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研究的图像学新象*
2023-01-10□文│赵澄
□文│赵 澄
一代艺术宗师徐悲鸿的艺术与精神日久弥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背景下仍绽放璀璨之光。2014年 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赞扬徐悲鸿等中国古今23位文艺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艺精品,不仅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厚滋养,而且为世界文明贡献了华彩篇章。
2021年12月由团结出版社出版的《徐悲鸿图传》,全书共20万字,收录徐悲鸿各时期及其艺术与教育成就的相关图像260幅与代表性作品80幅。作者邵晓峰教授潜心研究徐悲鸿三十载,此次又为这一领域增添新成果。读者跟随作者的图像叙事,在品读中体会中国艺术从积贫积弱走向复兴的历程,了解徐悲鸿所处的时代与环境,品味其艰难坎坷而又丰厚珍贵的人生历程。
该书运用图像学方法研究主人公,是近年来徐悲鸿研究文献中图像资料最多的专著之一,体现出三个鲜明的特点。
以图叙事,拓宽视角。作者运用图像学方法,展开了一系列刨根问底式的研究,通过图像描述、分析与阐释,还原徐悲鸿工作与生活的历史原境,探索其美术作品中彰显的民族与时代精神。作者在传记写作中,运用“以图说文、以文释图、图文互参”的方法,将图像充当第一手史料,弥补文献记载中无法记录与发掘的历史,在二者互为映证中,力求将徐悲鸿一生艺术活动轨迹与作品的视觉图像更直观、生动、真实地传达给读者,反映历史原貌。例如,书中将徐悲鸿1937年所绘《巴之贫妇》与陈师曾1915年创作的《北京风俗画》进行图像对比研究,认为虽然技法不同,但在表现同一题材时,两位艺术家悲天悯人的社会责任感与艺术出发点是一致的。
发掘史料,填补空白。书中许多内容为第一手研究资料,不少图像系新发现,填补了部分学术空白,产生了一系列新成果,并力求言之有据、论证有法,诸多评述具有独创性,为研究者提供新视角的文献资料。例如,徐悲鸿1948年1月1日写给苏立文的一封法文信件,2012年曾在北京展出过,但没得到美术界重视。作者对此信进行研究认为,徐悲鸿在这封信中表达了撰写中国艺术史的情结,为后人了解其艺术使命感提供了重要史料,展现出徐悲鸿研究中的一个空白领域。作者在书中从三个层面展开分析,提出徐悲鸿具有撰写“当代美术史”的理论、个案与实践基础的观点,是该书的一大亮点,也体现出作者对学术研究的敏锐性。
精益求精,还原历史。徐悲鸿融汇中西的写实主义艺术主张深入人心,代表作品和关联的历史人物众多,在撰写中要对大量的人物和史料进行印证。作者对于图像的选择精益求精,将图片有机结合文献,有力还原历史。同时,拓展新的研究视角,阐释徐悲鸿在艺术理论、金石、书法、国际策展、赈灾救国的创新之举与超前理念。文中大量论述徐悲鸿的诗文、书法与篆刻,展现他除绘画之外,在这些方面的底蕴与造诣,利于读者全面识读徐悲鸿。
该书图像叙事丰富、研究视角新颖,将徐悲鸿及其图像作为具体而鲜活的案例进行解读,生发的图像学新象,可为中国现代美术研究建构新方法、注入新内容、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