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辉煌历程和宝贵经验
2023-01-10包心鉴
包心鉴
(济南大学 政法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成效。在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犹如一条红线,贯穿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各个历史阶段,成为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法宝,成为党领导人民创造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书写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史诗的根本要素。回顾总结百年党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百年来,我们党始终重视党的政治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意识、坚定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推动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强调:“必须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2]30这些重要论述,是对百年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辉煌历程和基本经验的精辟总结,进一步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方向。
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百年辉煌节点
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从根本意义上说是一部党的政治建设史。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点;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是解决突出问题、应对严峻挑战、提升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的根本要求;用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其他各项建设,是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在一百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有几个重大事件堪称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辉煌节点,彰显着党的政治建设的鲜明特色和丰富内涵,浓缩着党的政治建设的宝贵经验和基本规律,蕴含着党的政治建设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一)1929年的古田会议,明确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之先河
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直接影响和指引下成立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以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作为自己政治使命的政治组织。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明确提出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3]36-37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对党员条件、党的各级组织和党的纪律作出具体规定,明确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政治建党原则。[3]45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意识到必须坚持党的政治属性、重视党的政治建设。然而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这对处于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来说还是一个没有完全搞清楚的重大问题。那时的党的主要领导人政治意识淡薄,没有把党的政治建设提到突出位置,不能不说是党内存在种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甚至发生严重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一个根本性原因。
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严重教训和几次武装起义的严重挫折,使党逐步认识到坚持党的政治性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1929年12月召开的古田会议,“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2]5以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统领党和军队建设,开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之先河。古田会议的直接背景是在建设工农红军问题上党内存在严重分歧,以及党和军队内部存在着极端民主化、盲动主义、流寇主义和军阀作风等种种非无产阶级思想。针对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毛泽东明确指出,党和军队建设必须从加强党内政治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水平抓起。“不提高党内政治水平,不肃清党内各种偏向,便决然不能健全并扩大红军,更不能负担重大的斗争任务。因此,有计划地进行党内教育,纠正过去之无计划的听其自然的状态,是党的重要任务之一。”[4]741毛泽东亲自起草的近三万字的古田会议决议案,贯穿一条主线,这就是以思想建党统领政治建军。古田会议的突出贡献是明确确立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方向、规定了党所领导的武装力量的性质,明确指出“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服从于党的政治领导、服务于人民革命斗争和革命根据地建设;而要实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党自身必须坚强有力。正是通过开展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政治教育和政治建设,不断清除党内和红军内部的各种错误倾向,为建设一支自觉接受党的绝对领导、全心全意为实现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而奋斗、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人民军队打下了坚固的基础。同时通过开展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思想教育和政治建设,厘清了军事与政治的关系、军队与人民的关系、民主与集中的关系等等重大政治关系,促进了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和科学化,为如何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党和军队各项建设,积累了成功的经验,提供了深刻的启迪。
(二)1942年至1944年的延安整风,以端正党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为切入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堪称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光辉典范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成熟的重要标志就是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端正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深刻指出,通过长期斗争和巩固发展,“我们的党已经是一个全国性的党,也已经是一个群众性的党”,如何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巩固”和提升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这个重大任务已经尖锐地摆在了党的面前。为此,必须“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是我们正在进行的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5]603,602之后不久开展的延安整风,有力推进了这一“伟大的工程”。从1941年7月1日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到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题为《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期的一系列重要报告和重要文章,突出强调党的思想建设和政治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贯穿于党的各项建设之中。延安时期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内容丰富,思想深邃,主要体现在: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是延安时期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任务;维护党中央的权威,是延安时期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是延安时期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立场;坚持和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是延安时期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保证;营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是延安时期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路径;加强共产党员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是延安时期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举措。总之,以延安整风为突出标志和强大动力的党的政治建设,为中国共产党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和精神遗产,为如何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开创了正确道路。
(三)中国革命胜利前夕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增强全党应对重大考验的自觉,为走好“赶考之路”、打好执政根基做了充分准备
1949年3月在西柏坡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是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前夕,在党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处于重大转折和党面临更大考验的重大关头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全会。七届二中全会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增强全党应对新的重大考验等重大问题上,确立了若干重要制度,立下了诸多重要规矩,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充分彰显了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功能和重要作用。(1)鲜明提出“进京赶考”的重大命题。毛泽东把即将进驻北平,完成新中国建国大业,形象地称之为“进京赶考”,强调一定要考出好成绩,决不当李自成。“进京赶考”论,对于警示全党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应对重大风险和挑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毛泽东的“进京赶考”论,强调指出:“这项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6]28“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必须顺应时代所问、人民所向,时刻保持“赶考”状态,以优异成绩向人民交出合格答卷。(2)明确发出“两个务必”的政治告诫。毛泽东深刻地分析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一些共产党人经不起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甚至会在糖弹面前打败仗。为此,毛泽东鲜明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7]1438-1439“两个务必”,既是对党即将取得执政地位后如何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深刻告诫,又是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能否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具有长久性的政治警戒意义。(3)严格确立党的政治规矩。为了防止被“糖衣炮弹”打倒,力戒骄傲、保持清醒,七届二中全会根据毛泽东的提议,通过了六条政治规定: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要把中国同志和马、恩、列、斯平列。这几条规定,尽管没有写进全会决议,但经毛泽东和党中央的率先垂范和自觉坚守,已经成为党的重要的政治规矩,有效保证了全党在和平与执政的新环境中经受考验、保持本色。2013年7月习近平到西柏坡视察,在当年中央政治局开会的房子里意味深长地说:“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党的规矩、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力推动了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8](4)总结凝练党委会工作方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不仅需要坚定的原则和严格的规矩,而且需要科学的方法。在七届二中全会所作的结论中,毛泽东发表了《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的重要报告,系统阐述了12 条工作方法,言简意赅、提纲挈领,不啻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方法秘诀。正是这些重大思想理论和政治规矩,使全党尤其是高中级干部在巨大胜利面前保持了清醒头脑,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确保党成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领导力量方面作出开创性历史贡献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也开启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新征程。新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鲜明特点是,紧紧抓住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这两大基本环节,深入推进以清除官僚主义弊端为主要任务的党的领导制度改革,着力营造“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9]145由于封建主义残余的长期积淀,由于“文化大革命”的深重影响,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中存在着严重的官僚主义弊端。邓小平深刻指出,官僚主义是党和国家机构中存在种种问题的“总病根”;官僚主义的最大危害就是压制民主,侵害人民民主权益;官僚主义现象的总根源,就是特权思想和特权制度。邓小平特别强调,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官僚主义问题,不是哪一个人的责任,归根到底是制度问题,“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9]333因此必须推进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实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这是新时期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任务。
在高度重视制度治党、着重从领导制度改革的层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同时,邓小平还特别重视发扬党的思想建党的优良传统,着重从思想作风层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重新恢复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10]382“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9]114二是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我们说改善党的领导,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9]365要“通过思想教育,增强党性”,“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精神状态上有显著的进步,党员为人民服务而不谋私利的觉悟有显著的提高,党和群众的关系有显著的改善”。[10]38三是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全党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从而加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10]147“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打不倒,并不是因为大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10]382四是严格加强党的纪律。“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对于违反党纪的,不管是什么人,都要执行纪律,做到功过分明,善罚分明,伸张正气,打击邪气。”[9]147五是端正党的作风,坚决惩治腐败。“在目前的历史转变时期,问题堆积成山,工作百端待举,加强党的领导,端正党的作风,具有决定的意义。”[9]178“我们要反对腐败,搞廉洁政治。不是搞一天两天、一月两月,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对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10]372,379
正是以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为切入点,加强以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为突出标志的新时期党的政治建设,使党经受住了改革开放和外部环境的严峻考验,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刻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时代课题。
(五)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时代高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根本意义上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全面从严治党为逻辑起点和实践起点的。正是由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高度政治自觉,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坚定政治决心,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韧政治态度,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坚强政治勇气,正风肃纪、反腐倡廉,以铁的纪律和规矩加强对权力的约束,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党才有效改变了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从而紧紧团结和依靠人民开创了新时代,意气风发走在时代前列。
勇于自我革命,是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推进伟大工程的鲜明特色和根本之点。在领导伟大社会革命中进行伟大自我革命,用伟大自我革命推进伟大社会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特有的政党品质和治党逻辑,也是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特殊使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要确保这一政党性质和政治本色,党必须时刻警惕,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不断防范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险。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尖锐地指出:“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他特别强调:“在建党百年之际,我们要居安思危,时刻警惕我们这个百年大党会不会变得老态龙钟、疾病缠身。对党的历史上走过的弯路、经历的曲折不能健忘失忆,对中外政治史上那些安于现状、死于安乐的深刻教训不能健忘失忆;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不能反应迟钝,处理动作慢腾腾、软绵绵,最终人亡政息!”[1]这一重要论述,令人警醒、发人深思,进一步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核心价值指向。历史和现实再三警示中国共产党,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慎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必须自觉进行自我革命,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确保自己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古田会议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延安整风端正党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走好赶考之路”,改革开放新时期注重制度治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这几大辉煌节点,生动彰显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在百年党史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深刻蕴含着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基本经验,为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了深刻的历史启迪和鲜明的实践指向。
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宝贵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宝贵经验。这些宝贵经验,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遵循。
第一,坚持政党属性。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充分发挥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作用,从根本意义上说是由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属性决定的。政党是特殊的政治组织,政治性是政党的根本属性。以谋求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解放为根本宗旨的无产阶级政党,尤其必须始终如一地坚持党的政治属性,旗帜鲜明地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政治属性是党组织的根本属性,政治功能是党组织的基本功能,要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强化各级各类党组织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11]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创立者和领导者马克思、恩格斯一再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和工人运动决不能放弃政治。《共产党宣言》明确宣告:“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12]293恩格斯在回应资产阶级政党和政府要求工人运动“放弃政治”的欺骗宣传时明确强调:“绝对放弃政治是不可能的;因为主张放弃政治的一切报纸都在从事政治。问题只在于怎样从事政治和从事什么样的政治。”“每个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从英国宪章派起,总是把阶级政治,把无产阶级组织成为独立政党当作首要条件,把无产阶级专政当作斗争的最近目的。”[13]123,201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是“政治性质的团体”。“共产党里当然还有别的成分,有别的阶级如农民、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人,有别的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但出身是一回事,进党又是一回事,出身是非无产阶级,进党后是无产阶级,他的思想、他的行为要变成无产阶级的。”[14]305-306总结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经验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基本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要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为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重要保证。”[15]
中国共产党是由中国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中的先进分子所组成的特殊的政治实体,肩负着特殊的政治任务和政治使命,有着远大的政治目标和政治理想。讲政治,既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传家法宝,又是党的突出特点和本质特征。为了维护和彰显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和发挥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尤其是新时代新任务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加强党的全面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正如习近平明确强调的,“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16]“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纯洁政治品质、严明政治纪律。如果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这就是我们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的道理所在。”[15]
第二,坚持政治功能。
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还是由政治的独特功能决定的。政治是什么?古今中外许多政治家和理论家对“政治”作出不同的解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治”的诠释具有经典意义。列宁深刻揭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17]302“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18]407这些精辟论断,为深入回答为什么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怎样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党的全面建设,提供了根本的理论指导和逻辑依据。其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具有深刻的统领性和引领性。作为处于国家政治生活核心领导地位、深刻影响着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只有坚定不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增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和政治定力,提高全党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判别力,注重从政治的高度认清形势、应对挑战、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才能确保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正确前进方向,推动经济社会朝着有利于国家富强繁荣和人民幸福安康的宏伟目标顺利发展。其二,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问题,政治的根本功能是确保国家运行的正确方向。国家问题是“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19]42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政治功能,就是确保国家沿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方向运行,从而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并时刻警惕和消除国家脱离社会、沿着反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向运行的状况。这也正是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讲政治、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推进国家发展的根本价值指向。其三,政治的根本目的是凝聚民心、造福人民。政治的基础在民众,政治就是众人之事。习近平精辟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16]这是对一切政治现象的最合理解释。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坚持政治的人民性,强调必须坚持人民的立场,人民的立场就是党的立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归根到底“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15]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过程中凝聚起伟大的民心力量。
第三,坚持政治权威。
正确认识和强调领导核心和政治权威在政党发展和革命斗争中的重大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重要原则。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失败教训时明确指出:“巴黎公社遭到灭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权威。”[20]375列宁深刻指出:“工人阶级为了在全世界进行艰巨而顽强的斗争以取得彻底解放,是需要权威的。”[21]225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深刻表明,在伟大斗争实践中所形成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权威,对于确保党的前进方向、巩固党的集中统一、壮大党的领导力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坚持政治权威、维护领导核心,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发挥政治统领作用的关键。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党的路线“左”右摇摆,党的事业屡遭挫折,根本性原因就是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党中央,党内没有一个坚强有力、众望所归的政治权威。1935年的遵义会议之所以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之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扭转中国革命被动曲折的局面,根本性原因就是因为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核心领导地位,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政治权威,并逐步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果断开创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经受住改革开放的考验并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本性原因就是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了邓小平在党中央、在全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历史经验深刻表明,我们这么大一个政党,这么大一个国家,要克服重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事业胜利,必须要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权威,必须要坚定维护政治权威的核心领导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国内发展面临复杂情况的形势下果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时代,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确立了习近平在党中央、在全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确保党和国家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奋勇前进。《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2]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是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最重要的历史经验,对于确保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党品质,具有长远性决定性意义。
第四,坚持政党使命。
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政治建设之所以成为党的根本性建设的根本依据和内在逻辑。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和使命贯穿党百年奋斗历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各个发展阶段得以充分彰显和不断升华。今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实现站起来、走向富起来的基础上继续奋斗、踔厉奋发地走向强起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履行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实现党的百年目标和伟大梦想,靠什么?归根到底要靠党的政治引领这一核心力量,要靠党的政治建设这一根本建设。实践反复表明,能否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能否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揽,直接关系到能否顺利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这就是通过坚定不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就是通过坚定不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确保党担当新作为、展现新气象,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时代先锋、人民楷模、民族脊梁。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这就是通过坚定不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主题,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道路,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总之,党的政治建设贯穿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各个方面,决定着或影响着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进程与质量,是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全局的一项根本性建设。
第五,坚持总体布局。
从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高度充分发挥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作用,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上的新理念新实践。着眼于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布局和总要求。概括起来就是:坚持一个原则,即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与全面从严治党有机统一;贯穿一条主线,即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与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有机统一;坚持一个统领,即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打牢一个根基,即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基;把握一个着力点,即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完善一个体系,即全面推进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抓住一个关键,即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实现一个目标,即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坚持思想建党、强化制度治党、严格纪律强党、落实质量兴党,并将这四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不啻是基础工程。而这四个方面,从本质上说都是政治建设,都必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这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环节。
坚持思想建党,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价值。思想是政治的灵魂,党的政治建设必须以党的思想建设为引领。从政治的特有内涵和思想的根本功能来说,思想建党本身就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加强思想建党,最重要的任务是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践行群众路线、扭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这个“总开关”,这些都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题中应有之义,都必须融入党的政治建设全过程。
强化制度治党,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保证。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远性特征,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要素。制度既是一种基本架构,又是一种行为规范,同时还是一种心理约束;对于党的整体来说,优良的制度是使党的组织得以正常运行并取得良好工作效果的根本支撑;对于党员个体来说,优良的制度是使党员、干部的积极因素得以充分调动、消极因素得到有效抑制的不可忽缺的强制性力量。这正是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中为什么要更加突出强化制度治党、把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有机结合起来的内在政治逻辑。
严格纪律强党,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关键环节。纪律严明、步调一致,是无产阶级政党作为特殊政治组织的鲜明特征,是党具有强大战斗力和生命力的重要保证。全面加强纪律建设尤其是政治纪律建设,用严明的纪律管全党治全党,把铁的纪律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光荣传统,是立党兴党强党的关键要素。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尤其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重要位置,用严明的纪律和严格的规矩确保党的政治本色,确保党永远坚强有力。
注重质量兴党,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由先进分子组成的政治组织,党员队伍质量决定党是否具有先进性和战斗力,乃至决定党的生命。思想建党、制度治党、纪律强党,归根到底要落实到质量兴党上来。提升党的建设质量,是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各项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拥有9500 多万党员,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22]“大的样子”,就是所有共产党员都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所有党员领导干部都要自觉甘做忠诚为民的公仆。做到这一点,既是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要义和主要内容,又是判断党的政治建设卓有成效的根本标准。
以上五个方面,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宝贵经验,蕴含着党的政治建设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必须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丰富和发展。
三、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新的时代要求
历经百年锤炼、创造百年辉煌的中国共产党,意气风发带领全国人民踏上了新征程。《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一定要继续考出好成绩,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2]无论是党走过的辉煌历程,还是党面临的伟大任务,都深刻表明,百年大党要永葆青春风华,团结带领人民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必须进一步揭示历史规律、传承历史经验、把握历史主动,充分发挥党的政治建设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根本统领作用,通过持之以恒的党的政治建设,使全体共产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坚定政治信仰、坚守政治立场、严格政治规矩、净化政治生态、铸造政治文化,确保党始终走在前列、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始终充满青春活力。
(一)加强党的政治信仰建设,始终坚定理想信念
人皆有政治信仰,问题的关键在于,共产党人应当信仰什么?中国共产党是有崇高政治使命和远大政治目标的先进政党,崇高的政治理想和远大的政治目标,是立党兴党强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坚定政治信仰既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内容,又决定党的政治建设的方向。现实生活中,党员政治信仰问题,还是一个亟待高度重视和深入解决的突出问题。一些党员、干部,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真理信金钱、不信明规矩信潜规则,乃至信仰缺失、信念泯灭、信心丧失,由此导致种种消极行为乃至腐败现象。现实问题表明,加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首先必须解决好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信仰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信仰不坚定,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23]80-8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仰、永不动摇,永远是共产党人的本色所在,永远是中国共产党充满生机活力所在。习近平反复强调:“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我们要固的本,就是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24]7“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6]7-8
坚定政治信仰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一时的,而是长久的。加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坚定党员、干部的政治信仰,重点在于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坚定理论信仰。坚定的理想信念来自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来自对科学真理的自觉把握。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旗帜,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把握真理、夺取胜利的强大理论武器和根本思想遵循。党的百年奋斗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25]13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尤其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定前进方向。二是坚定理想信仰。永远保持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永远保持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好梦想和远大目标的执着追求,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远不变的精神境界和不懈奋斗的力量源泉。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共产主义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就是因为它既占据了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实现人类社会美好目标的道义制高点,又坚守着人类社会变革与发展基本规律的真理制高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梦想和奋斗目标,就是因为它集中体现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宏志夙愿和执着追求,集中彰显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的不变主题。在当今时代、当代中国,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仰,坚守民族复兴伟大梦想,集中体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执着追求和不懈奋斗的伟大成果,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坚定“四个自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懈奋斗,就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政治信仰的最本质体现。
(二)加强党的政治立场建设,牢牢站稳人民立场
立场决定感情,立场决定态度。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政治立场是根本性和原则性问题。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既是阶级的政治组织,又是人民大众的政治组织。这一特殊性质决定,加强政治建设、站稳政治立场,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党的立场与人民的立场有机统一。一切共产党员,尤其是党的各级干部,首先要站稳党的立场,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坚决服从党的组织,始终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任何时候都同党同心同德,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思想上和行动上的高度一致。站稳党的立场与站稳人民的立场是有机统一的,这种统一,集中表现为党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党性是人民性的最高体现,人民性是党性的根本基础。党的百年奋斗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25]11一切共产党员,尤其是党的各级干部,都必须把坚定的党性原则融化在坚定的人民性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民为本、人民至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服务人民、造福人民作为行为准则。党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高度统一起来,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从人民的意愿和利益出发,崇尚实干、勤政为民,把履行党的执政使命融化到为人民谋利益的具体工作和实际行动中去。在建党百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25]12这“三个从来不代表”,不啻是牢牢站稳人民立场的最大底线,是加强党的政治立场建设必须时刻坚守的最基本原则。
政治立场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紧密相连,政治立场不稳,突出表现为“四观”不正。习近平反复告诫全党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是“总开关”,“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总开关’没拧紧,不能正确处理公私关系,缺乏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各种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了”。[26]94-95因此,“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时刻警惕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27]65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最根本的就是要自觉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最根本的就是要正正派派做人、清清白白做事;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最根本的就是要以服务人民、造福人民为最大价值追求;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最根本的就是要时刻牢记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是人民的意志,自觉用权力为人民谋利益,决不以权谋私。
(三)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建设,严守党的政治规矩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中国共产党是按照严密的组织性和严格的纪律性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而不是一个松散的社会团体。党的百年历程深刻表明,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体现,是维系党内团结、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基本原则。习近平突出强调严守党的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对于全面从严治党的特殊意义。他明确指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党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自觉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做到坚守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27]116
把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党的政治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和鲜明的问题导向。由于管党治党“宽松软”,党内一度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不守政治规矩现象:在政治立场方面,突出表现为不能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立场摇摆”,“对涉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等重大政治问题公开发表反对意见”,甚至“对中央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阳奉阴违”,“口无遮拦,毫无顾忌”;在党内团结方面,突出表现为搞“团团伙伙”,拉山头、结小圈子、搞宗派主义,乃至形成一定规模的既得利益集团;在党内关系方面,突出表现为缺乏党的意识、组织意识、程序意识,重大问题不请示、不报告,我行我素、为所欲为,任人唯亲、任人唯派,搞人身依附;在处事规则方面,突出表现为不按党的规定规则办事,而是热衷于按“潜规则”做人行事;在作风形象方面,突出表现为“四风”盛行,尤其是官僚主义严重、形式主义猖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诸多重要会议和重要场合列举了如此种种不守政治规矩的突出表现,通过持之以恒的从严治理,现在情况已有所好转,但其政治危害性和顽固反复性不可低估。许多事实尤其是不断发生的领导干部消极腐败案例表明,党的政治规矩是党员、干部的政治底线,一旦逾越政治规矩,突破政治底线,他们就必然要走向错误乃至腐败;党的政治规矩是维系党内团结、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政治生命线,一旦规矩松弛,失去应有的约束力,必然会危及党内团结,破坏党内政治生态,损害党的先进性乃至党的生命。
党的政治规矩包括丰富内涵,主要是四个方面:党章是党的政治规矩的核心内容,是全党必须遵守的总规矩;政治纪律是政治规矩的重要体现,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政治规矩;国家法律是党的政治规矩的政治保障,是党员、干部必须自觉遵守的政治规矩;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是被实践反复检验行之有效的政治规矩,必须坚决传承和弘扬。严守政治规矩,尤其需要大力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习近平反复强调:“要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构建以党章为根本、若干配套党内法规为支撑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提高党内法规执行力。”[26]188要强化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制度意识、纪律意识,懂法纪、明规矩,知敬畏、存戒惧,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良好氛围”。[27]111
(四)加强党的政治生态建设,确保党内风清气正
政治生态是指一定政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政治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形成的生态联动,是一个地方或一个领域政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政治生态大体区分为政治内生态和政治外生态。政治内生态是指政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生态联动;政治外生态则是指政治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的生态联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使命决定,党内政治生态是否健康、优化,不仅对所有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而且对其他社会组织乃至整个国家政治系统产生着至关重要的示范和影响作用。因此,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是党的政治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建设,必须把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作为基础性、经常性的政治建设,浚其源、涵其林,养正气、固根本,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切实充盈正气、扼制邪气,切实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用持之以恒的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习近平在关于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用了“净化”“优化”“修复”等概念,从不同层面表明解决党内政治生态面临的突出问题和营造风清气正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所谓“净化”,侧重于“破”,这就是要坚决破除因党内政治生态被污染而产生的种种突出问题;所谓“优化”,侧重于“立”,这就是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政治监督,提升党内政治生态的优质度;所谓“修复”,则是针对少数高层腐败分子拉帮结派、结党营私所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团对党内政治生态所造成的严重危害而言。这三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包含,“净化”之中有“优化”,“优化”必须以“净化”为前提;而无论是“净化”还是“优化”,都有一个“修复”乃至“重构”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重大任务。
政治生态与政治生活密切相联。党内政治生态能否优化,决定于党内政治生活是否正常。净化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必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着力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切实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努力在全党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政治生态与政治心态密切相关。净化优化党内政治生态,一个突出任务是不断矫正党员、干部尤其是高中级领导干部的政治心态。事实表明,一些党员、干部尤其是少数腐败分子的灰色政治心态,是造成一些地方和领域政治生态被扭曲、被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表现为:权力私有心态,“权力为我所有,我可为所欲为”;地位特殊心态,“我是一把手,特殊一些理所应当”;物欲攀比心态,“别人有的,我也应该有”;掩耳盗铃心态,“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会出问题”;消极应付心态,“宁可不干事,也保不出事”“干事越多,风险越大”……正是如此种种扭曲的、灰色的政治心态,使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从起初的小心谨慎到后来的肆意妄为,从开始的担心害怕到后来的心安理得,从开始的不作为到后来的乱作为,一步一步滑向腐败的深渊。深刻的教训警示我们,净化优化党内政治生态,既要注重制度治党,又要加强思想建党,不断矫正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心态,加强政治心态修养,切实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
(五)加强党的政治文化建设,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文化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过程中的重要活动及其精神成果。文化的根本功能,一是“文以载道”,文化承载着真理并阐释着真理;二是“以文化人”,文化的根本功能在于教化人、培育人、发展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人类的政治活动及其形成的政治文化,是一种特殊的具有更高层次意义的文化形态。政治文化主要包括:(1)价值文化——政治理想、政治信仰、政治价值;(2)行为文化——政治行为、政治关系、政治生态;(3)制度文化——制度体系、体制支撑、运行机制;(4)精神文化——政治情感、政治心理、政治动机。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政治文化,是在百年艰难历程和伟大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党的性质、宗旨、目标和凝聚力、影响力的集中体现。精神是文化的精髓,党内政治文化,集中体现为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25]8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是形成中国共产党特有的党内政治文化的精神动力。
党内政治文化包括丰富内涵,具有鲜明特质。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这种政治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优秀的政治文化,是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是培育党内政治生态的土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形成和发展之“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入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哲理,渗透着“修齐治平”的政治智慧,彰显着推进当代中国发展乃至解决人类面临共同难题的重要启示,反映着中华民族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和坚定执着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基本观点和科学方法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生命力,从而使之深深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成为党内优良政治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无产阶级革命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形成和发展之“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长期艰苦卓绝斗争中形成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化,突出体现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追求的有机结合。这种扎根人民、志向高远的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不改初衷,屡遭曲折而不懈奋起、历尽苦难而走向辉煌的深层精神文化因素,构成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基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形成和发展之“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长期历史经验中得出的基本结论,也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价值共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这一“主题”,也是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的“灵魂”,对于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具有根本性长远性意义。