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技术在思政课程中应用的困境及对策初议
2023-01-10田必春
田必春
(遵义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6)
一、VR实训室在思政课应用中的优点
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建立自己的思政课VR实训室,以探索VR思政课教学实践。VR技术以其特有的沉浸感、交互性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可。当前VR实训室在思政课的应用中展现出以下几大优点:一是有利于更好地表现内容场景。VR技术是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基础上,生成与现实环境在视觉、听觉、触感等方面高度近似的数字化仿真环境,学生只要戴上专业的设备就能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直观。二是有利于增强思政课程的亲和力。思政课通过VR技术的应用,思政教师与学生在虚拟空间环境中进行交流互动,打破过去课堂“提问-回答”的单一局面,利用VR场景互动,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让课堂氛围更活跃,内涵更丰富。三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VR课堂中每位学生通过沉浸式、交互式体验模式完成课堂学习,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在教师设置的场景中去沉浸体验学习的过程,完成互动任务,整个过程符合学生对新事物的兴趣和追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当前VR思政课程实践存在的问题
新技术的应用方兴未艾,随着VR技术在思政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也逐渐暴露出了各种新的情况和问题。如在思政教学实践中过于注重VR技术应用的“形”而忽略育人的“实”,难以实现VR技术与思政课程的深度融合。当前VR思政课程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VR教学资源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VR思政课程要得以顺利展开,必须有相应的VR思政教学资源库的支持,这是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基础性要求。所谓VR思政教学资源库,是将五门主要思政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及其他思政课程(劳动教育课等)的相关内容制作成相应的教学应用软件。VR思政教育资源库是实现教师课前备课准备、学生课中使用、课后知识巩固的重要环节,VR教学资源库质量关系到整个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开展,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当前大部分VR思政资源库主要基于高校从信息技术服务公司直接购买现成的“产品”,包括文本信息、图片素材、视频资料等,产品主要以“沉浸式”和“交互式”为主要类型。“沉浸式”类型诸如参观红色纪念场馆、博物馆等,“交互式”类型即体验者可以与“身处”的虚拟情境进行一些互动,如开枪射击、驾驶车辆等。从当前思政VR教学资源内容上看,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1.VR思政课的教学资源与教材紧密度、贴合度仍需要加强。当前VR思政资源库内容的缺陷在于同质化严重,VR思政教学资源与教材、教学应用的紧密度、贴合度仍有不足。对于许多高校来说,VR实训室仍是一个新事物,设备硬件及资源软件都是向一些信息软件公司直接购买,教学资源库也是由相关信息软件公司完成开发设计,这些软件技术制作公司因为不熟悉思政教学,不了解教学规律和教学的本质需求,导致资源产品内容设计存在着与教材内容脱节、与教材紧密度与贴合度不足的情况,资源内容的数量有限且同质化较为严重,教师难以选择到适合本校学生生情、学情的VR资源,一定程度上会出现“水土不服”等情况,极大影响教师使用VR设备的频率,影响教学效果的最终达成。
2.VR思政资源库的“时效性”与“鲜活性”还需提升。高校思政课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思政课教学要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要求VR思政资源库应具备大量“时效性资源”,应同时兼具“时效性”与“鲜活性”等特点。“时效性”要求VR思政资源库应当跟随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其更新节奏较快、丰富程度较高。“鲜活性”要求VR思政资源应具备较强生动性,能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兴趣点。2020年7月,教育部组织研究制定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VR思政资源库就要与时俱进,实时增加有关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课程资源,体现思政课“时效性”与“鲜活性”的特点。当前许多高校VR思政资源的迭代周期与更新换代速度滞后,难以满足思政课程内容案例资源“时效性”及“鲜活性”要求,导致许多高校的思政课VR实训场所虽然建立起来了,但缺乏实时、多层面、多环节有序实现教学资源库的更新和丰富,学生体验感和新鲜感降低,VR实训室对学生的吸引力降低,从而也影响了VR思政课的效果。只有不断提升VR思政资源库的“时效性”与“鲜活性”,才能提高思政VR教学的实效性,实现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
3.VR教学资源内容缺乏顶层设计。思政课VR软件的开发是一项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VR技术制作内容耗时长、费用高,思政课VR应用软件并不像制作课程PPT或网络视频那样简单,许多高校思政课教师由于缺乏相关的技术,无法胜任这样的开发任务,而VR信息技术公司因不熟悉思政课程内容及其教学要求,资源产品就出现了出产方与用户方的需求差异。首先VR教学资源内容制作缺乏统一的顶层设计,所形成的教育资源基本上处于“各自为用”的状态,尚未形成共享机制。其次,缺乏顶层相应的标准规划,导致现有资源内容良莠不齐,存在重复建设和难以对接使用的情况,造成整个资源使用效益低下,极大地影响了VR应用效益,很难保证教学的时效性。因此,VR资源内容急需相关教育主管部门从宏观层面出发,加强顶层设计,由教育主管部门来引领资源库的设计及制作,更好优化VR教育资源,有效推进和保障VR资源与思政课程的深度融合。
(二)VR思政课教学效果难以评定
VR思政课教学效果评定是VR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用中的重要环节,如何实现对VR教学效果的科学化评定也是当前VR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难点,科学、有效、规范的评价体系是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会直接影响到VR思政教学的目标导向和效果呈现。以往思政课传统评价模式可以通过线上或线下考试、教学任务完成、网络学习积分来对教学效果展开评价,而VR课堂由于不同体验者的个性特点、心理水平、知识结构、感官反馈等因素的差异会导致VR思政课教育评价体系难以把握和量化,对其效果的评价尚未有统一标准和体系。当前VR思政课教学评价往往是教师和学生直观的、口头的、经验式的教学反馈和自我评价,缺乏完整的、体系化和规范化的评价体系,许多学校也尚未建立VR教学效果和评估制度,无法实现VR思政课全方位评价和多元化评估,教师也就无法了解学生整个学习动态。
(三)当前融合VR技术提升思政教学的育人效果仍需加强
VR技术与思政课结合,构成了一种崭新的育人生态,提升育人效果是VR技术融入思政课的核心目标。当前VR技术融入思政教学课程的育人效果仍需增强,VR实训室使用的深度效用还需进一步提升。一些高校虽然有了VR思政实训室,但并没有大规模、高频率、有效性地使用,一些高校是根据自身的VR资源,结合开设课程、基于学生的人数进行安排,学生们一学期、一学年,甚至整个大学期间,就只能去体验一次,且也只能浅尝辄止。VR思政课程应用还有许多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体验,往往就是“尝新”的心态,用过一次后没有继续使用的动力,学生也只是单纯体验技术革新。此外,教师们尚未充分将VR技术与思政课教育实现有效融合。随着VR技术的运用,思政课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变化,不断变换教学策略,这对许多教师来说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当前许多教师不了解VR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规律,没有在VR课前做好充足的教学设计和准备,未实现教学手段及教学形态的转换,呈现出仅仅为了体验“VR”而“VR”的尴尬境地,无法有效提升思政课程育人的实效性。
三、提升VR思政课程实效性的对策思考
1.VR课程资源内容优化的模式探索
提升VR思政课的教学有效性应坚持“内容”大于“形式”这一要求,优质的课程资源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如前所述,当前思政资源库存在内容与教材脱节、资源内容缺乏差异化、资源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来探索VR思政教学资源的内容建设。首先,做好VR思政课资源库的顶层规划,由教育主管部门做好统一规划和引导,教育主管部门、高校思政教师及信息软件设计公司三方共同参与VR资源的设计,从高校思政课需求出发,增强VR资源与思政课程的紧密度与贴合度,打造既紧扣教材又具有育人实效性的优质VR思政教育资源库。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及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VR资源就要及时增加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其次,要不断增强VR资源内容的时效性与鲜活性,充分挖掘优秀育人资源并将其融入VR资源库中,这有利于增强VR思政资源库的亲和力。最后,高校与VR技术提供方建立长效沟通机制,保障硬件设备使用的延续性和资源更迭的时效性,让整个VR思政课资源紧跟时代发展和理论创新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推进VR思政资源库的校际资源共享模式,更好地实现思政课VR实践教学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平台共享,这有利于VR资源的有序完善和充实。
2.实现VR技术与思政课深度融合的模式探索
要实现VR实训室与思政课程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学有效性,就要求思政教师转变将VR视为单纯的技术应用的观念,树立从VR技术的“形”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实”。首先,从教师技术素养方面来说,教师应了解VR新技术应用的属性,掌握和运用VR技术教学规律,熟悉VR技术的系统应用。其次,教师在上课前对实训室课程做好相应的教学准备和教学设计,应首先做好教学目标分析、学生需求分析、学生学情差异度分析以寻求VR应用的最佳方式。然后,教师要做好VR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VR互动体验前的问题设计。在教学情景互动中同时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创造逼真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实现感官沉浸和想象力沉浸,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VR情景中去体验、去思考,以实现教学目标。(2)课堂内容设计。依据教学目标,认真设计教学内容融入VR资源的有效方式,如依据学生体验、反馈及问题回答,教师及时巧妙融入课堂知识点,学生切身体会情景后对问题的认知会更加深刻。(3)课堂活动设计。学习活动是虚拟现实课堂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虚拟现实课堂的实践部分,学习活动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进行自主探究和协作探究。(4)VR课堂总结。教师依据学生在VR思政课中的反馈及活动表现来总结、反思,实现对课堂的归纳、总结和展望。总之,通过各个环节的完善和精心设计,以VR技术的“形”来推进思政育人的“实”,实现教师逻辑思维的直观化、知识的可视化,这样便于更好组织探究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切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积极探索VR技术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明确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并列的“五育并举”的地位。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年7月,教育部组织研究制定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在新时代,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VR技术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大有作为。在VR技术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过程中要结合贵州省情,体现新时代贵州高校劳动教育的本土特色;要结合新时代贵州精神,体现新时代贵州高校劳动教育的精气神;要结合贵州乡村振兴,体现新时代贵州高校劳动教育的使命与担当;要结合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体现新时代贵州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3.探索VR思政课的评价模式
VR课程考核评价是检验教学目标达成度的基本手段,也是VR思政课教学闭环的关键环节,如何构建VR思政课教学评价模式是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内容。VR思政课的评价模式可以以综合性、应用性为主要基点,以实现思政课程的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导向,从考核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价值认同度、理论践行度,构建知识、能力、信仰等多维复合的综合化评价体系,突出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实践能力、教学效果的考核,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参与实践,坚定信仰、提升境界,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通过革新思政课评价模式,以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度,具体来说可以参考学生学习积极性、VR课堂操作评价、VR课程任务完成等综合来评定,在考核过程中可以依据学生的成绩轨迹和学习轨迹的对应性,及时给出建议,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纠正和改进,通过评价考核模式创新实现VR思政课的质性和量性考核更好地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