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范式变革、理念转变与国际合作
2023-01-10栏目主持
□栏目主持│本刊记者
(排名以姓氏拼音为序)
艾伦·斯塔维茨基内华达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陈昌凤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
黄煜香港浸会大学影视学院院长
胡翼青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
姜红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拉勒米·泰勒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传播学系系主任
劳尔·瑞斯艾默生学院、传播学院院长
李本乾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
林珊珊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学会院长
漆亚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
强月新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隋岩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韦路浙江大学传播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
俞南中佛罗里达大学尼科尔森传播与媒体学院副院长
张明新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
张涛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兼党委书记
张晓锋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
支庭荣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
周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
新闻传播教育在培养新闻专业人才,推进大众传播发展,促进人类信息交流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使命任务。后疫情时代,全球化面临新的复杂格局,人类文明交往面临新的困境。新闻传播教育如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多元文明交流互鉴,以适应新时代国家发展重大战略的要求,亟待学术界及整个社会予以关注和研究。
一、范式变革:新闻传播学科的体系重构
本刊记者:新技术革命,包括疫情常态化的新环境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深刻影响,新闻传播学科建设将面临怎样的新变化?
张涛甫:新传播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变化,20多年来都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后疫情时代线上与线下语境互相混合,疫情导致的隔离状态与技术带来的连接状态互相叠加,形成了新的交往景观。
新闻传播教育目前面临着三重任务,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对行业和社会服务。但这三扇门都没有充分打开,整个社会发展包括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挑战是空前的。从新闻传播的知识生产和创新来讲,处于新旧传统的交汇点,重塑新闻传播教育、重构学科体系极为迫切。新闻传播教育要重建确定性与新闻传播价值和秩序,要力求更广泛的公共价值。
隋岩:新闻传播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互联网,不仅在影响个体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着社会的组织方式、生产方式、文化关系等等。新闻传播学科随之不得不变,并不断与其他学科发生交叉,诸多问题中主要研究什么问题,以及如何把握和其他学科的关系成为新闻传播学科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胡翼青:面临工程化的数字时代,学科体系划分原有的标准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新闻传播学科势必要发生天翻地覆的范式变革,这种范式变革是知识逻辑发生变化之后必然要产生的反应。今天新闻传播的边界已经被彻底打破,一切东西在数字平台上都会变得可能。数字把城市转变为媒介,城市也把数字转化为媒介,他们互为基础设施,互为媒介。
媒介本体论的时代即将到来,“人、数字和空间”正在成为新闻传播学科的哲学基座。面对这样的时代,未来新闻传播教育的根本理念是发掘人作为媒介的可供性,媒介即人,人即媒介。我们今天最需要的稀缺人才,就是那些把数字化和应用场景连接在一起作为媒介的新闻传播人才,这个媒介在数字化和各种应用空间当中,要有足够的技术技能和技艺来应对不断发生变化的业界场景。媒介技术应用的能力以及沟通和传播的技艺,将成为新闻传播教育核心的内容。
艾伦·斯塔维茨基:新闻传播教育体系的重建问题,应当从学科理论创新、产业数字转型、高等院校跨学科交叉几方面入手。内华达大学通过跨学科创新重塑新闻传播教育,目前已与多个学院开展合作,并创新性地设立了英语和西班牙语双语种项目,在健康传播、纪录片制作和体育传媒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劳尔·瑞斯:在后疫情时代,各个国家应当正视局限性,促进公平,寻找创新方式进一步发展新闻传播教育。要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加强学院之间的合作,尽量摆脱空间限制;在师资方面,可以考虑招募兼职或时空更加灵活的教员,探索多元的教学模型;在教学形式上,充分融合应用新技术,不断创造新的教学模式,如线上教学、远程教学、线上线下结合,实现教育资源的多样性。
二、理念转变:人文教育、多维能力重要性凸显
本刊记者:在新闻传播学科范式变革与秩序重建的背景下,新闻传播在教育理念、新闻素养、能力培养等方面将发生怎样的转变?
姜红:新闻业的实践范式转型,要求新闻传播学科从传统的二元论走向多元互动的关系主义,从表象式的“近观”转向行动导向的“参与”。这种范式转型将带来新闻传播教育理念的转变。新闻传播教育更应立足中国情境,理解、描述、阐释复杂的流动的实践逻辑,培养具有“深描、转译、沟通、感受、连接”多种能力的新闻传播行动者。
深描能力,即以多维视角看待和阐释世界,尤其是看见物,看见过去不太展现和敞开的那部分的世界;转译能力,不仅仅是传统的翻译,也包括通过数字化方式对话语所进行的再度建构,讲故事的能力就是一种转译;沟通能力,即对舆论进行研判、处置、应对和引导等新型的实践能力;感受能力,指的是在情感转向的大背景下,新闻传播实践者要具有发现情感、表达情感和共情的能力,这是以理性为主的传统新闻教育当中相对忽视的能力;连接能力,既包括人与人的连接,也包括人与物的连接,尤其是未来在智能传播时代,与多类型行动者连接的能力也是未来要锻炼的实践能力之一。
陈昌凤:新闻教育要从价值观、思维、能力三个维度着手,做好专业的素养教育和技能教育,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需求。
新闻教育首先应该是人的教育。在复杂的全球化背景下,新闻教育应当坚守人文底蕴,教会学生富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具有同理心、共情心。21世纪以来,整个新闻传播教育转向社会科学方向,人文教育课程减少了很多,已经影响到学生的理解力、领悟力,对于问题的捕捉和感受力。这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大问题。
其次是综合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技术带来了新闻范式的变革,也带来组织方式的变革,带来思考和行为模式的变革。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对思维能力的培养,甚至应置于专业能力之前。
最后是批判性思辨能力的培养。新闻传播是特别依赖思维的智力活动,而思维是集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的复杂过程,需要大量专业化的训练和实践。通过分析、评估和创造思维方式以及一些综合的培训培养,最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漆亚林:新闻传播教育要培养“眼里有光”的人,培养有理想、有情怀、向真、向善的新闻工作者。这是新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使命,培养“眼里有光”的新闻人,才能传递理想之光、道德之光、文明之光,才能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大任,也有利于成就学科发展的主体性、合法性、有效性。
同时,新闻传播学在转向过程当中,除了职业培养,更重要的是对公众的培养,从专业教育转向公共教育、公共传播和社会传播。对公众的媒介素养,包括媒介能力的提升,也应该是新闻传播学教育需要面对的。新闻传播院校还应注意发掘优势,形成差异化。依托各自优势形成教学科研成果的转化机制,打造高质量人才培养支撑体系。
林珊珊:面对疫情流行期间大量涌现的不实、虚假消息,新闻工作者要“保持无畏”,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牢记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适应时代发展,新闻传播工作者还应做到更加了解数据,掌握数据追踪和数字分析的能力。因此,能够适应未来的传播专业人士应具备数据素养、数字化素养、研究素养和批判性素养。
三、能力转向:中国立场与国际视野的锻造
本刊记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离不开具有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立足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新闻传播教育如何更好地承担使命与任务?
李本乾:新的教育环境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逐渐从“屏对屏”转为“面对面”,而VR等技术的出现使现阶段的 “面对面”涵义更加广泛。新闻传播教育不仅要看到差异性,还应始终贯穿支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讲好中国故事的伟大实践中,怎样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出发讲好中国故事,应当确立新的标准,并结合产学研各种力量进行协同创新,培养推进国家融媒体战略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强月新:在疫情反复的当下,对新闻从业规范和职业精神的呼唤具有前所未有的现实导向、急迫性和结构性。后疫情时代需要“输出有依据、呈现有章法、表达有底线”的新闻人才;在新技术及其应用日趋成熟的大环境下,新闻传播教育的内容应该体现和培养学生的技术赋能和技术批判理念;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舆论冲突语境下,实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离不开具有国际视野的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和塑造。
人才培养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一方面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从中西比较视域下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凸显中国立场、中国态度、中国特色,造就具有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的后备人才。另一方面要强调多语种能力的复合型知识结构,多语种能力是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发展趋势。夯实理论基础,建构多元知识结构有助于在国际传播中认识全面、理解准确、立场坚定,塑造开放国际化的教学生态,增进国际教学合作,推动跨文化交流,拓展国际视野,培养全局观念。
支庭荣:在后疫情时代探讨全球合作,不仅要关注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也要思考如何向中国讲好世界故事,在国际传播层面不仅要讲“输出”,也要讲“输入”;要从“交流”“治理”“平台”几方面着手,不断提高我国在全球治理的参与度。具体在新闻传播教育和研究当中要发掘更多的资源,进行更多的实验,形成更多的模式,充分考虑建设国际传播的资源库、评价体系、评价方法,培养相应的国际传播人才,来推动国际传播工作。
拉勒米·泰勒: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在国际化教育方面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促进其全球视野的发展,最终为国际合作与共赢作出贡献。我们有许多专为国际学生设计的项目,通过更多地参与这些定向活动,提高国际学生修养,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在国际生培养方案、课余活动、学习动机以及英语水平提高等方面探索可行的模式。
黄煜:香港浸会大学在后疫情时代进行了很多新科技的大规模应用,来提高人才培养。学院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举办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工作坊,创办学术刊物,且建成了集实验室、工作坊、录音棚、虚拟实境平台、数据站以及课室于一身的特大空间,专为崭新教学模式试验计划而设计,力求达到培育具有创意、拥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的学科目标。
四、国际合作:探索开放、对话、合作、共享机制
本刊记者:后疫情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国际合作的挑战有哪些?又该如何开展深入合作?
韦路:后疫情时代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在国际合作方面要朝着“本土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受疫情的影响,全球人才流动受限,“本土国际化”符合国际化办学的发展规律,新技术的赋能也给国际合作带来了很多新的机遇。全球化传播时代,国际合作将比以前更加频繁,更加紧密。
实现“本土国际化”,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坚持短期与长期中外合作项目结合;在科学研究方面,可寻求国内外科研合作机会;在队伍建设方面,重构人力资源体系,打造跨学科、跨区域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在运行机制方面,也需要做进一步的探索,通过搭建不同平台,建构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的联盟,使得中外新闻传播院系能够有更多合作交流的机会。
张明新:加强与世界的新闻传播教育合作是当今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新闻传播教育应当通过与各国新闻传播学院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在全球范围内整合优质教学资源,营造开放、对话、共享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跨文化对话意识和能力,涵养学生广阔的国际视野,提升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
张晓锋:学术交流是高校在人才培养和科研之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点。学术交流频繁的活跃,反映了学科内生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总体来讲,学术会议的密度在逐渐增高,数量不断增加,但在地区分布、议题分布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未来的学术交流要更加强调协作,兼顾学术基础理论与前沿理论,实现广泛性话题和专业性议题并举。
俞南:后疫情时代,不仅要重新思考学校的管理、教学,还应反思新闻传播学科未来的研究方向。提高公众媒介素养是媒体人在21世纪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中美双方虽有差异,但仍存在许多互通之处,期待未来与中国高校开展更多交流合作。
周勇:关于未来合作共享的几点愿景。要重构教育交流的合作,积极响应“加强国家传播能力建设”的号召,鼓励中外学者进行更多元的交流交往。新冠疫情让人们深刻意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新闻传播学科在面对全球重大议题时发挥着支撑性作用。凝聚中外新闻传播院长力量,打造成一个信息共享、人员交流、科研问题合作的平台,建立起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共谋学科建设的新蓝图。
五、结语
迈入新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如何更好地顺应技术与媒体发展的趋势,满足国家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需求,适应后疫情时代的环境变化,有待于我们立足本土、融入国际、面向未来,以新理念、新思路构建新闻传播学科的学术话语体系、教学实践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胡百精在2021年度中外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会议致辞中指出的,在后疫情时代下探讨新闻传播教育与全球合作,应当关注合作的逻辑起点和现实基点。首先,要重返本原问题,思考新闻传播学科是为了解决或解释何种问题而产生以及是如何得以发展的,并为答案提供论据和创造条件。其次,要重振历史资源,与历史再对话,重新获得大历史观和大叙事能力。传播关乎人对现实世界和价值世界的介入、建构和改善,重返历史可以再拾起问题意识并召唤未来意识。最后,要重申人之存在,在微观层面要考察和体恤个体生命实践的存在、交往,在宏观层面探究契合共同价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让新闻传播学再度回到“人学”的根本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