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舆情管理的思路与方法

2023-01-10刘维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舆情危机国有企业

刘维

(四川蜀渝石油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都 610000)

1 引言

进入新时期后,微博、微信等互联网媒体平台得到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网络渠道对企业产品、服务的优劣进行讨论。如果国有企业未及时关注、分析和应对舆情,极易影响到企业的品牌形象,威胁到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因此,国有企业要高度重视舆情管理工作,利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持续监测舆情的形成和发展,科学制定舆情应对策略,最大限度地降低舆情风险的不利影响。

2 国有企业舆情的特征

在过去用户表达观点的渠道较为单一,舆情管理难度相对较小。而在信息化时代下,用户能够通过多元化的信息媒体快速表达自身意见和观点,对国有企业舆情管理机制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2.1 即时性

传统媒体的信息审核机制较为完善,会对信息传播产生一定的限制。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公众借助移动设备即可实时对危机事件发表见解。同时,各类媒体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形势,也会争相报道危机事件,此类事件信息的传播效率将会显著提升。

2.2 多元性

一方面,舆情信息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舆情信息来源的多元化趋势显著增强;另一方面,舆情信息具有更多的传播载体,门户网站、社交媒体、搜索引擎等皆可以传播网络舆情信息[1]。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的舆情管理难度将会显著增大。

2.3 互动性

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特征明显,用户难以深入参与信息传播过程。而互联网的互动性优势明显,用户能够利用评论、转发等方式快速发表意见,与其他用户展开实时性的互动。由于不同用户具有差异化的思想观念,难免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声音,导致企业舆论引导的难度增大。

3 国有企业舆情管理的思路与方法

3.1 健全舆情管理战略体系

国有企业如果不能高效防范和应对舆情风险,将会损害企业的社会形象,威胁国有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国有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舆情应对机制,切实提高舆情管理水平。在实践中,应遵循以下方面的原则和要求:

第一,全时空。国有企业为改善舆情危机管理成效,需要贯彻全时空的原则。从时间维度来讲,要于舆情事件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等环节贯穿舆情管理工作,避免仅关注事中环节[2];从空间维度来讲,需对企业各个部门进行有效覆盖。

第二,全要素。舆情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较强的工作,国有企业应构建完善的舆情应对机构和制度,避免因某一要素缺失而影响到舆情管理效果。

第三,全员化。为高效处理负面舆情,国有企业要引导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其中,于危机处理过程中贯穿全员化的原则。国有企业管理者要高度重视舆情风险管理工作,为舆情管理体系建设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舆情管理负责人要依据政策制度要求,科学管控各类负面舆情。基层员工要积极学习媒体新闻学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及素养,以便正确引导舆情方向,促使国有企业的品牌形象得到良好维护。

第四,全媒体。国有企业既要与外部媒体构建密切合作关系,又要积极建设内部媒体,依托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媒体平台引导社会舆情。

3.2 完善舆情管理举措

第一,建立专业化舆情管理部门。现阶段,舆情管理工作的复杂性显著提升,国有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设置专业的舆情管理部门,配备相应的专业化人才,由部门人员负责分析、研究企业舆情,制定科学的舆情引导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负面舆情对企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二,编制舆情管理办法。为有效指导舆情管理工作的实施,国有企业要科学制定舆情管理办法与细则,收集、整理与分析以往的舆情处理案例,进一步细化管理办法,增强办法细则的可操作性[3]。同时,要开展舆情管理方面的培训活动,对成功的舆情管理经验进行推广,提升企业内部人员的舆情管理意识及能力。

第三,分类分级管理舆情。国有企业要密切联系员工、客户等利益相关方,深入分析企业当前所处的舆情形势,准确定位舆情风险点。之后,对舆情风险进行系统梳理与分类,根据舆情类型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保证能够高效、及时地处理各类舆情。同时,企业要提前预测媒体的舆论导向,科学编制预案,有效引导社会大众的舆论方向,避免企业的社会形象受损。此外,为进一步完善应对预案,需经常性组织舆情应对演练活动,这样既可以帮助企业员工掌握舆情应对手段,又可以查找应对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在演练过程中,要细分舆情处理责任,对负责部门、负责人员等进行明确,以便高效、有序地管理舆情风险。

第四,梳理内外部媒体资源。为及时控制和应对负面舆情,需全面梳理与整理各类媒体资源,如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和交流,有效引导公众的整体舆论方向。在整合内部媒体的基础上,还要与外部媒体加强沟通,联合外部媒体控制不实报道信息的扩散与传播。

第五,动态监管舆情信息。国有企业要大力建设舆情监测平台及管控网络,及时、有效地识别舆情危机,定期以报告的形式分析企业面临的舆情风险,深入分析与研判企业舆情形势变化特征,调整和优化舆情应对预案。

第六,加强舆情分析工作。为提升舆情管理成效,国有企业要综合利用大数据技术及其他的调查分析方法,定量与定性分析舆情信息,以便更加科学地管理舆情。近年来,大数据技术日趋成熟,为国有企业的舆情分析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国有企业要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科学构建舆情分析系统,同时,要在数据库中归集以往的舆情案例,提炼有价值的舆情应对经验,为后续的舆情应对工作提供指导[4]。

4 国有企业舆情管理的流程与注意要点

为提升舆情管理水平,国有企业要从事前、事中以及事后3 个环节设计舆情管理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具体来说,在缩减阶段,需要规范企业自身行为,加强与外部的交流沟通,构建完善的流程制度;在预备阶段,需日常化监控舆情信息,科学识别与评估舆情风险,分类分级处理舆情信息;在反应阶段,要第一时间处理爆发的舆情事件,促使舆情危机的扩散与蔓延态势得到遏制;在恢复阶段,要全面分析、总结舆情事件的处理经验和教训,促使舆情处理体系得到持续丰富和完善。

4.1 舆情缩减阶段

国有企业在舆情管理过程中,最为有效的方法是从源头上控制舆情危机的产生,促使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得到降低,或提前控制尚未爆发的舆情危机,这样舆情危机带来的损失能够得到减少。在具体实践中,可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消灭舆情滋生地。为避免企业内部人为因素引发负面舆情,国有企业要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提升内部人员的舆情防范意识,主动规范个人言谈举止。同时,要利用官网、官微等平台与社会公众加强沟通,以真诚的态度进行交流,促使自身形象得到维护与提升。第二,完善流程制度。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优化网络舆情管理组织结构,明确相关部门、岗位的舆情管理责任,制定完善的舆情管理流程与制度,以便有序推进舆情管理工作。

4.2 舆情准备阶段

此阶段主要是利用舆情监控机制准确识别、定位网络中的负面信息,提前制定应对机制、应对预案等,以便高效应对舆情的发生。同时,要科学估算舆情形成后可能造成的后果,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策略,避免发生不良后果,最大限度地降低舆情所造成的损失。在这一阶段,需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建立舆情监测机制。国有企业结合自身行业特征及业务类型等内容,对主要的舆情监测指标进行确定,全面收集舆情信息。在具体实践中,首先要设定监控范围,全面监控新闻网站、微博、论坛等各个平台;其次依据关键词明确监控的重点,对与关键词相关或相同的信息进行直接抓取,于舆情管理库中储存,由管理人员调取和对比这些抓取到的信息。为保证舆情监测效果,需持续开展监测工作,及时调整、添加关键词等内容[5]。

第二,建立舆情预警机制。全面分析数据库中存储的舆情信息,挖掘具备倾向性的言论、观点等,依据严重程度、舆情走势等因素对舆情风险进行分类。如果舆情风险达到相关标准,则要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在具体实施中,一般可采用数据分析与态度分析两种方式。数据分析指的是依据收集到的数据信息整体分析舆情事件的特征,客观评价舆情事件的发生可能性及造成的后果。态度分析则是分析媒体、意见领袖的看法,对舆情下一步发展态势进行预判。

第三,建立舆情报送机制。国有企业要规范内部舆情上报机制,一般要在0.5 h 内上报重大舆情,避免因报送延误影响到舆情管理效果。同时,要对各个阶段的负责人、联络人等进行确定,由负责人对上报的舆情信息进行汇总。此外,要进一步丰富舆情信息的上报渠道,综合运用电话、邮件、微信等一系列方式,切实提升舆情报送效率。

4.3 舆情反应阶段

当舆情危机出现后,国有企业要科学制定危机应对策略,加强危机沟通工作,促使舆情危机所带来的损失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在具体实施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快速反应。由于舆情信息具备较快的传播速度,如果不能第一时间应对和处理,将会产生更加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国有企业在舆情处理过程中,要坚持快速反应的原则,做到第一时间介入,对舆情的进一步蔓延进行有效遏制。同时,要加强舆论引导,及时向公众传递事件的真相。

第二,内部控制。结合近年来爆发的企业负面舆情可以发现,内部员工曝光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诱因。因此,国有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内部人员信息发布制度,切实提升内部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减少故意、无意等泄密行为。

第三,有效沟通。针对出现的突发事件,国有企业要统一口径,由官方发言人向公众及时传递真相。当发布真相信息后,舆情管理人员要密切关注公众的评论意见,总结主要质疑点,据此进行针对性澄清。

4.4 舆情恢复阶段

顺利解决舆情危机后,国有企业一方面要采用必要的恢复措施,促使自身品牌形象得到提升;另一方面要对此次舆情处理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进一步完善舆情处置机制。

第一,善后协调。舆情危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国有企业造成损失,因此,舆情危机处理完毕后,要迅速采取补救措施,持续监测舆情事件,综合考虑公众评价、媒体导向等因素判断舆情是否会再次出现。对于因内部人员诱发的舆情事件,要依据相关制度严肃处理涉事人员,且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机制体系,避免再次出现类似情况[6]。同时,要采取科学的措施,及时修复与完善受损品牌。在具体实践中,首先要认真调研品牌形象度,当舆情危机事件发生后,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损害国有企业的品牌形象。因此,舆情危机处理完毕后,企业相关人员要客观评估危机事件的影响程度,从内部、外部着手调研品牌形象度,明确品牌形象的受损点,为后续的修复工作提供支持。其次依据调研结果,科学制定品牌形象修复方案。通常情况下,品牌认可度降低、口碑传播变差等是舆情危机所带来的主要影响。国有企业要进一步加大品牌传播力度,综合利用传统新闻媒体、社交媒体以及互联网渠道等各类传播方式,结合各个传播平台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品牌传播方案,以便提升企业品牌修复成效。

第二,总结评估。国有企业的舆情危机往往备受公众关注,待舆情危机解决后,需综合评估舆情管理效果,提炼有价值的经验和教训,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在具体实施中,要全面分析舆情起源、爆发时间、严重程度、不良影响以及处置效果等内容,依据评估结果对企业整个舆情应对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如完善管理制度、调整舆情应对预案等。同时,要以文件形式总结舆情事件的处理过程,专门组织学习讨论活动,提升内部管理人员的舆情应对能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舆情危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有企业的品牌形象,威胁国有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新时期,舆情信息的传播速度显著加快,极易形成社会热点,对国有企业的舆情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国有企业要进一步完善舆情监控、预警及管理机制,积极引入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加强舆情管理专业化人才培养工作,切实提升舆情管理水平。同时,要优化舆情管理流程,明确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以便高效防范和应对潜在的舆情风险。

猜你喜欢

舆情危机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危机”中的自信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