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昆仑》英译与初心使命的语用关联
2023-01-10郑桥颖曹心宝
郑桥颖,魏 波,曹心宝
(遵义师范学院a.外国语学院;b.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6)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初心和使命”是对中国共产党一切行动的动机最彻底最深透的概括。革命的成功、共和国的成立是幸福和复兴的前提,因此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所做的一切都是初心使命的践行。《念奴娇·昆仑》所言之“志”,既是伟人为人民谋幸福之宏图大志的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的体现。
学界对毛泽东诗词英译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研究,但是对于毛泽东诗词的英译和初心使命的语用关联进行研究的论著和论文鲜见,因此用语用学相关理论来探究这个课题拓展了毛泽东诗词英译研究和语用学研究。机器翻译随着科技进步,取得了很大进展,有的翻译甚至可以和专家的翻译媲美,但是仍然存在较大问题。本文拟联系初心使命,从语用关联角度对比研究知名专家英译和百度在线英译,旨在探索彰显毛泽东诗词时代意义的翻译之道。
一、《念奴娇·昆仑》及创作背景
《念奴娇·昆仑》写于一九三五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转移国内经济危机,对外进行疯狂侵略扩张。日本占领东北三省以后,得寸进尺。蒋介石面对日本的大举进攻,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致使大片国土沦丧,中华民族面临生存危机。这便是《念奴娇·昆仑》当时的写作背景。全词126字,韵律工整,因其豪放之美而成名篇[3]。原词如下:
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昆仑山,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西起帕米尔高原,横贯新疆、西藏,伸延至青海境内。山势高俊险要,冰川纵横,气候无常,山峰积雪终年不化。毛泽东一语点明该词主旨:“昆仑: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不是别的。”[2]该词恢弘磅礴、豪放大气,表达了作者反对帝国主义,实现世界大同、人民幸福的崇高愿望。
二、语境信息、语境效果与语用关联
关联就其广义来说,是任何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性质。这里所说的语用关联是语用学中的专门术语,是指会话过程中前后话语(或称语境假设或称命题)之间的联系,也指“会话赖以存在的语境在语义和语用上都有一定的联系”[4]。关联和语境效果成正比,和理解话语所付出的心力成反比。语境效果的高低取决于话语人也取决于受话人。话语人明示行为的环境、认知结构和明示能力,受话人的认知语境、知识结构、应变能力、记忆力等均为语境信息的组成部分,都影响语境效果,影响关联度。同样的话语在不同的受话人中产生不同的语用关联。因此话语人要获得良好的语境效果和语用关联,必须了解受话对象的国籍、群体、阶层、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历史文化背景等主客观语境信息或认知语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让受话人在释解时实现最佳关联,获得发话人所需要的语境效果,实现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转化。诗词和诗词英译本都是特殊的话语形式,诗词翻译及其理解也是一种话语明示及推理活动,译者要提升自身明示能力,必须注意译诗欣赏者的主客观语境和认知能力,根据具体情况以有效方式进行必要的认知语境信息的补充和删减,增强关联度,才能使译诗词和原诗词产生一样的语境效果,实现诗词的话语功能:让译诗欣赏者感悟原作者所言之志。足够的认知语境信息是通过明示推理活动产生语境效果,实现语用关联,从而成就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必要条件之一。
三、《念奴娇·昆仑》英译与初心使命的语用关联对比研究
下面我们主要运用语境效果、语用关联、认知语境、明示推理等关联理论的核心概念,结合相关传统翻译理论,对《念奴娇·昆仑》百度翻译和专家人工翻译的两个不同英译本,进行诗词英译和初心使命的语用关联彰显对比研究。
(一)百度在线英译与初心使命的关联研究
百度在线译本:
Niannujiao·Kunlun
Born in the sky,the mountain Kunlun,read all the spring in the world.
Flying jade dragon three million,stir Zhou Tian cold.
The summer dissolves,the river overflows,the human or for the fish turtle.
Who ever commented on the merits?
Now I call Kunlun:don't be so tall,don't be snowy.
Ann de relies on heaven to draw his sword and cut you into three pieces?
Some of them are left to Europe,some to the United States,and the other to the East.
Taiping world,the world is cool and hot.
第一句:“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高大险峻莽撞的昆仑山横在空中,[2]展现在人世;阅尽,完全过目的意思;人间春色,指春景,也指人世沧桑变化。百度翻译进行了错误的关联,因而产生错误的语境效果,把“横空出世”翻译成Born in the sky(“出生在天空”),而这里的“出世”是“出现在世间”的意思;而对文中的“莽”缺失了关联对应之词,没有这个词,就没有相应的语境信息和语境效果。
第二句:“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玉龙,白色的龙;三百万是虚指,数量多的意思。由于海拔较高,山脉蜿蜒不断,山上积雪终年不化,昆仑山看上去像无数的白龙在空中飞舞。“宋人咏雪诗云:‘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昆仑各脉之雪,积世不灭,登高远望,白龙万千,纵横飞舞,并非败鳞残甲。夏日部分消溶,危害中国,好看不好吃,试为评之。”[5]搅得:闹得、搞得。周天寒彻:满天冷透。机器翻译把“周天”译成“Zhou Tian”,弄成了人名或者地名,它不知道“周天”在汉语当中就是“全天”“满天”的意思。错误的选词必然提供错误的语境信息,产生错误的语境效果和错误的关联,容易产生歧义或不知所云。
第三句:“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这句意思是在夏天,积雪融化,发源于昆仑山脉的江河容易发洪水,人被冲走淹没或许成为鱼鳖。百度翻译用“dissolves”翻译“消溶”,“overflows”翻译“横溢”,用词准确。而“The human or for the fish turtle.”不符合英语语法,关联度很小,超出了人的认知能力,几乎没有语境效果,目标语言读者看后一定不知所云。
第四句:“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千秋,是虚指,指漫长的岁月。功罪,功劳和罪过。数千年来昆仑的冰雪给江河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源,滋养了江河两岸的人民,同时山高冰雪太多,部分融化后发洪水,也给人民带来灾难。这是毛泽东实事求是的辩证思维。资本主义发展了经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生活,但是作为资本主义阶段的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和掠夺也给中国人民及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百度翻译中的merit只是功,没有罪,语境信息缺失,因此这样翻译会产生不正确的联想,产生不完整的语境假设,误导读者。
第五句:“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承接上文,这是作者表明立场和态度。百度翻译基本正确,但是句末最后的单词“tall”和“snowy”因为没有照顾韵律,使得语境效果有所逊色,因为韵律有强化记忆从而强化译诗词和原诗词的语境效果的作用。
七句:“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词句表达了作者的愿望:把一个没有高压、没有积雪寒冬、没有痛苦灾难的太平世界分享给欧洲、美洲和亚洲各国,实现世界大同。百度翻译系统无法识别“安得”之意,故译成“Ann de”,使其人名化,产生错误关联,引起意思走样。
第八句:“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百度翻译软件词库中大概没有与“太平”这个词相对应的英语词汇,翻译成“Taipingworld”或许会超过目标语言读者的认知能力,不能产生语境效果。“the world is cool and hot.”与前后语境效果相违背,故起到了削弱语境效果的作用,严重降低了关联度,使得译语读者不知其意。
在分析研究中,我们看到:百度翻译这些年来进步很快,句子、段落甚至整篇普通的文章的翻译往往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但是对于文学翻译,尤其是诗词的英译还不到位,因为选词不能实现最佳关联,甚至错误关联,也不能形成韵律以优化语境效果,无法营造良好的认知环境,让目标语言读者无法理解甚至误解。百度在线翻译对于这首词的英译几乎无法让人看懂。在不指出译文的错误并加以修改或对某些表达进行说明的情况下,即使我们提供初心使命的相关语境信息,也难以使语境效果改变,难以实现其英译和初心使命的关联。这证明机器翻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正文的翻译质量是实现与初心使命关联的基础。
(二)辜正坤教授英译与初心使命的语用关联彰显
辜正坤译本:[6]
KUNLUN
To the tune of Charm of Maiden Niannu
Towering into the sky,You,Kunlun,so vast and high,
Have kept all the spring splendor of the human world in your eye!
Like three million jade dragons in flight,You freeze the universe white.
In summer your melting snow Making rivers overflow,
Alas,men may become turtles of fish in woe.
But,who ever tells us,for a time of thousand years long,
You,after all,have done what good or wrong?
Now let me say to Kunlun:Too high you soar into the air,
Too much snow you bear;How,then,could I wield a heaven-high sword,
Cutting you in three to afford One piece to Europe,And the final piece to Asia.
Ah,What a peaceful world we would see,And alike warm and cold the earth would be!
先分析上半阕的翻译,北大教授辜正坤对于第一句的翻译中的“vast and high”和“莽”产生大致相同的语境效果,实现和该字很好的关联。如果改成“vast,boorish and high”来形容帝国主义,关联度更大,语境效果或达到最佳,因为“boorish”有粗野、鲁莽之意,与“莽”字形成最佳关联。这点值得商榷。作者借昆仑山指代帝国主义,此句说明帝国主义野心勃勃,不可一世。[7]
译者在翻译第二句时,不但照顾了意义,把“周天”翻译成“universe”,(此词在英语当中一般理解为宇宙,用在此似乎有些夸张,但凸显了其“好看不好吃”的一面),而且用“flight,white”两个词汇照顾了诗词的韵律艺术,朗朗上口,强化了语境效果:昆仑山天寒地冻,不适合人们生存发展。
第三句的翻译中“overflow”和“横溢”“may become turtles of fish”与“或为鱼鳖”形成最佳关联,达到最大近似值,实现了信息和交际意图。北大辜教授的人工翻译,能使目标语言读者一看就知道昆仑山的积雪和寒冰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危害。
在翻译后句的“功罪”时,译文也是功过分明:功为“good”,过为“wrong”。认知语境信息和原文产生相似的语境效果,实现了最佳关联和交际意图,为下文做好了铺垫。
上半阕描写昆仑冬日冰雪造成的酷寒,夏天积雪融化造成的洪水灾难,虽未一概否定,但主要实事求是地痛斥其罪过。原文“玉龙三百万”“周天寒彻”“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辜正坤的相应英译分别为“three million jade dragons”“freeze the universe”“Making rivers overflow”“may become turtles of fish in woe”。辜教授英语表达及其英文注释所产生的语境信息及其语境效果相互作用、相互关联、共同加强,同原词一样鞭笞了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胸怀天下,坚守为人民谋福利的初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有所作为,应该对此有所“评说”。
下半阕第一句的翻译中用了两个“too much”和原文的两个“不要”映衬,鲜明地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同时air和bear押韵,照顾了诗词的韵律和文体,加强了语境效果。
第二句“倚天”,形容要斩断昆仑山的宝剑极其长,拔剑之人也相应地极其高大。所以译者的“a heaven-high sword”(高与天齐的长剑),语境效果与原文相差无几,基本实现了等度关联。
最后一句:用“peaceful”和“alike”等关键词汇,同样表达了作者“环球同此凉热”的美好愿望,抓住了原文的精髓,押韵(形)且用词(神)精准,形相似而神更似。
下半阕是作者对帝国主义给中国和世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的态度:表面上是对山的态度,实际上是对帝国主义的态度。词的这部分阐释了伟人的愿望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凉热适度、没有酷寒、没有炎热、没有洪水的幸福的大同世界。辜正坤教授在英译时,体现作者之“志”的核心表达“Too high yous oar into the air,Too much snow you bear,Cutting you in three,and alike warm and cold the earth would be”相互显映,共同形成与初心使命的关联的基础。如果在此基础上增加足够的语境信息,目标语言读者也能懂得作者对昆仑山的态度,就是对帝国主义的态度,也能感受到其源自于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
这首词表达的意思看似和初心使命没有什么关联,但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乃至美日为代表的世界帝国主义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大同,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复兴。为什么要“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因为世界各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世界人民幸福了,中国更幸福。分享的幸福是双倍的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讲,和他国分享幸福也是为本国人民谋幸福。因此这也是初心使命的体现。而中外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和现存的语境信息未必让他们能感悟这点,若把它用英语表达出来以增补语境信息,获取所需的语境效果,更能增强译文和初心使命的关联度。
为了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补充认知语境之不足,辜正坤先生有不少注释,其中一条对于该词的英译和初心使命的关联很重要。他的注释六是:“6.The second stanza means that communism will be thus re-alized throughout the world.”在此基础上我们再补充一点信息:“The system of communism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CPC,and the realization of communism can achieve the emancipation of the mankind,eliminate exploitation and oppression and thus make people in our country and in the world enjoy the happiest life,so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and motivated by the initial aspiration and mission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若加上用目标语言对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的解释,形成了充足的认知语境信息,必然产生良好的、明示行为发出者所想要的语境效果,使英译和初心使命形成最佳关联,实现诗词翻译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四、结语
为了实现毛泽东诗词英译与初心使命的最佳语用关联,第一步是翻译好原诗词,从语用学角度来讲就是要进行正确地顺应、关联,实现原诗词和译诗词功能对等,产生一样的语境效果,实现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用传统理论来讲就是实现“信、达、雅”,“忠实、通顺”或者“最佳近似值”。第二步是在译著的以目标语言表达的创作背景或者给出的注释中,提供足够的能把英译和初心使命关联起来的语境信息,增强译诗词读者对初心使命的感悟。扩大语境效果这个分子,尽量减少读者理解时所付出的心力这个分母,提高英译文本和初心使命的关联度,使毛泽东诗词实现其应有的当代价值;也让更多的外国人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因为理解是合作和支持的前提。在实现初心使命和英译的关联上,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