:数字新闻学的研究路径创新[J]. 新闻界,2021(10)
[14]Evans, S., Pearce, K., Vitak, J., Treem, J. Explicating Affordance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Affordance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J].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2017,22(1)
[15][34]陈昌凤.媒体融合 策略与案例[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39,127
[16]严三九.技术、生态、规范:媒体融合的关键要素[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3)
[17]Norman, D. A. The Psychology of Everyday Things[M].New York: Basic Books,1988
[19]Hutchby, I. Technologies, texts and affordances[J].Sociology, 2001,35(2)
[20]Zhou,S., Kiesow,D.,Guo,L.The Values of Print: Affordances and Sensemaking for Newspaper Consumers[J].Journalism Practice,(Online),2021
[22]Schot, J., Geels, F. Strategic niche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innovation journeys: Theory, findings, research agenda,and policy[J].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2008,20(5)
[23]Stuart, T.,Podolny, J. Local search and the evolution of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S1)
[24]张楷越.从“融”起来到“强”起来:陕西日报社如何“撬动”深融新模式[J].传媒,2021 (21)
[25]MI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The JAIR Information Space[R].MI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 1998
[26]胡翼青,李璟.“第四堵墙”:媒介化视角下的传统媒体媒介融合进程[J].新闻界,2020(4)
[27]人民网研究院.2020 年媒体融合传播指数总报告[R].2021
[28]曼纽尔·卡斯特.传播力[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282
[29]Norman, D. A.Affordance, Conventions, and Design[J].Interactions, 1999,6(3)
[30]郭小平,陈亦珂.技术赋能:5G时代视听传播的媒介创新与数字审美[J].电视研究,2019(4)
[31]周勇,何天平,刘柏煊.由“时间”向“空间”的转向:技术视野下中国电视传播逻辑的嬗变[J].国际新闻界,2016(11)
[32]毛卫兵,李远东.人工智能在广电“智慧家庭”平台的应用探讨[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8(5)
[33]罗玲玲,焦宗元,王晓航.解读技术起源的一种生态理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11)
[35]曾祥敏,刘日亮.“生态构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纵深进路[J].现代出版,2022(1)
[36]黄淼,杨丰源.传媒技术:开启“为我所用”的内核式应用[J].青年记者,2021(24)
[37]陈昌凤,黄家圣.“新闻”的再定义:元宇宙技术在媒体中的应用[J].新闻界,2022(1)
[38]凯伦·沃尔-乔根森,田浩.数字新闻学的情感转向:迈向新的研究议程[J].新闻界,2021(7)
[39]常江,何仁亿.数字时代的媒介仪式:解读建党一百周年全媒体传播实践[J].新闻界,2022(2)
[40]黄楚新,陈智睿.2021年我国媒体融合发展盘点[J].青年记者,2021(24)
[41]陈昌凤,吕婷.“去蔽”的警示:算法推荐时代的媒介偏向与信息素养[J].中国编辑,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