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遗产对推进乡村振兴的价值及实现路径研究
2023-01-10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文/刘 琦 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赵文君 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繁荣兴盛农村文化、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等一系列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提出发挥农村文化引领作用,建设文化阵地,加强文化等活动的开展以及人才培养。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重点落实农村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问题。如今各专家学者关注研究的焦点在于如何更体系化、规模化、精致化地保护、延续、扩展传统村落的生命力,如何进一步让文化遗产保护助力乡村振兴。在乡村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各方建设优秀成果与成效,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与深入性的发展,形成在特定时代大背景下的有效保护与传承。
国外通过对历史街区调查发现,保护历史资源、促进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可以通过政府保护政策[1]。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真实性、有效性,与当地的经济和政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2]。与当地居民建立良好关系,有助于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3]。更有国外学者研究了中国风水林保护,得出有力的乡村自我管理可以保护本土原始生态[4]的结论。有国内学者认为对传统村落实施整体保护,更新物质环境,可以改善村民生活[5]。同时提倡由以政府主导、乡村社区自主或民俗团体主导的模式为辅助[6],加强监督,尊重村民自治的权利,从而成果全民共享[7]。提高当地村民归属感,保护并挖掘村落文化底蕴,彰显地域文化[8,9]。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不仅为乡村文化遗产挖掘和利用创造出良好的氛围,也对其提出新的要求: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挖掘过程必须切实符合乡村振兴战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10]。在此背景下,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挖掘、利用受到广泛关注。文化基因是村落文化核心的体现,为了短期利益的发展,很容易受到破坏和损害。乡村文化遗传的内因驱动需要多元发展,强调当地居民与旅客共同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迫切性,增强参与者的积极性,使得乡村社区参与度大范围提升,从而使挖掘、利用乡村文化遗产资源的覆盖面不断扩大。
1 乡村文化遗产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价值
乡村文化是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的重要载体,乡风特指乡村风俗、乡村思想和乡村道德等乡村意识形态的理念。乡风与地域密不可分,是长期依附某一农村区域,长年累月发展成蕴含区域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的乡村文化[11]。乡村文化振兴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风文明是在乡村特定环境下形成与发展而来的带有特色性的文化类型,包括观念文化、社会心理、行为方式、文创产品等,乡村文化也包括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等。这些乡村文化无疑代表了我国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可积极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文化是乡村社会的灵魂,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力的精神支撑[12]。
乡村文化遗产挖掘有助于乡村文化的再生。乡村文化遗产分为两大类,一是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称作“无形文化”。有形乡村文化遗产琳琅满目,比如历史建筑、遗迹、不可迁移的文化遗产等。无形乡村文化遗产包含表演、知识、技能、手工艺品、文化记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包括民俗文学、舞蹈、音乐、手工艺、歌剧、民俗[13]。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举是乡村文化的复兴。乡村地区由于受干扰较少,保留着大量的传统生产技术、观念、风俗习惯等文化遗存,文化氛围浓厚,有形与无形的乡村文化遗产都非常丰富。乡村振兴过程中,对于即将淡化的传统文化氛围,以及已有的传统文化遗产,必须深入挖掘其内涵特征及其内在的历史、文化、科学、社会价值。这不仅是对它的有效保护,也是对于文化遗产的一种有效继承,有利于培养民众对于乡村文化的自信、培育农民文化自觉的意识、实现乡村文化的再生产[14]。乡村文化振兴有助于脱贫攻坚与产业发展。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之处,乡村文化振兴对脱贫攻坚发挥着重大精神支撑作用。对内方面,弘扬农村传统文化,做好乡村文化建设可以为民众树立信心,改变贫困人口的形象面貌,利于推动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内生动力的形成,成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联系与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对外方面,还能推动当地文化产业发展,打开农村地区对外的交流沟通渠道并吸引外来企业和消费者来当地进行投资与消费。以乡村传统文化为基础,将当地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进行有效衔接,拉动本地化产业发展,优一产促三产,合力共促乡村振兴。
2 乡村文化遗产在乡村文化肌理中的应用研究
2.1 研究概况
国内有很多学者研究过乡村空间肌理,也试图对其进行一个较为专业的定义。根据前人研究的论点进行时间分析以及总结,每个人得出的论点相似却又不完全相同。城乡空间肌理是“拥有序列和规律”的空间秩序[15]。其本质是数据,由一系列空间要素集合而成,所表现出来的是对真实城市和乡村的一种抽象概念的综合形态[16]。城市基因是城市设计的重要依据,并且可以解释城市形态的形成过程[17]。街道、地块、建筑平面布局是城市形态的平面要素构成划分的依据,不同样式的几何形体组成不同性质、不同材料、不同质感的物质,形成特殊视觉感觉称为城市肌理[18]。乡村肌理包含人工要素和自然要素,在自然因子与人工因子共同作用下形成乡村综合环境[19]。其是乡村居民在自然与人工环境的共同影响下,对乡村文化习俗的传承与延续,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二维体现,可以直接反映乡村特点,是乡村空间中的固化体现[20]。通过把文化基因要素引入乡村聚落形态研究中,探究文化通过非遗传方式运用于乡村聚落形态[21]。文化基因与城乡建设之间存在一定逻辑规律,乡村文化基因的传承路径与社会经济发展与时俱进[22]。
根据国内外学者对乡村肌理的论述,我们了解到乡村肌理属于一种表现乡村景观模式的空间形态组织。乡村肌理构建了丰富的乡村聚落格局,蕴含了丰富的地理、历史文化与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相互交错,构成复杂多样的空间形态。村庄肌理结构可以反映村庄发展历史过程中的乡土环境的变迁、部落文化的传承,并展示丰富的生活内容,体现出强烈的乡土特点、地域特色及文化特色[23]。乡村肌理是经过岁月长期沉淀而成的,记载了村庄发展的新生衰竭,是一部完整的、鲜活的村庄历史。
2.2 应用研究
在乡村文化肌理的基础上,研究如何传承乡村文化遗产、推动农村文化振兴,需要在符合标准要求的前提条件下,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当地村民对基本文化理念的诉求。采用建设下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方式,集共享共建、宣传教育、文化振兴等于一体,积极全面覆盖城乡部落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推行文化建筑,例如: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等,发挥文化机构辐射作用,实现文化基因在不同物化载体上的传承与创新。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对社会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农耕文化也渐渐远去,我们在感叹如今美好生活带来的物质、文化的同时,也对过去农耕生活的情景充满一丝怀念。通过在古老村落新建农耕馆,进一步深掘乡村历史文化,唤醒乡村文化梦想,传承本地专属场所精神,积极促进乡村振兴的历程。乡土风貌通过人的感知形成的一类价值评价,包含对街道小巷的道路布局、乡村空间尺度、建筑类别、色彩装修、建筑轮廓等各种客观元素主观的判断,是人类的一种感知结果,是人们认识和了解乡村文化最直接的途径。文化基因塑造乡村风貌是对城乡建设从哲学层面上的分析,即内因决定了乡村风貌的形成,同时乡村主体形象与意向符号也属于文化基因作用下的物化空间表现形式。村庄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发挥山水田园的资源优势,突出乡村特点,体现文化基因库的传承,反映乡村传统风貌。整合农村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以及生态文化资源[24],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精神财富产品和服务。农旅融合是目前很流行的一种形式,是农村旅游发展的趋势,成为了城市消费需求的热点。通过吸引大量游客,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开发农业农村生态资源,挖掘乡村文化遗产;通过不同种类的创意体验、农业与旅游业交叉融合呈现的多层次的原创模式,将规划与运营有机结合,带动周边产业联动发展,让美丽乡村产生美丽经济,让乡村文化遗传这种深层次、富有文化内涵的文化遗传能够在乡村肌理层面上得到发展创新。
3 乡村文化遗产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3.1 乡村文化遗产发展面临的困境
3.1.1 文化遗产价值有待深度挖掘
目前,我国有关乡村文化发展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聚焦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乡村发展与乡村旅游协同关系的探究;第二,乡村文化与乡村产业振兴联系的研究;第三,传统手工艺与乡村文化传承的研究。乡村振兴过程中正确认识文化遗产价值,重点该关注发挥文化遗产助力、振兴乡村社会经济、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净化乡村社会环境。基于此种现象,分析原因:一是因为民众对于中国文化遗产的价值判断较模糊;二是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和资源相对匮乏,文化活动场所也有限[24,25]。
3.1.2 人才梯队力量不足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人才振兴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而在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中专业化的遗产保护人才匮乏。在轻工业代替许多手工业的同时,部分乡村传统手工艺逐渐淡化,而其核心的非遗文化也在逐步退化。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出现人才梯队两级分化现象严重的问题,青年梯队亟须建设,通过青年一代加强学习将乡村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3.1.3 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滞后
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决定了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的转换与创新。在此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于乡村文化遗产的覆盖面了解较少;二是对于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有待加强;三是对于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有待提高。
3.2 乡村文化保护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中的发展对策
3.2.1 尽快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下层综合性文化任职中心建设、发挥县级公共文化组织的作用、实现基层公共文化全面覆盖城市农村,将公共文化资源适当向乡村偏斜。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因地制宜。我国乡村具有地域性、多样化、民族化等特征,在建设过程中,应注重保护当地本土文化、结合人文底蕴、发挥文化特色。
(2)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途径建设。可以从顶层设计、中层培育、基层实行等方面进行加强。比如: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拓展和开发资金来源新模式,建立多样化的渠道、建立完善农民对于文化服务的表达与反馈系统,深入了解农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与认知,从而建立更符合乡村在地性的特色文化服务。
3.2.2 深度挖掘弘扬传承乡村传统文化
乡村是一个具有生产、文化和生态等多种功能的复合体,在不同的地域条件下具有不同的自然、经济、社会等特点。乡村不仅是一个独立个体又与城镇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一些学者与专家将乡村文化遗产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景观。包括农田形状、村庄肌理等。
(2)地域建筑。包括乡村特有的住宅和构筑物等。
(3)乡村特产。包括地域产业优势特色的资源和美食文化等。
(4)乡村技术。包括农耕技术、传统手工艺等。
乡村文化遗产是在特定的地域环境内形成的,也是人与自然相互影响作用的产物。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产物,值得保护与弘扬传承,同时,应加强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宣传与深入交流。
3.2.3 加强人才引进与文化资源科技化交流
乡村文化振兴,重点是传承发扬与加强农耕文明。其中乡村文化本土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加强:
(1)首选挖掘培养本地本土化人才,同时加强引导社会各界投身乡村本土化建设中。通过梳理现有乡村文化遗产、查漏补缺,充分发挥文化遗产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2)健全各类人才投身乡村的激励机制,探寻优秀人才服务乡村发展的多元模式。将“走出去”与“引进来”并行,把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放在首位,开放扩展农业对外的道路,激活乡村本地资源,同时加强乡村文化与产业活化,源源不断地激发内生动力。其次,“引进来”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与措施,鼓励社会等人士投入乡村文化建设中去,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并形成定期服务乡村机制,为增强乡村文化建设行动注入动力的可持续性。
(3)加强科技人才体系建立与数字化文化资源科技化交流。乡村文化离不开农耕文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加强文化科技人才的培养,将科学技术引入农耕文明、将琐碎的文化产物,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应努力将其全部纳入科技体系的范畴,形成合力,共同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发挥特有的影响与作用。
结语
在乡村振兴的发展过程中,文化振兴与乡风文明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不仅文化振兴推动乡风文明,相对的乡风文明也促使文化振兴。文化需要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进一步提炼内涵、特征与意义,换句话说乡村振兴需要文化铸魂。乡风文明连接故土,乡风文明维系乡情,成为农村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推动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价值及对实现路径进行深刻研究,促进乡村经济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